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論道

修道· 7 論道

秦峰只看到人影一晃,自己腳下便憑空生了一朵祥雲,有一丈方圓,扶搖直上,勁風撲面,讓秦峰一時有些窒息的感覺。接着又見李靈淵擡手一揮,這風便止了。

秦峰大感驚奇,問道:“真神奇,駕雲飛行,揮手止風,真人,你是如何做到的?”

李靈淵呵呵一笑,道:“這些都叫作法術。”

“法術?法術是什麼?”秦峰道。

李靈淵沉思了片刻,道:“法術是什麼?這些就要從頭說起了。所謂大道無垠,‘道’無處不在。你、還有我,包括這世間一切芸芸衆生,所處地界,世間,空間,皆由‘道’而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無窮便是指的這無量世界,無盡衆生,以及一切所有。所謂修道,乃是指逆道而修,順爲凡,逆爲仙。修道者,有三大境界,每一境界有一大劫。第一境界,天地人三才境,便是指的‘無窮’逆道而修,以無窮歸三,以無窮世界,無盡衆生之身,而歸天地人三才。第二境界,陰陽二極境,無窮歸三,三歸二,天地人三才歸陰陽二極。第三境界,歸一元化境,是指,二歸一,陰陽二極歸一元。無盡衆生,悟道,而修天地人三才,曉陰陽二極,歸一元化境,終而得道。指的就是這些。”

秦峰聽的不是很明白,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是不是這個意思?有了‘道’,纔有了一元,有了一元,纔有了陰和陽,有了陰陽,纔有了天地人三才,有了天地人三才,纔有了無盡衆生,無量世界。只是,我不明白,一元,陰陽,天地人三才是什麼?”

“一元指的混沌初開的時候,一切的開始。陰陽是陰和陽兩種對立的屬性,萬物皆有陰陽之分,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陰和陽是對立的,但是又是同時存在的,缺一不可。有了陰陽,纔會有天地人三才,這無量世界,無盡衆生,便是從三才而來,其中天指的是時間,地是空間,人便是這無盡衆生。”李靈淵詳細的解釋着。

“那這些,跟法術有什麼關係呢?”秦峰道。

李靈淵道:“正所謂,無法無以成方圓,一切皆有法。國有國法,家有家法,道亦有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沒有地就沒有辦法生存,地沒有了天便不會存在(天在這裡可以理解爲宇宙星空,沒有了宇宙還會有星球嗎,沒有了星球便沒有了地),沒有了道,天就不會存在。所謂法術,就是修道之人,借用‘道’的法則的一種方法。”

“那法術人人都可以學嗎?”秦峰道。

“大道無處不在,道之法便無處不在,自然人人都可以學得,不過這種方法,不是每一個人能夠做到的。就比如,你可以搬動一百斤重的石頭,我卻可以搬動一萬斤乃至更重的石頭,你的力量不如我,我能做到的,你自然就做不到。”李靈淵道。

“我怎麼樣才能擁有跟你一樣的力量呢?”

“這就好比人,十歲的孩子,可以舉起十斤重的石頭,三十歲的大人,可以舉起一百斤重的石頭。大人爲什麼會比小孩子有力氣呢?因爲大人吃的飯比小孩子多,人吃飯了纔會長大,長大了纔會有力氣舉起更重的石頭。修道也是這樣,你現在是剛邁入修道一途,可以舉起一百斤重的石頭,我比你修道的時間長,修煉的比你多,境界比你高,我就比你有力氣,有力量。人長大靠的是吃飯和時間,修道者的境界增長,靠的就是不間斷的修煉和時間。”李靈淵道。

“但是每個人都是可以長大的,修道的話,每個人都可以得道嗎?修道者爲什麼會有三大劫呢?”秦峰道。

李靈淵思忖了片刻,道:“正所謂順爲凡,逆爲仙。凡人雖然沒有三大劫,卻有八大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況且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長大的,人會遇到各種天災人禍等等而死亡。而修道者的三大劫,其實就是普通人的天災人禍。而且修道者是逆‘道’而修,就好像逆風而行,風會阻攔你的,自然,逆‘道’而修,‘道’也會阻攔逆它的人。”

秦峰沉默不語,看着兩側飛退的白雲藍天,望着腳下衆生,又問了一句:“修道就沒有八大苦了嗎?修道的人不也要經歷‘生’嗎?難道修道的人,沒有慾望嗎?沒有慾望的話,修道者求的是什麼呢?既然有所求,就是求不得,放不下了。”

李靈淵聽完這段話,驚訝不已,睜大雙眼看着秦峰,說不出話來。

秦峰依然無所覺,接着道:“不僅僅是凡人有八苦,修道者也有,因爲修道者也是人。一切萬物,皆有來處,有來處,便是生,有來處,便有去處,有去處,便是死,有生死,便有苦。若是得道的,沒有慾望的話,我不知道,這石頭,這厚土是不是有慾望,算不算是得道。‘道’有來處嗎?‘道’有去處嗎?‘道’有慾望嗎?”

