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上)

上文說到那太極陰陽魚不停旋轉,相互糾纏之下忽的化作先天靈寶陰陽珠,隨之又化作流光鑽進武則天的泥丸宮裡。武則天只感到一股清涼氣流從紫府流出,經口中,過命門,一直流進丹田。她頓時神清氣爽,感官敏銳,五臟六腑俱如飲仙露般舒暢無比。這時,一道亮光倏地在武則天紫府中爆發,萬般諸事齊齊涌現,便連那前世久遠的記憶也一一浮現在她的腦海裡。

原來武則天前世乃是通天座下第四弟子龜靈聖母,那龜靈聖母一身神通比之闡教十二金仙更勝一籌,又加上她有先天靈寶陰陽珠在身,曾一度在商周封神大戰中大放異彩,威名顯赫一時無兩。可惜天數有定,龜靈聖母剛被阿彌陀佛擒住,又被那蚊道人叮死,剩得一絲真靈遁進陰陽珠偷生。陰陽珠流落人間,輾轉數千年之久,幾經皇室之手,從隋楊到得李唐,可謂歷盡衆人之手。

遠在隋朝盧聖尚未成聖之時,通天施展神通,從隋皇宮拿走陰陽珠,再把龜靈聖母的真靈取出送去投胎轉世。龜靈聖母幾經週轉,度過幾世,終於在這一世得天眷顧,成爲武則天。陰陽珠又名聚龍珠,可聚真龍之氣,李世民福源深厚得到此珠之後,助其父開闢出大唐萬里江山。如今,陰陽珠的主人恢復前世記憶,這大唐江山還真是不好說,最終屬於誰人。

武則天沉浸在過去的前塵往事中,回不過神來,也不知過了多久,一道淚流從她毫無瑕疵的嬌顏上劃下。道人自坐在輦上閉目,既不管武則天淚流大恫,也不理衆多門下齊目觀望。良久,武則天才拭淚拂衣,向道人拜道:“弟子拜見老師,祝老師聖壽無疆!”

這裡乃是碧遊宮,道人便是靈寶天尊通天混元教主。通天道:“起來吧!先見過你的同門!”

武則天聞言。趕忙起身。先向金靈聖母、無當聖母施禮道:“龜靈見過兩位師姐。”

無當聖母、金靈聖母見狀,不敢怠慢。也急忙回禮。接着又有趙公明、關羽、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等一衆師弟、師妹上前見過,再就是聞仲、火靈聖母等截教二代弟子向武則天拜禮。待衆人見禮完畢,通天方道:“龜靈。上古封神大戰,你遭厄身殞,今世得天獨厚,轉爲大福之人。所謂至尊至貴者,帝皇天子,你有帝皇命格,又恰逢五教封神,老子師兄重立天地人三皇,若是謀劃得當,當可使你得享其中尊位。”

武則天聞言。大喜過望,拜道:“全賴老師慈悲,可憐弟子!既是五教封神,還請老師爲弟子謀劃謀劃。”

通天笑道:“自是要爲你謀劃一二,我這一門還要靠你渡過此次無量劫難呢!”

通天如此一說,武則天頓時放下心來,言道:“弟子生性駑鈍,日後應當如何行事,還請老師吩咐。”

通天道:“該如何行事,你便如何行事。自己做主,無須問我。”

武則天心下略一琢磨,不無擔憂道:“那大唐太宗天子實是千古明君,我若想在他的眼皮底下算計,怕是不成!弟子如今修爲低下。一有差錯。恐有性命危險,還請老師派些同門下去相助。”

通天冷笑道:“你有天命在身。自有天道庇護,氣數未盡,便是我等聖人也奈何不了你,你尚有何憂懼?”

武則天道:“有備無患,不怕中間出了差錯。”

通天聽到此言,又見武則天眼中盡是可憐之色,便應允下來。當下通天吩咐虯首仙、靈牙仙、金光仙等共十位門人下界供武則天差遣,又令無當聖母坐鎮下界,隨時策應。待萬般事情安排妥當,武則天只見通天一衣袖拂來,身子便不由自主飛出碧遊宮,向下界落去。與此同時,正被青莽、黑木兩妖挾走的武則天猛然驚醒過來,原來是南柯一夢。

武則天發現先前所見所聞乃是南柯一夢,心下頓時無比失落,一時竟不知自己正身處敵手。待她醒悟過來,心下一陣害怕,不知兩妖欲要何爲。武則天雖爲巾幗,卻不讓鬚眉,膽色過人,不過一會兒功夫,便立即淡定過來。武則天心忖道:“夢裡之事若是假的,爲何我偏偏覺得那確實是我親身所經歷,現在想起當時情景仍歷歷在目?今番落在妖怪之手,我日後若果真是至尊至貴之命,自有天道庇護,逢凶化吉,這次不過是有驚無險罷了。如果夢中之事是假的,我身首異處,自不待言。”

