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節 轉變

事實上,雲翔與無支祁能帶着金蟬子一同來到戰場之上,自然絕非偶然之事,若要說起這緣由,卻要從七天前說起了。

當日,容老祖來到雙叉寨,便將謝曉蓉欲救孔雀明王,準備聯合獅駝國、火焰山共同討伐靈山城一事講了出來,雲翔聽說了此事之後,幾乎便要驚掉了下巴,滿臉都是不可置信的神色。

若說這一世他聽過的聳人聽聞之事,此事當屬第一。

佛緣香榭、火焰山、獅駝國、在加上他的雙叉寨,這可幾乎是三界中最強大的幾隻妖族勢力了,若是真的到齊了,實力簡直超乎想象,這可幾乎就是要和西天死磕的態度了。

要知道,西天雖強,但也不是真正的天下無敵,當年在火焰山之時,就曾敗於火焰山與天庭妖族聯軍之手,就算他們的真正實力還要強上一些,面對這樣一支強大的妖族聯軍,覆滅也是大概率事件。

不過,他心思一轉,很快便也清醒了過來,知道這應該是不可能的。

迄今爲止,他遇到的所有事情,雖然總有些各種各樣的內情,但不可否認的是,還有沒有過與西遊記小說相違背的,換句話說,他的出現,其實並沒有改變多少歷史。

那麼,在西天這件事情上,歷史可能發生改變嗎?當然是不可能的,書名叫西遊記,唐僧取經乃是此書的核心內容,現在連大乘真經都已經在編纂之中了,如果西天沒了,唐僧又去哪取經?

既然西天一定會存在,那麼就可以推斷出,這次討伐肯定是沒有成功。想想倒也正常,謝曉蓉求援這三家裡,獅駝國因爲孔雀明王的緣故,那是肯定會參加的,但是火焰山呢?

他可是清楚地記得,平天大聖牛魔王實際上是聽命於三清聖人的。

三清聖人並不喜歡西天,但這不喜歡的原因是,之前玉帝想引西天入天庭,觸動了他們的根本利益。

可是,自打火焰山一戰後,玉帝早已漸漸疏遠了西天,轉而拉攏東天,這樣說來,其實三清聖人與西天的恩怨早已不存在了,反倒應該更希望留着西天來牽制東天才對,當然便沒有理由讓平天大聖參與這樣的行動。

所以,火焰山一方就應該是沒有參加此次討伐的,真正動手的,其實也只有佛緣香榭和獅駝國,這樣的實力,應該並不足以覆滅佛門,至於自己這雙叉寨,原本就是四方勢力中最弱的一個,錦上添花還行,扭轉乾坤卻沒這本事。

這麼看來,這次討伐,其實是一次註定失敗的軍事行動,雙叉寨實在是沒有任何參與的價值。

然而,很快地,雲翔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佛緣香榭和獅駝國的結局。

如果討伐失敗,西天沒有任何饒過他們的理由,衆妖族或死或降,幾乎不可能有第三種選擇,又爲何會在幾十年後的取經路上阻攔唐僧師徒呢?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如果佛緣香榭和獅駝國最終安然無恙,他雙叉寨又該如何自處?

拋開他與佛緣香榭的淵源暫且不提,只要拒絕了參加此次討伐行動,雙叉寨可就將這兩方妖族勢力得罪死了,以後若是有事,誰又會來幫他?這詭譎多變的三界之中,只有敵人,沒有朋友,滋味可絕對不好受啊。

兩難之境,真正的兩難之境,怎麼辦?

正當雲翔彷徨無措之時,一個念頭忽然閃過了他的腦海,不對,有問題。

他考慮所有問題的根本,就是西遊記的歷史無法改變,然而,這歷史真的是無法改變的嗎?未必!

事實上,就在去年的時候,他才改變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從五行山下救出了孫悟空,而衆所周知,悟空應該是在幾十年後才被取經路上的唐僧放出來的。

這件事情,其實他考慮了很久,但最終還是毅然地去做了,其實就是因爲上一世的一個願望。

孫悟空是他兒時心目中的大英雄,是他曾夢想成爲的人,所以,他絕不願悟空繼續在五行山下再受那幾十年的刑罰。

人,就算可以背棄一切,卻也決不能背叛自己的本心,否則的話,又與行屍走肉何異?

不過,就是因爲怕影響到歷史的發展,所以他求得悟空答應,只是返回花果山修煉,百年內不會出現在三界。

現在想來,他這擔心着實是有些可笑,做了就是做了,難道孫悟空不出現,歷史就沒有改變嗎?他到底在害怕什麼?

