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油煎大頭魚】

便如掀起此次大劫的妖怪們,他們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

只不過,此次劫數,天下局勢已經演變過半,目前看來,敵人的贏面已經不大了。

根據目前收集到的線索,敵人的陰謀應當是通過攪亂天下,讓人類自己內部互相攻伐,損耗人族氣運,並藉以行此消彼長之事,妄圖篡奪人族天地間的主角地位。

如今義軍勢頭已成,人族已經立足於難敗之地。

而且敵人由於一些失誤,未能拉攏到足夠朋友,人手不足的致命弱點已經凸顯,併爲許多人所知。

這是他們的敗亡之機。

或者說,敵人用盡全力掀起了大劫,但是他們的勢頭已經難以爲繼。

劫數的結果已經稍稍明朗,然而其中的過程,依然要所有參與者奮力前行,尋找儘快解決這次變故,讓天下恢復太平的方法。畢竟事在人爲,天下間也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固定的,依然不能放鬆警惕。

話說回來,方長雖然入劫很深,而且在敵人走向頹勢的過程中,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但由於他行蹤飄忽不定,且行事凌厲未留活口,故而與這次大劫中的各方牽涉都不深,更因處理公正沒有留下多少因果。

而且,即使他留下的些許因果,也從來都沒有虧欠別人的。

乃是因爲方長在當年和桑子平初見那次,於離別論道時候,得到的贈言‘寧可天下人負我,不教我負一人’,讓方長深以爲然。而且此法不難,又很契合他所修持的自然之道,所以他時刻不忘踐行這種消減因果的無上妙法。

至於方長的修爲,日夜增深之下,已經頗有所成。

甚至在這幾年裡,方長還向天地回饋了大量靈氣與靈機。

由於修行境界難以準確描述,在他自己想來,如今也已經坐到了“跳出人間之外,不入五行之中”。

另外,他的陽壽不像樑主簿那樣,被城隍錄冊,蓋因修行人自從入了修行之後,便已經不再屬於神祇的所轄範圍。隨修爲日深,陽壽也在不斷變化,雖然依舊有盡時,但此事最終僅由天地自然而定。

………………

“店家,這裡有甚麼吃的?”

方長走進路邊一家小飯館,問道。

他從厲城隍所在的那個集市離開後,又乘船順着水路往南走。離開水網密集區之後,又上了一條官道,行不多遠,就到了這裡。

正是豔陽高照的中午時分,方長看了看四周,

這裡土地由於含鐵量高,都已經變成了紅色,行人車輛走過碾過後,揚起的土末兒被風一吹,正是“紅塵滾滾”的景象。不過這種土質,很適合茶樹生長,這邊許多山坡被開成了片片茶園。

唯一的問題是,這裡下雨的時候,雷擊事件比江南中原等地多許多。

聽到方長的問話,正在裡面忙碌的店主,立刻意識到又有客人上門,於是他在圍裙上擦了擦手,迅速迎過來招呼道:

“客官裡面請!小店這裡有新殺得羊肉,上好臘肉臘腸,還有幾尾鮮魚,各色應季菜蔬,芋頭、冬筍、山藥、木耳、蓮藕、蒜苗,還有從北方運來的大蘿蔔,以及自家做的實惠醃菜。要炒菜燉菜的話,米飯隨便吃,要醃菜下飯的話,米飯三文錢隨便吃。”

方長點點頭,找了張桌子坐下,說道:

“烹一尾魚,用擅長的法子做就好,臘肉臘腸也蒸兩盤上來,米飯加上。”

“那便做個油煎大頭魚如何?這個十分好撈,而且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價格也不貴,店中網兜里正有兩條二斤多的。再蒸上四兩臘肉臘腸,各一半切做一盤,如何?”

店主見生意上門,高興地詢問了下,這裡的口音和初入江南的地方又有不同,綿軟減輕卻多顯婉轉。

方長自然是沒有意見,他從來都很隨和。

“好嘞!”於是店主應聲,而後取過旁邊的溼毛巾,重新擦了手,便開始忙碌,吩咐兒子殺魚洗菜,讓妻子添柴。

香氣很快從小店裡面飄揚開來。

店家選了速度比較快的做飯,只用了半個時辰,就烹好了魚、蒸好了肉。

這是路邊村店,沒有僱人,店主讓兒子刷洗鍋竈,親自將菜端到方長桌上,又給盛了飯。

只是這裡的飯碗十分的小,方長估摸着,這飯碗只能裝中原普遍所用飯碗的三分之一,怪不得這裡都是“隨便吃”而不是“按碗賣”。

方長伸出筷子嚐了嚐,果然魚肉嫩且鮮香,而且很肥美。

而且,微微焦黃的魚肉上,點綴着些細碎的綠蒜葉,不僅吃起來美味,看起來也很養眼。

聽見方長的誇讚,正站在一旁擦手的店主,樂呵呵地說道:

