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迴光返照】

對此方長並不意外,這種情況倒也常見。

人類是種很複雜的生物,最高尚的高尚和最卑劣的卑劣,都能在這個羣體中看到。所以這種看到慘事於心不忍,收留遭難鄰家老人的事兒,並不太讓人意外。

而且剛剛方長的診斷並不是無的放矢,按照大夫的標準,確實已經是時日無多。而他並不適合出手阻止這一切,畢竟生死之事乃是天命,貿然救治,干涉的因果太多,而且有違自己修行之道。

他只是繼續和麪前的父子二人聊天,瞭解一下這背後的故事。

面前父子二人雖然身上手上有風霜之色,院裡擺滿了生存所用木工工具,和未完成的木器,但依然能從他們的膚色上,看出二人原本的養尊處優。加上屋子裡裝滿幾個書架的書籍,可知也是詩書傳家的人。

“閣下是因何而落魄至此?”

像普通江湖郎中那樣打量了周圍後,方長朝面前宋環問道。

對於他的問題,面前中年人倒也不以爲意,畢竟事情已經過去許久,不再以之爲愧,更何況面前這位郎中,無端的讓人心生親近。

於是他拽過旁邊掉漆的木凳子坐下,嘆道:

“那是好幾年前的事兒了,在下曾經也是飽讀詩書,官至幾州督巡,雖然官職不高但權責不輕。但後來進京述職時候,因事情惡了上官,被剝了官職發落爲平民。”

“爲宦幾年,倒也沒攢下什麼錢財,去職後又沒有收入。幸好家中人丁稀少,遣散了僕人之後,用年輕時候手藝做些木工活計,兼幼子聽話貼心,倒也勉強餬口。”

方長問旁邊少年道:

“這幾年讀書可曾落下?”

“不曾。”少年十分自信地說道。

旁邊宋環也道:“雖然落魄,但家中藏書都留了下來,就算有孤本珍本要賣掉,在下也提前眷抄。加上罷官之後,平日裡竟然有了許多閒暇,可以自在教授吾兒。”

少年宋山在一旁連連點頭說道:“就算是白日裡做活時候,爹爹也總是口中不停教授我學問叻。爹爹當官時候,可沒空教我,甚至一年到頭都見不到他幾次。”

欣慰地撫摸了下孩子的腦袋,中年人嘆道:

“宦遊人家,常態如此。且不說落魄了家鄉也回不去,原本有來往的親戚也往往會斷了聯繫,書中說的好: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唉……”

三人正自交談,旁邊榻上無力的哎呦聲傳來,卻是昏迷的病人正在醒來。

“水……”

宋山走到一旁,在水罐裡面倒了些清水,餵給牀上老人。幾口下去,溼潤感覺給病人帶來了些許清明,睜開眼睛朝宋山道了聲謝,又看到旁邊方長樣子,語氣虛弱地說道:

“是大夫來了啊,莫要破費了,自家人知自家事,我這情況已經沒有救了。”

三人沉默了下,倒是旁邊宋山安撫了他幾句。

老者微微打起了精神,說道:

“我這輩子也算值了,只可惜老年不慎,落魄時候又遇到了這種事情,導致垮了身體,算是再沒有機會重新起家了,這時候死了也挺好,免得後面日日自怨自艾的淒涼,都怪這場怪病。”

倒是方長忽然沉聲說道:

“還有什麼話想說,不如都說出來吧?是否有什麼遺憾或者有身後事囑託?”

聽到這位“郎中”說出這話,不管是宋環宋山,還是躺在榻上的老者,都扭過頭來看說話人。他們都意識到,現在是病人迴光返照的時候,怕是榻上之人,馬上就要撒手人寰。

老者掙扎着要坐起來,宋山立刻上前扶起,又在後面墊了東西讓他坐穩。

他看了看周圍,比剛剛又精神了些,語速不快地說道:

“身後事?也沒啥可說的,現在我也是身無長物,一身輕鬆。還好我家裡人丁不旺,僅有的兩個孩子不聽話,帶着錢財兵刃進了江湖,早就不知道去哪裡了,也只當他們沒有,也不用給他們交代。等我死了,你們施捨張草蓆把我一卷,丟進城外亂葬崗裡就好。”

說到這裡,老人又有些憤恨:

“只是老天無眼,原本我在家裡,有屋有田,家裡有的是佃戶,畜棚裡幾十條牲口,結果竟然發大水,河流改道。幾代人積累的家業,一朝喪盡,家裡的田地屋舍都被河流改道沖毀,佃戶也跑光了。

