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世事浮沉

李曦明這麼一說,凌袂真人也點頭,讓他先行飲茶,告罪去呈華殿中請書,足足過了好一陣,才見他捧着一本道經過來。

這道經藏藍色的封頁,淺黃色的紙張,正半攤着,被他呈在手中,一路到了樹下也不往玉桌上放,只道:

“昭景請看。”

讓他這般舉着也不是事,可寶物常有異象,放在案上怕是要壓垮,李曦明只運起神通,用雙手去接,卻見凌袂真人擡了手,道:

“昭景,萬昱劍書可不同尋常,還是我來吧。”

他笑道:

“倘若有劍意在身,劍書輕如錦帛,哪怕是凡人老農,亦可揣進懷裡帶走,可沒有劍道修爲,劍書重如太室,哪怕成就紫府,也難以拿動。”

他報以一笑,李曦明遂點頭,將目光落在劍書上,這劍書只翻開了薄薄數頁,前頭按去了六七頁,亮了幾個小字,上頭是:

【白梨】

兩字雪白,過了兩行,又浮現出小字,同樣雪白:

【御辛】

這兩字後頭還有蠅頭小字,寫的是【立陽御辛一氣純陽劍】,遂後更復雜,是些密密麻麻的符號,夾雜着些字句,不能破解。

凌袂真人用神通翻動,一直掀到末幾頁,這才見着上頭書寫青白色的古字:

【青尺】

李曦明看着是劍名,隔了幾行,卻變成了普通的墨色,寫着:

【月闕】

這二字後頭注着【明月聽合玄闕秋光劍】,李曦明仔細看了,心中不是滋味,問道:

“後頭是何名?爲何不如先前字跡明亮?”

凌袂真人嘆道:

“劍意現世,即入劍書,後頭的是劍意之名,倘若明亮,則世間還有此劍意留存。”

李家封存的劍意早用過了,自然黯淡,李曦明行禮拜了,凌袂真人默然許久,送歸了劍書,安慰道:

“常言道,仇怨百年,猶可報之,可更有無處報復之時,勁氣攢在手中不能出…纔是難處。”

李曦明曉得他是說遲尉早已身死,遲家衰敗至旁系大貓小貓三兩隻的局面,李家如今成就紫府,卻也無處報復,只輕聲道:

“多謝前輩體諒。”

真要論起來,李玄鋒、李曦治幾人在遲家的破滅中扮演了極其關鍵的角色,除去閉關的遲炙雲,如今姓遲的嫡系全部滅亡,也是一道報復了…

‘而遲炙雲不知在何處閉關,司伯休多半是不會讓他出關的…’

李曦明的念頭稍縱即逝,想起當年伯父李淵蛟的好友程稿來,遂問道:

“道友方纔提及的程稿與我家有些交情,不知今日何在?”

凌袂真人稍稍一愣,答道:

“他尚在大西塬甘孜,駐守白厲羌國,只是個小國,隴地如今魔修不少,不能輕動。”

萬昱劍門山門在江南,管轄竟然飛到吳國西北,趙國的邊境去了,李曦明不解多年,趁機敲了敲邊鼓問了,凌袂真人卻答得很爽快:

“這事還要追溯自真君,當年先祖求道,本來打算就在昱川劍峰立門,誰知請示了真君,真君卻給否了。”

“真君是這麼說的‘天下道統,任由變化,唯獨二者不能改,一是劍宗,當在蜀地擇山,二是巫籙,應在南疆綿延…’我家祖師再三請教,真君只說叫仙君看得順眼些…”

“看得順眼些?”

