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1)

我無助地哭泣,在天大地大的黑洞裡,

何處是我的歸宿

我看不到黎明的天光

望不到一絲兒希冀

得不到一縷縷溫馨

我不知道命運會將我帶向何處

生時不知誰是我

死後不知我是誰

我拼命地掙呀掙呀

總也掙不脫比漁網還堅韌的業力

1.木屋

雪羽兒和瓊先去了大坡口,從沙堆中取了羊皮和單刀。那是雪羽兒上次背媽外逃時埋的。因爲沙是乾的,羊皮倒沒有壞。

然後,他們在那樹上的大鳥窩裡棲了身。

因爲大鳥窩在老山深處,很僻背,一路上又有諸多艱辛,估計諞子們很難找到。

雪羽兒想,要是他們真找來,她就只好動手了。她忍了多年,本想叫媽過個安穩日子,卻也沒有忍出個好結果,要是他們再逼,就再也不忍了。她試試手腳,雖然遲鈍了些,但對付幾個笨漢子,還是夠用了。這一想,她便沒了那種逃命的惶恐。

雪羽兒說,先住下,再找個合適的地方。

最叫她高興的是,她在以前當貯藏室的小鳥窩裡發現了百寶囊。因爲高處通風,雖然過了好幾年,裡面竟還有能用的物件。瓊也很高興,他覺得緣起很好。

雪羽兒說,先綰個釦子,套個野獸吧。

釦子是馬尾子做的。馬尾子就是馬尾巴上的長毛。以前扎鳥窩固定松枝用了不少,還剩下了些。那毛很有韌勁,捻個幾十根,力大的人也很難弄斷,再將它綰成個圈兒,放在樹間,高約二尺許,看似無物,野獸行時,頭若套入,倏然一驚,便要前躥,越套越緊。那野獸,腦中缺根弦,並不知道稍一後退,一低腦袋,那套兒就能褪出來。當然,要是野獸曉得退一步海闊天空,就不是野獸了。許多時候,人都不明白這些,何況獸類。

套子還有多種下法,以上是最簡單的。筆者並不想教出許多獵手,故不詳述。

雪羽兒在林間下了釦子,上了松樹。見山中霧又濃了,一切迷濛了。遠的山近的樹都融入霧裡了。

不遠處又見到了幾隻狼,它們探頭張望。她知道狼也怕人,它們一般是不敢招惹人的,但還是把刀子掛在腰上。以前,有好些野獸就死在牛耳刀下,她總能在躲閃時,將短刀插入野獸的耳孔。

雪羽兒從百寶囊中取出彈弓,打幾隻鳥。在松樹下燃些枝葉,烤好鳥,撕去毛和肚腸。黃蒼蒼的鳥肉誘得她口水直流。她選了兩隻肥嫩的,留給瓊,將剩下的幾隻連骨嚼了,只留下鳥頭和心。

進了窩,見瓊的嘴脣嚅動着,知道他正在持咒。有了那些羊皮,鳥窩顯得暖融融的。她先將鳥頭咬爛,揭去頂皮,叫瓊吸那腦漿,再給了他心和軟肉。瓊想是餓極了,吃得很香。

本打算在樹上暫住一夜,到次日再找個山洞。後來想法變了。她發現這鳥窩挺好的,野獸呀蛇呀都輕易上不來,很安全。美中不足的是鳥窩小了些,只要再弄大些,弄結實些,就是上好的住處了。雪羽兒砍了些小松樹,剝些棕皮,搭成架子,到正午時分,樹上的木屋就似模似樣了。

日頭爺一出來,霧就散了。各種鳥兒都現了身子,歡聲唱歌,邊唱邊望它們的新夥伴。瓊最愛聽鳥鳴,臉上有了喜色,話也多了。看得出,他也很喜歡這個與世無爭的地方。

雪羽兒卻知道,那諞子,還有那些視她爲仇敵的人,是不會輕易放過她的,除非她輕煙一樣從世上消失。但她懶得想太多,到哪山打哪柴,犯不着小驢娃放屁自失驚。

搭好架子後,雪羽兒折了好多松枝,用棕皮紮成牆子擋風,屋頂也用松枝紮成一大塊,再綁到架子上。她幾乎剝光了兩棵棕樹,折瘦了十多棵松樹,木屋才似模似樣了。待得舊鳥窩原有的毛髮乾枝們一鋪,上面鋪上羊皮,連她自己都驚奇自己的建屋天才了。進木屋後,瓊笑了。這是他幾個月來的第一次笑聲。

