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騙子西門鶴】

方長自然是點頭同意,但是柯城隍是本地神祇,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管轄區域,所以他只能朝方長兩人告別,並祝二人接下來的行程一切順利。

告別了柯城隍後,苗先生鎖上門,然後她和雜院裡面的鄰居們說了聲要出遠門,便和方長一起走出門外。雜院裡的人們素來知道柯老伯和苗大娘交好,如今見苗大娘和柯老伯帶來的年輕人一起離開,並無擔憂和好奇。

兩人沒有說話,苗先生在前面帶路,她雖然高齡,但拄着柺杖走的很快,方長則在後面默默跟着。他們直接出了城,往西面去,這時候方長才問道:

“苗先生,我們這是要去哪裡?那裡在什麼方向上,和這兒大概有多遠?”

“不算很遠,就在一百二十里外的南岡城。”苗先生說道,腳下和手中柺杖依然不停,走的飛快,“以我們現在的速度,只要五個時辰就能走到。”

方長想了想,感覺讓如此高齡人士這樣疾走,終究是有些不妥,於是建議道:“不如我駕雲過去,會更快些,而且不必勞累。”

“哦?”

似乎是沒想到這位方先生看起來年紀輕輕,竟然還有這本事,苗先生停下了腳步,扭過頭來朝着方長看了片刻,笑道:

“那自是極好的。”

於是方長施展了兩了個“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簡單法術,使兩人不會被周圍行人們注意到,而後他足下雲起,對苗貞韻說道:“請上雲,苗先生。”

如今方長的雲頭已經十分之快,雖然未到傳說中“朝遊北海暮蒼梧”的境界,但這原本以苗先生速度需要走五個時辰的路程,他只用了半刻便到。

在南岡城外按下雲頭,方長略略打量了下四周。

那種不對勁的景象,在這裡更加明顯,甚至他能夠看到些許裂隙在此處。絲絲不一樣的氣息從裂隙中涌出來,團團簇簇,宛若在宣紙上暈染開的墨跡。同樣,也有本界的氣息往其中洶涌而入,不知道會在對面產生什麼狀況。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這種複雜環境,似乎於對面生靈來說,也是難以接觸的險地,所以並沒有什麼東西能從裂隙中過來,而這種裂隙,對於尋常人甚至修爲不足的人來說,根本不可見。

譬如旁邊的苗先生,就對這種恐怖的景象視若無睹。

“我們進城吧。”苗先生說道,“不過這會兒有些早,先找個地方待上些時候,順便等人。”

對此方長很有經驗,他帶着苗先生,找了個茶館,要了壺花茶,和苗先生邊喝邊聊些閒事。中間方長也問道:“苗先生來這南岡城,是爲了找個什麼樣的人?”

“唔,只是個普通人,他在衙門裡當個吏員。”苗先生輕抿着茶水說道,“那還是前朝時候,當初我正在此地城隍處做客,忽然有人在城隍廟裡面祈求,其哀婉苦悶打動了城隍,故現身一見。”

“這個小吏,曾經是個浪蕩子弟,他後來因爲家中之事忽然洗心革面,開始老實過日子。由於能寫會算,也在衙門裡面承襲了個文書的工作。”

“處於這種職位上,總是能見到太多不公和太多陰暗。原本按照他當年浪蕩的性子,不會理會這些,誰知他洗心革面後,心腸也變得柔軟,有些受不得此事,又無力改變,於是來城隍這裡訴說。”

“我們也算是忘年之交,常有書信來往,有人進了疑似新界的事兒,我就是聽他在信中說的,當時並未太過在意。直到今天,聽到方先生你提起這事,我才意識到應該探究下這事。”

窗外街上行人如織,並隨着陽光和風不停地改換密集的區域。從茶館這裡,能夠看到縣衙。如今太陽已經西斜,這年頭也很少有加班之事,於是縣衙也敲響了下班的鑼鼓。

“到時間了。”苗先生說,而後他帶着方長,朝着縣衙門口走去。

“誒,苗大娘,您怎麼來了?”方長和苗先生站的比較顯眼,從縣衙側門裡,不時有吏員拎着行李,從裡面走出來。其中一位身材很高、氣宇昂揚的小吏,看到這邊的人後,十分驚訝地對方長二人說道。