李曦明皺眉不解,可仙君的意思,定然有深意,凌袂真人繼續道:

“我家祖師便在蜀地立門,在江南不過有擡劍渡、劍峰兩地,鼎盛之時威懾隴蜀,後來祖師隕落,日漸萎靡,老祖宗又在江南不能動,慢慢挪到靈機更爲旺盛的江南來了…故而到了如今,在隴蜀還有根基。”

李曦明遂恍然大悟,心中暗暗計較:

“聽聞魏李成就之前乃是隴地李氏,有機會是要去一趟隴地的,劍門若是有根基,到時可以問一問。”

他隨口聊了兩句,很快起身告辭,凌袂不敢讓他真的白跑一趟昱川劍峰,從袖中取出來一枚玉盒,顯然是方纔取劍書時準備好的,歉道:

“實在是委屈昭景了,聽聞貴族有一道【宛陵花】,這道【角木金穗】還請收下,對靈植頗有裨益…作爲我劍門的回禮。”

李曦明推脫不過,將玉盒收下,一路出了劍峰,遁入太虛,這才取出玉盒來看,便見着裡頭放了一根金燦燦的角木穗針。

‘是那天角真人的東西,算是夠到了紫府的資糧,比尋常寶物好太多…’

他將玉盒收起,總算是把三方應付完畢,儘管劍門客氣送客,可也算是了結完畢,心中輕鬆了許多。

“中規中矩地應付好了三宗七門的關係,接下來…可以看向江北了!”

……

平崖洲。

李絳夏這頭出了殿,披着的甲衣叮噹響,一路走到洲外,足下踏着金光,一隻腹部生鱗,雙目赤紅的黑馬正停在洲中,打着響鼻。

這馬是山越一帶的名馬重挲與大漠的黑鱗馬配出來的,安鷓言捉三年多,又配了幾年,養到成年送到湖上,李周巍卻已經築基了,自然用不上,便賜給最受寵愛的李絳夏。

李絳夏才騎上靈馬,調了馬首,左下轉出一人來,似乎站了許久,隔着庭衛叫喊:

“三殿下!三殿下!”

李絳夏低眉去看,略有疑惑,兄長李絳壟稍慢一步,也到了後頭,只看一眼,便趕上前來,笑道:

“三弟,你可不曉得,這是二十六房一位族兄的庶子,出了主脈,單名一個葷。”

“原來是你!”

李絳夏常年不在族中,哪裡曉得什麼葷啊腥的,只用催馬上前,兩位庭衛不讓步,隔着兩把寒森森的鐵槍,李葷年紀比兩人都大,只叫道:

“誒,二殿下也在!小侄拜見了。”

李絳夏見他身形單薄,相貌平平,只握起鞭來,朗聲笑道:

“二哥,這人生得同你一般,果然是自家親戚,除去那雙招子,真是像極了!”

李絳夏從來一副龍精虎猛、興致勃勃的模樣,自然與李絳壟迥異,而李葷的母族是陳氏,與李絳壟相同,相像也是情理之中。

李絳壟聽了這話,面上饒有趣味,陪他笑起來,地上的李葷聽了這話,只撲通跪了,叫道:

“兩位叔叔言重了!小侄哪有這福分!只是年歲到了,到洲中找些活計,不想撞見了三殿下,想起我父親常提起您,遂激動了些…”

‘還叫着三殿下吶!’

李絳壟聽出他是來攀枝頭的,畢竟自己弟弟去東岸是早有共識的事情,這李葷能到殿中來,想必父親也是個練氣,心中笑起來:

“原是來攀附我這弟弟。”

李絳夏如何聽不出?他哈哈大笑,馬鞭收進手裡,扯了馬首:

“好好好,等我從東岸回來得空,你只管找我好好聊。”

他也不等迴應,策馬而去,留下李葷猝不及防,還未反應過來,李絳壟已經扶了他起身,只問道:

“族兄來洲中是…”

李葷下意識道:

“說是洲上來客人了,我父親帶他進了殿,好幾位長輩都去了,要見家主,他…”

他這才意識到不該說,李絳壟卻丟了他的手,訝異地打斷道:

“原是族事!我以爲是走親訪友,故有此問,不該說…不該說!你這孩子嘴不牢靠,今後也不要在殿中亂走動,撞了什麼事情…小心青杜罰你!”

