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靜族舊事

靜安儀見郭岱這一驚一乍、前後兩幅模樣,半信半疑地說道:“你是說癸陰泉還在?”

宮九素倒是沒急着解釋,說道:“要是我將癸陰泉找到,能讓我進去一探嗎?”

“沒有問題,你能找到、也必須能安然進出纔可算數,否則一個對靜族而言不存在的癸陰泉,又有何意義?”靜安儀心思通達。

白素芝小心謹慎地問道:“聽你方纔提及靈樞匯聚,莫非癸陰泉如今化作一片秘境了?”

“我猜測應是如此,但這秘境另有玄妙。”宮九素詳細解釋起來——

所謂秘境,就是一種因天地間氣機匯聚異變的產物。如同人身經絡交匯間的樞穴,乃是內在氣機流轉的重要節點。行功施法之際,樞穴氣機運轉必有特異之處,部分樞穴所盈氣機可能會異常勃盛,若擅長感應他人經絡樞穴的修士,就有可能“透視”到氣機流轉,從而做出相應破壞或輔助舉動。

就像白素芝施展化轉生機、滋養爐鼎的法術時,就是讓經絡樞穴變得暢通,令氣機流轉不再滯礙,或者暫時控制傷患毒性擴散,讓腑臟五氣繞離病竈,以免加重傷勢。

同樣的事情放在天地間,靈氣滯礙固澀,往往生機變化也會相對沉寂脆弱,靈氣充沛匯聚,則風水俱妙、草木萌動。廣而言之,世間人煙匯聚之地,大多數其實都是靈氣充盈之地。雖然絕大多數人並無靈根天賦,但朦朧的身心感受還是存在的。

但天地靈氣並不是固守不變的,伴隨歲月變遷,甚至山川變動、滄海桑田的劇變,原本靈機蘊妙的寶地,也有可能變成貧瘠破敗,窮山惡水也可能會化作首善之區。

這裡面既有自然偉力牽動,也有人爲經營原因。若不顧後世延續更迭,幾代人窮竭物力、搜刮物產,那再大再好的靈氣充盈之地也不夠耗損的。

而天地靈氣流轉變化,又是極爲玄妙深廣的造化之功,非方真高人佈下幾個法陣就可招聚引動,徹底改變山川靈機。

對於方真修士而言,天地靈氣雖不能直接作爲修煉之用,但卻是極佳的輔佐,要是運用得當,無論是煉丹煉器、施法感應、法陣禁制等等,皆可以用天地靈氣助益功成。

且方真修士大多要尋遠離人煙之地清修,無論是避人耳目、防止陰物窺察,還是省得發生什麼以外波及無辜,也需要法陣禁制庇護自保。如果不能善加運用天地靈氣,光憑修士自己施法爲續,恐怕大半功夫都要耗在這上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聚靈陣對於方真修士而言,如同凡俗家中柴米油鹽一般不可或缺,且識者極多,已經成爲一種顯傳之法。

但聚靈陣的變化卻並不是很多,畢竟法陣之道並非人人通曉,絕大多數修士所布聚靈陣,都是十分簡陋粗糙,甚至留下“法陣越大聚靈越多”的說法。

這個說法不能算錯,但一個囊括廣大地域的法陣,需要多少功夫維護、耗費靈材幾許?甚至法陣大到一定程度,其效用並不是對應增加,有可能大耗靈材與人力維護,都只有少許提升,乃至於入不敷出的程度。

更別說除卻人煙稠密城廓之外,世上靈氣充盈之地,自然是先到者先得,這也是方真修士漸漸開始聚衆、守地傳宗,成爲後世今日的宗門傳承。

而從古至今,爲了天成靈地而爆發的爭鬥從來不少,反過來又增強修士間門戶宗派之別,就此種種緣由而言,方真修士與凡夫俗子也差不了多少,各爲所欲而爭罷了。

畢竟不是哪個門派都像羅霄宗,擁有金闕雲宮這麼一片洞天福地,更何況玉皇頂也是世間超凡拔塵的仙山靈地。

天地靈氣流變不息,其中一些匯聚變化尤爲激烈之地,即便無人干擾,也會有異於常理的變化,而這就是秘境的由來。

總而言之,秘境對方真修士不盡然是好地方,自然偉力既可以向利益於世人的一方變化,也完全可以朝另一頭演變,甚至利到極處反生禍殃。

秘境本身的存在就是不穩定的,天地靈氣聚散流變,積數百載之功,說不定朝夕而散,恍若曇花一瞬。也許以方真修士的能力,可以令其穩定安然,可這需要極高深的修爲法力。

就好比來往兩岸的一葉扁舟,水面上狂風駭浪終日不息,舟船隨時都會傾覆。而方真修士要揚帆掌舵、去往彼岸,稍有不慎便是船翻人亡的下場,更別說所見彼岸還有可能越來越遠。

所以單獨駕船破浪,是極爲困難之舉。而且無風無浪舟楫不行,若要前往彼岸,風浪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按宮九素所說,並不是沒有取巧的手段。

