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9、【時過境遷】

凡間總有傳言說“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但其實只是山上的生活與外面不同,不容易覺時日流逝,至少在雲中山裡是如此。山裡的綠葉黃了又落,植物和水流努力之下,將仙棲崖周圍的山勢進行了不少改造。

植物在互相競爭中生長蔓延,水流變幻沖刷,山石也在風吹日曬中崩落,繼而被苔蘚蕨類分解的看不出原來模樣,於是原本可以通行的地方被遮擋的嚴嚴實實,原本是峭壁的地方多了路途。

當然,對環境改造能力最強的,還是有手有腳使用工具的生物。

對雲中山來說,喜歡在山裡到處轉悠的方長,纔是這座山裡最大的改造者。他的雙腳踩出了許多道路,他手中的工具,在山裡挖掘、砍伐、採集,有時候興之所至,還進行疏通與平整。

其次便是山腳處的人類了,日日年年,人類的數量不斷增長,活動範圍也不斷向山中蔓延,侵蝕原本被靜謐佔據的領地。樵夫和獵戶們在周邊活動,並不深入——託林溪村種藥的福,如今採藥人這個職業,在雲中山周圍越來越沒有前途了。

咔咔咔咔——

方長用小鉗子,輕輕地將幾根小釘子,貼着玻璃表面楔進周圍的木框裡,而後它將這個相框掛在了牆壁上,後退兩步看了看效果,感覺很是滿意。

牆壁上如今有兩副鏡框,這和傳統的裝裱方式不同,但也頗顯規整,而且容易清潔。他剛剛掛上的這幅,是在崖邊的迎客亭裡,朝仙棲崖這個方向拍的一張黑白照片。

拍照工具的結構倒是不復雜,有個木頭箱子,前面打孔安上透鏡,裡面放上張玻璃銀鹽底片,就能做到。對比起來,反而沖洗所用的各種材料更難製備些,還好他有近乎無限的時間,只要有興趣,便能慢慢的做。當然,過程也被他記載成了書,並命名爲《照相術》,放在書架上,有機會可以贈給有緣人。

相片的角度選的很好,取景內容很豐富,崖邊大樹、早課石旁的葫蘆藤、碧玉湖心六角亭、崖邊浣花溪、無名殿前的參天銀杏樹、殿旁的菜畦藥田電線杆,統統被拍進了這張照片裡,雖然只有黑白色,但由於十分清晰,不難想象圖裡的色彩絢麗。

旁邊的鏡框裡,則是方長的畫作,位置也是在迎客亭,取景角度完全一致。雖然沒有旁邊照片那樣細緻,但沒有用水墨的技法,而是上了數種顏色,加上是他親手所畫,靈動萬分。

牆壁上兩副相同視角,不同風格的作品,相映成趣。方長點點頭,將桌上的鉗子釘子等工具收拾好,放回工坊裡,而後看了下天上的雲。

近百年天下無甚大事,崖上同樣也沒有大事。

方長宅在雲中山裡,未曾出去,連雲中山也沒離開過。便是離着仙棲崖只有幾座山頭的林溪村,他也只是在山中溜達時候遠遠看過,至於其發展之繁盛,倒是不用親眼去看,遠遠地望一下氣便知。

唯一與外界接觸比較多的,是章山神的山神廟和周圍逐漸形成的村落。

原本孤零零待在荒郊野嶺裡的山神廟,如今經歷了歲月變遷之後,也是整日香火繚繞,來進香祈福的絡繹不絕,當然其中相當一部分,依然是旁邊官道的過路行人們。而依託這裡的香客,尤其是官道在此駐足行人們而興起的產業,讓這山神廟周圍多了不少人家,繼而形成了個村落。

方長偶爾會帶些崖上物產,來章山神這裡串門,下上兩局棋,並獲知些天下新發生的事情,也見證了那座小山村從無到有的興起。幾代人之後,“山神廟周圍有個小村”便成了理所當然之事。

再去天下游覽一趟?

