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

在另外一個角落,那位名叫“慶哥兒”的小童,也待在那裡,捧着本書籍正在朗誦。

慶哥兒頭頂髮髻中,那根方長贈予的銀簪,依然明晃晃地。

那是當初見到小童拾金不昧,方長興之所至,隨手所贈予的。而對於慶哥兒的母親,那位拒辭酬金略有些固執的喬娘子,方長也是印象深刻。

在另外一間課堂裡,方長還見到了虎橋鎮上,羊肉麪攤攤主老徐的兒子徐五仁。

長時間未見到,五仁的個頭又長了一截,當初那個有些富態的小夥計,也變得有些削瘦。

課堂很新,看來隨着人員擴招,這裡重新設置過。

這時候氣溫正好,所有窗子都高高地支起來,只爲了更好地採光。裡面有講臺和講桌,還有按照方長之前建議刷了墨的木黑板,以及用白堊製作的粉塊做書寫用。

幾個年輕書生,正拎着戒尺,在課堂裡面逡巡,不時地解答下孩子們的疑惑,或者糾正下句讀。

外面幾顆大樹成蔭,院子裡還有整齊地菜畦,裡面一片綠油油,那是師生們一起下地的成果。據說,在外城以內的幾塊學田,也是由師生們輪流去耕種的。

用兩位簡先生的話說,天下以農爲本,無論是哪行哪業,能夠了解些農事,都於自身有益。所以學堂裡面,特地開設了農科,讓學生們親自勞動,增加對農業的瞭解。

在幾間教室轉了一遍,方長甚感滿意。

這裡被簡正初簡正清兩兄弟,經營的蒸蒸日上,確實有一番新氣象。

這便已經足夠。

方長解除了身上“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狀態,也沒和人打招呼,轉身便出了門。

他按照記憶尋覓着路徑,找那興慶府書館。

有段時日沒來興慶府,這裡的景象變化不大,各種建築一如往昔,僅僅是多了些修葺痕跡。即使生活節奏比鄉村快上不少,城裡的百姓們過得依然算悠閒安逸,城裡建築的更新也沒那麼快。

掏出簡正初的竹牌,方長用正常方式,順利地走進了書館之中。

進門口的矮櫃檯後面,管理圖書的依然是那位“等價交換”陸紹元。少年人個頭竄的快,比起上次見面,這小童身高又長了幾寸,身上衣服已經有些不合身。

似乎是在這個職位上,可以方便地大量閱讀,陸紹元的氣質更爲秀華,明顯在這段時間裡,其向肚子裡又塞了許多學問。

來往的人許多。

有的是來借書,有的找地方閱讀和做筆記,還有的坐在較好的位置上,給書館抄書,以抵償借閱費。

書館裡面不僅有往來的讀書人,還有普通的識字百姓,有些拘謹地掏出憑證,取了書籍快步走開。方長還見到,有人拿着書籍,隨意找個平整地方一屁股坐下,接着掏出手帕擦了手,才小心翼翼地開卷,如飢似渴地閱讀。

興慶府書館是倉庫所改建,又經工匠們擴建了門窗,給地磚做了防水,採光很不錯。書館裡面,一排排的歷經過滄桑,斑駁破舊的書架散發出陣陣墨香,令人心神寧靜。

方長走上去,輕輕用中指指節敲了敲櫃檯,接着用不影響周圍人的聲音,小聲笑問道:

“你怎麼不去上課?”

手旁堆了幾本借閱記錄,正埋頭在自己手中書裡的陸紹元,聽到眼前動靜,立刻擡起頭來。見到是方長,他明顯吃了一驚:

“是……方先生?好久不見,歡迎。”

方長點點頭,算是打招呼。

他從包裹裡面掏出了包來自西域的果乾,遞給陸紹元,然後又重複了一邊問題。

陸紹元禮貌地接過,致謝後回答道:

“我們這些先生的親傳弟子,是不用去上課的,只需要按照老師給的任務學習。”

旁邊聞訊而來的興慶府書館管事樂東,也湊過來說道:

“陸師弟是先生們的關門弟子,從此以後便不再收親傳,他天資聰穎,記憶超羣,學問上面,已經超過了很多進門比他早的師弟,自是不用再像同齡孩童一樣上課。”

指了指所處的書館,陸紹元笑道:

“而且這裡纔是做學問的好地方!典籍衆多,平日裡我也能隨意取看,能夠在這書館裡做事,實在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差。坐於一隅,卻能夠遍覽四方,差不多是我輩讀書人夢寐以求的活計。”

書館裡面的藏書又多了不少。

似乎看到方長的目光,管事樂東略帶些自豪地介紹道:

“周邊慕名而來借閱的人,每天有許多。還有些名宿捐出藏書,爲此書館特意新建了間房子,用來藏書。不過,書庫擴充的大頭還是閱覽者們手抄的書籍。”