“專程爲了你過來的。”苗先生對小吏說道,“有些事情需要你協助下。”

臉上露了一絲難色,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擔憂苗先生提出的請求太過爲難,但想到苗先生的品格,小吏員還是鎮定下來,躬身答道:“但有囑託,絕不敢辭。”

“不是什麼大事。”苗先生笑道,“之前你在信中,不是說過一個騙子的事情麼?我和旁邊這位方先生,有些話要問他,煩請你幫忙引薦一下。”

“噢,他啊,那沒問題,包在我身上。”聽到苗貞韻的請求,小吏心裡頓時放鬆下來,於是滿口答應。畢竟對於他來說,一個小騙子只不過是個工作對象而已,帶他們去尋找既不違反律法,也不違反公序良俗。

路上走着,苗先生對小吏笑道:

“如今看來,你的精神頭比當年強多了,看來最近公事挺順利?”

“那可不。”說到這個,小吏頓時打開了話腔,“新朝新氣象,加上換了頂頭上司,一切都比當年好太多。”

“當初真的是看不過去,但又無力去做什麼,那時候我天天在想,若是沒有承襲這份職務,像以前一樣和幾個兄弟招搖過市、打抱不平,雖然想法簡單,但多麼快意。”

“如今終於不用再考慮那些事情了,雖然每天忙了許多,但乾的安心,也乾的開心,這樣的日子真不錯。”

說話間,幾人已經來到一處住所前面。

這裡連院子都沒有,就是一排樣式各異的平房,外面豎着些竹竿,似乎是用來栓繩子晾衣服所用。小吏走到一處門前,擡手拍了拍,喊道:“西門鶴,西門鶴,快出來。”

門嘎吱一下開了,不過出來的是個婦人,他看到是小吏身上的衙門制服,有些忐忑:“官人不在,他……出門去了。”

479、【榨出油來】456、【準備進城】484、【暴雨】165、【離開寧河府】105、【攔路求被騎】598、【道法自然】326、【祁福山上羣賢洞】252、【套情報與鐘鼓司】344、【怪病和海盜事】118、【當堂拷問】98、【他反應好迅速】82、【仙緣鑑】89、【不懼危險三師徒】318、【義士襄助】283、【有人水面踩滑板】16、【梳理水脈】506、【邀請參觀】320、【抗議】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52、【一路向西】430、【街邊偶遇】512、【錯誤的“得人心”】110、【陋居閒話】330、【信物】18、【第一批陶器】184、【萍水相逢】371、【來一次生化襲擊】12、【妖物興風雨】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479、【榨出油來】562、【山河圖】289、【豆花】502、【這樣似乎不夠】88、【待客】368、【桃花村亦妖怪村】235、【三家村特產】554、【漏網之害】183、【無事一身輕】563、【棋簍】81、【“遠大的理想”】41、【詢鹽跡】117、【捉妖】495、【抓包】113、【出乎意料的反應】536、【故事時間】272、【這個飯館的名字……】230、【南屏山山神】239、【塵埃落定】75、【旁有耳目】46、【閒話人間劫數】214、【相見又分別】448、【殺氣幹雲霄】506、【邀請參觀】185、【鬧市中的偷兒】368、【桃花村亦妖怪村】189、【山野猴蹤】475、【以美景待客】238、【打上門去會一會】582、【等待客人】422、【轉移】35、【寧河府城隍】304、【贈送種子】475、【以美景待客】186、【做一個故事獵人】186、【做一個故事獵人】313、【旁聽者與指數】50、【好山好水好地方】449、【合圍敵軍總部】347、【寶藏】435、【鹹魚兮福之所倚】288、【風光依舊風俗移】33、【阿黃與阿牛】277、【直前】587、【問對】504、【技術水平升級】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520、【異域小鎮】175、【包廂還是那個包廂】471、【青史亦留名】426、【試探進攻】90、【和同道交流】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147、【山門】380、【前哨衝突】542、【真假雲中仙】291、【百鳥崖】1、【先安頓肚子,再……】143、【串門與對弈】187、【洗白上岸的機會】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220、【茶館】35、【寧河府城隍】29、【羊肉面小攤】58、【胡雪球】229、【知見障】576、【雛鳥】490、【新的經營方式】61、【退隱江湖】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476、【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