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元

張御心下一喚,把大道渾章喚了出來,頓時一片比玄章略顯渾濁的光幕出現在了身側。

而後他目注渾章空處,意念落在其上,隨着身軀之內神元的不斷流逝,一枚章印緩緩自上浮現出來,並由此放出了濛濛光亮,上顯“照丹”二字。

此印一成,也自有光芒灑落而下,持續了許久之後,方纔收退而去。

到此爲止,他最後一枚準備作爲核心章印的章印也已是取拿到手。

故此他也不再遲疑,準備今日就將此印填補上去,用之完善整個觀想圖。

隨着心意轉動,頓有一片星光灑落於地,玄渾蟬觀想圖已是現於頭頂之上。

他定坐片刻,氣息一轉之間,玄渾蟬遂化作光點散開,自四下灑落,他整個人如沐光雨,這時玄渾二章上那六印俱放出陣陣明光來。

玄章之上所顯,是代表蟬之鳴的“言印”、代表蟬之身的“元相之印”、以及代表蟬之足的“擒光之印”。

渾章之上所顯,是代表蟬之翼的“劍印”、代表蟬之神的“神覺之印”,還有代表蟬之目的“照丹”之印”。

那明光過來,皆是聚是匯聚於他頭頂之上,團成一團光霧。

那光霧轉旋有片刻,先是一對燦爛若星河的雙翼自裡舒張開來,而後是兩道明光亮起,照徹四方,伴隨着一聲引人心神驚顫的蟬鳴,光氣徐徐散去,玄渾蟬也是整個自其中緩緩現身出來。

其光聚雙翼,身裹幽氣,足沾玉霧,而原本蟬首之上,此刻也是生出了兩目,宛若玉映琉璃,光彩流溢。

而這蟬目一生,似若點睛之筆,整個觀想圖也是變得更爲真實起來。

張御往上看有一眼,到此一步,觀想圖核心六印俱已補全。不過唯有去到一層境界,觀想圖纔會是由死轉生。

他這些時日一直在看玄廷賜給他的道書玉簡,裡面言及修道人最爲上乘的成就之法,當就是桃定符曾和他說過“三元之法”。

因爲三元之法完全就是看修道人的道法修爲,並不涉及其餘,所以不止是真修,玄修亦是可用。

可能否由此攀登上境,道書玉簡上都沒有說,無法真正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三元之術一成,那麼修道人對於自身的道法理解必將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地,看前路也必將看得更爲透徹,甚至於能就此窺見那真正之路。

