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祭煉

而這,也正是宗派弟子和散修之間,最大的差距所在——就算有着同樣的天資,有着同樣的資源,甚至於有着同樣的功法,但只是大小三才的差距,就足以是在宗派弟子和散修之間,拉開天與地的差距。

純青色的三昧真火,裹挾着太攀從三種珍材當中提煉而出的精粹,緩緩的合攏到一起。

頃刻之間,三種珍材本身的特質,便是在那純青色的火焰當中,如同蟒蛇一般,相互糾纏起來,相互吞噬,相互轉化,相互污染……

那骨材當中的勃勃生機,天星銅中的星辰萬象,以及那五色蠶絲布的承載萬物,轉瞬之間,就混爲了一體,難分彼此。

太攀竭盡所能的,駕馭着那純青色的三昧真火,小心翼翼的控制着那三枚真火當中,三種珍材的熔鍊,隨着那火焰的燃燒,那三種珍材,已然是徹底的化作了液體一般的存在,如同水滴一般,

而此時,太攀的精神,也是提到了極致——這是祭煉法器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祭煉法器,作爲承載符文禁制的材質,須得對應天地三才,而這天地三才,首重的,便是平衡,三種珍材本身的特質,在共同體現出來的時候,也絕對不至於有任何一樣特質,壓過其他的特質,使得其他的特質不顯——祭煉法器的第一步,熔鍊,其根本,便在於此。

這個過程,極其的簡單,因爲說到底,這個過程,也只是以真火,熔鍊珍材,如同熬鷹一般,磨鍊珍材的特性而已,但同樣的,這個過程,對於絕大多數的神境修行者而言,都是令他們深惡痛絕。

因爲,這個過程,一旦對於火候的把握,出了什麼問題,那就代表着,火焰當中的珍材,徹底的報銷,修行者若是沒有備用的材料,那祭煉法器的想法,便是從此刻,胎死腹中。

故而,相當大一部分的修行者,爲了穩妥起見,在祭煉法器的時候,都會尋一個熟悉的凡間匠師配合,畢竟,但只是論及對火候與材料的把握,那些凡間的大匠們,也並不遜色於修行者。

不過,因爲這些大匠,沒有真元之故,自然也無法感知,三種材料之間的平衡,到底達到了怎樣的地步,他們所依賴的經驗,只能保證,三種珍材達到平衡,而不能保證,這平衡達到增一分則多,少一分則少的極致,是以,那些有野心的修行者,如太攀之輩,都會選擇自己親手以真火來熔鍊那些珍材,以保證最大限度的,令那珍材當中,三才的平衡,達到自己所能做到的極致。

雖然是第一次熔鍊這珍材,而且這珍材,太攀手中,也沒有餘閒,但看着那在火焰當中,竹簡聚攏的‘水滴’,太攀的心中,卻是沒有絲毫的波瀾。

無論是煉丹還是煉器,還是煉身,三昧真火,都是這天地之間,修行者所能掌控的,最爲頂尖的真火之一,若只是那單純的殺傷力的話,那這三昧真火,又如何能有那般大的名聲?

殺傷力?哪一種神通術法,沒有殺傷力?這三昧真火,又憑什麼,需要修行者拿自己的未來來換取?

‘天星銅,代表星辰萬象。’

“五色蠶絲布,承載一切,和那星辰萬象,自然是絕配。”太攀緩緩的想着,然後,那天星銅中,散開來的無數的星光,便是在那純青色的火焰燃燒之下,如同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一般,落到了那五色蠶絲布上,而那五色蠶絲布,便如同是那縹緲無比的飛雲一般,完美無比的,承載着那浩浩蕩蕩的星光。

五色蠶絲布融化開來的水滴,化作無數的絲線,重新的鋪展開來,每一條絲線上,都有着星辰的光輝,明滅不定,而那無數的絲線,在展開來的時候,彷彿是有這天地之間,最爲心靈手巧的繡娘織女,穿針引線,一針一腳的將那無數的絲線,編制交錯到一起,跟快,那無數的絲線,便是化作了一面巴掌大小的,三角形的布帛一般的東西。

而那布帛上,無數的明滅閃爍,就好似穹天上的星辰,落入到了這布帛當中一般,同時,那另一團水滴當中,浩瀚無盡的生機,亦是流入到了那無數的星辰當中,然後,無數的星辰,在那布帛的面上,流光溢彩,如同水流一般,緩緩的律動着——這卻是太攀取的一個巧,因爲這法器材質的小三才當中,那生機,乃是最爲奇妙的一種東西,任何的兩種屬性,都能夠在這生機的調和之下,配合這生機的本質,形成一個小三才,而不虞有崩潰的危險。

很快,那布帛的邊角處,接連七個環扣出現,環扣當中,生機,星光,聚攏與一處,化作一杆指頭般粗細,小臂般長短的旗杆來,而那七個環扣,亦是在這瞬間,鎖死於這旗杆之上,那旗杆的最頂端,赫然是一個鋒銳無比的槍頭。

在這旗幡的雛形凝結而成的時候,純青色的三昧真火,陡然落到了那旗幡之上,在那旗幡上,燃燒了起來,那旗幡上,無論是多餘的五色蠶絲布,還是那多餘的天星銅,亦或是那浩瀚的生機,都是在那純青色的火焰當中,化作了灰燼,其他的修行者,想都不敢想象的極致平衡,便是在這純青色的三昧真火的灼燒之下,輕輕鬆鬆的完成——而到了這一步,太攀尤未滿足!