“客人喜歡這道菜就好,這油煎大頭魚,可是我們這裡的一絕,步驟簡單且美味,但是沒有足夠經驗,出鍋後的味道也是一般。”

“這道菜要用茶油最爲正宗,起鍋燒熱少放油,將最新鮮的大頭魚殺弄得乾乾淨淨,塗抹裹上薄芡,放作料煎炸後加溫水微微燜一會兒就能出鍋,裡面要加半寸長的蔥葉,最畫龍點睛的還是出鍋時候灑的碎蒜苗,提味又好看。”

方長又吃了幾塊臘肉臘腸,這兩樣的風味,和他在崖上自制和在中原與蜀地吃到的,又有不同,很帶有此地的特色。估計除了手法和製作流程不同之外,還與此地的氣候有關。

只聽旁邊的店主感嘆道: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做魚啊,姜纔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他講述着自己的經驗,也不知道是否正確:“哪怕沒油、沒鹽,做魚也得有姜。沒有油沒有鹽沒有醬、沒有各種作料,只是好吃不好吃的分別,但有沒有姜,則是做熟後能不能下口的關鍵。”

旁邊不遠處的桌上,有個本地口音的人忽然笑道:

“說的不錯,回去我就和我家那婆娘講上一講,說不定他知道了你趙大廚的秘訣,做飯能再好吃些。”

店主回過頭,很熟稔地說道:

“這算啥秘訣,只不過是這麼多年的經驗罷了,只要你少做幾次飯,讓你家那口子多練習練習,也沒啥難的,誰讓你總像老鼠見了貓!”

395、【路遇】293、【石洞交談】307、【後山裡的寶貝】158、【狐谷裡的烤雞】515、【新界域入口的消息】251、【下一步行動】424、【擺脫追蹤】114、【人生充滿意外和戲劇化】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573、【天庭】347、【寶藏】131、【清江岸邊亦繁華】363、【神不靈廟祝瘦】561、【回到平靜生活】140、【女兒也是傳後人】394、【並非南轅北轍】242、【將近關中】572、【方長的建議】424、【擺脫追蹤】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559、【靠自己纔是正道】489、【在山上瞎鼓搗】451、【竟然沒有名字】502、【這樣似乎不夠】449、【合圍敵軍總部】512、【錯誤的“得人心”】340、【貨物】586、【只在此山中】342、【再次突破】572、【方長的建議】557、【方長的見聞】479、【榨出油來】93、【有朋自遠方來,必先勞其筋骨……】480、【帶貨進城,傍晚再回山】430、【街邊偶遇】82、【仙緣鑑】524、【主動邀請】548、【迷途之人】316、【方案】297、【無題】481、【無事練攤取樂】324、【繼續追查線索】122、【對線彩娘子】217、【江湖郎中方長開張了】118、【當堂拷問】285、【走完蜀道】236、【日食】366、【蔥薑蒜三兄弟】388、【方長的“腦洞”】555、【審判】393、【秋天到了】75、【旁有耳目】56、【年輕人有詩和遠方】83、【伏虎酒樓】106、【河工】322、【求救】229、【知見障】324、【繼續追查線索】132、固執喬娘子211、【遠方飛來的信】435、【鹹魚兮福之所倚】245、【給自己上香】435、【鹹魚兮福之所倚】222、【南屏山上有神仙】364、【陽壽】470、【尋仙】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114、【人生充滿意外和戲劇化】327、【伏擊】158、【狐谷裡的烤雞】422、【轉移】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382、【令人措手不及的新情報】355、【女兒紅】577、【鶯啼】156、【彩頭與曲中水人】325、【抓獲】71、【靈劍泉】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32、【鬧事正主】501、【抓個樣品】423、【黑暗亂燉】561、【回到平靜生活】388、【方長的“腦洞”】98、【他反應好迅速】39、【重返仙棲崖】276、【泛舟居海上】185、【鬧市中的偷兒】182、【靠海吃海朝雲港】579、【窮山惡水也思變】261、【堵住】361、【烏篷船上】83、【伏虎酒樓】437、【久別又重逢】312、【一場騙局】41、【詢鹽跡】578、【筒子茶攤】370、【方長管閒事】322、【求救】270、【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