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兩種法術

隨着丁正義不斷的走近,他遠遠的就看到了小秋的身影。

此時小秋正坐在小荷塘邊的搖椅上,高聳的大榕樹遮擋着正午的驕陽。

此時她百無聊賴的用手撐着頭,雙眼微閉,嬌小的身軀隨着搖椅的晃動而上下起伏着,嘴角還時不時的微微翹起,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丁氏家族的大祭祀對人員的參與有嚴格的限定,除了幾個觀禮的外族修士和迎娶過門的媳婦,其餘的都要求丁姓本族人才能參加。

依附在丁家的外姓人可沒有參與的資格,因此小秋只得一個人待在家裡,爲此她頗有些情緒,可丁正義也沒有辦法。

丁正義走到距離小秋不足一丈時,她還是沒有發覺,依然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

“小秋,在想什麼呢?”

丁正義怕聲音太大驚嚇到她,輕聲問道。

“啊,義哥你怎麼回來了?”

雖然丁正義聲音很輕,但小秋白嫩的小臉上還是露出一絲驚愕之色,有些語無倫次,明顯是答非所問。

“拜祭活動已經結束,我吃完流水宴席自然就先回來了。”

丁正義也沒理會小秋是否回答了自己的問題,小姑娘很多時候說的話會讓人啼笑皆非,但卻又沒法生氣,因此就直接回答道。

“祭祀活動有意思不?”

此時小秋眼中露出一絲憧憬,雖然問的問題有點草率,似乎對如此嚴肅的拜祭活動有點不太恭敬,但她那副表情還是讓丁正義不忍心責備。

“很莊重,也很隆重,以後有機會帶你去看看吧”在小秋那單純大眼睛的注視下,丁正義也只能加重語氣說道。

“好啊,義哥你可得說話算話!”

小秋臉上有些漲紅,顯然沒注意到丁正義的語氣,非常興奮的說道。

“放心吧,答應你的事我哪次沒有做到啊,不過這也有個前提,就是你的修爲可不能落下。”

說完丁正義就擺擺手,不等小秋再說什麼,怕憋不住會訓斥她,擡腿就向竹樓走去。

走了幾步,他想了想又回過頭,稍帶嚴肅的繼續囑咐道:

“我先去修煉了,你的修煉也不能鬆懈,打坐之餘多練練法術,勞逸結合會有不錯的效果。”

“哦~~~”

小秋支支吾吾的回了一句,聲音拖的老長,好像有點敷衍的意思。

丁正義也不以爲意,快走了幾步就到了樓梯口,登上樓梯,轉眼間已經在修煉靜室中。

習慣性的打開陣法,丁正義在蒲團上盤腿坐下,寧心靜氣了一炷香的時間,才徹底撫平了因聽聞族人遇害,而帶來的一些擔憂和煩惱。

此時丁正義心神空靈,這種狀態對修煉頗有益處,正準備打坐練氣時,他突然又想到了什麼,從懷中掏出一本很薄的書,大概只有二十多頁,正是四姐贈送的那本。

將這本書捧放到膝間,封面上六個娟秀的字跡映入了丁正義的眼簾。

“晶晶制符筆記”。

看來四姐那位要好的姐妹名叫晶晶,字如其人,丁正義從她的字跡上能看的出來,這是一個溫婉體貼的女孩。

“也不知道這種性格的女孩,是怎麼會和四姐做朋友的”腦海中回憶起四姐剛纔的模樣,丁正義莫名其妙的就蹦出來這麼個想法。

片刻後他自嘲着笑了笑,然後也不再耽誤,輕輕的翻看起了這本制符筆記。

書不是太厚,但丁正義卻看的津津有味,濃密的眉頭時而緊閉,時而舒展,大半個時辰後,他輕輕合上了書,閉目沉思起來。

這本制符筆記中,不僅有好幾個符篆製法,還有着這個名叫晶晶的女孩,多年制符的一些經驗和感悟。

雖然這些經驗和感悟比較淺顯,並沒有家族流傳下來的內容全面,但丁正義還是從中發現了一些獨到之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畢竟丁家所有的關於制符方面經驗和感悟,都來自於同一個傳承,有些侷限性也不可避免。

