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喬裝訪鹽場

第二天,小黑等人依舊押着於福,前去王懷忠的鹽店前站崗,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這一天,圍觀的羣衆雖然有些減少,但是包正又叫劉二仔打發來大批的漁民前來圍觀,所以又足足鬧了一天。

那王懷忠本着眼不見心不煩的原則,乾脆就不開門營業啦。就這樣,一連過了三天。到了第四天早晨,王懷忠終於又來到了縣衙。

包正一看見他出現在大堂口,心中不由暗笑:“估計你也就快挺不住了,要是這樣鬧騰下去,你的鹽店就甭想開張啦!”

於是,包正就故作驚訝地對已經走到近前的王懷忠說道:“王大人,你店中的生意繁忙,如何有時間來看望本官?”

王懷忠心中暗罵,臉上卻堆起了笑容,向包正抱拳道:“包大人,今天我是特意來撤銷訴狀的,和私鹽販子於福的官司,我不想打了!”

包正聽了,臉上露出了一片關切之色:“那於福損害了王兄的利益,如何能夠輕饒?定是有人威脅於你,這才迫使你撤訴。王兄不必客氣,有什麼難處,儘管直言,本縣一定爲你做主!”

王懷忠一聽,鼻子險些氣歪,口中冷冷地說道:“多謝大人好意,這個實在是我出於自願,與旁人無干!”

包正立刻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親切地拍了拍王懷忠的肩膀道:“我明白了,是王兄以慈悲爲懷,念那於福乃是初犯,所以就寬宏大量,放他一馬。如此高義,實在是令人敬佩,本縣一定滿足你的願望。馬上就派人將那於福帶回。另外待本官閒暇之時,親手書寫一塊匾額,贈送王兄,就寫急公好義、造福鄉梓如何?”

王懷忠也無話可說,唯有拱手道謝了。1 6 小說網.手機站.16 .n包正於是發下籤子,喚回了小黑等人。在大堂上,包正向於福說道:“如今王大人寬宏大量。撤銷了對你的訴狀,你還不快快謝過。”

於福也十分知趣,恭恭敬敬地給王懷忠施了一禮。王懷忠鼻子哼了一聲,然後向包正拱拱手,憤然離開了大堂。家裡的生意堆積如山。估計夠他忙幾天的了。

包正於是將於福當堂釋放,叫他先去劉二仔哪裡學習捕魚,暫時混一口飯,也好養家餬口。於福千恩萬謝地去了,而包正卻陷入了沉思之中:看來。有必要到王家的鹽場走訪一下了,不過,自然不能以自己知縣大人的身份去了。

第二天一早。包正就帶着王氏兄弟,悄悄地離開了縣衙。此時地包正,又化妝成了一個衣着華貴、精神矍鑠的老者。而王家這一對騙子兄弟都做家人打扮,隨着主人,一起出去行騙。出了縣衙,包正回視後面的二人,三個人不由同時壞笑了起來:今日,三個騙子齊聯手。試看天下誰能敵!

昨日,包正已經向於福問明瞭路徑,於是就在前面健步而行。後面的李大不由出言提醒道:“老掌櫃,您慢着點,能走得如此飛快的老人。恐怕不多吧!”

包正笑道:“三人行,必有我師。果然是一個大大的破綻。不過等出了城。我們再裝模作樣不遲。”

等到出城之後,三人踏上了通往鹽場的大路,此時也已經不用再來問路了。因爲來來往往,多是運送食鹽地車輛。只要跟着前往,肯定就不會錯了。

那李氏兄弟極善搭訕,很快,就和一位三十多歲的小鹽商打得火熱。一路看小說網包正也旁敲側擊,詢問了一些行情。原來,這些鹽商,必須有朝廷的許可,纔可以轉運、販賣海鹽。然後,朝廷從中提取高額的稅款。而沒有朝廷的許可,一律視爲私鹽。

包正不由納悶道:“老弟,稅款如此之高,哪裡還有利可圖啊?”

