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三夫爭一妻

回到了臨安府之後,包正見天色已晚,於是就決定明天繼續審案。他叫了兩名差役,選了一些卷宗,帶回韓世忠的將軍府查閱。今天畢竟是首戰告捷,破獲了一案,這樣下去,十天之內,一定可以順利完成十個案子。只是,最開始的那個看似平常的案子,該如何處理呢?拖下去可不是一個辦法啊!一念及此,包正的心情不覺又沉重了起來。

回到了韓世忠的府第,立刻被小黑阿紫等人包圍了起來,大家七嘴八舌地詢問情況,當得知包正順利地破獲了換頸骨案之後,衆人都喜出望外;當聽到最開始的無頭公案後,也都是一籌莫展。最後,一支梅說道:“明日我與你一同前往,或許有用得着的地方。”

包正知道她是怕自己身單力孤,於是也就點頭答應。這一開頭倒好,小黑、阿紫、林升等人都要一起去。最後,連道濟和尚也要跟着。

Wωω◆ тт kan◆ CO

包正不由又氣又笑:“師傅,這又不是去喝酒吃飯,您就別跟着湊熱鬧啦!”

道濟和尚嘿嘿一笑:“如今的官府最是有油水,誰打官司,不得給老爺送禮。我去也就是幫你拿拿東西,萬一那些金子、銀子太多,你一個人拿不過來。”

包正一聽,也乾脆不再理他,草草地吃過了晚飯,就回屋苦讀去了。這一大堆案卷,估計夠他看半宿的了。

第二天,包正帶着小黑、一支梅和林升,精神抖擻地來到了臨安府。本來阿紫和道濟也要來的,結果被包正給擋駕,說是官府裡不準有女子當差、和尚就更不要了。這纔將二人攔住,不過,阿紫看着女扮男裝的一支梅,不覺動了心眼。也回去化妝去了;而道濟和尚,則一個人抱着酒葫蘆,喝起了悶酒。

一行人到了臨安府,包正升座了大堂,昨夜他已經研究好了幾個案子,今天要一起發落。Wap.16?首先的一個,是一樁罕見的“三夫爭妻”。

包正於是發下告牌。召集原告、被告。幸好他們所在的就是臨安城外,所以不到一個時辰,就全部到齊,跪在了大堂之下。

包正已經大概知曉了案情:原來,在距離臨安五里處。有一個小鎮,鎮中有一戶鄭姓人家。鄭家有一個姑娘,名叫阿嬌,自幼許配給同鎮馬武官的兒子馬一鳴爲妻,也就是定下地娃娃親。馬家早早就下了聘禮。想等到兩個孩子成年之後,就爲他們完婚。

不料想,馬一鳴長到五歲、鄭阿嬌三歲的時候。馬武官外調雲貴於是舉家南遷。這一走就是十五年,音訊皆無。此時,阿嬌已經是十八歲的大姑娘了,出落地美豔無比,真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遠近求婚者幾乎踏破了門檻。阿嬌的母親見女兒越來越大,而馬家也沒有消息。於是,就又將鄭阿嬌許配給臨安城內的一個商賈之家。那商人名叫馬文才,剛剛喪偶,聽聞阿嬌的美貌,於是就下了一千兩銀子的聘禮。

正要準備成婚地時候,誰知。商人馬文才在蜀中有一筆生意急需處理,於是就急匆匆地去了西蜀。這一走,又是一年沒有了音訊。

鄭阿嬌的母親於是又着急了起來,俗話說“閨女大了不能留,留來留去留出愁”。萬一女兒年紀見長,要是做出些什麼尷尬之事來,豈不被人恥笑;再說,姑娘也不能等他們一輩子呀。於是,就又把阿嬌許給了本村的一個名喚馬閒田的小財主,收了十畝地的賀禮。這回本鄉本土地,不會有什麼意外了吧。

