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

居所不遠處有個山洞,前後透亮,因只有尺許深,以至於更像一個石環。

清晨起來,去慣常待的大石上修行吐納完畢,方長在屋中生起火,取了個竹筒燒上水,準倍一會兒煮茶喝。

而後他出門,從山谷處取了一根長藤條,繫於遠處那石環上。

他也編過一些繩子,使用茅草、藤條皮等等,那是晚間對着篝火看書時的消遣,不過那些繩子長度不夠,所以這次只能使用藤條。

接着方長將被褥抱出去,展開來,掛在長藤上面晾曬,由於被褥有些潮溼,他昨晚並沒有使用,一直疊放在牀頭。

今天太陽不錯,明媚陽光驅散了霧氣,將綠毯一樣的山峰袒露在藍天之下,上面鬱鬱蔥蔥蓋滿植被,周邊山峰褶皺在陽光下映得分明,那是地質年代裡,大地互相擠壓留下的痕跡。

拍拍手,他準備去抓只小動物烤來當早餐,而後將下山前沒做完那幾件事情,繼續進行下去。

比如炭窯。

半圓形炭窯依然躺在那裡,下山這幾天並沒有下雨,故這炭窯和他下山前,沒有太多區別,就如……一個墳包似得。

還是趕緊扒掉吧。

動手前,方長先檢查了下自己的棚子。

小屋旁這個草棚還不錯,夠堅固,離開這段時間裡毫無變化,足可遮擋雨水。草棚中間那個用自制磚所砌池子裡,也沒有出現潮溼,窯中木炭準備貯存在此處。

他輕輕撥開炭窯外壁,見裡面木柴早已經變成墨灰色,根根豎立着,卻依然維持了進窯前外形。

摸出兩根互相一敲,鏗鏘有類金屬聲,掰開後,能看到見裡面木柴炭化很是徹底。

唔,很成功,好炭!

炭窯是一次性用品,這次扒開後再不能使用,若想燒下一批,還需要和泥建新窯。

雖然方長從不缺時間,一切都可以慢悠悠來造,但哪天有心情,還是要建造一座可以將大部分窯體複用的炭窯。

敲碎外殼泥土打開窯後,方長將木炭塊從中撿拾出來,放進揹筐裡,而後一筐一筐背到棚子裡,倒進砌好的炭池。

這窯的成果,填裝了小半池。

但是方長手上身上,都被勞動過程中飛揚而起那些黝黑炭粉,染上了塊塊斑駁。

看了看自己新衣和手掌,又看着遠處小溪,方長沉吟了一下。

或許,有時候,並不是完全不動手爲好。

他在這荒山中從一無所有自己生活,只是享受那種親手造物的樂趣,體驗那自然自得的意境,而不是要折磨自己。

所以……

方長揮動手指,凝神運轉法力。

似如一陣微風拂過,他皁色衣衫上、手上面上,那些在勞作中沾染上那些黝黑炭粉,甚至之前身上灰塵,一齊被推離周邊三尺,落在地上,隱約形成一道圓形痕跡。

除垢術。

這是種很有用途的小法術,能夠節省很多力氣,讓人能以更舒適姿態貼近自然。

方長這是第一次使用,無需咒訣手勢,沒有竅門秘籍,只是心隨意動,便就施展了出來。

他實在是不喜歡洗衣服。

或許,以後自己可以考慮穿一身白衣了。

…………

……

接下來一段時間,方長都處於重複勞作過程:

