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普照寺之謎

列位看官,西藏是我國的神聖領土,可是在英國人的挑唆下,不斷有藏民鬧事,不久前又殺死了幾個派駐西藏的漢人官員。

朝廷急調殺人魔王趙爾豐擔任駐藏大臣,從四川帶兵進入康巴藏區,以加強清政府對藏區的控制,粉碎英國對西藏的侵略圖謀。

同時,朝廷任命趙爾豐的二哥趙爾巽,接替他的弟弟來擔任四川總督。

說來這是清末四川出現的奇葩事件。兩年後,趙爾豐從康巴藏區回四川,又接替二哥趙爾巽任四川總督,這是後話。趙家兩兄弟,就這樣像走馬燈一樣,輪流在四川坐莊當總督。

趙爾豐在四川經營多年,對本省情況非常熟悉。趙爾巽剛來成都接任,趙爾豐非常擔心二哥不瞭解四川複雜的形勢,弄不好會丟掉一世功名。

臨別前,趙爾豐給二哥說幾句心裡話:

“自古有云:‘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現在四川民間反清運動風起雲涌,隨時可能爆發大規模的起義。這次又調部分川軍去藏區平亂,成都兵力必然空虛,因此急需大量擴軍備戰。”

趙爾豐還不放心,他又向二哥交流他的治川心得:

古人都說四川難治,依我看也好治。三國時劉璋失之以寬,所以敗亡。諸葛亮治蜀從嚴,所以爲得。

前總督岑春煊的老師趙藩在武侯祠寫下“攻心”對聯,規勸岑春煊對紅燈教不要一律鎮壓。說什麼“不審勢則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其實是不得要領。

我認爲四川人是山黑桃性格,只服硬鐵錘,他們是服硬不服軟。所以治川的辦法,就是不要給他們講什麼理,只能把拳頭練硬,不要怕多殺人。

趙藩勸岑春煊對紅燈教要寬大,那是自欺欺人,非壞事不可。

因此,二哥接手四川后,必須加緊擴軍,充實槍炮彈藥,練硬拳頭,以鐵腕來對付反清起義。

趙爾巽雖是文官,但他在政壇摸爬滾打過多年,深知四川形勢的兇險,擴軍備戰是他的當務之急。

可是他又皺起了眉頭,問道:“如今政府財政非常困難,哪裡有錢財來充當軍費呀?”

趙爾豐偷偷告訴二哥,成都附近埋有鉅額的張獻忠水藏和旱藏財寶。希望他繼續請日本考古隊的專家來尋找,並把“摸金校尉”馬飛龍留給二哥。

“摸金校尉”找到渡邊後,將他帶進總督府,並介紹給新總督趙爾巽認識。

趙爾巽向渡邊打聽,考古隊前段時間考察張獻忠藏寶的情況。渡邊將在錦江和胖鎮的考察情況,向新總督做了簡要介紹。

趙爾巽吩咐渡邊,多查找有關的文史資料,結合張獻忠藏寶的民間傳說,進行科學考證和挖掘。

總督要求渡邊的考古隊,不但要在錦江流域勘測水藏財寶,同時還要到山上去尋找張獻忠的旱藏財寶。要雙管齊下,儘快將水藏或旱藏財寶都給我挖出來。

趙爾巽令“摸金校尉”積極配合渡邊,儘快找到大西王藏寶,現在總督府急需這筆錢財來擴軍備戰。

同時秘密囑咐馬飛龍,如果渡邊的考古隊不認真勘察,或有人私藏財寶,可以格殺勿論。

經過兩三天的準備,“摸金校尉”備好了錢財和用具,跟隨日本考古隊,重新踏上了考古尋寶的征程。

卻說智涵子帶自衛隊到二水口後,聽說日本考古隊跑了,便回到了胖鎮。

過了幾天又聽到消息,廣福鎮塔樑子山上有幾座古墓被盜了。

智涵子推測可能是渡邊等人乾的,他和廖春雷急忙趕到塔樑子,只見到山上的幾座空墓和一個垮塌的土坑。

智涵子和廖春雷回到興隆鎮,廖春雷請智涵子去兄弟茶館喝茶。

智涵子心裡掛記着渡邊等人盜走的《玄武秘笈》,現在又不知其下落。

他與廖春雷商量,必須儘快打掉渡邊這個文物盜掘團伙。

恰在這時,李叫花來了。

智涵子告訴他,渡邊帶日本考古隊到胖鎮,夥同田棒客偷盜了朝龍寺地宮內的文物,還盜掘了大旺寺石窟的佛像和佛頭,偷走了二水口漢墓中的精美石棺和石雕畫像。

李叫花越聽越氣,他將鐵柺在石地板上用力杵了幾下,石板頓時斷爲兩節,罵道:“狗X的渡邊,你們這夥文物大盜!下次讓老子抓到了,叫你粉身碎骨!”