他說得李葷惶恐,手卻不知不覺解下了這李葷腰上令牌,扣在手中,語氣加重:

“好在是我撞見了,省得你亂跑,隨我去見你父親罷…”

李葷沒了通行的令牌,在殿中自然哪都去不得,只能呆呆地跟着,一陣胡亂思量,終於惶恐起來,慌忙道:

“二殿下,父親他有要事…實在不宜相見!”

“無妨。”

李絳壟在臺階前頓了頓,回首和善一笑,金眸刺過來:

“我在側殿等他。”

李葷駭在原地,半天挪不動道,李絳壟和氣地牽起他的手,在迴廊中穿行,一路到了側殿,李葷幾乎要軟倒下去。

李絳壟卻沒心思在乎他,暗暗觀察,只見着一狼狽不堪的中年人從衆庭衛中穿過去,似乎是練氣後期修爲,修爲虛浮,看上去就是靈物堆出來的。

“又是何人…!”

……

李曦明在太虛中行了一陣,在自家大陣上破空而入,御着天光飛落,穿梭進大殿之中,紫府之前要飛數日的腳程,如今半刻鐘就到了,天色甚至沒有多少變化。

李周巍正在殿中站着,擺了十餘個玉盒在案上,用硃筆往盒上提字,見着李曦明顯出身形,他拱手行禮,答道:

“稟真人,給三宗七門的回禮準備好了。”

如今越國除去李家,三宗七門兩族,李曦明選了三家親自拜訪,卻不代表餘下的不用管了,凡是有紫府來法會的,還須寫了信伴着禮送去,自言閉關修煉穩固神通,不能親往。

李曦明早備好了給金羽、衡祝、玄嶽的手信,各自挑了寶藥送去,李周巍將之收下,把李承淮突破的事說了,李曦明很是滿意,頷首道:

“讓他上來見見。”

他這話方落,殿外急趨來一人,恭聲道:

“稟家主、真人,洲中來了一人,自稱是故人之子,請見家主。”

‘故人之子。’

李周巍心中稍稍動念,不知是何角色,只見李曦明眉心天光動了動,在側旁坐下來,聲音略冷:

“請上來罷!”

這人連忙退下去,等了十幾息,殿前的階梯腳步慌亂,一人冒冒失失地到了殿中,一身狼狽,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叩起頭來:

“拜…拜見家主!”

李周巍認真看了兩眼,卻是個滿臉胡茬的中年人,練氣後期修爲,面相倒是有幾分貴氣,只是滿臉驚慌失措與惶恐,兩腿顫顫,光顧着叩頭。

李周巍認不得此人,卻見李曦明抿了茶,隨口道:

“竟然是袁公子…不知…有何貴幹?”

這話嚇得地上的人渾身冰冷,彷彿要立刻暴斃,竟然連話都說不出來了,李曦明只低眉飲茶,看也不去看他。

等了一陣,李承淮從殿前進來,避到一旁,略略看了一眼,只覺得這人越看越熟悉,心中一震:

“袁甫堯!”

此人確實是故人之子,乃是袁成盾之子——袁甫堯。

當年袁湍失蹤,袁成盾出海,預計自己一去不歸,便花費與李家的情誼,以畢生家產定下袁甫堯的婚約,誰知袁護遠、袁護獨兩人爲討好遲家,悔了約定,教袁甫堯取了家產離去,去娶宋家小姐。

李袁兩家的分歧從此時起,如今到了李曦治與袁成照都反目的地步…

李曦明也知道此事,更知道袁甫堯後來過上了嬌妻美眷、逍遙快意的生活,當上了宋府的老爺,如今卻跑到跟前來了。

李家人神色各異,袁甫堯更是難以言語,宋家的生活起初確實是嬌妻美眷,日日修道談琴,可十年時光轉瞬即逝,南北之爭爆發。

靠着族中優待,袁甫堯不必前去江岸,才鬆了口氣,誰知宋家在鬥爭中損失重大,動起了袁成盾遺物的心思,於是今日借五錢,明日借十錢,日日來逼。

天下混亂,他又走脫不得,噩耗接連而來,遲家主脈覆滅,宋家一落千丈,變本加厲來催,好在父親的遺物足夠多,他捂得緊實,竟然撐了十餘年,只是爲了韜光養晦,原本的舒適生活是不須想了。

