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章 巫祖鏡裡道玄機

玄奘感覺自己一直在下沉,四周都是黑暗,他看不見自己的手,自己的腳,他只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還有走在黑暗中的自己的腳步迴音。

他也不知道要走向何方,他也不敢停下來,他就這樣一直走,沒有方向,沒有盡頭。

時間和空間都消失了,整個世界都是黑暗!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玄奘感覺自己累極了,他終於聽見了聲音,是母親殷溫嬌的聲音,在叮囑他別忘記了那兩件事情,他大叫:“娘——”母親好像受到了什麼驚嚇,消失了,躲藏了,再也沒有她的氣息了。然後他又聽見了父親憤怒的聲音,飄渺而模糊,不知道來自何方。他停住,仔細聆聽,父親的聲音消失,他聽見了師父法明長老的聲音,聲音端莊柔和,師父在誦黃庭經,又好像在念六字真言頌、消災吉祥神咒,玄奘仔細再聽,是的,是六字真言咒。於是,玄奘也跟着那聲音唸了起來。

念着念着,玄奘盤膝而坐,四大皆空,跟着師父那祥和的聲音念六字真言,每念一遍,心中便安定一分。突然,師父的聲音消失,變成了一個非常陌生而和藹的聲音:“玄奘小師父,請跟我來。”

玄奘站起來,問道:“你是誰?”

“我姓巫,名叫巫颺。”那聲音說道。

“你是神、仙、菩薩,佛、妖、鬼,魔、怪,帝釋、修羅,還是我自己的幻像?”

“我是巫族之人。”那聲音說道,“我是巫祖,我叫巫颺,我有故事要說給你聽!”

“我不聽故事。”

“這個故事跟你也有關。”

“什麼故事?”

“你該瞭解的一個故事。”

“你真是巫祖?”

對方沉默,過了很久才說道:“其實現在我是誰不重要,我不是你的敵人,你日後會明白的!”

“我不聽故事。”

“這不是故事,這是真事。你把自己關在黑暗世界裡,不願意回到紅塵,你需要了解另外一些事情。”

這次輪到玄奘沉默了。

“走吧,玄奘小師父!”

“好!”

玄奘跟着那聲音前行,前面出現了一點光,越走近,光芒就變得越強,再走,那光如人形,越來越明亮,走到光影的面前,原來是一面人形的銅鏡。銅鏡發着清輝,就好像一輪明月,只是光芒在厚重的黑暗中被禁錮在了小小的範圍內,除非走到近前,難以看見它的本來面目:人形銅鏡。

玄奘還是第一次看見有頭有五官有手腳的人形銅鏡。那銅鏡的雙手手指非常奇怪,左手是十根手指,而右手只有一根長而優美的手指。

“你就是巫祖?”玄奘問銅鏡。

銅鏡的嘴巴微動,說道:“不,我是巫環,巫祖是我的主人,他在我的鏡子裡面,進來吧,真相就在我的身體裡。”

“好!”玄奘毫不猶豫,擡腿就伸進銅鏡的肚腹處,銅鏡啵的一聲如水波晃動,玄奘如走進了水紋裡,身形一陣扭曲,水紋慢慢恢復了平靜,就好像水面的漣漪恢復了平靜。

玄奘消失,人形銅鏡也恢復了本來面目:依然手足齊全,有頭有臉有清晰五官。

銅鏡的光輝漸漸黯淡,最後徹底消失在黑暗中。

玄奘發覺自己懸在虛空中,藍天在腳下,頭頂也是藍天,白雲就在手邊,好像伸手就能抓住它做一條圍脖。前面雲端上,有一個仙風道骨的老翁面帶微笑,一個頭上長着犄角雙目凸出鼻子碩大如拳頭的老者半跪在他面前:“稟上仙,端木龍王前來交令,那陳光蕊已經還魂。”

“好好好,端木龍王,你做得不錯,我會向菩薩稟告你的功績的。”

“多謝南極仙翁。”

又是南極仙翁這個跑腿的,玄奘心中一怒,正要上前質問南極仙翁託夢母親的公案和那假血書的算計,卻發覺眼前景色一變,自己身處一大街上,街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定睛細看,才知道自己身處長安城西門大街上。玄奘多次和師父法明來長安洪福寺掛單,對長安城繁華街道並不陌生。

前面一處人羣聚集,爆發出鬧哄哄的聲音,一個清俊的聲音說道:“算卦老兒,你就是袁守城?”