他害怕改變西遊記的歷史,害怕這個世界變成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讓他無法再去推斷事情的走向,從而陷入被動之中。

可事實是,如今的他,早已不是當年那般孱弱了。不論是那半步尊聖的修爲,還是雙叉寨中這無數忠心耿耿的兄弟,都讓他在三界中站穩了腳跟。若是什麼都不去改變,那他這一世豈不是成了個可有可無的存在?活這一遭又有何意義?

不錯,他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是甘於平凡的人,所以,如今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就算曆史被改變,又與他何干?西遊記只是一部小說,若是將其當做人生信條,那纔是真正的可悲。

想及此處,他終於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出兵!

既然拿定了主意,自然便要好好謀劃一番,他不想做一個悲壯的英雄,只想成爲最後的勝利者。

西天絕對不好惹,如果沒有火焰山,他們這一方的勝算其實極低,所以,他現在必須爲自己拉來更多的助力。

齊天大聖孫悟空,這當然是不二的選擇,而且幾乎沒有任何難度。

從五行山出來以後,那猴子便已經吵着要去靈山城找本去佛祖算賬了,若非自己極力勸阻,只怕他早就將西天鬧得雞犬不寧了,所以,只要自己一句話,他一定會興高采烈地趕過去,把四百多年的怨氣盡數發泄在那些神佛的身上。

不過,即便是加上孫悟空,這一仗也並非十拿九穩,若要穩妥起見,他還是要留下一條後路,至少保證在最不利的情況下,也能夠全身而退才行。

思慮了半日之後,他才終於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

既然決定了改變,那就改變得徹底點吧。

孫悟空都請來了,不如便將唐長老也請出來吧,也算讓他們師徒提前見個面。只不過,經過了這一役,他實在是想不出,悟空到底還有什麼可能會去保唐僧取佛祖的真經。

有趣,實在是太有趣了。

第一百七十八節 突襲旻天第一百三十七節 佛怒第一百零一節 經歷第一百二十七節 仇恨第一百零二節 大乘佛法第一百二十九節 投毒第六十一節?離別第六十四節?威風第一百二十八節最後的手段第二十七節 擊殺第一百二十八節 救星第一百五十一節奇塔第六十一節?齊聚第七十七節?人蔘果番外篇五——西遊人物記之西海龍王+壓龍山老妖第九十八節 探查第一百一十節 三天第六十節?迴歸第四十四節?得手第一百零一節大乾坤術第四十七節 生擒第九十節?烏巢第八節 亂局第二十八節 誆騙第八十七節 出面第一百八十九節事發第六節玉娥之怒第一百七十二節 五行錐第一百一十九節 敗藥師第十三節 中伏第五十七節?庇護第五十三節?驅神第九節 遲了第一百二十五節 酒魂第三十三節?鬥陣(二)第二百二十四節 混戰第四十五節 歸還第二十八節 誆騙第六十二節 門縫第六十一節 怒火第八十三節 一探紫竹林第一百六十五節出場(求訂閱)第八十八節 分頭行事第一百零五節 認輸番外篇十九 西遊人物記之六耳獼猴第二百四十九節 清場第一百三十九節下地獄第四十一節 計劃第四十六節?潛入第三十七節?偷聽第六十八節 線索第八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八十五節 調虎離山第三十六節 楊大郎第九節戰水猿(二合一章節)第八十一節 澄清第一百六十四節 返回第十四節?師門第七節 瞞天過海第十一節?刺探第一百零二節 追殺第八十七節 接頭第四十三節 攔截第八節 水毒第四十四節?腫瘤第三十四節 三扇之威第二十六節 舉山第二百五十節 登塔第一百四十六節潛入第二百二十八節 真真假假第五十九節?甦醒第一百六十節 還陽第七十一節?尋師第一百四十六節熊羆第十七節 雙姝現第一百六十九節 丹成第一百七十八節 突襲旻天第一百零一節 雙聖會第一百六十八節 救丹第三十九節造化泉第二十五節萬妖陣第七十節殺佛第三十一節出征哈迷國第四十九節 流沙河第一百八十二節再見黑白無常第四十七節?掃貨第一百九十一節 崩潰第二百四十一節 殿前交鋒第一百三十三節惡狗嶺第一百五十八節 毀滅第一百一十五節 疑竇番外篇二十三——西遊人物記之沙僧第一百七十二節 求雨第一百一十四節 大勢已去第一百九十節 辭別第一百六十節 還陽第五十九節?兜售第二十七節 斷趾第一百零三節 寫經難第七十七節 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