不料,就在婚期迫近的時候,忽然發生了變故。先是商人馬文才從西蜀歸來,原來正好當時遇到地方發生了農民起義,道路不暢,所以隔斷了交通音訊,在外羈留了一年多的時間。

商人回來後,就到鄭家重提婚事,卻得知鄭阿嬌已經轉嫁給了本鎮的一個小地主,立刻勃然大怒,當時就與鄭家吵了起來,口口聲聲說他家一女嫁二夫,不合禮法。

正在吵得不可開交之際,遠去雲貴的馬一鳴也趕了回來,手持當初寫下地婚書,來到了鄭家。原來,馬家到了雲貴之後,馬武官節節高升,已經升到了參將,但是由於路途遙遠,所以一直未通音訊。

而今年,馬一鳴考中了武舉,正好要入京供職,所以這才順路前來完婚。他到了鄭家,只見幾夥人正在吵鬧,於是詢問之下,自己未過門的妻子鄭阿嬌竟然又許配了兩家人家。於是,馬一鳴也不幹了,也加入了爭奪阿嬌的行列之中。

這馬一鳴、馬文才、馬閒田都給鄭家下了聘禮,而且都立下了婚約。於是三方就爭執不下,最後只好對簿公堂。臨安府地張俊接過這個案子之後,也頗爲頭疼,這三夫爭一妻,而且誰也不肯相讓,又都有婚約,着實難辦,於是就將案子壓了下來,至今已經將近半年。這三家不時就到臨安府來吵鬧一番,弄得張俊極爲鬧心。正好包正接了聖旨,於是就把這個棘手的案子推到了他的手上。

包正昨天夜裡也是苦苦思索了半夜,這個案子雖然沒有什麼行兇殺人,可是難就難在三家都要娶鄭紅英,誰也不肯退步,而卻只有一個鄭阿嬌,無法化身爲三,實在是叫包正頗費了一些思量。此時,一干人等都已經來到了大堂,包正不由先逐一打量了他們一番。只見那位阿嬌姑娘果然是天生麗質,確實有傾國傾城之貌,顛倒衆生之容。此時,正垂着頭,粉面含羞地跪在公堂之上。包正心中暗道:“也難怪三個男人都不肯放棄,這位鄭姑娘確實很有魅力!”

鄭阿嬌旁邊,是她的父母,面帶惶恐之色,顯然是出了這等尷尬之事,也確實難堪。包正細看了一下鄭夫人,只見她一副精明強幹的模樣,顯然是家中的主事。

而另外一邊,分別跪着三人,一位坐武生公子的打扮,身材魁梧,孔武有力,臉上也頗有些英氣。此人,想來就是馬一鳴啦。

另一位穿着極爲華貴,頭戴四楞方巾,身上一件繡花長袍;手上一排戒指,上面鑲嵌着大顆的寶石,流光溢彩,現出一派富貴之氣。再往臉上看,年近四旬,肥頭大耳,臉上堆着笑容,令人有市儈之感,不覺生厭,這一位,就是富商馬文才了。

第三位,穿着稍顯土氣,但是也很乾淨,臉上露出一副謹小慎微地神色,當時那個和鄭紅英同村的小財主馬閒田了。

只見三人雖然跪在一個集團之中,彼此間卻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互相之間誰也不搭理誰,彷彿有深仇大恨一般。包正心中暗笑:“你們有奪妻之恨,難怪如此啦!”

於是說道:“各位都站起回話。被告鄭家,我來問你,你們爲何將一個女兒許配了三家?莫非是要騙取他們的彩禮不成?”

鄭氏夫婦剛剛站起,一聽包正一頂大帽子劈頭扣下來,於是又趕緊撲通跪倒,那個鄭夫人說道:“大人明察,小女自幼許配給馬一鳴,不想等到了一十八歲,馬一鳴音訊皆無,所以就又和富商定下了婚約。不想馬文才一去一年未歸,民婦不能眼看女兒垂老閨中,這才又許配給了同村的馬閒田。大人,民婦可是絕無貪圖彩禮之意。實在不行,我就將他們地聘禮全部退回,將女兒嫁於別家。”

那旁邊的三馬聽了,立刻都鼓譟起來,紛紛指責鄭夫人違背婚約,也都表達了堅決不能退讓,一定要娶鄭阿嬌地決心。公堂之上,頓時鬧鬧哄哄起來。

坐在旁邊的張俊看了半天的熱鬧,心中不免幸災樂禍:“哈哈,以前審了幾次,每次都是這樣,最後只好不了了之,今天我就看你包正有什麼妙計?除非你會孫猴子的七十二變,再變出兩個鄭阿嬌,叫這三匹馬一人馱走一個!”

