第90章 京都城,繁華亂

如今凡俗天下一統,九州地界國號大雍,帝王家姓周。大雍朝開國七百八十餘年,京都定陽在冀州、雍州和豫州交際之處,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嶽,南臨黃河。

說這大雍朝國都如何安泰繁華,有詩爲證: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宮中聖人奏雲門,天下朋友皆膠漆。百餘年間未災變,叔孫禮樂蕭何律。”

俞和與寧青凌順着官道進了京都定陽,但聽城中人聲鼎沸,處處響着叫賣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孩童清脆的笑聲,街道上川行的每個人臉上,都刻畫着蠢蠢欲動的興奮。偶爾幾輛精美的轎子從人潮裡涌出,引得百姓們駐足觀看。

京東定陽號稱“千里華城”,眼見各式各樣的屋舍鱗次櫛比,大街小巷中全是涌動的人流。放目一望,層層疊疊的亭臺樓閣,也不知蔓延了多少裡地界。北面有座皇城高如山巒,皇城殿宇之上瀰漫着厚重的真龍紫氣,猶可見這大雍朝周氏帝王家氣運正茂。

俞和自小流落塵世,寧青凌卻是在海邊小鎮長大,他們倆哪裡見過這京都定陽的萬千氣象,一時間兩個人的眼睛都迷亂了。少女心性本就跳脫,進了定陽城,寧青凌終於露出了笑容來,好似個孩童一般,在每一家攤販前駐足觀瞧。京城之中生活富足,人人都是一副笑臉,有商販看寧青凌長得跟個粉瓷娃娃似得,心生喜愛,便拿彩花糖果送她。就見寧青凌鬢邊插着一朵拳頭大的綵緞月季,肩上搭着個七彩絲繡的虎頭鬧春布褡褳,一手拿着紙風車,一手拿着串碩大的冰糖葫蘆,穿花蝴蝶似得在人羣中轉來轉去。她臉上笑容滿滿的,面頰上染着兩團嫣紅,整個人好似一朵皇城根兒下綻放的牡丹花。

俞和在一家手工珠飾坊中,看中了一支燒藍鑲金響鈴簪,一番討價還價,以七十兩銀子買了,用細綢緞裹了,打算以後送給陸曉溪。

“俞師兄,這簪子可好看得緊,你是要送給哪位師姐妹啊?莫不是鄧師姐吧?”寧青凌不知從哪兒鑽了出來,盯着俞和手裡綢緞包。

“送給我一個遠房表妹的,她不是羅霄弟子。”俞和訕訕一笑,把簪子攏進袖中。

“遠房表妹?俞師兄你一臉春色,誰會信是遠房表妹?”寧青凌扁着嘴巴,調侃的看着俞和。

“她在青州海外仙門修行,我盤算着,此行回山時,可繞道去探望她,所以買件禮物。小師妹你莫要亂猜。”

“我說俞師兄你路過青州地界時,就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原來是心中念着個人兒啊!”

“還不去問路,就知道玩耍,誤了師門大事,那可要受責罰的。”俞和故意板了板面孔,拿出了身爲師兄的架勢。

寧青凌對着俞和故意一揖到地,唱諾道:“青凌謹遵師兄法旨,這就探路去了。”

說罷一轉身,卻又湊到一處販售糖糕的攤子前面去了。

兩人一邊逛,一邊問,在城中轉悠了兩個多時辰,才走到東面一處大院落門前。院門口有兩扇黑漆金鉚龍首環大門緊閉着,大門兩邊各掛着一牌匾,左邊寫的是:“天道昭昭佑萬民福祉”,右邊寫的是:“人教泱泱傳三清真義”。

“看來便是此處了。”俞和擡頭望了望,這院落偏居京城一偶,鬧中取靜。園中聽不到有人聲傳出來,只有隱約約的瑤琴聲入耳,俞和提鼻一聞,還有股淡淡的焚香氣味。

這院落大門旁邊,停着輛奢華之極的鑲金華蓋車,拉車的五匹馬一色都是純白的,半根雜毛都找不到,這馬匹調教的極好,靜靜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有個身穿紫緞金絲錦袍,腰挎朴刀的侍衛馬伕,端端正正的坐在車上,兩眼望天,背脊挺得直直的。

俞和認不得馬車上的旗幟,不過單看那馬伕的一身裝扮,料子比揚州府的官老爺還要華貴,便知道馬車的主人非富即貴,絕不是什麼市井小民。俞和不敢輕慢,對着那車伕抱拳道:“這位大哥,敢問此處可是定陽供奉閣的所在?”