2.釦子

雪羽兒去取釦子。百草惡作劇般躥出老高,迷了路徑。罌粟花死命噴出一股股妖氣,薰得人骨頭都酥了。馬蓮花鼓譟着。促織振翅尖叫,聲波盪漾,應和着猿們的哀嚎。牛蛙們圓睜了眼,噴出絲線般的絮狀物,交織成絆馬索。枯枝敗葉們腐爛出光環似的氣暈漸蕩漸遠。沼澤吐着氣泡,它只要等來個火星兒,就能燃起燎天的大火。霧淡了些,日頭爺醜陋成一塊帶疤的煎餅了。雪羽兒記得,大清早下釦子時,這兒彷彿是另一種樣子。她懷疑這是山魈搗的鬼。山魈是一種惡鬼,可隱形,可變化,有神奇的能力。當山魈的力量大過山神時,它就會趕走山神,佔據神位。久爺爺說,他初到老山時,山魈老是搗蛋,後叫他收服了。但是老山裡有好多山魈,久爺爺收服了一個,還有百個搗蛋鬼呢。

卻又依稀覺得,一切應該是這樣子,要不咋叫老山呢?記得來時,路相對平坦些。動物雖多,但沒見沼澤。當然,那時她的心思不在觀察外物上,懵懂的心此刻才被撥亮呢。

雪羽兒走進林子,林間有動物慣行的小道。動物跟人一樣,愛走習慣的路。那釦子,就下在野羊們愛走的“路”上。

雪羽兒下了三個釦子,套下了一頭黃羊,一頭青羊。另一個釦子被扯斷了,說不清是啥野獸乾的。這時的祁連山裡,野羊們雲一樣捲來捲去,見人也不驚的。

馬尾釦子已割入青羊脖頸,地上汪着一攤血,青羊便乖了。它明白,再掙下去,那細細的脖子就斷了。青羊力大,要是它放鬆了身子,用爆發力,馬尾子早就斷了,但它卻只是一下下掙。當然,要是它低了頭後退,就會從釦子裡脫出,但野獸畢竟是野獸。

雪羽兒知道他們一次吃不了兩隻羊,就綰個籠頭,拴了黃羊,卻擰斷了青羊的脖子。青羊慘叫幾聲,瓷白的眼裡滿是淚水,四肢無力地抽搐着。雪羽兒雖有些不忍心,但她想囫圇褪下它的皮,做個水袋。單是吃喝,一袋水就夠他們用幾天了。

雪羽兒扛了青羊,拉了黃羊,往回走。黃羊一路叫着,從青羊身上,它看到了自己的命,就蹬住四蹄,不願挪動。雪羽兒懶得理它,只扯了它前行,那蹄便划着四道線,一路劃了來。

那黃羊雖是個母的,可惜不在哺乳期,沒有奶。雪羽兒想,等套上個有奶的,就有鮮奶喝了。

雪羽兒用新做的青羊皮水袋到溪邊提來一袋水,叫瓊丟下塊羊皮,反鋪在地上當案板,把青羊肉割成拳頭大,放鍋裡煮了。鍋不大,盛不了多少。以前,家裡竈火上原有一大一小兩個鍋,大鍋做飯,小鍋熱水。上一回背了媽進山時,因爲要行遠路,只好扔下大鍋,拔下小鍋帶了。就這,還是媽提醒的,要不然,只好吃烤肉了。

找三塊石頭支了鍋,燃火煮起肉來。雪羽兒邊添柴,邊被這氛圍迷醉了。她發現,這兒挺好的。日頭爺暖洋洋曬着,耳旁是鳥鳴。待會兒,鍋裡的肉和水會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那更是迷醉神經的最好樂曲。她想,神仙也不過如此吧。

忽聽到一陣嬉戲聲,原來是那兩個小熊在玩,它們忘我地糾纏在一起打滾。一見小熊的憨態,雪羽兒就覺得那山洞有了家的溫馨。她也很想找個山洞棲身。因爲從保暖的角度看,山洞當然好,尤其在過冬的時候。樹上是熬不過冬天的。她想,到天冷時再說吧。