這七星彌天旗,乃是古制的法器,除開這七星彌天旗對於修行者的增益意外,這七星彌天旗,同樣也是一件強橫無比的兵刃,而對於兵刃而言,鋒芒,自然便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此時,小三才已成,但那旗杆頂上的槍刃上,卻不見有絲毫的鋒芒——這當然是不能叫太攀滿意。

是以,在這旗幡成型的剎那,太攀便是毫不猶豫的,衣袖一捲,從衣袖當中,拋出來一抹無色無形無相的東西——這東西才一出現,漆黑的山腹當中,所有的生機,似乎都是在瞬間,凋零了一般。

這是太攀在那無回谷中所取得的,天師府道人,花費了無數心氣,才凝結而成的一百零八率殺機當中的其一,論及給予兵刃鋒芒,有什麼東西,能夠比得上這殺機?

兵刃的出現,便是爲了殺,是以,這殺機,和兵刃,乃是絕配!

“定!”

“引!”

“凝!”那殺機,落到了旗幡上,雖然在剎那之間,叫那旗幡上的槍刃,有了無與倫比的鋒芒,但太攀卻是看的真切,那一縷殺機,根本就不曾與那旗幡融爲一體。

見此,太攀也不慌張,畢竟,那旗幡當中,小三才已成,已經有了渾然一體的模樣,想要往當中,再加入一些東西,也不會那麼簡單。

是以,太攀的衣袖,再次一卷,衣袖當中,無數的材料,銅鐵之精,草木之蕊等等等等上千種,洋洋灑灑的,懸於那純青色的火焰之上。

這些,便是祭煉七星彌天旗的除開三種主材之外的所需的其他的輔材。

每一樣輔材被拋出來的時候,太攀都會鼓盪着周身的真元,將周身的真元,都化作一枚符文,刻在那輔材之上,而後將那輔材,投入那純青色的三昧真火當中。

那輔材,一落到拿三昧真火當中,便在轉瞬之間,化作青煙嫋嫋消散,只留下一枚由太攀周身的真元,以及那輔材的特質所形成的符文,滴滴答答的,滲透到那旗幡上。

每一次刻畫一枚符文之後,太攀都得吞吐一個時辰的時間,纔是會在第二種輔材上,刻畫出另一種不同的符文來——一千多種的輔材,一千多種的符文,每一枚符文所代表的含義,都能夠和那些輔材,完美的搭配到一起。

時間一晃,便是三個月!

幽沉的洞府當中,滴滴答答的聲音,也綿延不絕的,響徹了整整三個月!

一千多種的輔材,一千多枚的符文,如雨水一般,徹底的融進了那旗幡當中之後,太攀的真元,也終於是將那旗幡徹底的填滿——這是祭煉法器的第二步,虛實相引!

神境修行者們親手祭煉的法器,都是能夠收納至血肉之間,乃至於經絡穴竅當中的,自然,這法器,便不可能是單純無比的材質的堆積——經絡穴竅雖然存在,但卻是無形的,虛幻的,唯心的存在。

血肉之軀爲陽,那經絡穴竅,便是陰,血肉之軀爲實,那經絡穴竅,便是虛——虛,當然不可能承載實,是以,這法器,能夠容納至經絡穴竅當中,自然也不是那麼簡單。

祭煉法器的第二步,那些輔材的存在,便是爲了灌注修行者的真元,將修行者的真元,引至那法器的雛形當中,日日夜夜,以真元沖刷,將那有形的珍材,化作虛實之間的存在,如此,這法器,才能夠被修行者納入經絡穴竅當中。

而法器對於神境修行者的重要之處,也在於此——精、氣、神、道,神與道之間的勾連,便在於這虛實二字,而修行者親手祭煉出來的,介於虛實之間的法器,無疑便是修行者參悟那虛實之妙的最好的依仗!

真元浩浩蕩蕩的,在那旗幡的雛形當中,沖刷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徹徹底底的,太攀對法器的祭煉,纔是到了最後的一步——在第二步的時候,太攀便已經是將無數的符文,化入了那旗幡的雛形當中,而這第三步,便是將神識,落到那旗幡之內,引導那無數的符文,將至勾連成爲一道完整的符文禁制,這禁制已成,這法器,自然便隨之練成!