智涵子道:“現在整個中江縣都沒有見到日本考古隊的蹤影,估計被新總督趙爾巽召回成都,到其他地方尋找張獻忠藏寶去了。”

廖春雷道:“如果不阻止他們的罪惡行動,會有更多的中國文物遭殃,更珍貴的地下財寶被盜。”

智涵子道:“李兄,你帶丐幫兄弟到成都去打聽,先找到考古隊。如果發現了他們的蹤跡,馬上帶信到興隆,我和春雷一起趕來,儘快抓住這夥文物大盜,爭取追回被盜的文物。”

李叫花離開興隆後,挑了幾個精明的丐幫小兄弟,先在成都找了幾天,然後從洞子口出發,沿錦江岸邊尋找日本考古隊。

李叫花想,老子先跟蹤你們,等龜兒子考古隊勘察到大西王的藏寶地點後,馬上把你們消滅掉,然後挖出我先祖遺留下來的財寶。

李叫花想到這裡,不由自主地從身上掏出那半張藏寶圖,看了又看,心想祖上遺留下的這半張藏寶圖,究竟是水藏圖?還是旱藏圖呢?

列位看官,渡邊等人這次出人意料,他們沒有走水路。

因爲考古隊在錦江和大小郪江,都沒有找到張獻忠藏寶的線索。渡邊受到在塔樑子山上挖出大墓的啓發,他決定暫時放棄尋找水藏財寶,調整思路,轉到山上去勘察旱藏財寶。

爲了順利找到張獻忠旱藏財寶,渡邊又查了很多文史資料,在其中找到了一條重要的線索。

在大西國滅亡前,張獻忠派義子孫可旺,率兵進駐灌縣,準備在西康一帶建立根據地。

孫可旺在民間徵集了三百名石匠,到青城山的支脈青峰山上採石。

孫可旺對外稱,要在灌縣和青城山修築防禦工事,防止藏人和清軍進攻川西地區。

可奇怪的是,這三百名石匠進山採石半年,卻沒有見到有石頭運到灌縣城,也未看見在青峰山中修建任何建築物或修築道路。

最後那三百名石匠,也沒人見到他們走出來,有人說他們已永遠消失在青峰山中。

渡邊大膽猜測,張獻忠在感到大西政權極度危險的時候,完全有可能預先轉移財寶,以備將來之需。

那麼,孫可旺到青峰山採石,很有可能是奉了張獻忠的密令,秘密在離成都不太遠的青峰山,挖掘山洞或修建地宮金庫。

孫可旺爲了保密,最後把石匠全部殺害以滅口。

於是渡邊帶領考古隊,風風火火地趕到灌縣城先住下來,然後去縣府翻閱灌縣縣誌。

據灌縣文史資料記載,張獻忠義子孫可旺在撤離灌縣前,不知爲什麼,將青峰山普照寺放火進行了焚燬。

但是過了幾年,有個心蓮和尚由昭覺寺來到青峰山結茅爲廬,希望逐步恢復普照寺。

當時他利用幾間破房子,整修成一個僅佔地半畝的小寺廟,僧人也只有幾個人。

可是心蓮和尚死後,在道光庚子年間,普照寺突然大興土木,建成了殿宇五重,大小二十四院,三百六十五間堂舍的大寺廟。

渡邊猜想,修建這麼大規模的寺廟,沒有幾百萬兩銀子很難建成。那麼這鉅額的建廟銀兩是從哪裡來的呢?

資料上沒有記載,他覺得很可疑,便帶領考古隊到普照寺及其周邊去考察。

普照寺位於青峰山麓,現在是川西四大叢林之一。日本考古隊走進山門,參觀完整個寺廟。

渡邊找一個老和尚打聽,普照寺爲什麼由小窮廟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規模宏大,遠近聞名的大廟呢?