“本來在這裡籌劃着,去什麼地方買塊田重新起家,都怪我鬼迷心竅,結果又被那些賊人誆騙,現在什麼都沒剩下。”

“其實到這一步也不是太大問題,我知道怎麼從一個窮人變成富人,給我十年,再有個兩三次災荒,我還是人上人……可惜,這病,這幅身體是不會給我時間了……”

宋山在一旁皺了下眉頭,說道:

“十年保準發家?這會不會是不義之財。”

迴光返照的老人看了他一眼,連連嗤笑道:

“這天下間,有哪個起家都是義財?都是雙手沾滿罪過的人。就算那些傳承多代的富貴人家,也無非是祖上做惡,等後代兒孫再不斷行善,養出個好名聲,也就有了底蘊。”

眉頭皺得更深,宋山繼續道:“這不合理。”

老人哈哈一笑:“當然不合理,但報應又不搞連坐,死後投惡胎也是自己的事兒,與後代兒孫無干。說到底,這些土地財產傳承給後代,就像皇位爵位往下傳一樣,乃是天經地義之事,這種樣式總是避免不了。”

宋山沉默不言,倒是他父親宋環微微嘆氣。

爲官多年又是各地巡查的職位,他知道面前老人所言不虛,這種事情雖然聽起來不合理,但卻是普遍現象。

又聊了會兒,榻上老人誇獎致謝了宋家父子幾遍。

而後,他便如打瞌睡一樣,慢慢低頭,最終斷了呼吸。方長入了修行後自有靈視,他能看到老者魂魄悠悠而出,藉着最後那口陽氣,瞬間出屋離院,也不用巡遊差人們指引,如平常情況一樣,入了輪迴路。

358、【狗頭軍師柳丞相】344、【怪病和海盜事】394、【並非南轅北轍】391、【年輕真好】120、【猴妖孫雲的情報】597、【物歸原主】440、【河東河西】117、【捉妖】387、【鐵鍋與炒鋼】490、【新的經營方式】193、【極其出乎意料】68、【撥開雲霧重見日】533、【幼童指路】431、【恭喜】575、【去尋想尋之人】104、【夜宿縱斷山】422、【轉移】411、【傳聞】212、【耕牛的理想】354、【自誇法寶與手到擒來】394、【並非南轅北轍】182、【靠海吃海朝雲港】140、【女兒也是傳後人】129、【半生蹉跎前路茫】576、【雛鳥】566、【當年的消息】61、【退隱江湖】0、【猴子麻了】430、【街邊偶遇】191、【爲山主準備貢品】346、【藏寶圖】445、【撒過狗糧的知州】138、【新年將至氣象新】576、【雛鳥】317、【順利且快捷】267、【黃沙漫漫】445、【撒過狗糧的知州】574、【甜瓜籽】585、【雲深不知處】71、【靈劍泉】540、【滑竿上的錦衣員外】146、【師徒齊栽樹】263、【贈佩】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370、【方長管閒事】393、【秋天到了】560、【南屏山師徒】413、【風盤山】179、【這番乃是回合制】537、【時過境遷】289、【豆花】520、【異域小鎮】575、【去尋想尋之人】271、【前面是居海】573、【天庭】553、【入夢】344、【怪病和海盜事】177、【方先生水平有多高】334、【依然在途中】519、【入界一探】253、【裝滿人類的奴隸營】495、【街角煎餅】204、【阿牛學會了用筷子】435、【鹹魚兮福之所倚】386、【鍊鐵小高爐】150、【千里之隔】364、【陽壽】381、【圍攻朱雀堂】568、【入場】76、【說天下人間】257、【一網打盡】418、【被處決之後】555、【審判】218、【迴光返照】266、【身在草澤,胸懷家國】526、【忙碌與悠閒】340、【貨物】517、【浪子難回頭】398、【捏碎,統統捏碎】11、【斷絕的水源】565、【有劍來訪】272、【這個飯館的名字……】196、【奇特山谷】385、【舊客來訪】295、【目標:回仙棲崖】41、【詢鹽跡】236、【日食】300、【無量功德匯聚之地】357、【柳丞相和於大帥】586、【只在此山中】506、【邀請參觀】547、【確切消息】114、【人生充滿意外和戲劇化】120、【猴妖孫雲的情報】412、【河邊小路】503、【卜】588、【壯闊的施工現場】306、【崖上瑣事】141、【足下雲起時】355、【女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