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五臺僧,劃地界

這雨下了一日一夜,等到了第四天未時初,才漸漸雨過天晴。那股被瓢潑大雨滌淨的濃濃煙火氣,重又彌散了開來。

俞和收起油紙傘,忽見虎伏鑄劍莊的側門挪開了一條窄縫,那守門大漢探頭出來望了一眼,不等俞和上去說話,這大漢嘿嘿冷笑道:“佩服,佩服。你淋了一日一夜的雨,居然還沒走?這非是要大爺我去請人來逐你走麼?”

不等俞和答話,“蓬”的一聲,這大漢又把木門合攏了。

聽這守門大漢方纔撂下的話,俞和心中暗暗戒備。不知這大漢所言的,是要請誰人出面將他趕走,莫非這莊子裡還專門養着高明的煉氣士,充做護院打手不成?

又等了約莫一個來時辰,俞和心神一跳,擡頭見東方天際閃出一線金光,有七八個身披赭黃僧袍的光頭和尚,腳踏金雲而來,人人腦後綻開一輪灼灼明光,顯然都是道行不俗的佛宗修士。

這些僧人徑直落到俞和麪前一丈,爲首的一個笑臉老僧豎單掌口誦佛號,俞和只覺得一道龐然佛力從天而降,罩定了他的身形,自腳下泥濘中憑空涌出萬朵金蓮幻影,把周遭數十丈映得一片金光燦然,如同身臨西方極樂萬佛之國。

虎伏鑄劍莊的側門一響,那守門漢子又笑嘻嘻的走了出來,他對着幾位大和尚躬身一拜,手指着俞和道:“幾位大師,就是這人堵在我莊門口,攪得莊子裡的人幾天不敢出門一步。雖然莊子都是粗人,少吃幾口新鮮菜蔬並不打緊,可這要是耽擱了打造大孚靈鷲寺的十丈金身佛,錯過了請佛入龕的良辰吉日,小人可是萬萬擔當不起。實在萬是般無奈之下,這才傳信叨擾幾位大師。”

那笑臉老僧對着守門漢子合什一禮道:“這位小哥關切我佛院大事,貧僧師兄弟足感心意,虎伏鑄劍莊爲大孚靈鷲寺忙碌,貧僧自當替貴莊分憂,何談叨擾?此人究竟是何來歷,爲何堵在貴莊門口不走?”

那守門大漢朝俞和怒瞪了一眼道:“還不是我們揚州的潑皮道人!從那什麼羅霄劍門來的,這幾個月中三番五次有此派弟子在我莊門口耍賴糾纏,逼着我們莊主替他打造法劍,可我們莊子裡的幾十位大師傅,都在日以繼夜的全力鑄造那十丈金身佛和百柄金剛降魔杵,哪裡還有閒餘人手爲他們造劍?這羅霄劍門不依不饒,就派弟子整日整夜的堵在莊門外。我們莊子裡都是些凡夫俗子,雖然有把子蠻力,但只會打鐵,不會打架,趕也趕他們不走,偏偏又不敢把他們得罪深了。雷溪大莊主左右爲難,擔憂得茶飯不思,眼見身子消瘦,真是愁煞人了。”

“羅霄劍門?”那笑臉老和尚一皺眉,轉身看了看俞和道,“你是羅霄劍門的第幾代弟子,姓甚名誰?”