武則天如此思忖,便靜下神來,看兩妖意欲何爲。再說那大唐太子李治從昏迷中醒來,看見一具具屍體,不由駭然失色。待看到尉遲敬德橫屍殘垣之中時,李治心中懼色充盈,完全不敢想象此事的嚴重後果,他心中僅存唯一希望,那未來皇后武則天能夠平安無事。雖知是奢想,但當李治遍尋驛館不見佳人倩影時,心下依然感到傷心無比,更不知道該如何向自己父皇李世民交待。

就在李治神不守舍之時,數道人影從遠方飛速趕來,少頃便落在驛館斷壁殘垣之上。爲首者正是大唐國師李淳風,其次是國公秦瓊秦叔寶,後面卻是兩男一女三位背劍的道人。李淳風看到此種狀況,不由嘆道:“我等來晚了!”

秦瓊看到李治,趕忙前去拜見,卻見他呆立在前不語不動,秦瓊忙急聲喚道:“殿下!殿下?太子殿下,您沒事吧?”

那三位道人正在查看衆位兵將如何突遭毒手,這時聽到秦瓊叫喚之聲,女道人當下言道:“好魔道!好手段!殿下爲當前景象所懾,此時正沉淪於內心世界而不自拔,任你千般叫喚也是無用。”

秦瓊聞言大驚失色,憂道:“這如何是好!朱文仙姑,可有妙法醫治?”

朱文道:“待我使個回魂訣把殿下喚醒過來。”

言罷,朱文掐個法訣,就見李治身子一震,兩眼還神,臉上神色紅光。尉遲敬德、李淳風見狀。忙上前拜見。待知道自己乃是朱文救醒之後。李治讚歎有加,連連稱其玄法道術高超。尉遲敬德問起事情經過。李治臉現爲難之色,說道:“本王在此落宿之後,便安榻歇息。一覺醒來就是此種情景,實在不知到底發生了何事!”

一位俊美男道人這時插口道:“這也怪不得殿下。行兇之妖魔道行委實高深厲害,又加之心狠手辣,殿下能夠有幸避過災劫,已是真龍護體,天道庇護之功勞。”

另一位道人也道:“齊長老所言極是!諸位請看,這些將兵、侍女丫鬟俱是被一歹毒法器攝出魂魄而亡,死時痛苦不堪以致面容扭曲、翻騰打滾。”

李治聞言,臉色一變再變,心下此時想到武則天安危。擔心不已。當下他再也忍不住擔憂,急聲說道:“武則天娘娘被抓去了,快快去救回來,怕是遲得片刻,凶多吉少。”

齊長老聞言,笑道:“殿下休急!他們既然把娘娘擄走,便不會傷害於她!”

李淳風接道:“話雖如此說,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還是儘快救回娘娘纔是。”

朱文點頭道:“理應如此。”

既然決定救人。當務之急便是確定那妖魔往哪個方向去了。聽得此言,齊長老忙念動咒文,召喚出這片地方地土地神來。只見到地上一陣煙霧翻騰,便有一位老態龍鍾手持蟠龍杖地老者現出身來,老者看到衆人。忙施禮道:“衆位上仙召喚小神。有何吩咐?”

齊長老道:“土地神,本長老問你。這裡先前發生了何事?”

土地神聞言,惶急不已,連聲道:“說不得!說不得!”

另一位道人厲聲喝道:“爲何說不得?難道說出口來有什麼嚴重後果不成?”

哪知土地神聞言,應聲道:“真有後果!小神若說出來,便安生不得,是以小神不敢說。”

李淳風大爲奇怪,言道:“土地神休怕,你儘管說出來便是,我們自會爲你做主。”土地神被逼無奈,只好道:“我不說出來,一者是怕你們不知好歹,找上門去,枉自送了性命;二者被三位妖王知道是小神告知的,免不了連累了小神,使得小神無居住之地。”

李淳風聞言,不由笑道:“你不用害怕,站在你面前地這三位道長乃是蜀山二代長老齊金蟬、朱文夫婦及石生長老,你把事情經過原原本本說出來,我們自會爲你做主。”

土地神冷笑道:“就怕你們全去了也當了枉死鬼!罷了,你們既然不聽我勸,便告知你等又有何妨!這裡所發生之事,皆是前方山脈裡的三位妖王所爲。”

當下,土地神老實把先前之事詳細道來。李淳風諸人聞聽之後,又問道:“如此說來,娘娘是被這三位妖王擄回洞府了?”