聽聞李家蒸蒸日上,差點成爲自己妻兄的李曦治修爲大成,名傳江南爲【天閣霞】,袁甫堯已有悔意,如鼠齧心,輾轉反側。

直到李曦明成就神通的法力之聲通過太虛響徹江南,袁甫堯心中震駭,立刻跳窗而去,誰也不敢帶,什麼也不敢拿,躲躲藏藏,在荒野等了幾月,纔打聽到青池人馬是夜便至宋家,舉族不曾有活口,妻妾子女皆亡。

偏偏他生來就是嬌慣公子,在宋家最差的待遇也是尋常散修想也不敢想的,躲來躲去又不敢見人,覺得過的不是人過的日子,又懼怕李曦明想起來他,破開太虛來拿,終於自己來湖上了。

他瑟瑟良久,把自己的悽慘說了,這才澀聲道:

“小人…小人悔之晚矣!還請仙族高擡貴手…”

李周巍已經聽明白,冷眼看着:

‘倒也是個有些心計的…只是性格不成大器!’

第63章 牲祭法第589章 大寧宮第374章 芮家峰(盟主尊師重教李火旺 加更1第411章 鬥司徒末第508章 誘入793.第750章 盞茶分嶽(zhuyuanfeng打賞加更第292章 不得南歸第81章 情報第661章 推波第273章 予之第562章 安淮天第186章 盤剝貴族第41章 山間狼783.第741章 狡辯(先兆者諤諤打賞加更22)第528章 插手第15章 難民第612章 兩惡相殺第777章 綬魚 加更(22)第673章 鹿變第87章 倚山城上第460章 月白靈罩(靜止齋 盟主加更(12))第45章 拖第633章 宿祝(下)第502章 巫山事第183章 李妃若第714章 素免第312章 天一淳元 (上)第9章 白丸第612章 兩惡相殺第340章 黑袍第476章 白蟬麟獸第419章 鎮與傷第618章 弔唁第326章 雲船來(二合一)第142章 求籙第155章 小雁第711章 拜見大王第789章 西岸血書(122)第445章 相遇(小指勾尚 盟主加更(22))第344章 亂中牟利(三)第61章 祭萃奪元法第444章 毀軀第795章 紫艮廣谷第221章 徒生白髮第234章 田有道第437章 請託(耶律質舞 盟主加更(22))第314章 探查費家第51章 購買第81章 情報第255章 玉庭衛第127章 佈陣與婚約第559章 苗家人第540章 前夕(上)第672章 龍與狐(七里香小指白銀盟加更1720第543章 拓跋第225章 幾世謀得(二合一)第804章 大離書第712章 北錦江王第599章 賜法第714章 素免第143章 旦夕之禍第763章 遷夏第237章 溪上翁,洞中魚(上)第378章 蛟知湖海第178章 徐公明第432章 老山越(沈溪大佬加更(22))770.第730章 喝死790.第747章 真假難辨第550章 故人第311章 散修第66章 急援第541章 前夕(下)第449章 兩箭第85章 避死延生第205章 與費望白第646章 蘭花第282章 支脈(下)第292章 不得南歸第217章 兩家得知第286章 短陳鄉788.第745章 丹與陣784.第742章 安排諸事 上第311章 散修第584章 探尋第426章 郭紅瑤第200章 安景明之殤第403章 承明輩第13章 殺人第364章 魔修來襲第641章 俠義(下)(七里香小指白銀盟加更第70章 危機第487章 五水成陣第765章 前後詢問(12)第42章 來援第204章 練氣巔峰第251章 望白之念第252章 事畢805.第760章 玄法790.第747章 真假難辨第616章 散庚浮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