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包正說案情

包正聽了,微微笑道:“趙仵作不必氣惱,在下有一些發現,希望一起和趙兄研究一下。不當之處,還望指教!”包正的心裡,對這個趙仵作還是很欣賞的,能將案情分析查驗到這種程度,也不是很容易的。

這個臨安第一的趙仵作哼了一聲,然後說道:“趙某願聆聽高見!”包正知他心中不服氣,於是也不再和他計較,決定用事實來說話。於是指着牀單上的一攤淡淡的水漬道:“趙仵作請看,這是什麼印記?”

趙仵作俯身看了一下道:“這是茶水乾了之後,留下的水跡,這有什麼關係,也可能是前幾日留下的!”

包正微微一笑道:“剛纔你的檢驗,可曾檢查了死者的口腔?”

趙仵作聽了,不由一愣:“剛纔見死者胸部中刀,所以真沒想到去檢驗他的口腔。”於是對包正說道:“這個確實是在下疏忽,按例也應該查明!”

包正見他敢於直面自己的錯誤,臉上不由露出了一副孺子可教的神色,雖然趙仵作比他大了足有十多歲。然後,才又說道:“那就不妨檢驗一下!”

趙仵作又叫助手給自己繫上了手套,然後取出了兩隻尖頭竹籤,分開了達阿魯的牙齒,查看起來。漸漸地,臉上露出了驚愕之色。然後叫助手取來一枚銀針,探入了死者的喉嚨。

隔了一會,包正才問道:“趙仵作有何發現?”

趙仵作眉頭緊皺。緩緩說道:“死者地口腔烏黑,用銀針試探,銀針變色。說明死者的口腔內也曾中毒。難道,是胸口的毒氣跑到了口中不成?”說罷,自己也搖搖頭。

忽然,他若有所悟地跑到了桌子上,桌上放着一隻茶碗。趙仵作又取了一枚銀針,伸入裡面殘存的半杯水中。過了一會。銀針卻絲毫未曾變色,他不由又疑惑地望着包正。

包正又繼續說道:“剛纔,只是你第一個遺漏的地方,我們先暫時把它放在一邊。第二處不明之處,就是死者既然心臟被刺,而且匕首在體內還進行了攪動,那麼。心臟停止跳動,血液也就隨着停滯,死者的身體怎麼還會變成青色,呈現中毒的跡象呢!”

趙仵作低頭沉思了一下,點點頭。包正又指着那個用血寫成地嶽字說:“這個字的疑點就更大了!”

然後轉頭問哈密赤道:“哈密——赤副使,魯王可會說我大宋地語言?”

哈密赤搖頭說:“王爺不曾學得宋國的語言。”

包正又問道:“可會寫大宋的文字?”

哈密赤又搖了搖頭。這時,旁邊的秦檜不免焦急起來。他咳嗽了一聲,然後說道:“魯王雖然不會使用我們大宋的文字。但是對一些印象深刻的文字。還是會牢牢記住的。比如這個嶽字,就是岳飛所姓地那個嶽。魯王在兩軍陣前,經常看到這個旗號,所以就如同繪畫一樣,將這個字描摹出來,也是可能的。”

哈密赤也領會了秦檜的意思。一個勁在旁邊點頭:“這個我倒是聽王爺說起過!”反正現在是死無對證,他是怎麼說都行了。

包正淡淡一笑,不再理會他們,又對趙仵作說道:“趙兄,你剛纔只檢查了屍體,對屋中的整體環境沒有細緻觀察,難免有疏忽之處,正所謂是一葉障目,不見森林;管中窺豹,只見一斑!”

趙仵作聽得冷汗涔涔。連忙作揖道:“請包公子指教!”

包正緩緩走到了桌前。指着桌上的茶壺說道:“你不覺得此物有些古怪嗎?一般的茶壺,都是用陶土所制。以保持茶葉的清香。可是這把壺卻是用金屬所制,其中只怕有些玄機吧!”說罷,意味深長地看了哈密赤一眼。

哈密赤被包正清澈的目光逼視,彷彿覺得自己心裡地秘密都被他洞察了一般,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戰。

包正於是拿起了桌上的茶壺,只覺入手甚是沉重,然後打開了蓋子,向裡觀望了一番,然後把手伸到了茶壺的底部,輕輕地轉動了一下,又往壺中看了一下,又將鼻子湊上去嗅了一嗅。然後將壺遞給了趙仵作。

趙仵作也嗅了一下,然後驚叫道:“毒茶!”包正上去旋轉了一下底部,再看之下,卻又是正常的茶水啦!

