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去匯合】

三人回到軍營裡,隨即散去。

他們各有自己的去處。

柳元德要回到剛剛搭好的大帳裡面,和衆多幕僚文書等一起安排接下來的行動方案,順便處理這段時間內送過來的政務,諸如糧草、民夫、春耕、刑獄、礦山工場、鹽務、人事等等,和整個天下息息相關,卻又龐雜的要事都要他來做決斷。

於青菱則要率領着親衛們巡營,一是敦促士兵們好好作事,二是檢查大致建好的營盤是否穩妥,避免安全隱患,三是提振士氣。

果然,隨着她四處巡視,某些不夠妥當的地方被找了出來,由士兵們修改,而看到將軍四處巡視、不時和同僚們交談詢問,士兵們的精神也爲之一振,行動言語都乾脆有力了不少。

方長則回到了自己的帳篷。

這段時間他一直隨營行軍,所以作爲柳丞相和於將軍的貴客,士兵們安頓好營地之後,總會分給他一間單獨的帳篷。不過方長平時,總是和士兵們一起勞動,共同搭帳篷,所以士兵們對他的觀感很不錯。

帳篷裡面陳設很簡單,只有一幅能夠摺疊的行軍牀,就這也是遠超普通士兵的住宿條件了,他們只有鋪草可用。

不過對於這點,方長自有一套對應的解決辦法。

他將背後的布雙肩包拽到胸前,解開上面繫繩,伸手進去就往外拽。馬上,便有面雕花木方桌便被拽了出來,放在帳篷裡面。接着,他又從包裡取出了火爐、煤塊、水壺、茶具、茶葉、椅子,甚至還有一桶山泉水,隨即開始煮茶。

包裡面點心也有不少,用自己做的盤子盛了放在桌面上,可以配茶。

愜意的很。

尤其是,他既不需要像柳元德那樣日理萬機,又不用像於青菱那樣隨時準備戰鬥,再加上眼前將自己捲入其中的大劫,眼看便要結束,自然是落得個輕鬆自在。

帳篷裡面光線很差,他乾脆拿出個青銅油燈,放入燈芯點燃。

而後他掏出本之前買的雜書,邊吃點心喝茶,邊靠在椅子上讀。唔,這本書挺有意思,裡面講的是一些傳奇故事,雖然看起來像是幻想,但終歸能看到些蛛絲馬跡,證明裡面的事件人物都有原型,只不過已經傳得走樣了。

過了半個時辰,方長忽然將書往包裡一收,從椅子上站起來。

而後他雙手端了幾次,將兀自擺着茶壺和吃食的雕花方桌,還有正熊熊燃燒的火爐,以及剛剛待的椅子,統統塞進揹包裡。帳篷中頓時恢復了他剛剛進來時候的景象,空空蕩蕩,唯餘一張摺疊行軍牀。

只有縈繞在帳篷裡的茶香和點心氣息,能夠證明這裡剛剛有人享用過。

方長邁步便朝營地中間最大那間帳篷走去,一路上的崗哨們,早就熟悉了這位白衣勝雪的修行人,所以只是簡單詢問確認後,便加以放行,並未進行阻攔。

走進大帳,裡面依然一盤忙碌景象。

柳元德正俯在案几上,閱讀各地送來的報告,並擡起筆尖在上面進行批覆。

這是個很耗費時間和心力的活計,但此時義軍之中,有資格接觸這些報告的人中間,他是最爲年輕壯實的一個,所以這些活計統統被交給了他。

“方先生?有何事情。”

看到方長撩開帳門進來,柳元德只是擡起眼皮看了眼,便重新低下來頭,詢問道。

“過來看看,順便等。”

方長回答道,不過他並未解釋。

雖然他說的很含糊,但柳元德看他神色如常,加上忙於政務,也沒有對此多問,只是說道:“先生請坐,旁邊有茶點,請用。”而後繼續低頭寫批示。

柳元德眼前的各種疊成摺頁的報告和請示,依然堆得很高。從早到晚埋首文牘之間,在大量文字間整理義軍所佔地盤的運行脈絡,其實才是他的日常狀況。

之前和於青菱一起去指揮圍剿敵人總部,只是因爲事關重大不得不去。當然,那段時間對於柳元德來說,也是少有的忙裡偷閒機會。

看到柳元德這幅樣子,方長時常暗想,若自己處在他的位置上,也定然會時刻想着早點完事兒,辭職隱居,以逃離這繁重的一切。怪不得他之前和於青菱商議,待大劫過後便去隱居呢,這份活真不是人乾的。