那鹽商呵呵一笑道:“一看您老就是初入此道,這早已是鹽商之間一個公開地秘密。我們運送的,都是一半官鹽,一半私鹽,主要是靠私鹽來牟利呢!”包正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這些鹽商,可就全是“官倒”啦!看來私鹽屢禁不止,就是因爲如此啊。

那小鹽商談興正濃,於是繼續說道:“像我們這樣的,其實是最下等的鹽商。販賣私鹽者,有多少名門望族,朝中權貴,都看到這是一塊肥肉,都暗中倒賣私鹽。更有甚者,軍營之中,也有一些將領參與其中。他們更是厲害,調動手下的精兵,來回押運私鹽,又有誰敢招惹他們啊!”

包正雖然對販賣私鹽這方面已經做了一些瞭解,可是卻想不到如此猖獗。看來這販賣私鹽,可是一棵搖錢樹啊,樹根就在曬鹽場。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必須連根拔掉!

閒談之中,已經來到了鹽場。只見一個個曬鹽人正在往來忙碌,這些曬鹽人多頭戴斗笠,斗笠下地臉已經被曬得紅紅的,雙手也被炎炎烈日曬紅了,粒粒汗花掛在皮膚上,在陽光下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彷彿都是結出地鹽晶一般。

再往遠看,全是一畦一畦的鹽田,一眼望不到邊際。更有一個個雪白的鹽丘,堆積在鹽畦邊,在陽光下,閃着粼粼的銀光。一般來說,曬鹽人都是先把海水引進頭畦。海水在鹽畦裡蒸發,含鹽度提高,再進入二畦、三畦,如此逐級蒸發,含鹽度不斷提高,到五、六畦,結晶成皓白的海鹽。那一個個小丘,最終把海濱變成了銀色世界,

包正初次見到曬鹽的景象,不覺十分新奇。於是就沿着畦邊的小路,近前觀看。只見在後面的幾畦中,有一些曬鹽人拽着大繩子,在鹽畦裡來回地拖動。包正不由好奇,於是就找了一位曬鹽人詢問。

那人見他是一位老者,於是也就相告:“在最後地畦子裡,鹽粒開始從鹽水中結晶出來,稱爲漂花。這時候,一定要用用繩子去來回攪動,我們這裡稱爲旋鹽。就是拖拉着一根繩子圍着在鹽畦中心的一個點朝一個方向轉圈,不旋鹽的話,結晶出來的鹽花顆粒很大,旋鹽之後,鹽花就會細得多了。”

包正聽得連連點頭,看來這些看似粗苯的活計之中,也凝聚着百姓千百年沉澱下來地智慧啊。於是又看了下去,只見在旋鹽之後,就開始掃鹽。曬鹽人用鹽扒和掃帚將鹽花聚在一起、掃在一起,放到籮筐中,擔到鹽田邊上的倒鹽地“鹽塗”上,白花花的海鹽堆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座座銀白色的小山。

包正看罷,也不由讚歎道:“看來,這海鹽也是粒粒皆辛苦啊!”引得那些曬鹽人紛紛側目,心中納悶不已:“這位老先生倒不似來販鹽的,彷彿來此體察民間疾苦一般!”

包正也自覺有些不合時宜,於是就率領着李大李二,離開了曬鹽人勞作之地,向那一排排賣鹽的房屋走去。

包正邊走邊留意觀察,走到了房前。此處更爲忙碌,只見一車車海鹽從房屋中推了出來,然後裝入草袋之中,再封好口,就可以運走啦。這時有一箇中年男子人迎了上來,殷勤招呼道:“老先生,想是來賣鹽的,可有朝廷頒發的運鹽令?”

包正聽了,連忙低聲說道:“不知老弟在這裡負責何事?”

那人一聽,也就明白了情況:肯定也是要販賣私鹽的。於是就對包正說道:“您老面生得很,請先在這裡等候,待我找來冷總管,再與您相商。”說罷,就急匆匆地去了。

包正於是就閒逛了起來,只見在房屋的前面,有一尊高大的塑像,是一個老者的模樣,一手託在胸前,手心裡有一顆亮晶晶的圓球。在塑像的前面,還供奉着香案。

包正看得新奇,正好路上遇到的那個小鹽商走了過來,包正於是就拉住他詢問。那人說道:“這尊塑像,乃是供奉的鹽業的祖師葛洪!”