那車伕彷彿沒聽見俞和的問話,只拿眼睛撇了撇俞和,鼻子裡哼了一聲,滿臉倨傲的轉過頭去,也不言語。

俞和一愣,僵在那裡有些不知所措。

正這時,院落裡忽然有陣急促而沉重的腳步聲響起,似乎是有人正發足向門口奔跑。俞和轉頭一開,那黑漆金鉚龍首環大門被人從裡面猛地拉開,一道人影急衝了出來。

這人也不擡頭,只顧向馬車衝去,口中猶嘀嘀咕咕的,不知唸叨着什麼。他沒料到俞和正好站在大門與馬車中間,於是徑自一頭撞到了俞和的身上。

要知俞和一身護體罡氣何等雄渾?有外力撞來,自生出反彈之力,俞和倉促之間收勢不及,這人痛呼了一聲,整個倒飛出去二三丈遠,在地上打了幾個滾,抱着肩膀處,慘嚎不休。

那錦衣馬伕大驚失色,“嗆”的一聲拔刀而起,就要撲向俞和。

俞和連忙對那馬伕擺擺手,放出一道暗勁抵住他的勢子。搶步飄身過去,伸手一把將那摔倒在地上的人扶了起來。

探掌在這人肩頭處輕輕一揉,沛然真元渡過去,頃刻間行化開了淤血。那人輕輕的“咦”了一聲,再轉動胳膊,發現已全然感覺不到疼痛了。

“殿下!”那錦衣馬伕執刀衝了過來,雙眼死死的盯着俞和,那架勢似乎只要俞和再一動彈,他就捨命護主。

俞和細看那摔倒的人,只見他也就與自己年紀彷彿,大約二十四五歲的模樣。頭上戴着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着五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金紅二色穿花大紅箭袖,束着玉板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錦緞排穗褂,登着青緞黑底小朝靴。臉頰削瘦,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生得一對丹鳳眼細細長長。

這華服少年拍了拍身上的塵土,一挺腰站起身來,推開那錦袍馬伕,兩眼在俞和與寧青凌周身上下打量。

俞和拱手一揖道:“這位兄臺,可對不住了,身上還有哪處感覺不周全麼?”

那華服少年笑了笑,擡手一擺道:“無妨,倒是我冒失衝撞了閣下,還要謝過閣下療傷之恩。”

俞和心道,這馬伕挺倨傲,主子倒是一團和氣,微微一笑道:“見兄臺從院中出來,敢問此處可是定陽供奉閣的所在?”

“正是供奉閣。”那華服少年眼珠轉了轉道:“冒昧問一句,閣下看似不是本地人,來此有何事?”

俞和沉吟了片刻方答道:“奉師門之命,來定陽供奉閣送信而已。”

“哦?”那少年點了點頭,“原來閣下也是位煉氣修仙的高人,倒是失禮了。”

俞和擺手道:“末學後進,當不得高人二字。”

“閣下過嫌了。”那華服少年拉着錦衣馬伕,轉身上了馬車,長鞭一響,絕塵而去。

俞和整了整衣衫,從懷中取出拜帖,上前叩響了龍首門環。過了好一會兒,纔有極輕的腳步聲響,有個青衣道童開門來,看了看俞和與寧青凌,皺眉道:“你們是何人,來此有何事?”

俞和雙手奉上拜帖道:“這位道友,我與敝師妹來自揚州,奉揚州府供奉閣大執事張真人之命,前來送信,還望道友通稟閣中大執事同軒真人。”

那道童結果拜帖,略掃了一眼道:“你等等。”說罷也不領俞和進院,又把門闔上了。

俞和癟癟嘴,只好站在門口等候,哪知這一等,就是足足半個時辰。

“這道童忒也不識相,竟把我們晾在此處,就算是京都定陽,也不能如此無禮吧。”寧青凌等得有些不耐煩,開始抱怨起來。

俞和趕緊搖手道:“師妹,供奉閣內可都是有道真修,目觀天地,耳聽八方,教人家聽見了,可是不好。”

“那我們在這裡乾等便是好了?”寧青凌小聲嘀咕了一句,便低頭擺弄着手裡的紙風車,皺眉不語。

俞和心中也是不快,但京都定陽畢竟是帝王居城,這裡人的自視高一些,也是自然。反正他早年流落塵世時,早看慣了冷臉與白眼,倒也不覺得什麼。

又過了一盞茶時分,門內細碎的腳步聲由遠而近,那青衣道童開門來,對俞和招手道:“進來吧,同軒大老爺在側堂等你們。”

俞和對這道童舉手一揖:“還請道友引路。”

道童把拉門開了一條僅能一人側身而入的狹窄縫隙,俞和輕步進了院子。那道童看了一眼寧青凌鬢邊的彩花和手中的紙風車,眼中掠過一絲厭惡的神情,擡手指了指門外,沉聲道:“供奉閣乃仙家福地,俗物不可入內,拋到門外去吧。”

寧青凌一瞪眼,剛想要張口駁斥,可俞和急忙拉了拉她的衣角,對她連使眼色。寧青凌把一雙秀眉擰成了團,跺了跺腳,伸手扯下了彩花,連着紙風車一齊扔出了大門外。

“還有什麼是俗物的,趁早說了!”