包正於是說道:“這個茶壺是能工巧匠精心製作,分爲兩層,一層裝得是茶水,一層卻放了毒藥。我想,昨夜的兇手一定是斟樂樂兩碗茶,給自己倒的是無毒地,給魯王倒的,是有毒的。魯王喝了茶水,立刻毒發,所以碗中的殘茶才灑到了牀單上。而我們之所以只看到了一個茶碗,大概是兇手所用的,所以無毒,而魯王所用的,大概早就掉在地上打碎了。兇手雖然仔細地清掃了地面,但是恐怕難以徹底消除痕跡。”

趙仵作聽了,連忙趴在了地上,搜尋了起來,終於在牀下,找到了兩小塊碎磁片,正好與剩下的那個茶碗的顏色相合。然後,他不由凝神思索了一會,忽然說道:“如包公子所言,兇手和死者一定是相識了!否則不會一起飲茶啊!”

包正點點頭道:“正是,還有一點證明,你可以看一看桌子上的燭臺。”趙仵作此時已經將包正奉爲神明,於是就走了過去,只見桌上擺着兩個銅製的燭臺,上面地蠟燭已經燃盡,只有幾行燭淚,順着燭臺流下來,一直滴在了桌子上。

趙仵作於是分析道:“可見昨晚,蠟燭是一直點燃地,直到最後才燃盡。我明白了,如果是在黑夜之中,兇手如何能夠一刀就刺中死者的心臟呢?死者又怎麼能在劇痛之下,摸黑寫一個嶽字呢?兇手進屋地時候,蠟燭一定就是亮着的。而屋中並未有搏鬥的痕跡,說明兇手一定是和死者相熟之人!”

包正讚許地點點頭:“我們可以詢問一下昨夜守衛的士兵,就可以清楚了。”然後轉身對秦檜說道:“丞相,可否傳喚一下昨夜在此守護的兵士?”

秦檜也被包正細緻入微的觀察所震驚,只有點頭的份了。於是將昨夜負責守衛這裡的神武軍士兵呼喚了進來,共有十餘人。包正問道:“昨夜這間屋子的燈光,是何時熄滅的?”

一個士兵道:“大約已經將近四更天的時候,我們在下面巡邏的時候,也都很是奇怪,還討論了幾次,都以爲金人又睡覺不熄燈的毛病呢!”

包正又問道:“昨夜可曾聽到樓上有什麼響動?”士兵們都搖搖頭。其中的一名想了想,對包正說道:“入夜不久,我似乎聽到樓上傳來了一聲脆響。但那是人們都還沒有入睡,比較吵鬧,所以不是特別清楚。”

包正於是揮手叫他們退下,然後對哈密赤說道:“副使大人昨夜可曾聽到什麼響動?”

哈密赤搖首道:“我躺下之後,就一覺睡到天明,什麼也未曾聽到!”

包正於是又說道:“可否將銅牯兄弟叫上來詢問一下!”

哈密赤於是走到了門外,叫上了銅牯兄弟和一名通譯。包正對銅牯兄弟說道:“昨天夜裡你們是何時睡下的?可曾聽到這個屋中有什麼響動。”

銅牯兄弟哇啦哇啦地說了一通,通譯給翻譯道:“我們哥倆昨天早早就睡了,當時天剛擦黑。等到睜開眼睛的時候,天已經大亮了!”

包正想到這對兄弟昨天都遭到了重創,肯定是吃過了晚飯,就休息了。不過,也不會睡得那麼死吧?想着想着,忽然若有所悟,微笑着點點頭。

於是,就帶着趙仵作走出了屋子,在樓上的其它各屋的窗下觀察了起來。秦檜等人見狀,也都隨着走了出來。

包正走到了銅牯兄弟的窗下時,觀察了一番,指着窗紙上的一個小洞說:“趙兄你看,這個就是兇手捅破了窗紙,向內吹入了迷香一類的東西,將銅牯兄弟迷倒。所以他們纔會睡得如此香甜,隔壁有什麼動靜,也就聽不到啦!你可以進屋試試,大概還能嗅到迷藥殘留的香氣!”