包正不由奇道:“這葛洪不是晉代的一位煉丹士嗎,所著的《抱朴子》一書,流傳甚廣,如何又成爲了鹽業的祖師?”小鹽商笑道:“民間傳說葛洪酷好煉丹,曾經七七四十九天,煉好了一粒仙丹,白燦燦、光閃閃,就是鹽。葛洪本可自己服用,這時他看到成千上萬的老百姓面黃肌瘦,就讓這些人每人舔一口仙丹,結果個個紅光滿面。後來仙丹被太陽神與海龍王偷去,並將仙丹融化進海水裡去了。經過艱苦的鬥爭,葛洪與太陽神、海龍王達成妥協,讓老百姓用海水曬煮出食鹽來,所以,當地就把他尊奉爲鹽業的祖師。”

包正聽了,心中不覺好笑:“如此說來,晉代之前,人們就不吃鹽了?那隻怕打仗的時候,連兵器都拿不動啦!看來,確實只是一則民間傳說罷了。”

這時,只見一個身穿長衫的男子,在先前那個夥計的引領下,快步向包正走來。包正見了,不由精神一振:買賣來了!

第11章 小黑一家人第67章 海底巧脫險第30章 一日發雙案第15章 羣衆的力量第14章 第二個戰場第7章 義結雷黑子第67章 客店竊銀案第29章 趙鼎巧立功第31章 赴任提刑司第29章 溫馨的一夜第33章 醉人的喜酒第46章 山中奇花草第32章 神秘的老者第7章 喬裝神算子第31章 險惡的人心第29章 和尚耍陰謀第29章 智取一支梅第23章 神秘的大佛第42章 追兇報妻仇第31章 淫婦害親夫第56章 金殿見皇上第47章 長者贈醫書第21章 從頭細說案第58章 皇上變人質第5章 作客將軍府第4章 第一次演說第35章 尋訪翠雲庵第36章 喬裝去拜佛第11章 楊司庫發瘋第29章 溫馨的一夜第41章 驚見桃花女第30章 意外生變故第31章 大意失荊州第2章 包正了夙願第29章 趙鼎巧立功第22章 靈隱遇顛僧第36章 喬裝去拜佛第32章 大牢見聞錄第16章 騙子被騙記第27章 酒館逢俠盜第36章 喬裝去拜佛第4章 初次入京城第58章 國賓館驗屍第36章 喬裝去拜佛第35章 紅蓮潤雨露第59章 絕境險逃生第65章 包正做人質第39章 洞房花燭夜第74章 御花園相會第12章 他鄉遇故知第75章 喬裝訪真兇第81章 妙計反不妙第27章 包正的決心第22章 無奈的妙計第40章 狐狸精迷案第4章 岳丈毀婚約第81章 妙計反不妙第27章 假手胡知府第17章 都是大騙子第56章 金殿見皇上第44章 寧王的智慧第37章 案發雙橋鎮第9章 烈火烤乳豬第44章 智破搶劫案第39章 洞房花燭夜第52章 巧設埋伏圈第54章 被困金谷園第68章 山窮水盡時第66章 巧斷爭妻案第26章 巧用詐騙犯第55章 潰敗的開始第12章 鬼宅立新居第18章 淫賊逞兇狂第22章 巧斷案中案第60章 須臾破奇案第33章 訊房審女囚第58章 皇上變人質第7章 喬裝神算子第13章 不打不相識第9章 烈火煉真金第20章 案發菩提寺第2章 包正了夙願第43章 山中行路難第52章 驗屍起疑雲第50章 再向賭場行第20章 案發菩提寺第82章 對聯迎佳節第60章 逃難的旅程第55章 怒闖金谷園第32章 縣令赴婚宴第53章 包正的圖謀第21章 一場空歡喜第73章 萬金定合同第61章 金谷園揭秘第33章 仵作的悲劇第61章 金谷園揭秘第49章 擒賊先擒王第22章 各自出奇兵第42章 幼童訴真相第40章 一句話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