這聲音耳熟,玄奘上前,擠進人羣一看,正是剛纔在天空見過的端木龍王,他雖然沒有了頭上犄角,雙目也不凸出如珠,拳頭大的鼻子也沒有了,變得跟普通人一樣大小,但是那臉,那聲音,玄奘一看一聽,就知道是他。

玄奘聽還魂回來的陳光蕊說起過,龍王有三族,井龍王姜氏河龍王端木氏海龍王敖氏。端木龍王,就正是河龍王,總管大唐九江十河的正主。

玄奘看那算卦老者的招牌,上書神課先生袁守城,神機妙算,算無遺策!

袁守城,是袁天罡的叔父。袁天罡是當世風水術士,深得太宗賞識收於宮中爲官,通八卦知天機,算無遺策,名震天下。袁守城也深得相術真傳,名氣雖然不如侄兒袁天罡大,實力卻並不遜色。

袁守城看一眼端木龍王,淡淡說道:“先生來此何事?”

端木龍王冷笑,喝道:“請先生算一算最近的天氣陰晴事情如何?”

袁守城起手一卦,說道:“明天上午辰時布雲,已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得水四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端木龍王笑道:“先生在開玩笑嗎?”

袁守城淡淡說道:“袁某金字招牌,算無遺策,從不開玩笑。”

“那好,如果先生算得準,我送黃金五十兩奉謝,如果不準,我實話說,要扯了你的招牌,趕你出長安,從此不得再算卦,你可敢賭?”

袁守城淡淡說道:“先生,這個隨便你,你如認真,請明日下雨後再來找我理論。”

兩人立下賭約,端木龍王憤而離去。玄奘跟隨在他身邊,端木龍王也毫不知覺。走到僻靜處,出來一大幫人接着端木龍王,個個都爭着問道:“大王,那算卦的袁老頭如何說?”

端木龍王笑道:“只等明天中午之後,我自然去找他理論,打碎他的招牌,趕他出長安。”

衆人大喜,其中一人笑道:“龍王大人,如此一來,我們涇河水族今後就不用再擔心被漁民捕撈了。”

另一人黯然說道:“我一家老小,雖然是被漁民給撈捕丟掉性命的,但是說到底,還是這袁守城貪圖漁民的卦錢,指點漁民去我水族的必經之路上捕撈我們家眷的。”

另一人抱怨說道:“龍王,我們水族兢兢業業做事,興風作浪翻了漁民船還被收監重罰,有的還挫骨揚灰死無葬身之地,可是這普通凡人,爲何卻能肆無忌憚的捕捉我們的子民?那些凡人抓住我們,我們還不能使用神通走遁,說是會泄露了天機驚擾了塵世,這些一萬零八百年前制定的天條,也太陳舊苛刻了。天庭律司毫無作爲,一直不肯修改,真正可恨。”

一人說道:“龍王,那袁守城也太過分了,每天指點漁民捕撈我等,百卦百靈,我涇河主管曾化身去他家說情,奉他百金求放過,卻被他狠狠打了出來,我等愧爲水仙,卻不能對凡人出手神通,涇河主管大人至今還在水府養傷。”

端木龍王說道:“各位息怒,等明天未時過,我就去長安西街砸了袁守城的招牌,趕他出長安,逼他立誓一輩子不再算卦,從此我涇河,黃河,長江,諸多江河水族,-性-命自然無憂。”

**

ps:早9點,下午6點,一天兩更,風雨無阻。

求推薦收藏,求宣傳!