水開了。蒸氣溢出鍋蓋,雪羽兒邊舀血沫子,邊添柴。她望望“家”,發覺瓊在探頭下望,就說,別急,我把肉煮爛些。瓊說,我不是急,我是想,你該生個啥法兒了,你咋端了熱鍋上樹呀?雪羽兒說,我先上樹,再吊上鍋去。瓊說,你弄棵小樹,砍些坑窪踩腳,不就成梯子了嗎?雪羽兒說,等肉爛了,我再弄。

香氣溢出了鍋,引來了一羣圍觀的狼。它們伸長舌頭,涎液成了瀑布。有的還發出呱唧呱唧的拌嘴聲。雪羽兒不怕狼。她喜歡狼,她喜歡狼能在各種環境下生存的能力。她殺過好多野獸,但輕易不殺狼。因爲久爺爺說山神爺是它的守護神,狼是守護神的狗。在十多年前的那個夜裡,她還救過一隻狼呢。那狼的下顎上穿了一根黃老刺,朝她嗚嗚地哭。她就幫它拔了。

雪羽兒撈出一塊肉,說山神爺,供你了。說完,遠遠地拋了去。狼一窩蜂圍了去。再撈一塊,她咬咬,還嫌硬些,就往鍋下再加一把鬆柴。狼們定然被肉香誘出了饞蟲,都流着哈喇子長嚎。當千百匹狼長嚎時,聲音就很瘮人了。雪羽兒習慣了那聲響,瓊卻嚇壞了,說你上來吧上來吧。雪羽兒笑道,不要緊,我又不欠狼的命債,它們不會吃我的。它們討吃煮熟的青羊肉呢。狼呀狼,想吃了,你們自個兒逮了煮去。

忽然,狼一鬨而散。濃濃的腥氣撲了來,雪羽兒聞出是大蟒發出的。一扭頭,果然,公蟒已將大半個身子拽出了洞外。這公蟒通人性。以前,雪羽兒在山洞裡修內功時,老跟它玩。那時,蟒比現在小,雪羽兒由它纏了自己。她便覺出一股涌動的力量裹挾了自己,那力量涌動着,一下下收緊。到一個極限時,她就搔搔蟒的皮,蟒便倏然放鬆身子,兄妹倆一齊倒地,滾下山坡。蟒的皮厚,山坡上雖有尖尖的石塊,它也不怕。雪羽兒忘不了下滾時腦中的嗡嗡聲。在那孤獨的幾年間,大蟒成了她孤寂中最大的樂趣。

雪羽兒撈塊肉,走過去,吹幾口氣涼涼,然後遞進蟒口,不見蟒嘴動,肉就不見了。雪羽兒說,那肉,我們吃呢,你要是餓了,吃那黃羊。她牽過黃羊,蟒卻不碰,蠕蠕地進了洞。

想吃熟的,你去找個大鍋,我給你美美地煮一鍋。雪羽兒朝蟒洞喊。

她割下一條青羊腿,扔進洞裡。

3.雷神

半夜裡,木屋忽然搖了起來。強勁的風透過密密的枝葉濺入房內。那風利,撲入每個毛孔,搶光了所有的溫馨。

雪羽兒爬起身,把羊皮蓋在瓊身上。瓊早醒了,瓊說我不冷,你管好你自己。雪羽兒說,還是山洞裡安穩些,我們要不要住那山洞。瓊說,那是人家的家,你奪了,叫人家咋辦?雪羽兒說,我又沒說奪熊的洞,我是想再找一個。

瓊說:“聽這聲音,雷神正攆着殛啥呢。又是啥成精了?”

果然,遠處飄來一個巨大的火球,它跳躍着,跟孩子一樣頑皮。它發出很大的聲音,壓息了風聲和雨聲。那聲音彷彿不是來自塵世,而是來自天外,它帶着冥冥中註定的自信。當它在這個世界響起時,萬物就倏然寂了。一切惶恐不安着,天惶惶地惶惶,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外物和內心,都像在一個泥潭裡游泳,遊呀遊,遊呀遊,無論咋遊,也找不到彼岸。被火球劈開的縫隙裡,露出一線白光,依稀是月亮猙獰的面孔,更像是正在孕育的閃電。它像受到驚嚇的少女一樣在那裡躲呀躲,然而遙遙而至的雷電仍鞭子般抽打着它。

瓊說,怕不是殛那大蟒吧?