老和尚告訴渡邊,是因爲有天神相助。

說完,老和尚帶渡邊去藏經樓看一塊石碑。碑文是同治七年,灌縣知縣錢璋寫的《重建普照寺並建藏經樓記並贊》。

碑文中說,原寺廟爲張獻忠所毀,康熙初年有人來建了一座小廟。

後來果時和尚(靈峰)任方丈後,發誓要重建普照寺。其精誠所至,可格蒼穹,感動了青城山的神靈。

青峰山上的石頭自動裂開,自動雕刻成件。然後由衆神幫忙,運用法力將石頭飛送到工地上,一夜之間就造成了這座大寺廟。

渡邊心想,老和尚好像在故意隱瞞挖出金子建廟的真相。

渡邊帶考古隊在青城山的上下,又考察了幾處道觀,訪問了十來個道士,沒人能說清楚普照寺的秘密。

渡邊不甘心,跑到都江堰的玉壘山周圍去考察。

考古隊走進紀念李冰父子治水的二王廟,渡邊先向廟裡捐了一些錢,然後拜訪一個老道士。

渡邊與老道士一起喝茶聊天時,得到了一些關於心蓮和尚恢復普照寺的線索。

老道士喝了一口茶,嘆氣說道,心蓮和尚初來時,條件非常艱苦。在原來的普照寺廢墟上,好不容易纔建起一座叫鎣華寺的小廟。

可是,旁邊的雪山寺是一座大廟,他們怕鎣華寺小廟搶了香火錢。方丈帶了十幾個和尚,準備去把心蓮和尚趕走,然後拆毀鎣華寺。

誰知心蓮和尚武功非常了得,雪山寺的和尚個個被打得傷筋斷骨,齊聲喊“饒命!”。

雪山寺的僧人畏懼心蓮和尚的武功,再也不敢來破壞鎣華寺。

但是因雪山寺是大廟,他們還是看不起鎣華寺的和尚,兩寺之間矛盾逐步加深。

鎣華寺的和尚被逼急了,將寺廟改名爲普照寺,希望用個響亮的寺名來壓過對方。

雪山寺的僧人認爲,普照寺與雪山寺的名字相剋。因爲在太陽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融化?

於是急忙更換寺牌,將雪山寺更名爲“烏雲堂”,意在用“烏雲”來遮擋陽光的“普照”。

普照寺的僧人見了,趕緊把寺牌取下來,在寺名前面加一座山,換成了“青峰山普照寺”,意在用高高的“青峰”來阻斷對方的“烏雲”。

雪山寺歷代僧人都喜好練武,掌門的承傳方式很特別。

不像其他寺廟那樣傳承袈裟衣鉢,而是像江湖幫會一樣傳承信物——“嘯雲劍”。

“嘯雲劍”不足兩尺,劍鞘和劍柄鑲有七顆寶石,爲雪山寺鎮廟之寶。方丈須據有“嘯雲劍”,才能成爲雪山寺之主。

可是後來,“嘯雲劍”突然不見了。

雪山寺方丈自責退位,發誓不尋到寶劍絕不回來,從此杳無音信。

雪山寺也從此衰落下來,一蹶不振,最後被普照寺兼併了。

第138章 十三妹與王三娘第64章 血染龍潭寺第152章 會館密室第149章 成都兵變第95章 搶奪《海底》第14章 嫦娥妹妹第60章 百福宴第159章 “袍哥政府”第139章 新津保衛戰第60章 百福宴第14章 嫦娥妹妹第126章 白猿劍法第147章 大鬧軍政府第68章 二品大員斃命第36章 大戰官軍第100章 周和尚喝“神水”第74章 “抓盜寶賊啊!”第130章 廢約保路第55章 華陽大捷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55章 華陽大捷第72章 廖幺妹來了!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28章 鬥寶大會第43章 走火入魔第141章 郝家坡金庫第89章 “錦江春”會館第82章 二水口內藏第122章 稀世絕品第50章 神秘鏢隊第81章 屠戶秘史第99章 破“五行陣”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151章 東門戰倭第117章 普照寺之謎第101章 章神仙打賭第79章 青城九俠第109章 覑覑店第17章 驅火牛陣第106章 藏金何處?第86章 “鬼吹燈,快跑!”第31章 彝區奇遇第54章 觀音下凡第30章 埋金二十萬第72章 廖幺妹來了!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134章 擒賊先擒王第53章 血濺資陽城第149章 成都兵變第155章 邪魔伏誅第97章 引蛇出洞第37章 誘敵深入第88章 詐屍了!第41章 五龜拳法第85章 神秘院落第126章 白猿劍法第8章  火燒老君廟第24章 小鎮歷險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75章 古墓遺寶第105章 錦江掘寶第93章 破茶碗陣第49章 遍訪名師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47章 大鬧軍政府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153章 一打總督府第132章 舌戰趙屠夫第12章 兩個中學生第144章 蜀軍政府第23章 報國無門第79章 青城九俠第100章 周和尚喝“神水”第78章 拜師“無敵手”第69章 大水發威第49章 遍訪名師第18章 蛤蟆神槍第84章 “望聞問切”第75章 古墓遺寶第144章 蜀軍政府第55章 華陽大捷第32章 英俊書生第55章 華陽大捷第101章 章神仙打賭第147章 大鬧軍政府第72章 廖幺妹來了!第56章 梅山拳師第109章 覑覑店第120章 石龍村第132章 舌戰趙屠夫第124章 “盜寶賊,哪裡走!”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104章 石牛對石鼓第134章 擒賊先擒王第113章 三打玉女寨第84章 “望聞問切”第3章 大刀壯士第39章 煙花三月第160章 成渝之爭第16章 旗開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