除了這些給丁正義帶來了很多啓迪外,書中有兩個符篆製法也給了丁正義不少驚喜。

這本制符筆記中一共有五個符篆製法,包含了輕身符、火球符、護身符,這三種在家族的傳承中都有記載,丁正義細看了一遍,並沒有發現什麼不同,但剩下的兩個靈符製法丁正義卻是第一次見到,比火球符之類的要繁複許多,這兩個符篆名叫斂息符和土遁符。

法術和制符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它們所對應的法力印記是相通的,法術不能運用自如,制符也無從談起,因此法術和符篆一般都記錄在一起,以便隨時讓閱讀者能夠對比參悟,這種方式在制符典籍中很常見。

丁正義在修爲達到練氣五層以後,他所修煉的元氣盾法術,也是從家族發放的那本制符入門中抄錄而來。

這本晶晶制符筆記也不例外,在這兩個符篆製法之後,也記載了符篆對應斂息術和土遁術的修煉之法。

丁家雖然沒有斂息符和土遁符的製法,但斂息術和土遁術在雜務處卻只值幾十個貢獻點,只是這兩種法術對修爲和肉身的強度要求極高,族人們大都缺乏修煉的條件,因此去兌換的寥寥無幾。

家族修士雖然資質普遍不高,但修爲還好說,資質差可以靠時間慢慢積累,但肉身強度只有修煉鍛體術才能得到提高,鍛體術修煉極爲艱難,能夠堅持不懈的就更少了,因此丁氏家族修煉這兩種法術的族人,應該不會不超過一掌之數。

以丁正義鍛體入門的條件,目前只能初步進行斂息術的修煉,土遁術最少要練氣後期修爲,鍛體皮肉大成才能一試,不過如今已經有了這兩種法術修煉之法,倒也不妨先參詳參詳。

斂息術顧名思義是一種收斂氣息的法術,只要肉身強度足夠,這個法術修煉並不困難,甚至可以算得上比較簡單。

斂息術施展時,元氣只起到輔助作用,在丹田中勾勒出來的法力印記不需要釋放到外界,只要直接加持在肉身即可,利用肉身來屏蔽和遮掩修士自身的靈壓,起到隱藏修爲的目的,此法術對經常在外行走的修士可是一大助力。

斂息術小成時可以收斂氣息於無形,能瞞過同階修士的靈眼術,就比如丁正義現在施展出斂息術來,練氣後期修士也察覺不到他的修爲。

斂息術之所以爲人所推崇,是因爲其大成之後,修士可任意調節靈壓隨意顯露較低的修爲,甚至能瞞過比自己高一階的修士,降低存在感,減少危險性。

顯而易見,築基修士是不會對一名練氣初期修士感興趣的,不過如果遇到練氣後期修士,在適當的條件下,築基修士也不會介意去補充一下自己的修煉資源。

與斂息術相比,斂息符的使用對肉身沒有任何要求,但其只能收斂自身氣息,無法調節修爲,面對修士沒有任何意義,只有在面對靈智較低的妖獸時纔有一定效果,但斂息符繪製難度不低,因此價格還是高出火球符近十倍。