一道霹靂又響起了,它可能擊倒了一棵樹。很快,四面八方都充滿了這樣的聲音。雪羽兒想,也許在剎那間,大蟒的靈魂和會被那無情的閃電擊裂了。它的生命曾從黑暗中顯現,又將在黑暗中消失,最終融入無邊無際的黑暗裡。於是她叫,你快躲躲呀!她雖然撕破了嗓門,但那聲音,一出口,就跟水珠融入了激流一樣,連個聲息也沒了。

電閃雷鳴着,老山的一切彷彿被擊成了碎塊,在天地間遨遊着飄浮着。天空已被撕裂,那裂痕,已從天邊直透腳下。天地間充斥着無情的吶喊聲。雪羽兒發現,這時的生命是那樣的高貴,卻又是那樣的低賤。在一次次閃電的蹂躪中,人的尊嚴和自信被無情地撕裂着,正在化爲塵埃呢。但是誰能中止這噩夢呢?

忽然,天地寂了一下,那是十分可怕的死寂。森林中彷彿有無數個披着斗篷的狼妖通過,但聽不到它們的聲音也聽不到它們的腳步。它們在一瞬間釋放了所有的恐怖。於是,動物們恐怖的叫聲驚天動地,好像已到了世界末日。黑暗中似乎有無數的動物在驚恐地亂竄,閃電也變得愈加猙獰,萬物都在張牙舞爪。覆蓋大地的天空發出可怕的叫聲。大地上的一切都在哆嗦。瓊說,天要塌了,天要塌了。又說,你叫它到我們這兒來。

天真的塌了。

雪羽兒叫,到我這兒來!她聽久爺爺說過,雷是不輕易殛人的。一些動物,正是有了人的庇護,纔在雷電相逼時,保住了性命。

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76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3)第58章 寺門上的破鞋 (3)第35章 吳和尚的羊心 (2)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83章 施咒者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65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2)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33章 《夢魘》之“剃度” (3)第25章 青龍煞 (2)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24章 青龍煞 (1)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56章 寺門上的破鞋 (1)第67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2)第17章 天外的老山 (2)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26章 青龍煞 (3)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1章 本書緣起 (1)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5章 老山 (1)第82章 菩薩 (2)第38章 護法神牛 (1)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77章 瘸拐大遛皮子 (1)第51章 朝聖之旅 (3)第69章 做法器的皮子 (1)第68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3)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10章 《夢魘》之“誅法” (1)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92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1)第6章 阿番婆 (2)第75章 紅蝙蝠棲息的洞窟 (2)第13章 飛賊的來歷 (1)第45章 老山 (1)第55章 西夏的走水 (2)第21章 憤怒的烏鴉 (4)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6章 阿番婆 (2)第53章 雞毛傳帖 (2)第11章 《夢魘》之“誅法” (2)第32章 《夢魘》之“剃度” (2)第89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1)第88章 靈魂的歷程第60章 金剛家的木驢 (2)第59章 金剛家的木驢 (1)第8章 偷青 (2)第87章 命運的空樂 (3)第90章 來自亙古的禮儀 (2)第64章 《夢魘》之五:阿甲的詛咒 (1)第6章 阿番婆 (2)第72章 破戒的僧侶 (1)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87章 命運的空樂 (3)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48章 《夢魘》之“涅槃” (2)第68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3)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28章 夜裡的蠶豆聲 (2)第37章 落網的飛賊 (2)第79章 初冬的陽光 (1)第43章 《夢魘》之“怙主” (2)第88章 靈魂的歷程第42章 《夢魘》之“怙主” (1)第88章 靈魂的歷程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93章 談“打碎”和“超越”(代後記) (2)第22章 朝聖的僧侶 (1)第9章 偷青 (3)第78章 瘸拐大遛皮子 (2)第91章 尾聲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28章 夜裡的蠶豆聲 (2)第3章 西夏的鐵鷂子 (1)第61章 金剛家的木驢 (3)第27章 夜裡的蠶豆聲 (1)第41章 護法神牛 (4)第80章 初冬的陽光 (2)第16章 天外的老山 (1)第2章 本書緣起 (2)第44章 《夢魘》之“怙主” (3)第86章 命運的空樂 (2)第68章 雪羽兒或是她媽的另一種死法 (3)第81章 菩薩 (1)第50章 朝聖之旅 (2)第36章 落網的飛賊 (1)第3章 西夏的鐵鷂子 (1)第62章 金剛家的木驢 (4)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70章 做法器的皮子 (2)第49章 朝聖之旅 (1)第71章 做法器的皮子 (3)第85章 命運的空樂 (1)第23章 朝聖的僧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