俞和見這老和尚一身佛力精純浩正,知道必是正道佛宗的高手,於是抱拳恭聲答道:“回大師的話,晚輩是羅霄劍門第十九代弟子俞和,此番奉師門諭令來求見鑄劍莊雷溪大當家。晚輩並非要堵莊門,只是聽說雷溪大當家有事在身,暫無閒暇,可師門嚴命晚輩定要見他一面,所以只好在門外守候。大師明鑑,晚輩絕無惡意,更從未阻攔過莊中人進出,只是在此靜靜等候而已。”

“你說得漂亮!”那守門大漢厲聲吼道,“身邊帶着明晃晃的劍子,日夜盯着我家莊門,還說什麼沒有惡意?幾天前六阿婆要出門收菜,你就擋在門前,六阿婆收了驚嚇,到現在還在躺牀上收驚回神。”

那笑臉老和尚一擺手,守門大漢連忙收住了話頭。他站在莊門口,抱起手臂,望着俞和陰惻惻的直笑。

“我乃五臺山大孚靈鷲寺顯通禪院住持,法號圓照。”那笑臉老僧天生一副眉花眼笑的的模樣,但他雙眸中,卻透出一股不容質疑的威嚴,俞和聽他講話,那語聲彷彿並非是自喉舌中發出,而是恍如在聆聽自西天佛國遙空傳來的佛旨一般。

“這位小施主,虎伏鑄劍莊正在爲我五臺山大孚靈鷲寺打造十丈文殊菩薩金身,三月之後,便是請佛入龕的良辰吉日,金身須趕在那日之前鑄成,再由我們運回五臺山去。此乃我大孚佛宗的盛事,九州之上的諸家佛宗都有高僧前來觀禮,所以萬萬不可有何差池,還請小施主莫要叨擾雷溪大莊主纔好。”老和尚把話說得平和,但也不知他暗暗施展了什麼神通,俞和聽了,心底裡竟然生出一絲不敢違抗的念頭來。

可俞和深吸了口氣,雙眼定定的望着這位圓照住持,舉起雙手當胸作揖道:“大師,晚輩實在是身受門中師長的嚴令,務須要見到雷溪大當家。不過晚輩只有寥寥數語,要對大當家的當面講說,把話說完,晚輩轉身便走,絕不會耽擱他鑄造金身。懇求大師通融一二,晚輩必定感激不盡。此番前來,若連雷溪大當家的面都未見,晚輩回山之後,只怕難逃責罰,盼大師慈悲爲懷,體諒晚輩的爲難之處。”

那五臺山圓照住持又一皺眉,沉吟了半晌才道:“貧僧曾救過你羅霄劍門十六代同朔真人一命,你只管回山去,我立時修書一封,讓同朔替你開解就是。”

俞和嘆氣道:“大師,同朔師叔祖歷心劫未果,憾於三年半前坐化,本命法劍供奉於羅霄奠仙堂。”

圓照住持眉毛一跳,低頭唸了聲佛,閉攏雙脣再不言語。俞和以爲這老和尚心中傷懷同朔真人隕落,說不定反會行個方便,放自己去見雷溪大當家。可他才暗暗一喜,擡腳想朝前邁步,忽見圓照住持左袖一顫,那當頭罩下的佛力忽然由平和轉爲霸道,彷彿一連有七八座無形山嶽鎮壓下來,俞和只覺得雙肩之上如有千鈞之重,雙膝一晃,險險被這巨力壓倒。

自俞和後腰命門大穴中,忽生出兩道熱流,一道沿着督脈逆行而上,一道沉入雙腿,直達涌泉。贔屓血脈本爲上古神龍嫡裔,豈容得遭人大力壓服?俞和身子不由自主的一挺,周身骨骼輕響,牢牢站定在原地,可靴面卻已然埋入了泥土中。

“大師這是何意?”俞和沉聲問道。

“師兄,你跟這黃毛小子徒費什麼口舌,區區揚州羅霄這等山野小派,怎能阻我五臺山佛宗之大事?且當他是一隻擾人的蚊吶,一巴掌扇飛了,豈不清淨?我倒要看看那什麼羅霄劍門,憑何敢與我大孚靈鷲寺叫板!”

圓照住持身邊,一位麪皮煞白的老僧踏步而出。這老和尚滿臉怒氣,一對眼睛瞪得好似銅鈴,三步作兩步衝到俞和麪前,掄起巴掌,就要朝俞和扇去。

“師弟稍安勿躁!”圓照住持一聲斷喝,生生喝止了這個老和尚,“你何苦對一個小輩出手,傳出去惹人笑話?”