故是那玄廷所賜玉簡之上,有註釋曾言:“明己之路,莫過於求三元”。

不過這其實只是寫注之人的一個感慨,因爲連真修都沒有多少求得三元的,至多取得其中一二,三元俱滿少之又少,遑論玄修了。

張御心下思量過,那幾位以玄法成就的玄尊不見得就是走了三元之法,除此當還有其他法門去往上境。

但那只是幾位玄尊的道路,非他之道。

他認爲三元法眼下最合適自己去走,若得求成,便就極大機會看清己身之道了。

而這三元,則分別爲“內外通明”,“神法悉足”,“諸我皆全”。

內外通明是需明瞭內外之道,當年他與白秀一戰,因後者就得此一元,所以他對此設法瞭解過一番,可以說是知曉最多。

“神法悉足”之法則是要求的是修道人將自身法力功行修持至完滿。

修士要求取上境,那就需要有牢固堅實的根基方纔足以支撐其向上攀登,根若不穩,哪怕強行上去了也會折身掉落,故是法力足滿必要修成的。

這看來很簡單,其實並不容易。

以真修而言,法力需要一點點修煉蓄積出來,越到後面越是難修,這不僅是考校當下功行,亦是要看此前的積累,可以說,元神之前每一個階段的修行都與此是息息相關的。

似那等急於求成,或是修行淺弱的,再是所持功法較爲下乘的,那麼到此關前,都需要用十倍乃至百倍的時間去彌補回來,故在此頓足數百年都不是什麼奇事。

玄修在這裡則有所不同,主要是在於兩個方面,一個是需得“心光之印”完滿,還有一個落在自身所求正印上,你主修哪幾個正印,哪幾個正印便需修持完滿。

似胡道人,只專注於目印,他若要求,那麼只需在目印之上下工夫便就可以。

可但凡能修到第四章書的,大多數人不可能只專注於修持,總要有護道之法的,所以多半都有兩到三印,甚至持四印至五印的也有。

要使得這些章印完滿,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神元填入進去。

可玄修除了正印,肯定還有其餘章印需要修持,所以這也不是什麼輕鬆做到的,這一元也足以攔死絕大多數人了。

但這一關對於有些人來說不是太大問題,譬如季節小郎,其人六印俱現,神元滿盈,只要在修道過程中有足夠準備和調劃,那麼很順利就能做到。

只是做到這一點,也不等於他就能取到這一元,因爲三元法主要講的道法修持,神法足滿後,也需得道法修持功夫相應跟上,方有能有此得。

於張御來說,他道法修持已是足夠,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將六正印和心光之印推至完滿。

只這幾印光靠他自身提取神元顯然是不夠的,所以下來還需要設法四處蒐集。

三元之中唯一難處,就在於是“諸我皆全”,這一步纔是卡住了九成以上的修道人。

近日他在觀看道書也是在琢磨此法,根據前人註疏,已然隱隱然摸到了一點門道,有一點可以確定,若是“內外通明”和“神法悉足”這兩元不求的,那麼這一元自也就不得。

既如此,他決定先將這兩元求到手。

首先“內外皆明”之法。

他在青陽之時對此就有耳聞,長久以來也一直在叩問己心,自己爲何而求道?

這一點明確,他自然求得是長生,求得是完滿,求得是超脫,此與諸多修道人並無太大相異,而不同之處在於,他並不認爲修道人當是離世而去的。

修道人首先是人,而後纔是修道,人之性也是根植於他本身的,這一點他覺得無需去刻意拋卻。

如此世之身,從父母而來,所持之學,得師長而教,而他得以修持之天地,則是靠天夏維繫,故他若有成,也自當予以回報,而不是一走了之,居高臨下鄙之爲凡俗。

而能還報之法,目前看來唯有玄法,故他將來若得成就上境,則必推動玄法,讓天夏萬民可有此入道之門。

此刻說是願,亦可說是他之道。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密切相連的。

而他此念這一定下,內外交感,心神之中頓有一股力量泛動出來,身外也是隨之浮現出一層飄渺光氣,道道心光向外綻放,內室之中,一如天陽初照,而案上的蟬鳴、驚霄二劍也似有所感,發出陣陣清越鳴響。

他心中明白,就在方纔那一刻,自己已然取得了“內外通明”這一元。

這也是他長久積累之故,這一元要求的是修士明確自己該走何道,只要道心堅定,道法修爲也是到了,那自便能過。

他感受了一下,這一元得取,自己心力並未增加多少,但是運轉之間,卻是毫無滯礙,心神氣意暢達無比。

若說以往是負重而轉,並偶有磕碰阻礙,那麼現在好似卸脫了什麼負擔。

雖然沒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但他能感覺到,真正鬥戰起來,如今的自己無論運法還是調配心力之能都是穩壓自己先前一頭。

只是得了一元,便有如此大的變化,實能想象三元俱得是何模樣。

他檢視了一會兒之後,將心光收斂起來,“內外通明”既得,那麼接下來當求“神法悉足”了。

此間需得大量神元。

而且他能感覺到,除了完滿心印和六印之外,自己一旦踏上破境之路時,極可能也是會用到神元的,所以下來必須加緊力氣設法去搜尋了。

到了外層之後,他其實一直沒有放鬆這方面追求,不過現在看來,從下層搜尋最是方便,而內層那裡也當留意,他還記得當初“造世之環”的碎片,若能再尋得一部分,便可省卻許多工夫了。