禁制越是完善,便代表這法器的品質越好——修行者初初煉成的法器,都只得一道禁制,而後,隨着修行者日日夜夜的祭煉,這法器當中,第二道,第三道的禁制,都會在那第一道禁制的根源上,衍生出來,每多一道禁制,法器的威能,便會增加一分,是以,有些散修們,因爲那第一道的根源禁制殘缺,無法衍生出其他的禁制來,往往便是將其他相關的禁制,祭煉至法器當中,以這種方式,來提升法器的威能和品質。

九道禁制衍生出來之後,這法器,便已經臻至法器的極致,而修行者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將這九道禁制,勾連爲一體,化作一道地煞天罡禁——這個時候,法器,便能夠稱之爲法寶。

而法寶的品質,同樣是以其內地煞天罡禁的數量來確定——七十二道地煞天罡禁以下的法寶,被稱之爲地煞法寶,而七十二道地煞天罡禁以上的法寶,則被稱之爲天罡法寶,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區分,便是以九道地煞天罡禁爲一合,十二合的法寶,便是法寶的極致,下一步,便是勾連那一百零八道地煞天罡禁爲一,化作一道靈禁,而這個時候,法寶,方能夠化作傳世的靈寶,縱然是修行者死去,那這靈寶,也依舊是能夠在宗派當中,傳承下去,庇護宗派當中的弟子,甚至,這靈寶本身,開啓靈智,在宗派當中,稱尊做祖,也不一定。

……

太攀的心神,沉入那旗幡當中,旗幡內部,浩浩蕩蕩的真元,便如同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汪洋大海,而那汪洋當中,一千多枚的符文,則是穹天之上,無數的星辰,灑落於這汪洋當中的島嶼——太攀要做的,便是將神識,化作針線,將這一千多枚符文,按照特定的順序,特定的軌跡,串聯起來,形成一道完整的禁制。

而在這過程當中,這一千多枚符文串聯的順序,不能有絲毫的錯誤——對於那些傳說當中的大能們而言,這順序,或許無所謂,因爲他們隨時都能夠以這一千多道符文爲依據,推演出最適合自己的禁制來,但太攀顯然是沒有這樣的能力,是以,太攀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按圖索驥,遵循那七星彌天旗中所記載的順序和軌跡,一點一點的,將那一千多枚的符文,串聯道一起!

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除開那一千多枚符文的順序,以及軌跡,無比的繁複之外,辨別那真元當中閃爍的,到底是星光還是符文,亦是一樁麻煩之事。

除此之外,神識在這浩浩蕩蕩的真元當中輾轉運行,對於太攀自身而言,也會帶來龐大無比的壓力——要知道,這法器的雛形當中,每一枚符文,便等同於太攀周身上下,所有的真元!

第二百四十章 現身第一百八十九章 相互的試探第四百一十九章 目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再至雲澤鄉第二百五十九章 暗影第二百零八章 傳訊天師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指點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安侯府第四章 不期第八十一章 生死試煉第二百六十四章 神祇之論第五十四章 人有殺虎心第六章 襲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迷心陣中 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窮則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思第二百八十五章 傳承隱秘第八十六章 大聖蹤跡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死一瞬第二十九章 雲銷雨霽 (求推薦求收藏)第一百九十六章 藍田散修第四百零一章 合作,藏拙第二百一十一章 天祿閣中 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迥異的星辰第一百五十八章 神胎,凝魂第三十七章 甲子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血液當中的輪轉循環第二百零三章 師徒第三百一十四章 修行的第一課第二百五十章 別柳莊第二百七十一章 血祭第一百九十八章 各呈心機 上第三百八十章 水中游蛇第四百零九章 白雲第二百六十二章 城隍廟後殿第一百一十三章 刺第一百九十二章 功決經典道第十四章 獵人與獵物第二十二章 蛻皮 上試水推了,求各位大佬們給個推薦收藏啊!)第三百七十六章 蛇之九首第二百一十二章 帝王心術第九十二章 羣妖亂舞第三十二章 發現蹤跡第七十六章 十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攔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勝負,朝堂上第二百九十章 九大宗派的反應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雷絕域第四百一十一章 攔路第四百三十三章 進宮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六章 黽池縣中第一百零三章 入局與破局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迷心陣中 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安陰雲第一百四十五章 敵友 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雲澤風雲動第三百零三章 天雷地火第三百五十二章 船塢 (改)第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四百二十章第十三章 進山第一百四十九章 月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法器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 傳承隱秘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堂之爭第八章 甦醒第二百二十七章 定星盤,尋覓荒蠻第二百七十章 墮神之始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光月華第三百九十四章 劍影留痕第二百三十二章 嵩明門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天星銅第二百二十二章 十方樓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再至黽池縣 下第四十四章 劍與弓,生死一瞬第三百九十三章 人有傷虎心,虎有殺人意第四百一十四章 蹤跡,修養第四百三十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二)第二百零五章 神祇天籍第四百二十九章 停屍不顧,束甲相攻 上第三百零三章 天雷地火第七十九章 大河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心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武安侯府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劍之力第四十三章 再見(下)第六十六章 四境八景,巍巍萬靈 下第三百零七章 林暗羽驚風第三百四十七章 絕代神君第一百七十九章 後患(三更求訂閱求推薦)第九十九章 再臨第三百八十五章 棋分黑白,子落縱橫第一百三十六章 路上第五十二章 定局第十一章 狹路(成功簽約,求推薦,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再臨第一百一十章 半月之期第三百五十一章 船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