“小輩?我怎麼看不見什麼小輩?我只看到這裡有只飛蟲,嗡嗡的惹人煩躁!”那老和尚面露冷笑,周身僧袍被罡氣激得烈烈飛揚。可與他對面的俞和,臉上毫不見畏懼之色,雙眼緊盯着那老和尚高高揚起的手掌,瞳中有萬千劍芒生生滅滅。

站在虎伏鑄劍莊門口的那守門大漢,臉上已然笑開了花,他眼巴巴的望着白麪老僧,恨不得下一刻這老僧一巴掌拍下,就把俞和扇得骨斷筋折,口噴鮮血,狼狽逃命而去。

圓照住持又頌了聲佛號,上前幾步,伸手按下了白麪老僧的胳膊,將白麪老僧拉到他身後。圓照老和尚看了看俞和,沉聲道:“少年人修劍,胸中有些銳氣原是好的,但也當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免得半途夭折,甚爲可惜。那十丈文殊菩薩金身事關重大,貧僧絕不會容你去面見雷溪莊主,若你對他一通胡言亂語,擾得他心煩意亂,這鑄造菩薩金身之事只要有半分差池,貧僧也是擔待不起,所以你不可再向前半步。”

圓照住持擡起右手,五指並作掌刀,“呼啦”的一聲,在他手掌上便騰起一道琉璃寶焰。老和尚翻掌一揮,一彎寶焰刀罡緊貼着俞和的面門,斬落在泥地上。再看俞和腳尖前三寸,留下了一道三指寬,五丈多長的刀痕,深不見底。

這刀痕中猶自有絲絲縷縷的琉璃寶焰溢出,圓照住持手指着地上刀痕,對俞和道:“等與不等在你,但你絕不可跨過這道刀痕,亦不可對虎伏鑄劍莊的人出手,否則休怪貧僧翻臉不講情面。你若能在此等到三個月之後,那雷溪莊主自然由得你去見,你若等不得,便自轉回山門去。對你家師長說,大孚靈鷲寺圓照在此,誰人敢越此界,我必會將他擒回五臺山,壓他跪伏於我佛座前,焚香懺悔百年!”

圓照住持一番話說完,也不再理俞和,轉身就朝虎伏鑄劍莊中走去。那守門大漢躬身身子,陪着殷勤的笑臉,把正門大大敞開,小心引着圓照住持朝莊子裡面走。那個方纔掄掌欲扇俞和的白麪老僧對着俞和冷冷一笑,伸手屈伸了幾下五指,自他指節間,竟發出一連串金石交鳴之聲。

也不知是怕那一塵不染的僧鞋粘上泥水,還是故意顯露道行震懾俞和,這七八個老和尚走進虎伏鑄劍莊時,人人都是腳不沾地。他們一落足,腳下便自生出一朵金蓮承託。幾個和尚傲然走進了鑄劍莊正門,那守門的大漢對着俞和撇了撇嘴,啐出一口濃痰,把兩扇沉重的銅皮金釘大門轟然關攏。

和尚一走,那地涌金蓮的異相漸次消隱,可壓在俞和身上的龐然佛力卻依舊未散,俞和看了看腳尖前那道刀痕,緊握着腰間長劍的手,指間已然隱隱泛白。

他猶豫了許久,終於還是咬牙退開了半步。這步子一撤,肩頭的巨力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俞和猝不及防,整個人從地上竄起,險些頭頂撞到那大松樹的枝椏。