土遁術的修煉相比較斂息術而言就難了許多,不僅需要勾勒的法力印記複雜多變,而且運轉過程也是晦澀難懂,激發的時候需要消耗大量的元氣,維持法術同樣會持續消耗不少元氣。

因此要修煉土遁術的修士,至少需滿足練氣後期渾厚的元氣,還有煉體皮肉大成所帶來的強大的肉身防禦力。

丁正義看着書中的描述,腦海中浮現出土遁術激發時的畫面。

一名修士遁走在土層中,不僅體外浮現出法術的光芒,同時肉身也在承受土層的巨大壓力,當其越走越深、越走越快時,身體中的骨骼在“咔咔”作響,最終肉身奔潰而亡。

想到這裡,丁正義不寒而慄,感嘆到修煉土遁術還是要慎重,不能冒險,不然可能會有性命之憂。

因爲土遁術修煉的要求如此之高,所以能將土遁術修煉有成的制符師就更少了,結果就是土遁符價值極高,坊市中幾乎難得一見。

因爲土遁符的能量會對修士的肉身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使用土遁符的對肉身強度的要求比較低一點,但這種保護性的力量終究有限,如果符篆中能量消耗完,使用土遁符的修士沒能及時的鑽出地面,那麼此修士肉身受損甚至崩潰的情況也很常見。

即便有如此缺陷,土遁符在修真界中仍然是一符難求,每一張都被修士珍藏,作爲保命底牌。

以丁正義目前的狀態,一兩年內斂息術應該會修煉到小成,除了隨時可以將靈壓完全收斂,在同階修士的靈眼術中化爲普通人外,而且也將可以嘗試繪製斂息符。

但按他目前的修煉進度,十年內能熟練學會土遁術的希望都不大,而土遁符在土遁術不熟練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繪製,不過來日方長,丁正義認爲堅持不懈總會有所成的。

習慣性的搖了搖頭,接着他便開始了今天的修煉,功法運轉之間,靜室內的靈氣在聚靈陣的吸引下,不斷向丁正義涌去。

第58章 突如其來第61章 鍛體契機第33章 銀狼符筆第152章 四象戰陣第106章 千鈞一髮第87章 深謀遠慮第94章 陣法剖析第146章 雷霆一擊第135章 大功告成第121章 曙光迸現第105章 激鬥妖鱷第82章 六層巔峰第48章 陰差陽錯第91章 前路無阻第131章 歪打正着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56章 遊山玩水第138章 推己及人第41章 迷幻陣法第59章 來之不易第30章 中級符篆第160章 豁然開朗第35章 家族議事第139章 厚積薄發第84章 是非不定第133章 指日可待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39章 夢想成真第52章 茁壯成長第152章 四象戰陣第57章 虛驚一場第82章 六層巔峰第158章 剛柔並濟第38章盡力而爲第152章 四象戰陣第72章 意料之外第17章 叔伯兄弟第6章 丹藥之說第118章 煞費苦心第65章 氣勢不凡第59章 來之不易第74章 原來如此第67章 機緣在望第82章 六層巔峰第138章 推己及人第72章 意料之外第81章 驚喜連連第147章 意外收穫第91章 前路無阻第40章 晉升之後第72章 意料之外第3章 家族族學第150章 有驚無險第27章 放鬆之後第28章 試製新符第16章 聚會前夕第82章 六層巔峰第38章盡力而爲第37章 情濃於水第87章 深謀遠慮第111章 順利抵達第28章 試製新符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151章 風起雲涌第33章 銀狼符筆第78章 族長心思第84章 是非不定第45章 情理相融第142章 蒸蒸日上第148章 原來如此第89章 面目一新第106章 千鈞一髮第56章 遊山玩水第2章 修真資質第58章 突如其來第13章 修煉日常第146章 雷霆一擊第95章 剛柔並濟第6章 丹藥之說第19章 四姐贈書第58章 突如其來第121章 曙光迸現第6章 丹藥之說第81章 驚喜連連第78章 族長心思第18章 家族祭祀第154章 大喜過望第163章 魚目混珠第114章 突襲之戰第157章 利益關係第104章 接二連三第133章 指日可待第86章 時移事易第9章 靈田耕種第143章 歸心似箭第140章 嶄露頭角第157章 利益關係第157章 利益關係第37章 情濃於水第82章 六層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