那道童也不搭話,冷眼看了看寧青凌,轉身朝院中走去。

這供奉閣院落中,建的好一番園林妙境,處處有湖石玲瓏,亭廊宛轉,多的是竹林魚池,煙水瀰漫。三人穿過了曲折的迴廊,走過一彎白玉石拱橋,到了座庭苑面前。

俞和擡頭看,這庭苑上都木匾,寫着“綴雲堂”三個大字,左右亦各有詩聯曰:“俯水枕石游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

腳踏入庭苑中,那青衣道童自躬身退開,只見有二位服色各異的修士,坐在苑中飲茶。居中一人黑鬚黑髮,頭戴靛藍落雲冠,身穿藏青色對襟如意紋法服,腰纏松紋絲絛,手中拿着一卷褐色的竹簡。這人看俞和與寧青凌走進來,雙目中驟然綻出兩道電光。

“可是揚州羅霄門的俞和與寧青凌當面?”那人沉聲問道。

俞和被他目光一掃,周身發緊,眉心間沒來由的突突直跳,忙低頭作揖道:“正是晚輩,前輩可是定陽供奉閣大執事同軒真人?”

第8章 晝勤修,夜入夢第219章 煙水畔聆心語第150章 撫仙湖,胡門厄第321章 舊相識,醉劍仙第238章 雲峰怒,殿中斥第238章 雲峰怒,殿中斥第211章 情深重各有心第110章 戰兵俑,撞生門第321章 舊相識,醉劍仙第5章 長相思,元神異第237章 祭劍人,恐難歸第71章 長生宮,演故景第49章 長空洲,符津老第171章 鬥雷法,懾碧雲第190章 退密宗,裂地拳第193章 五行破,神氣竭第135章 行戈遁,鬥法終第312章 時日近,諸方動第222章 心生潮,掃塵埃第72章 攝真書、金身壇第46章 又春分,再試劍第226章 鑄劍莊,閉門羹第1章 三十二章 十寶散,四方戰第217章 神仙怒,雲宮劫第258章 錦囊計,一敵七第186章 開門迎,八方客第104章 福膳宴,劫又啓第249章 扯虎皮,成好事第293章 空歡喜,東皇鍾第70章 尋芳蹤,守萬年第177章 顯身份,化干戈第95章 帝王宴,酒稱雄第328章 是非亂,孰爲證第174章 仙人屍,天魔影第224章 五方旗,信步去第224章 五方旗,信步去第280章 兵臨城,箭如雨第25章 聚驛站,人不同第274章 夜襲營,合歡現第144章 試讀劍,出關來第8章 晝勤修,夜入夢第147章 三人行,鬥兩儀第102章 容昭後,承雲歸第153章 竹月院,不寧夜第5章 長相思,元神異第119章 外閣墮,萬佛殿第331章 濁炁沉,性本惡第101章 涼厚子,面如春第55章 互算計,定銀霜第168章 顯神通,各爭寶第87章 曉光鏡,劫消弭第25章 聚驛站,人不同第110章 戰兵俑,撞生門第29章 入靈穴,火炁兇第215章 璧沾塵,人慾魔第249章 扯虎皮,成好事第206章 心築壁,丹成喜第224章 五方旗,信步去第233章 生死符,天罡寒第280章 兵臨城,箭如雨第38章 說念性,落雨劍第208章 試道行,三條件第15章 惡戰休,探地穴第237章 祭劍人,恐難歸第318章 百尺峽,乍血雨第194章 默自省,執念生第37章 贔屓血,傳巨力第26章 析來由,陰雲罩第249章 扯虎皮,成好事第78章 錯襲人,亂施藥第79章 長者賜,意淳淳第85章 機關兵,力斷金第317章 笑望星,戲寒鋒第164章 奪精元,巨巖龍第82章 劫數起,惡客來第292章 雄關摧,胡人逃第344章 拔暗疾,劍愈銳第44章 中秋宴,變臉戲第68章 木雕人,火龍柱第19章 劍空舞,元混成第267章 護法屍,掌立威第242章 順平事,癡情人第313章 山道險,魔影亂第83章 強說理,妄加罪第236章 雲無常,花初開第75章 逢故敵,試身手第307章 鎮老妖,何需劍第9章 徒牽掛,人情冷第224章 五方旗,信步去第265章 講劍道,連環套第124章 樵山怨,陳年冤第124章 樵山怨,陳年冤第305章 靈山旁,陰鬼胎第81章 恆鼎劫,屍留字第266章 昔年因,今時果第338章 三人行,必有戰第100章 地藏殿,語還休第65章 天涯海,諸方聚第155章 劍如龍,刀盡折第11章 甫窺劍,初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