流變不定的天地靈氣就是兩岸之間的狂風駭浪,但放眼世間古今,總歸是有風浪平靜之時。如果捨得花力氣、耗日子,可以趁風雨來臨之前,先行打造堅固舟楫,待得風雨來到,風浪難侵舟船,卻又能輕而易舉渡過波濤。

若具體而言,就是要有預見秘境孕育化現的眼界,從而事先佈下法陣禁制,同時在靈樞匯聚之初,加以適當引導,使得靈氣符合法陣運轉,從而打造出適宜棲身的秘境。

說是簡單,但等真正去做,就會發現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天地靈氣看似平和,但引導不當、積蘊日久,天地靈氣就會如同長堤之後蓄勢待發的洪潮,就看是長堤先潰、還是洪潮淹過。

如果只是在別處,宮九素說不定還能佈置法陣嘗試此舉,但癸陰泉更爲特殊,要真是引導不當,讓陰泉轟然爆發,別說靜族寨子所處的深山幽谷,恐怕整個彩雲國、乃至半個南境,皆會被浩蕩陰泉覆滅。

這種禍事可不是區區幾千過萬的屍蠱兵能比擬的,陰泉所含的極寒陰氣本屬無形之物,一旦擴散,奪陽化陰,威勢層疊累加。就像中境妖禍一般,不吞沒方圓幾千裡地是絕不罷休的。

“這麼恐怖?”靜安儀吃了一驚,她不敢相信自己祖先居然與這種危險事物共存相處了長久歲月。

“所以我也很好奇,到底是哪位羅霄宗先人,有如此宏圖偉略,居然能以山爲圖,事先佈下大陣,化轉天地靈氣,周旋迴流如百川歸海,又散爲雲煙。”宮九素擡頭仰望,眼神掃過周圍一圈雄峻高峰,巍峨巨陣已是嵌入這片天地,也只有宮九素對羅霄宗法陣有極爲敏銳的感應,才發現其中一絲端倪。

靜安儀託着下巴沉思了一陣,然後說道:“其實……我們靜族先祖,就是羅霄宗女祖靜虛的門外別傳。女祖靜虛派遣弟子遠赴南境深山,就是爲了鎮守癸陰泉,而這一脈傳承首領,就是聖女。”

衆人聞言皆流露出不同神色。洛八覺得這些都是新奇異聞,好奇之餘不敢插嘴多話。白素芝則環抱託胸,同爲女子,自己不禁與那羅霄女祖比較起來,卻難免嘆息。宮九素頂着郭岱面容,臉色微僵的怔在原地,不知道再想什麼。

“等等。”唯一開口說話的是勾腸客,他問道:“不對啊,你們靜族聖女,以前也是彩雲國的聖女啊,沒聽說過她有什麼方真傳承。而你們族中兵形蠱的來歷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下輪到靜安儀不解了,她答道:“這個……以前靜族勢大,也不止這處寨子,就相當於蠶浦寨之前地位,靜族聖女就是彩雲國聖女,一點也不奇怪啊。至於兵形蠱,嗯……”

“入鄉隨俗。”宮九素說道:“你方纔提到,靜族先祖是羅霄宗女祖靜虛的門外別傳,那他們得到的羅霄秘傳自然不會太多。而來到南境深處的靜族先祖,又要立足山林,又要鎮守陰泉,自然或多或少要效法當地土人巫蠱異法。

其實兵形蠱一脈,已經與方真修士煉製法器十分相近,估計這也是不同傳承交互而成之果,因時因地制宜罷了。倒是聖女傳承,應是另有玄機。”

“你是說聖女讓癸陰泉消失的原因?”靜安儀問道。

宮九素點點頭,又問道:“我很好奇,聽巴央爺所述,當年戰鬥激烈,幾乎無人生還。你們靜族人事後又找不到癸陰泉,如何知道是聖女讓癸陰泉消失的?”

“就是當初在寨中養傷的合揚所說,他也是羅霄宗弟子,所言不至於有假吧?”靜安儀理所當然的言道。

在場除了勾腸客不瞭解合煉妖身這樁舊事,就連洛八與白素芝都有所耳聞。宮九素嘆了口氣說道:“道友有所不知,合揚雖然是羅霄宗弟子,但他後來犯下極大罪過,已經被誅殺了。”

話雖這麼說,可宮九素內心憂慮更甚,因爲她已經從關函谷那裡瞭解到,合揚當年不僅沒死,而且還一直在暗處潛伏,說不定眼下還在某處興風作浪。

靜安儀聽到這話,臉色掩飾不住驚疑,但她畢竟在深山幽谷中生活太久,雖有耳聞中境大亂、妖禍橫行,可根本不清楚究竟是何種狀況,遑論羅霄宗的醜聞。

“對了,不是說除了合揚,還有一名方真修士嗎?巴央爺可曾瞭解他的身份?”宮九素問道。

靜安儀搖頭道:“其實你別看巴央爺如今打理寨子上下,據說當年在他之前還有不少能人,都曾拜會過合揚他們,可惜陸陸續續都辭世了。關於當年事情到底如何,也沒有人能說清楚了。”

宮九素皺眉道:“我觀此深山幽谷的水土風貌,不像是瘴癘疫病遍佈之地啊?老人居此理應長壽安康纔對,怎會只剩下巴央爺他們幾個老人?”