燒石灰、燒磚、燒炭。

一直到石灰堆成了堆,磚積成了垛,木炭裝滿了兩個池子,方長才停手,看着這些成果,很是滿意。

屋裡火塘燃燒着。

製作木炭、石灰、磚頭之餘,方長還經常去樹林中搜集木柴。

這讓他木柴儲備不減反增,整整齊齊碼在草棚中,之前那個廢棄窩棚,也被木柴與乾草填滿。

而方長所住茅草屋裡,不再像之前那樣作爲柴禾主要貯藏地,裡面只在方長那張竹牀板下,堆積著作爲備用的乾草和木柴,除此之外,就是火塘邊邊上正在使用那堆。

火塘中松柏枝幹靜靜燃燒,偶爾發出畢剝聲,煙氣朝上飄去,燻烤着火塘上方高低懸掛着的臘肉們,爲其滲上清香,接着繞過屋頂,順着兩側空隙逸散進外面。

不過時間未到,臘肉還不算製作完成。

方長只在最初用那隻野豬製作過一次臘肉,因初次上山時,帶來那袋粗鹽已經用完,讓他沒辦法再製作醃製品。

也讓最近飲食有些寡淡。

目前道場草創,除了竹板牀和火塘柴堆外,屋中並沒有什麼傢俱。

只有一小截大樹幹,方長用其當做板凳。

竹片所制牆壁上,掛着幾捆繩子,那是方長晚間消遣所做。

旁邊還有一個大葫蘆,皮色尚青。

摘下來,能感覺狐狸裡面空蕩蕩,那些從山下鎮中所購高粱酒,已經被他喝完了。

自從被帶上山來,掛在牆上後,這隻葫蘆總會被在夜晚取下,方長會對着窯火和明月星空,小口嘬飲——

酒與月,甚是相配。

晃了晃葫蘆,方長將其重新掛在了牆壁上。

少了酒對生活影響不大,只是降低一些格調而已,估計很長時間內,這個葫蘆不會被解下來,且方長並不知道,它能否堅持到下次下山而不腐壞。

他打開牀頭包裹找了找,拿出來之前被包好那些種子。

它們大小像瓜子一樣,只是形狀更加方些,鼓嘟嘟甚是好看,旁邊還有從虎橋鎮所購那些種子,亦未進行播種,不過方長並沒有理會那些,而是將葫蘆籽倒在手裡。

看着手中這些葫蘆籽,方長對它們笑道:

“這就將你們種下去,好好活着。”

在瓜田旁邊轉了轉,他卻感覺不太合適,葫蘆喜陰,且不適合與瓜同種。

看了看,對茅草屋背後和崖邊這兩個地方,斟酌對比了下,方長還是選擇了崖邊。

說不定哪天,茅草屋就會需要翻蓋,這對屋後秧苗有些危險,嬌嫩藤蔓承受不起太激烈動作。

他於自己早上常待的那塊大石背陰面,翻土種下。

這裡位置不錯,背陰、肥沃,澆水也方便,還有大石可以讓葫蘆攀緣。

方長手藝很粗糙。

沒有進行浸種,也沒有催芽選種,只是將土地平整好,去除雜草後,將葫蘆籽懟進土地裡。

他也不準備進行過多照料,至於生長結果,全憑天意。

409、【帳中人】274、【壺中仙】371、【來一次生化襲擊】437、【久別又重逢】完本感言和新書計劃388、【方長的“腦洞”】88、【待客】410、【蘑菇屯】91、【合秋月的催促】328、【初冬的雪】62、【夜深忽夢少年事】184、【萍水相逢】360、【九尾狐不是狐】25、【最短路徑下山法】120、【猴妖孫雲的情報】273、【路中央的異狀】555、【審判】308、【暖玉牀】562、【山河圖】328、【初冬的雪】398、【捏碎,統統捏碎】182、【靠海吃海朝雲港】1、【先安頓肚子,再……】133、【蝸牛狀態的方長】14、【上仙饒命】406、【正面莽上去】491、【拜訪城隍】529、【與衆不同的光明】555、【審判】81、【“遠大的理想”】168、【劍破黑風】214、【相見又分別】511、【幸福來自於對比】358、【狗頭軍師柳丞相】72、【山坡故妖對個眼】542、【真假雲中仙】241、【蛛絲馬跡與無盡猜測】32、【鬧事正主】389、【織絲打鐵忙】446、【臨危受命】568、【入場】189、【山野猴蹤】400、【像評書一樣的故事】404、【廣陽城是對峙區】401、【扣碗與順路調查】46、【閒話人間劫數】506、【邀請參觀】567、【赴會】320、【抗議】401、【扣碗與順路調查】305、【雕鄰居的反應】154、【聯手】346、【藏寶圖】65、【興慶府閒逛】62、【夜深忽夢少年事】586、【只在此山中】249、【兜頭悶棍】215、【探望】146、【師徒齊栽樹】556、【祈雨之人】575、【去尋想尋之人】345、【神算】28、【沽酒望氣】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380、【前哨衝突】583、【廟堂之上】118、【當堂拷問】28、【沽酒望氣】418、【被處決之後】345、【神算】206、【崖邊問道】357、【柳丞相和於大帥】35、【寧河府城隍】151、【劍吟如鳳鳴】442、【李悅留下的傳說】236、【日食】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133、【蝸牛狀態的方長】138、【新年將至氣象新】311、【龍安府的新鮮事兒】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276、【泛舟居海上】453、【口號】230、【南屏山山神】275、【禮尚往來】317、【順利且快捷】163、【準備束脩】122、【對線彩娘子】464、【參觀皇宮】53、【人間風雨避復來】326、【祁福山上羣賢洞】506、【邀請參觀】344、【怪病和海盜事】277、【直前】305、【雕鄰居的反應】158、【狐谷裡的烤雞】134、【興慶府書館】541、【遊記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