在思定下來後,他一擡頭,見到時晷之上時辰,訝然發現,不知不覺間,自己居然已是閉關了三日。

他便沒再繼續定坐,衣袖一振,長身而起,即靜室之中出來。

李青禾見他出關,便就來躬身一禮,道:“先生,前日有一位南宮玄修前來找尋先生,只是聽聞先生在閉關,便言在客館等候,他還給了此物。”說着,他雙手遞上了一份符書。

張御拿了過來打開一看,心下一動,這上面所落的,卻是玄廷行走的印信,後面落名“南宮漱”。

他心思一轉,玄廷行走都是單獨對玄廷負責的,通常不會主動去聯絡其餘行走的,玄廷也禁止行走之間相互串聯。

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不可接觸他這個玄廷巡護,可一般也會主動避嫌,而現在忽然找上他,那一定是遇上什麼事了。

他考慮片刻,道:“青禾,你去請這一位到此。”

……

……

第七十八章 山遠迴音聲第三百二十章 積微轉天理第三百一十六章 損益補全缺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驗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氣落渾沉第五十八章 萬法皆付一第二十五章 追脈撥元機第七十一章 戰啓第一百七十八章 瘋神第兩百二十章 撥靈截後陣第一百九十四章 離陸第兩百五十九章 神異早患生第兩百章 鎮詔合天隙第八十八章 劫擊第三十三章 登階問臺高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元寄氣虛第三百二十六章 虛實照元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潛風暗渡移第一百七十二章 取理觀道象第兩百零九章 準備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氣化白青第一百一十二章 尋圖照影現第兩百四十二章 見神動異名第一百八十章 激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除夕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裂壁破消靈第兩百九十三章 神子化常變第二百零八章 幽光生疑影第一百六十九章 道通唯一途第三十七章 三印連觀第兩百一十四章 風雨隨寄靈第五百一十九章 環轉撥天機第一百六十三章 古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各引玄機落第一百零一章 神遊虛宇付何處,玄渾無量載道名!(求首訂!)第二十七章 渾空自得化第一百零九章 金書傳訊光第九十六章 理定穩方域第一百三十四章 上星渡重宇第一百九十一章 詭影第四十章 道分第三百三十八章 取利皆可用第三百九十四章 純劍折生機第兩百零八章 約戰第五十一章 拔刃道非同第十六章 持真皆可言第一百四十四章 佔得玄命爲神用,丈取無量吞心丸第一百八十七章 尋機趁勢易第三百零八章 乘物攜氣升第一百四十五章 劍戰第三百零二章 通靈籠詭雲第兩百四十四章 雙生渡轉儀第七十四章 天平之刺第三百六十六章 渺影參故朝第一百九十八章 漫氣推重障第兩百九十三章 分氣渡流雲第三百二十七章 蹈凡赴前約第三百二十三章 衆意承氣數第一百八十七章 玄兵第六十二章 往來皆有定第七十章 靈枝影難覓第十八章 選擇第一百零七章 混沌運常變第一百六十七章 行法得變通第一百三十七章 光耀第三十六章 守誠道自固第兩百三十五章 定持道法常第三十九章 諸域轉層生第三十章 拜空得授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疑真或疑幻第十七章 秘法第兩百二十九章 玄聲當振世第兩百三十章 判策探未明第兩百三十章 約誓奪至神第九十四章 執主即執命第四百七十章 撫氣爲定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詢第三百七十三章 剪枝折青靈第一百一十四章 明昭立宗名第兩百六十九章 天數待變起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定第兩百章 鎮詔合天隙第一百五十八章 登臺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勢可憑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論上言寶器第五十一章 霜洲第五百五十一章 縱法入重陣第七十二章 尋真步道世第三百四十一章 積勢礪鋒刃第一百零二章 玄覺得異生第三百一十二章 澄身解心執第兩百二十一章 渾光照心澈第一百八十七章 法對應有術第九十六章 理定穩方域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空激風雷第一百四十九章 埋陣待機動第一百八十七章 法對應有術第兩百九十九章 氣蕩外玄變第一百五十八章 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