“是嗎?可我父親也走得很早,不過他是誤服毒草、腑臟如絞,不得不自解而去。”靜安儀說道。

方真修士中毒而死的情況並非沒有,尤其像彩雲國這種瘴癘密佈之地,生長了許多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毒草毒花。如果找不到相應解毒之方,修士也很可能中毒斃亡。

可凡是有膽量行走南境山林,不要輕易採摘花草食用,理應是方真修士的常識才對。更不可能是嘗草試毒,畢竟如今不是上古之歲,辨別毒性方法很多,實在不行就讓牲畜先吃,何至於親身犯險?

宮九素看着靜安儀,忽然覺得此女之父的來歷恐不簡單,癸陰泉消失之後,還會前來靜族寨子,並且與當地女子誕育後代,想必居停時日不短。加上中毒身亡這點,不排除此人是用毒用藥的高手。

如果真是靜安儀父親暗中害死靜族寨子中,知曉當年舊事之人,結合其中毒身亡、自解而去的說法,此人要麼是被脅迫做事,要麼達成目標後詐死遠遁。

而靜安儀父親爲何要這麼做?他到底要隱瞞什麼秘密?是合揚派他前來的嗎?就如今所知來看,靜族人似乎很清楚合揚的來歷,要隱瞞的並非合揚,而是另一名在激戰中倖存的方真修士。

此人無論是出現在癸陰泉外,還是合揚身邊,都足夠令宮九素疑心。或者說,癸陰泉只是這名修士用來接近合揚的手段?那他接近合揚又爲了什麼?

按照時間上的推算,癸陰泉消失後十年左右,就是合煉妖身事發,此間是否存在某種關聯?

宮九素全力發動推演之功,但此法不可憑空捏造臆測,各個事件之間存在太多未知因素,宮九素也只是停留在幾個關鍵要點處思索。

“罷了,現在想這些也難得結果,還是先找到癸陰泉再說。”宮九素收拾心念,言道:“我可以嘗試施法找到癸陰泉,但能不能進去我不能保證。”

“爲什麼?”靜安儀問道。

“因爲我不知道那個秘境內中到底是什麼情況。”宮九素說道:“即便有女祖靜虛久遠前排佈下的法陣,影響一個秘境形成的原因實在太多,這些年又會有怎樣的變化都不好說。萬一內中只充斥着極寒陰氣,那別說進去,我恐怕還要將秘境門戶重新封印起來。”

第一百一十一章 無明煩惱第七十八章 祭祖講道第一百五十章 真形第七章 神劍誅邪第三百零四章 龍氣第四十章 太玄有道第二百零一章 長生門第二百九十七章 癡男怨女第八十一章 陰陽斷離第三百一十二章 龍圖鳳篆第一百五十二章 仙魔共參第五十一章 元神心境第二十三章 忌天大神第八十二章 道破究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六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秋索第一百六十九章 仇恨第一百八十四章 邪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赤子第二章 玄黃方真第二百七十九章 十殿閻君第二百七十七章 虛空第一百二十三章 亂神破法第二十二章 風華交戰第九十二章 新立規矩第一百七十七章 魔頭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琴劍逸弦第二百三十四章 六道第三十二章 青丘花錦第一百零三章 雷鎖電封第二百一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五十六章 謀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恍惚第二百三十九章 主客第一百四十九章 誰人歷劫第三百一十三章 誅邪之法第一百七十六章 滅絕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二百八十章 成仙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玉滿堂第五十八章 彩雲屍蠱第二十章 仙靈九寶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在天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終第三百零二章 瀝鋒破妖第一百三十九章 萬金問心第一百零三章 雷鎖電封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拳與劍第六十六章 貪功自誇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魂第一百九十四章 江湖武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證法第一百四十四章 五氣飛刀第六十五章 骸山腐鯤第二十五章 聖邪雙力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故在第二百八十六章 我夢我造第八十五章 亂起四方第三百四十七章 魂王第三百一十章 滅世論第二百三十三章 失神第一百一十章 魔念考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三百零八章 龐然大物第三百零八章 龐然大物第一百一十九章 惡浪撼城第三百零六章 治世第九十六章 靈素玉芝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敗第一百一十二章 慧劍斬魔第八十七章 邪神再現第二百三十五章 忘情第二百七十九章 十殿閻君第二百三十章 始於足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地水風火第二百九十章 毀名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二百六十二章 迴光返照第八十五章 亂起四方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故在第四十一章 黑廝朱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忘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歷劫第一百四十二章 提防第二十六章 絕境絕殺第六十九章 刀劍不亡第一百七十九章 照我第二十五章 聖邪雙力第二百七十二章 九千里第七十九章 收攝生機第二十六章 絕境絕殺第三百零三章 無上之上第十四章 寒星霜鋒第一百六十一章 許以明珠第二章 玄黃方真第一百三十九章 萬金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