方長坐在一邊,喝帳裡的茶,不住口地吃點心。

由於現在後勤十分充足,所以作爲義軍丞相,供應到這裡的茶葉和點心,都很不錯——味道至少比方長在鄉鎮集市上見到的,要好許多。

由於這間大帳裡面,無論是柳元德還是其他那些幕僚文書,都忙碌到無暇用,所以這裡剩了好幾碟。

他也不客氣,食用之餘,還將其中一盤倒進了雙肩包裡。

忽然帳外傳來動靜,有人過來大聲通傳,大帳裡面所有人都聽到,放下手中事情朝帳門看過去。衆人看到,一位風塵僕僕的傳令兵,帶着臉上汗水,和於青菱一齊走進來。

“發生了何事?”

柳元德輕輕將手中毛筆,搭在硯臺邊上,掩住面前摺頁,詢問道。

進來的傳令兵緊趕幾步上前行禮道:“稟丞相,主公相召,大軍已經到了三十里之外,讓我來請您和於將軍前去匯合。”

“唔,好,你先下去歇息罷,我隨後就出發。”柳元德說道。

而後他將桌上的文牘略微整理了下,將重要的幾份拿出來,重新坐好批覆完畢,交由手下人們處理之後,才起身離帳。

外面於青菱已經點好兩千騎兵親衛,準備兩人一起出發去和主力匯合。

於青菱吩咐道:“爾等在此駐紮,小心戒備,若是有敵軍前來,按照之前操練的方法守衛即可。”其手下衆將應諾。

柳元德請方長上馬,方長搖頭拒絕道:“不必,我跟得上。”

對於義軍們的首領方長很是好奇,所以他雖未被召見,準備和於青菱與柳元德一起過去,看看這位叱吒風雲救民水火的豪傑樣貌。

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496、【圍觀】214、【相見又分別】364、【陽壽】477、【碧玉塘將有新名字】512、【錯誤的“得人心”】267、【黃沙漫漫】586、【只在此山中】507、【落在桌子上】305、【雕鄰居的反應】365、【油煎大頭魚】499、【遇見神仙了】394、【並非南轅北轍】475、【以美景待客】566、【當年的消息】342、【再次突破】240、【見微知著得信心】141、【足下雲起時】118、【當堂拷問】26、【虎橋鎮前伏虎橋】100、【方長下山先吃麪】514、【動了動了】294、【鶴仙人】247、【兩“小妖”覲見洞主】246、【喬裝打扮來入夥】35、【寧河府城隍】329、【奇怪的食客】16、【梳理水脈】277、【直前】82、【仙緣鑑】246、【喬裝打扮來入夥】264、【前倨後恭】152、【靈泉劍歸】297、【無題】501、【抓個樣品】259、【羊羹店裡的罕見食客】229、【知見障】479、【榨出油來】358、【狗頭軍師柳丞相】464、【參觀皇宮】192、【或許和想象中不同】22、【草叢中的動靜】324、【繼續追查線索】390、【少男少女齊上門】511、【幸福來自於對比】533、【幼童指路】404、【廣陽城是對峙區】85、【遠方廟堂與天下事】18、【第一批陶器】52、【一路向西】116、【將至】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59、【成語不能亂用】74、【冬日弈中閒話】593、【故人之物】196、【奇特山谷】313、【旁聽者與指數】538、【算不算有緣人】190、【奇怪的山村】371、【來一次生化襲擊】229、【知見障】406、【正面莽上去】388、【方長的“腦洞”】360、【九尾狐不是狐】33、【阿黃與阿牛】257、【一網打盡】206、【崖邊問道】84、【陰影角落的動作】46、【閒話人間劫數】388、【方長的“腦洞”】323、【單騎追蹤】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183、【無事一身輕】166、【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102、【您提我名字就行】75、【旁有耳目】137、【事畢離去】260、【飲食之間自有真】407、【繼續向北】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550、【三月】180、【路邊審訊】426、【試探進攻】367、【桃花尚未盛開的地方】276、【泛舟居海上】91、【合秋月的催促】275、【禮尚往來】569、【聯誼的好機會】274、【壺中仙】474、【崖上】349、【定波府】549、【衣鉢】181、【港口送別】351、【風暴拍臉】388、【方長的“腦洞”】583、【廟堂之上】15、【專業事需要專業人士來做】562、【山河圖】364、【陽壽】349、【定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