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信物】

面對這個食客的連續問題,方長笑道:

“在下姓方,乃西面雲中山裡一散人而已,今日只是恰好路過此處。”

對於如何發現的對方非普通人,方長沒有說,對方也沒有問。

方長對面這個,乃是隻妖怪。

雖然對方掩飾的很好,但終究有不少痕跡留下,又要淡淡妖氣瀰漫,沒有逃過方長的目光。最主要的是,尋常普通人,可不會這樣會吃鹽,畢竟口再重,也沒法將精鹽當菜吃。

隨手在身旁佈置下隔音禁制,方長繼續笑問道:

“閣下是從水裡來?東海麼?”

“是。”對方漸漸放鬆了一點點,他看方長並沒太多額外意思,便老實回答道:“在下乃是出身於東海,已經在陸地上住了許多年,換了四五處地方。只是天性終歸難改,鹽吃少便會覺得難受,故而常常在用餐時候補上些。”

而後他坦陳了自己出身,卻是一隻帶魚精,成妖不少年。化形後,聽聞人間繁華,便來轉轉看看。“陸地上樣樣都很好,就是水太淡了,讓人不太適應。”帶魚精說道。

對方姓戴,名深,也是自己隨意取得名字,雙方重新見禮,算是認識。

交談中,方長得知,對於陸地上的妖怪,這戴深並沒有多少接觸,更沒有參與他們的組織和活動。卻是因爲,路上和海里的妖精,頗爲缺少共同語言,不管是習性還是交談,都到不了一起。

“在下正準備去東海一行。”方長道。

“東海啊……”戴深復又吃了幾口加足了鹽的菜餚,感嘆道,“剛剛化形那段時間,我在東海上的島嶼間,遊覽過許久,還在幾個小島生活過。”

“感覺如何?”

“弗如中原遠甚。”帶魚精說道,“來到中原,方知道世間還有如此繁華之處,相比起來,島上物產單一且貧瘠,又常有風雨災害,各地交通和訊息更是不便。”

方長點點頭,只聽戴深繼續說道:

“若是真的比較起來,島上的人類們,甚至不如海底下水族的幾個大勢力過得舒爽。”

“哦?”方長驚訝道,“水中還有妖族勢力?”

“那是自然,而且頗有些年月了。”戴深提起這一點來,有些微自豪,“海里面生物衆多,數量遠超陸地。雖然鱗屬開靈化形困難,但是基數足夠,長年累月總有許多妖怪。”

“在不知多少年以前,有幾位修爲高深的大妖,互相幫助,建造了幾處水府,接着又招募人手、拉攏豪傑,很是成了幾方勢力。後來創建勢力的大妖們,終究壽命耗盡往生而去,但這些勢力終究沒有散掉,首領緩慢輪替,倒也越發興盛起來。”

“妖怪不像人類,智慧並非天生就能有,而是要靠運氣開靈才行,故而傳承困難且不穩定。這幾處勢力妖怪衆多,各種皆有,乃是個十分珍貴的去處,對海中妖怪們來說,修行有了問題,必須選擇一方加入,方能有緣後續道路。只是大海茫茫,我們與陸地上妖怪無甚往來,故而少爲人知。”

方長聽得連連點頭,他撤去隔音禁制,叫過店夥計,又給這位帶魚精加了幾道菜,並會了賬。待更多菜餚上來之後,方長才重又將隔音禁制加上。

“多謝。”帶魚精謝過方長,問道,“閣下可是擔憂在海中遇到風險?不用擔心,您可以這樣。”

他性格頗爲爽朗,和方長聊得投緣,乾脆從身上掏出個小貝殼,笑道:

“請將此物帶在身上,這是我所在那處勢力的標誌,雖然這身份信物並不罕見,但是帶上這個,在海里行走時候會有許多方便。”

“那在下卻之不恭了,確實用得到。”

方長笑道,而後接過這個貝殼,揣在身上。

二人又聊了許久,一直待桌上飯菜皆空,窗外雪花停落。

臨走時候,方長忽然對這隻帶魚精說道:“我觀閣下修爲似乎有些瓶頸了?有空時候,不如回東海看看,那裡或會有機緣。”

帶魚精有些眼光,他之前就看出了方長頗爲不凡,聞聽此言,立刻悚然而驚,趕忙記在心裡。

門外暖陽重新掛在天空上,風也聽了。

下雪時候並不冷,之前藏回家裡的人們,也漸漸出現在街上。最爲歡快的是那些孩童,他們互相呼喚着,在雪地裡面玩耍。只是懾於爹孃竹板和巴掌的威懾力,不敢玩太瘋癲,生怕弄髒了衣服回去受苦。