土地神道:“這倒不曾!青莽、黑木兩妖把那位娘娘帶向大宋國去了。”

李治等人聞言,相視一眼,皆不由喊道:“不好!”

當下衆人謝過土地神,急忙動身,慾火速趕上攔截住青莽、黑木二妖。又因爲李治乃是凡體,便由秦瓊送其迴轉國都長安,一者稟報李世民事情經過,二者順便準備兵馬,欲向大宋國開展。齊金蟬幾人少了李治需要看顧,便都各施展神通,沿着青莽兩妖飛走之路追趕。只見三位蜀山高徒,亮出飛劍,攜帶着李淳風急速飛遠,卻是生怕遲得片刻,那武則天被兩妖送給趙匡胤,到時大唐皇后變成大宋皇后,豈不是奇恥大辱?

再說青莽、黑木兩人因等待馬餘,浪費了許多時間,上路之時又不曾急趕,不過兩日時間,便被李淳風、齊金蟬等四人追了上來。齊金蟬遠遠看到青莽、黑木兩妖,就大聲喝道:“前面兩妖,快快把娘娘放下。”

武則天見到即將走出大唐地界,尚無人前來相救,本已對夢中之事死了心,如今聽到真有人前來搭救,那顆野心在此萌發出來。與武則天大喜不同。青莽、黑木兩妖吃驚之餘。心下暗暗叫苦。原來青莽被尉遲敬德短鞭金光所傷尚未復原,此時見到四位修爲高深道人趕來。卻是未戰心先怯。

齊金蟬趕到,祭起飛劍,就往兩妖身上直刺。兩妖聽到劍嘯聲響起。更感覺到陣陣殺氣涌來,頓時嚇了一跳,急急忙忙撇下武則天,轉身就招架。武則天也被齊金蟬不顧自己安危的出招嚇了一跳,直到無事,心下仍暗自着惱,她心中打定主意,日後定找蜀山之人算賬。這一下,齊金蟬急於救人卻是惹惱了正主,爲日後埋下禍根。

青莽、黑木兩人方轉身招架。又見李淳風、朱文、石生三人趕了上來,一下子被四人圍住團團打。兩妖也是了得,鬥得六七十回合,青莽傷勢發作,動作慢了些許,頓時被石生一劍削去半截臂膀。青莽痛得慘叫一聲,身子摔到地上一陣翻騰,猛地現出原形來,卻是一條長百米、寬如水桶地大蟒蛇。

黑木見到青莽被重傷,急道:“大哥。風緊,快撤!”

言罷,黑木忽的化作一陣清風,竟從李淳風四人包圍圈裡溜了出來,然後一閃就借風遁走。見此妖如此神通。齊金蟬四人盡皆大駭。說時快那時遲,青莽雖被重傷。卻也化作一股黑風往地裡鑽去。這乃是五行遁術的土遁之術。

齊金蟬駭然道:“這兩位妖魔果然是了得之人,要是那位馬餘大妖也在,我們此行恐怕還真是凶多吉少,救人不成,把自己也搭在這裡。”

齊金蟬此言,武則天聽聞更是不喜,對他又惡了幾分。其實四人卻不知道,馬餘早被驪山擒走,哪裡還會被他們碰到。只是因爲驪山人尊位高,土地神不敢向衆人明言,她曾到此罷了。

既救回武則天,李淳風深恐夜長夢多,遲則生變,當下忙道:“休要多言,遲則生變,我們立即護送娘娘回長安面見陛下,方是正道。”

此爲正理,其餘三人自無反對。當下四人俱是上前拜見武則天。武則天本就呆在一旁,自然早就聽到他們之言,現在看到四人上來拜見,心下雖然對四人先前忽略自己存在略有不滿,但也不能失了禮數。衆人互相還足禮數,由於怕再有其他妖魔前來劫道,都急急動身,趕往長安。哪知李淳風衆人在路上一直擔驚受怕,但直到看到長安城也不見有事發生,一路竟出奇順風。

你道這是爲何。武則天地根基爲何,元始如何不知,闡教本意就不是想把武則天挾回大宋,自然就不曾派出教中高手前來攔截。全道宗極想把武則天搶回大宋,但又很相信青莽、黑木、馬餘三位妖王地實力,卻不知道半路殺出驪山來,使得馬餘這個生力軍尚未發揮重大作用便就失去。正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早有註定,半點強求不得。