“按照書館的規矩,交不起閱覽費用的,只需要用書館提供的筆墨紙張,爲書館工整地抄上幾本書,經過校對確認合格之後,便能抵消借閱費用。甚至有些家中不差錢的,也參與進來,讀書人們以此爲雅事。”

“一般每部書,書館裡都會保留三五本,以供大家借閱,多餘的部分,會被送到其他地方——有不少府縣裡有名望的讀書人們,也效仿興慶府,開上一家書館,即造福桑梓,也顯得當地文教有方,說出去很有面子。”

“這些新開的書館,對於能夠用於補充書籍,很是渴求,尤其是那些珍本孤本的複製品,收到書館的饋贈之後,他們往往還會還禮,有書的回贈些書,產筆墨紙張的回贈些耗材,資金充沛的回贈些銀錢作謝儀。”

“除此之外,書館還聯絡各地,使錢購買那些館裡沒有的印本,先生您上次留下的錢,也被用在了這裡。”

看了看周圍,桌邊、書架邊上,許多讀者或立或坐,還有的蹲在地上,有的捧着手中書籍如飢似渴閱讀,有的端坐桌旁邊念便記,還有的只是大致挑選後便拿在手中,準備借出去享用。方長笑道:

“如此甚好,甚好。”

“今日前來書館,一是看看這裡變成了什麼樣子,二是再贊助些許。”

說罷,他伸手到後面包裹,將自己在西域所得,全部掏將出來,不待陸紹元和樂東反應過來,塞到他們手裡,接着飄然而去。

捐款倒也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方長心中覺得這樣挺好,便如此做了。

兩位簡先生的學堂是未來,這裡則是現在。

大劫之下,在天下不管是聽到的還是看到的,大都是衰落和逐漸破敗,最好的也不過是保持平常模樣。

只有這興慶府,人族氣運蒸蒸日上,還有帶動周邊的勢頭。

真個是無量功德匯聚之地。

這裡很好。

方長想着,擡頭看了看正明媚的秋日暖陽,而後緊了緊背上包裹,準備找車馬行乘車離開興慶府城,向西去懷鳳府。

586、【只在此山中】492、【只怪當時太天真】399、【農村白事兒】413、【風盤山】393、【秋天到了】49、【修行路上須懷貞】55、【懷鳳府】170、【辟邪之火】152、【靈泉劍歸】78、【新客暫居】413、【風盤山】42、【前往串門】181、【港口送別】565、【有劍來訪】250、【李代桃僵】340、【貨物】359、【車隊失竊】296、【又到洞盱江】320、【抗議】447、【姓名錯位】96、【你賠我徒弟!】462、【中軍帳外的竊竊私語聲】27、【黃塵百戲多】392、【方長是啥妖怪】236、【日食】163、【準備束脩】294、【鶴仙人】42、【前往串門】539、【新土地是故人】348、【跟帖留言】415、【機緣再至】70、【崖上的不速憨客】448、【殺氣幹雲霄】175、【包廂還是那個包廂】223、【不能空手上門】197、【猴子和桃樹的恩怨】562、【山河圖】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75、【旁有耳目】289、【豆花】564、【讓正主自己來】341、【阿牛的消息】34、【託夢授良方】391、【年輕真好】433、【毛賊方長】162、【如何避災免禍】16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364、【陽壽】47、【爐火旺 置辦忙】168、【劍破黑風】59、【成語不能亂用】94、【魏和】315、【破局所需的兩個人】468、【清理下揹包】582、【等待客人】184、【萍水相逢】530、【店主和村長】161、【新配方】453、【口號】283、【蜀地有劍仙】528、【溫室大棚與瓦罐丹方】77、【山中無歲月,寒過方知春】483、【狀元之材】203、【蹄瓣與十指】53、【人間風雨避復來】316、【方案】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51、【重過小鎮】552、【代爲引薦】1、【先安頓肚子,再……】105、【攔路求被騎】188、【街邊乞丐們的話題】7、【山洪與山神】137、【事畢離去】110、【陋居閒話】353、【飯前口號所透露的…】398、【捏碎,統統捏碎】307、【後山裡的寶貝】155、【特派員】225、【別人家的徒弟】409、【帳中人】159、【下山途】328、【初冬的雪】22、【草叢中的動靜】367、【桃花尚未盛開的地方】283、【有人水面踩滑板】411、【傳聞】276、【泛舟居海上】144、【胡云的請求】513、【城隍曾經做的孽】282、【入蜀】361、【烏篷船上】341、【阿牛的消息】169、【向着朝陽升起的方向】47、【爐火旺 置辦忙】541、【遊記手稿】108、【煙消雲散 得見真我】86、【方長病了】257、【一網打盡】520、【異域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