這時,包正啪得將驚堂木一拍,怒喝道:“公堂之上,豈容你們吵鬧!”下面的幾人聽了,立刻都安靜了下來。包正於是又問鄭阿嬌道:“鄭姑娘,本官問你,這三人之中,你願意嫁給哪一個?只要你選定一人,本官就命你的父母將另外兩家的聘禮退回,並且准許你們完婚。”

旁邊的三馬聽了,立刻都緊張起來,緊緊地瞪着阿嬌姑娘,生怕對方選中了別人。

那鄭阿嬌被包正一問,臉上頓時更紅了,更增添了一絲嫵媚,看得旁邊的衆人,包括衙役在內,都不由自主地心神一蕩。

張俊在一旁暗暗發笑:“包正啊包正,你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人家一個未出閣的大姑娘,怎麼能好意思張口說嫁人呢!真是可笑!”

旁邊的一支梅也暗暗爲包正着急:“這個包子,一點也不懂得女兒家的心思呀,這種事,是能當面說的嗎!”

包正見鄭阿嬌只顧低頭,並不搭話,於是又說道:“你擡起頭來,看一看他們三個,到底要選擇哪一個?”

鄭阿嬌擡起了頭,紅着臉掃了三馬一眼,最後,目光停留在了英俊瀟灑的馬一鳴身上。

第18章 灑下天羅網第83章 黃鼠狼拜年第80章 碼頭緝私鹽第44章 寧王的智慧第46章 蒸骨巧驗屍第61章 心願終得償第12章 他鄉遇故知第34章 案發花燭夜第84章 小村遇猴盜第37章 驚現採花盜第39章 怒闖紫竹林第28章 智取王一眼第6章 艱難的案子第46章 怒懲小霸王第11章 衙門口懸屍第61章 心願終得償第78章 離開臨安城第10章 再遇謝相士第14章 本是同根生第36章 倒黴的一天第45章 智破連環案第24章 濟公斗蟋蟀第59章 包正說案情第85章 以暴制其暴第4章 第一次演說第73章 萬金定合同第46章 追捕採花賊第12章 他鄉遇故知第4章 岳丈毀婚約第25章 御賜和親使第72章 喬裝訪鹽場第13章 立志搞破壞第7章 喬裝神算子第64章 換頸骨奇案第36章 倒黴的一天第72章 艱難的歷程第55章 潰敗的開始第72章 喬裝訪鹽場第64章 毒蛇又吐芯第53章 包正的圖謀第6章 無奈爲仵作第22章 各自出奇兵第5章 二入臨安城第36章 案破法難昭第73章 造神的開始第13章 不打不相識第30章 一日發雙案第75章 喬裝訪真兇第5章 黑夜現殺手第79章 連環案始末第11章 楊司庫發瘋第64章 換頸骨奇案第14章 本是同根生第13章 南宋烤肉串第36章 倒黴的一天第2章 再世爲書生第9章 夜入丞相府第81章 妙計反不妙第46章 追捕採花賊第9章 烈火煉真金第36章 喬裝去拜佛第14章 俠盜一支梅第16章 騙子被騙記第34章 測字家謝石第28章 遭遇毒夫案第45章 妙計分家產第38章 佛門無賴子第47章 灌顱取證物第12章 鬼宅立新居第12章 鬼宅立新居第33章 訊房審女囚第62章 平凡的案件第41章 捉狐反受辱第72章 艱難的歷程第22章 無奈的妙計第34章 案發花燭夜第32章 大牢見聞錄第31章 險惡的人心第14章 第二個戰場第8章 真假東莞令第29章 溫馨的一夜第18章 岳飛的魅力第25章 借貸起糾紛第1章 莫名的穿越第15章 包正的妙計第29章 智取一支梅第33章 醉人的喜酒第23章 樹下的秘密第27章 秦丞相其人第26章 睡入丞相府第32章 縣令赴婚宴第27章 秦丞相其人第34章 處處落下風第12章 大義釋孝子第26章 未雨先綢繆第62章 艱難的歷程第36章 倒黴的一天第36章 案破法難昭第6章 艱難的案子第4章 第一次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