他徑直出了城,一路向東。

覆蓋了大地和山川的雪,經過陽光照射,映得天地間十分潔白,竟比方長身上的白衣更顯素淨。

…………

從廣平府往東,到朝雲港還有不少距離。

之前方長曾經走過這條路,只是未曾在朝雲港出海。

雖然天氣有些冷,但是離開廣平府幾十裡後,地上便再無雪花痕跡,只剩下乾枯的大地,還有不見絲毫生氣的田野。

天地大劫已經影響到了這裡,不少地方明顯有着兵禍的痕跡。

還好百姓們活的頑強,災劫過後,能夠逃掉的人復又回鄉,繼續過日子。只是繁華不再,滿目瘡痍,人口也少了許多。很多地方有缺糧的問題,甚至連第二年的種子都沒有着落。

還好之前有種名爲地薯的作物,被人推廣開來,長得快、產量不錯、不挑地力和季節,最重要的,是爬腕的莖葉也能充飢,讓百姓們能夠撐過這段災後青黃不接的時候,救了許多人。

方長這一路,並未遇到賊寇和軍閥,倒是在離着朝雲港百多裡的地方,遇到一支正在北上的義軍。

這也是他第一次見到義軍的模樣,之前只是和兩位大劫主角通信時候,在紙飛機上的字裡行間,進行驚鴻一瞥,窺得幾分鱗爪。

周圍的百姓們聽說要過兵,大部分早就逃得無影無蹤。畢竟匪過如梳兵過如篦的古訓一直在耳,而之前那些挎着刀子的人給附近造成的損害,還歷歷在目,所以逃走纔是主旋律。

倒是有那少部分沒來得及跑掉的人,還有那些年紀太大,寧可與家偕存偕亡也不願再跑的老人們,驚奇地發現這隻軍隊並不擾民,只是悶頭行軍,頂多討口水喝便再次遠去。

方長站在路邊,看着這隻扛着刀棒銃炮,士氣高昂、步伐整齊的隊伍,從遠方列成長列,隆隆而過。

雖然目前地裡沒有作物,他們還是習慣性沿着田埂行軍。

498、【贈予】227、【千里獨歸人】587、【問對】213、【消費降級】408、【雪地裡奇怪的帳篷】362、【吃豆腐的小官】318、【義士襄助】356、【廢墟里的希望】142、【百業待興】234、【三岔口】460、【神助攻】83、【伏虎酒樓】432、【山頂小村】595、352、【妖怪們的教室】518、【平安】376、【進山】590、【走馬觀花】421、【遮掩窺探的至寶】521、【歸來也得食補】323、【單騎追蹤】538、【算不算有緣人】26、【虎橋鎮前伏虎橋】195、【是山神顯靈麼】455、【陣前商議】61、【退隱江湖】518、【平安】12、【妖物興風雨】121、【端倪今初現】443、【魏和的小夥伴變呆滯了】75、【旁有耳目】585、【雲深不知處】317、【順利且快捷】245、【給自己上香】520、【異域小鎮】375、【山水如畫】559、【靠自己纔是正道】432、【山頂小村】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514、【動了動了】29、【羊肉面小攤】244、【蟻山腳下劍仙廟】360、【九尾狐不是狐】78、【新客暫居】220、【茶館】472、【指路】245、【給自己上香】516、【騙子西門鶴】402、【登高眺望以尋逐】541、【遊記手稿】579、【窮山惡水也思變】137、【事畢離去】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318、【義士襄助】69、【去而復返】165、【離開寧河府】516、【騙子西門鶴】574、【甜瓜籽】561、【回到平靜生活】497、【傳授】525、【給人出個好主意】6、【火塘邊的竹筒鮮茶】422、【轉移】525、【給人出個好主意】346、【藏寶圖】24、【天象變化 前身遺願】459、【出使】406、【正面莽上去】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37、【水落石出,何去何從】212、【耕牛的理想】458、【守將庚永新】18、【第一批陶器】318、【義士襄助】484、【暴雨】388、【方長的“腦洞”】146、【師徒齊栽樹】0、【猴子麻了】69、【去而復返】419、【暴露】320、【抗議】158、【狐谷裡的烤雞】40、【白衣展望與葫蘆籽】508、【下山,再次下山】333、【啓航向大海】124、【洞盱江邊尋渡船】596、【腳伕之後搞運輸】86、【方長病了】219、【小路前方又一城】402、【登高眺望以尋逐】397、【另外一個人】45、【接待上門客】162、【如何避災免禍】568、【入場】328、【初冬的雪】347、【寶藏】385、【舊客來訪】82、【仙緣鑑】360、【九尾狐不是狐】412、【河邊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