0180章 冥界天地0353章 檮杌煉血,三藏思沙僧0523章 火靈真意0561章 藍冰收梟(1)0082章 嚇殺上至,袈裟丟失0204章 桑燊長大笑殺人0150章 日林界,蟲陣阻路0076章 神仙典冊,修行不自由0310章 摩利支天的神秘師尊0218章 嚇傻檮杌0355章 魚仙派0170章 三藏行事乖僻,八戒鬧心師尊0327章 九條冰魂龍0253章 鍥而不捨唐三藏0119章 三藏求神醫,妙目動春心0017章 巫祖鏡裡道玄機0106章 誅仙屠神箭0267章 九幽地0351章 三藏神蹟0222章 鋌而走險0508章 小唐三藏0080章 猴子鬥黑妖,龍馬護三藏0251章 人蔘果樹人蔘果0547章 蹊蹺大鎮0079章 龍馬猴子,同心制敵0465章 六丁六甲攔獅子0256章 連吃三記敗仗0159章 潛移默化,一覽衆山小0542章 妖人搗亂,衆人誦經(2)0062章 滅,喚醒惡之猛虎0043章 悟空,我不吃兔子肉0274章 打石鞭與陰陽石0042章 三藏談往事,猴子要報仇0557章 老君算計,分列西方教0041章 猴子野氣,粗鄙無禮0218章 嚇傻檮杌0052章 大聖出馬,衆神吃烤雞0553章 紅魔捨身救人0465章 六丁六甲攔獅子0187章 性烈如火,黑炭罵觀音0441章 龍域秘密0117章 八戒被擒,妖王知取經人0045章 猴子惡鬥三十八員神將0074章 三藏煉丹,猴子耍寶0306章 神秘莫測摩利支天小序:一劍成,獨孤求敗——爲唐僧正名0529章 福陵山八戒捉兒子0110章 大道棋,五千年一局 (5更)0387章 天界點卯日,猴子念師妹0142章 天出瑞兵,寸草不生0550章 金仙道士,鯉魚大妖0205章 桑傾大師0135章 本源相,殺戮場與丹府0534章 朱大力拜師全真0078章 法師與妖狼狽爲奸奪至寶0120章 三藏思八戒,黑炭槍無敵0319章 怨碑陣0256章 連吃三記敗仗0542章 妖人搗亂,衆人誦經(2)00171章 摩利支天殺到0076章 神仙典冊,修行不自由0206章 恩怨盤古斧,結盟桑家人0117章 八戒被擒,妖王知取經人0384章 以命換命,李雄殺常昊0102章 異界靈獸,快逾閃電0291章 佛門起風雲0080章 猴子鬥黑妖,龍馬護三藏0036章 唐三藏初試無相劫指0018章 剮龍臺魏徵斬龍王0374章 大聖尋仇之梅山七聖(3)0317章 初戰白骨夫人0414章 楊戩持玉箋,三藏難顯聖0422章 猴子謹慎,小心翼翼終中計0357章 魚線七星陣0125章 大聖鬥靈吉,心不服口不服0157章 務相來歷,銅鏡新主人0303章 佛祖鍊金蟬,十世人形丹0081章 ,猴子鬥黑熊,石門無窮盡0188章 陰陽循環,心無增減0527章 檮杌練斧法,異象大火生0042章 三藏談往事,猴子要報仇0062章 滅,喚醒惡之猛虎0489章 元罡火車陣0520章 三藏過河,漁民感恩0308章 天帝妄爲,男尊女卑0564章 滅絕峰,過血河者死(2)0389章 柳煙殺一目,若芷救桑燊0409章 冥相術大戰幻瞳黑衣0185章 收惡獸檮杌0137章 天地靈物四季蟲(求收藏)0277章 橫掃巴山劍派0434章 師徒五人戰老道0312章 白骨精英子0174章 觀音傳八戒訊息0106章 誅仙屠神箭0130章 邪風漫卷,靈吉失寶0397章 李雄得兄弟,藍冰憂西行0386章 猴子智取兵器,檮杌試斧斷峰0501章 一葉知秋,過目不忘0559章 牛頭雪山,八戒用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