這個想法起來,便被付與了行動。

修行至今,方長早已經變得可以隨心所欲,無牽無掛的人,下山一趟也是簡單至極。從白玉牀頭將近百年未用的揹包背上,簡單整理了下里面物品,裝進去些自己寫的書,而後將放在書桌旁的酒葫蘆跨在腰間,又取下掛在牆上的劍鞘,而後走出殿外鎖上門。

輕輕招手,便有龍吟鳳鳴之聲從靈劍泉中升起,一道明亮的金光瞬間閃耀,停在方長周圍,歡快地繞了一圈後,歸入鞘中。卻是在靈劍泉裡蘊養了上百年的靈泉劍,被召喚而出,其甫一出水,氣息甚至攪得天上白雲都裂開了條縫隙。

這次方長沒有跳崖,而是老老實實的從棧道走下去。

棧道這些年裡朽壞了些,方長進行過多次修葺,他特意選了耐腐蝕的堅固木頭,讓棧道的質量更好了些。崖邊的糧倉裡面已經裝滿了糧食,所以方長甚至減少了種植主糧的數量,以消耗存貨爲主。

看天象,凡間這近百年也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崖下的水塘在常年沖刷之下,更爲幽深,而且塘邊被水緩緩侵蝕剝落,讓水塘擴大了些許。樹林長得更加茂密高大,新舊不斷交替之下,讓方長當年在這裡佈下的陣法,愈發難以見行跡。便是方長,也只能靠靈覺和記憶,才能隱約察覺到陣眼的位置。

林溪村如今已經變成了林溪鎮,它不僅朝山外擴張,也朝山裡擴張,於是和仙棲崖之間的山頭數量,減少了半個。被包括進林溪村的這半座山峰,小部分是蓋了房子,更多則是被開闢爲藥田。

當年熟悉的人已經一個也無,天下間百歲老人並不多見,便是見過方長的孩童,如今也已經化成了冢中黃土,當初那位從樵夫到村長並帶領村民們走上致富路的林海,更是已去世了幾十年。

所以他走在林溪鎮裡的路上,並無當年人向他打招呼。加上這裡如今事業繁盛,南來北方的客人很多,街面上的幾個陌生人並不顯眼。幸好縣衙在將這裡升格爲鎮之後,派來了常駐的吏員和捕快,有他們維持着,街面上的治安倒還不錯。

357、【柳丞相和於大帥】171、【囚車中的故人】0、【猴子麻了】548、【迷途之人】28、【沽酒望氣】96、【你賠我徒弟!】450、【消滅有生力量爲上】530、【店主和村長】464、【參觀皇宮】428、【井】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313、【旁聽者與指數】343、【酒棚裡】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543、【靜靜地看你表演】526、【忙碌與悠閒】508、【下山,再次下山】571、【場地變了個樣子】51、【重過小鎮】575、【去尋想尋之人】422、【轉移】117、【捉妖】196、【奇特山谷】161、【新配方】328、【初冬的雪】377、【寨子裡有個南宮先生】395、【路遇】559、【靠自己纔是正道】573、【天庭】105、【攔路求被騎】262、【集市間又見故人】61、【退隱江湖】467、【《天下太平》】31、【撓頭的巡遊夜差】146、【師徒齊栽樹】262、【集市間又見故人】498、【贈予】260、【飲食之間自有真】318、【義士襄助】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358、【狗頭軍師柳丞相】243、【路邊荒野夜話】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428、【井】430、【街邊偶遇】141、【足下雲起時】436、【再臨利州】59、【成語不能亂用】403、【將俘虜炮製一下】319、【簡單審判】410、【蘑菇屯】328、【初冬的雪】171、【囚車中的故人】460、【神助攻】75、【旁有耳目】343、【酒棚裡】34、【託夢授良方】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518、【平安】372、【無法避免的命運】251、【下一步行動】432、【山頂小村】251、【下一步行動】545、【白跑一趟】128、【月夜行】439、【魏和的新朋友】16、【梳理水脈】10、【崖下來客】558、【挺身攔路】568、【入場】28、【沽酒望氣】222、【南屏山上有神仙】195、【是山神顯靈麼】134、【興慶府書館】92、【明顯而蹩腳的試探】490、【新的經營方式】393、【秋天到了】490、【新的經營方式】499、【遇見神仙了】196、【奇特山谷】198、【重要情報】242、【將近關中】159、【下山途】236、【日食】503、【卜】545、【白跑一趟】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492、【只怪當時太天真】421、【遮掩窺探的至寶】219、【小路前方又一城】283、【蜀地有劍仙】348、【跟帖留言】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410、【蘑菇屯】370、【方長管閒事】598、【道法自然】574、【甜瓜籽】258、【進入西域前最後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