趙仵作打開了房門,然後點點頭。那銅牯兄弟也走進了屋裡,嗅了半天,出來後,對通譯說了一通。通譯給翻譯道:“果然有一股子香味,早晨起來的時候怎麼沒有嗅到呢?”

包正笑道:“那時你們在屋裡睡了一宿,鼻子早都適應了,當然就嗅不到了。”然後,又領着衆人轉到了哈密赤的房間外。仔仔細細地在窗戶上查看了一番,卻並未發現小孔。包正又打開了房門,屋中也並未嗅到香氣。

包正於是笑着對哈密赤說道:“看來兇手對副使大人十分放心,所以就沒有來打擾大人啊。”

哈密赤也乾笑道:“大概兇手知道銅牯兄弟勇猛,所以將他們放倒;而我是手無縛雞之力,所以就沒有浪費時間。”

包正逼視着哈密赤的雙眼,然後笑道:“手無縛雞之力?卻能將匕首刺入魯王的胸膛,副使大人過謙啦!”

第54章 東窗聞密事第10章 再遇謝相士第18章 岳飛的魅力第1章 踏春遇蠻女第42章 驚心的一夜第19章 強盜擒淫賊第4章 包正定婚約第4章 包正定婚約第84章 難捨百姓心第12章 他鄉遇故知第10章 再遇謝相士第51章 公主欲奪魁第28章 擊掌定賭約第14章 第二個戰場第57章 和尚的絕技第10章 意外的勝利第23章 神秘的大佛第8章 翠紅樓見聞第28章 踏上出使路第7章 喬裝神算子第59章 絕境險逃生第54章 東窗聞密事第16章 智審偷瓜賊第1章 重返龍遊縣第7章 義結雷黑子第27章 假手胡知府第81章 水落鹽出時第33章 訊房審女囚第40章 狐狸精迷案第32章 縣令赴婚宴第45章 智破連環案第37章 探秘紫竹林第24章 清官斷家務第59章 美夢終成空第2章 虎口救佳人第72章 艱難的歷程第17章 宮門起風雲第58章 後花園相會第30章 一日發雙案第9章 比武寧王府第28章 遭遇毒夫案第50章 平陽剿匪記第23章 鏖戰東莞城第42章 追兇報妻仇第68章 官兵殺強盜第43章 山中行路難第32章 酒樓遇故人第26章 巧用詐騙犯第28章 遭遇毒夫案第21章 一場空歡喜第73章 造神的開始第3章 搶救一支梅第60章 小黑搬救兵第64章 毒蛇又吐芯第5章 黑夜現殺手第30章 一日發雙案第25章 借貸起糾紛第33章 追蹤神秘人第27章 秦丞相其人第7章 拜會寧王爺第36章 幼童吐真情第14章 鉅額詐騙案第22章 無奈的妙計第18章 岳飛的魅力第57章 皇宮見皇上第4章 初次入京城第39章 深夜探靈堂第42章 幼童訴真相第44章 一怒闖何府第60章 須臾破奇案第49章 擒賊先擒王第1章 白手重起家第9章 夜入丞相府第44章 智破搶劫案第48章 侍郎救胞弟第29章 趙鼎巧立功第65章 三夫爭一妻第2章 虎口救佳人第64章 換頸骨奇案第80章 渡口遇強盜第67章 海底巧脫險第20章 案發菩提寺第8章 真假東莞令第6章 重回將軍府第30章 和尚試刑具第47章 長者贈醫書第31章 淫婦害親夫第65章 三夫爭一妻第2章 包正了夙願第13章 啞子告苦狀第45章 智破連環案第84章 難捨百姓心第46章 怒懲小霸王第6章 危難見真情第11章 喬裝入皇宮第42章 一支梅收寵第38章 現場見聞錄第53章 故人天上來第47章 岳飛一家人第79章 連環案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