虎伏鑄劍莊裡的鍛鐵聲此起彼伏,滾滾熱浪讓這周圍不似深秋時節,但那一扇緊緊閉攏的大門,和門邊的一對烏沉鐵獅子,卻是如此的冷漠。

俞和又在樹下等了三天三夜。

這三天中,鑄劍莊也常有人進進出出。而那兩個守門的大漢每次看到默立於松樹下的俞和,都會惡言惡語的嘲諷奚落一番。俞和無耐,只能當做渾沒聽見。

三日夜之後,又有幾十個黃袍僧人駕雲而來,落進了虎伏鑄劍莊。俞和嘆了口,轉身御劍而去,返回羅霄。

第65章 天涯海,諸方聚第251章 倆修士,貌不合第99章 鎮國寺,見純一第3章 初入門,藏經院第260章 老俠至,家中悲第285章 援兵至,血滔天第284章 三妙真,鍛吾劍第170章 金身焚,佛印環第244章 各粉墨,齊登場第66章 下海眼,爭銀霜第129章 道魔鬥,各顯法第227章 五臺僧,劃地界第317章 笑望星,戲寒鋒第187章 開山典,魔宗現第172章 仙宮殿,困囚陣第5章 長相思,元神異第317章 笑望星,戲寒鋒第327章 脣似槍,舌如劍第156章 玦易主,食人心第299章 城再隱,地仙至第80章 敘夜話,寒毒症第310章 毒門亂,憂客來第18章 引元炁,御劍難第36章 血畫符,劍匣成第264章 試汝劍,亂汝心第218章 明真相斷情殤第266章 昔年因,今時果第80章 敘夜話,寒毒症第351章 北極境,大團圓第218章 明真相斷情殤第244章 各粉墨,齊登場第154章 百越現,觀虎鬥第261章 凡間戲,顯魔祖第89章 笛聲幽,莫懷愁第73章 雖神帝,難斷情第289章 身臨陣,血何妨第133章 佛魔鬥,手擎顱第325章 當面斥,怒相殘第124章 樵山怨,陳年冤第55章 互算計,定銀霜第191章 拳相對,力如鋼第140章 重結丹,成二轉第208章 試道行,三條件第170章 金身焚,佛印環第321章 舊相識,醉劍仙第250章 影無人,赤胡客第338章 三人行,必有戰第20章 春分祭,試劍會第346章 滅傀儡,觸情殤第269章 關前嘆,導火線第125章 馬無傷,羣屍陣第32章 終脫困,地竅開第329章 諸寶聚,真劫啓第265章 講劍道,連環套第229章 守三月,見雷溪第127章 承北帝,衛行戈第20章 春分祭,試劍會第222章 心生潮,掃塵埃第209章 甚爲難,言不合第305章 靈山旁,陰鬼胎第363章 一念拒,一劍驚第150章 撫仙湖,胡門厄第278章 掉包計,五穀丹第163章 賭生死,陣中囚第312章 時日近,諸方動第4章 掌偏殿,得道訣第174章 仙人屍,天魔影第102章 容昭後,承雲歸第22章 御雙劍,五行陣第221章 婦人心,純陽志第247章 刀毋鞘,戲連臺第109章 機關啓,生機斷第231章 言不當,結新怨第11章 甫窺劍,初歷練第58章 暗施援,留血字第149章 西南行,兇險伏第353章 論屈伸,師重託第306章 戲劍陣,掌摑屍第74章 還丹成,曜華劍第74章 還丹成,曜華劍第69章 楚國帝,長鈞子第49章 長空洲,符津老第346章 滅傀儡,觸情殤第253章 武鬥妙,法鬥玄第350章 劍癡黯,自散場第341章 木爲身,陣中坐第198章 滇院立,伊人離第363章 一念拒,一劍驚第293章 空歡喜,東皇鍾第137章 喜重逢,大執事第116章 三試法,五真人第25章 聚驛站,人不同第121章 內丹碎,賦春女第363章 一念拒,一劍驚第177章 顯身份,化干戈第227章 五臺僧,劃地界第194章 默自省,執念生第313章 山道險,魔影亂第194章 默自省,執念生第225章 波瀾轉,求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