大唐天子李世民因爲武則天被劫一事震怒至極,一怒之下發兵攻打大宋,引發兩國戰爭暫且不提。單說驪山出得梨山道場,便駕着祥雲就往大宋而去。驪山來到大宋國都汴梁,落到偏僻處,轉身化作一位老嫗,正是她驪山老母的化身之顏。驪山化身爲老嫗,也有其道理,她容顏如此俏麗,被那凡夫俗子見到,定會引起不必要地麻煩。

驪山化作老嫗之後,拄着柺杖就往汴梁城走去,而在這時,穆桂英恰好心血來潮,從不逛街的竟然逛起汴梁城來。

穆桂英武藝超羣、機智勇敢,掛帥征戰,屢勝不敗,被趙匡胤封爲渾天侯。唐宋兩國攻天竺之時,穆桂英遇到驪山老母,便欲拜這位天尊爲師,卻被驪山拒絕,言尚不到機緣。穆桂英雖以弟子之禮對驪山,驪山卻不曾把她當作弟子,倒真地有點可惜。

正是合該驪山、穆桂英兩人有師徒緣分,兩人各走各路,竟不期而遇。穆桂英方走上一座石橋,便見驪山拄拐而來。驪山笑道:“今日機緣已到,你可還願隨我修行?”

穆桂英聞言,大喜過望,立時拜道:“弟子拜見老師。”

驪山聞言,也是欣喜,道:“既然如此,你這便隨我去吧。”

穆桂英驚道:“弟子尚未交待完俗事,如何走得?”

驪山笑道:“不忙交代,這俗世,你還要回來呢!”

第202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四)第164章 中洞八仙(上)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99章 道無先後(上)第51章 七大妖聖(下)第6章 盤古真身第12章 立教傳道第197章 狄青身殞,青龍歸位(下)第10章 兄妹相見第36章 各取所得第82章 天外來鍾(中)第189章 五教三商,有女封神(中)第143章 鴻鈞再現(下)第194章 登壇拜聖,上告蒼天第94章 黃清一怒(上)第96章 黃清一怒(下)第161章 娑婆淨土(上)第99章 道無先後(上)第79章 呂祖純陽第42章 天庭失德(中)第137章 三藏天書(中)第57章 彈指光陰第9章 鴻蒙證道第206章 蓋棺定論,虛無有爲(上)第153章 平地風雷(中)第168章 襲擊厄變第17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191章 大唐伐宋,封神伊始(上)第42章 天庭失德(中)第42章 天庭失德(中)第144章 大道恆常第94章 黃清一怒(上)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132章 聖人無名(上)第151章 號山之上第112章 一波未平第14章 老子化胡第97章 單挑兩聖(上)第5章 鴻蒙收徒第182章 白虎歸位,三將出世(下)第17章 鴻蒙坐騎(中)第91章 各顯神通(下)第103章 盧聖得鍾第78章 觀音尊者第204章 滿盈而溢,盛極則衰(五)第30章 東華帝君(下)第30章 東華帝君(下)第128章 蒼茫山上(下)第8章 三霄仙姑第139章 封神玄機第78章 觀音尊者第48章 大亂之前第112章 強勢伏妖(中)第159章 四路兵鋒第143章 鴻鈞再現(下)第156章 陰謀陽爲(上)第37章 三眼靈耀第163章 娑婆淨土(下)第130章 北俱蘆洲(上)第177章 小乘靈山,大雷音寺(上)第6章 盤古真身第80章 戲耍觀音第96章 黃清一怒(下)第153章 平地風雷(中)第38章 大鵬魔王(上)第114章 河圖洛書第3章 立府蓬萊第119章 煉妖神壺(下)第157章 陰謀陽爲(中)第153章 平地風雷(中)第154章 平地風雷(下)第149章 風雲頓起(中)第136章 三藏天書(上)第19章 天庭召見(上)第85章 萬里梨山(中)第43章 天庭失德(下)第184章 二議封神,禍起紅顏(中)第72章 盧聖顯威第45章 補天遺石第89章 各顯神通(上)第154章 平地風雷(下)第10章 兄妹相見第156章 陰謀陽爲(上)第51章 七大妖聖(下)第107章 大劫開始第11章 七聖相聚第94章 黃清一怒(上)第14章 老子化胡第54章 佛本是魔(下)第168章 襲擊厄變第182章 白虎歸位,三將出世(下)第8章 三霄仙姑第182章 白虎歸位,三將出世(上)第169章 天門大陣(上)第47章 法傳六耳第134章 聖人無名(下)第99章 道無先後(上)第10章 兄妹相見第113章 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