秦峰連續問出了關於‘道’有來處否,有去處否,有慾望否,三個問題,也引起了李靈淵的思考,進入修道界幾百年來,李靈淵從來就沒有思考過這些事情。是啊,‘道’有來處否,有去處否,有慾望否?

秦峰頓了頓,自問自答道:“你剛纔說一切皆是由‘道’而來,包括這空間,還有這時間。空間爲宇,時間爲宙。萬物皆有陰陽之分,陽爲陰之體,陰爲陽之魂,如此,空間便是‘陽’,時間就是‘陰’。這宇宙便是道,一切萬物,這無量世界,芸芸衆生,皆在宇宙之內,皆爲‘道’所生。只是不知道,道’有來處否,有去處否,有慾望否?若是有來處,有去處,有慾望。真人,你可知道,這時間,空間,從何時何地開始,到何時何地結束,這宇宙,求的又是什麼?”

李靈淵思索良久,道:“我修道五百餘年,從來不曾思考過這些事情,更加沒有聽人說起過。只是我知道,就算是到了歸元第七境,成道境的尊者們,可以瞬息千萬裡,也不曾到過這空間的盡頭,也不曾看到。至於這時間從何開始,更加無人知道。若是這宇宙有開始,有結束,那麼是從哪裡開始?這時間,從哪裡開始?時間的開始沒有時間嗎?這空間,到哪裡結束?若是空間有盡頭,那麼盡頭是什麼?若是空間盡頭有東西,那不還是空間嗎?”

李靈淵也問出了許多關於道的事情,兩人都沉默不語,秦峰忽而想到了《修道》上的那句話,“得道可脫離無盡輪迴人生苦海。”腦中瞬間豁然開朗,喃喃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麼了?”李靈淵道。

秦峰一陣哈哈大笑,道:“我明白了,‘道’無來處,無去處,無始終,亦無所求。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如此,‘道’就不苦。《修道》上說。‘得到可脫離無盡輪迴人生苦海。’修道者,終究只是修道,若是修道,便沒有得道,沒有得道,那麼就有八大苦。所以,《修道》才說,‘得道可脫離無盡輪迴人生苦海。’所以只有得道,纔沒有八大苦,所謂人生苦海,應該指的就是這八大苦了。只有和‘道’一樣,無來處,無去處,無始終,無慾望,才能沒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八大苦。”

李靈淵驚奇不已,不,應該說是震驚,想不到秦峰小小年紀,僅僅聽了自己對於“法術”的由來,就可以想到這麼多東西。

秦峰忽然又失落下來,道:“若是如此,得道就可以脫離無盡輪迴人生苦海的話。萬物皆分陰陽,沒有了悲苦,那麼也就沒有了喜樂。天下熙攘,皆爲利往,如果沒有喜樂的話,修道到底求的是什麼呢?沒有了苦,也就沒有了樂,沒有了悲,也就沒有了喜,如此說來,‘道’是無悲無喜的,那麼無悲無喜是什麼樣的呢?這石頭,有悲喜嗎?”

問題進入了一個死衚衕,李靈淵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就像男人不知道女人的心思一樣,李靈淵隨意說了一句:“你又不是石頭,怎麼會知道石頭有沒有悲喜?”

秦峰頓時如夢初醒,喃喃自語:“是啊,我不是石頭,怎麼會知道,石頭有沒有悲喜呢?”(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兩人皆沉浸在自己剛剛對‘道’的領悟中,誰也不說話,只顧駕雲一路向西而行。

太陽也追隨着兩人的腳步,一路向西,這天,也黑的慢起來,好像是這人跑過了太陽,也好像是太陽留戀身下的風景,讓這一天比往日漫長了一些。

也不知過了幾個時辰,飛鳥罕至的雲層之上,居然顯現了一座座兀立的山峰,如仙人宮邸般插在雲層之上,林林立立,縹緲深遠。

秦峰看到此景,禁不住感嘆道:“難道,真的有仙人嗎?這裡是仙人的居所嗎?”

李靈淵呵呵一笑:“這裡就是咱們的門派,西方崑崙仙山,也叫崑崙仙境。至於你說的仙人,我只知道仙道有仙界,佛道有佛界,魔道亦然有魔界,另外還有神界,冥界等等。乃是修道者達到歸元第六重境界、闢界境的強者開闢出來的單獨的一個世界,佛魔兩界我不知道,我們仙道之人,若是修爲達到了歸元境第三重合體境界,自然會有仙界之人前來迎接。”

“修道者的門派很多嗎?”秦峰道。

李靈淵道:“修道者根據自己所修之道的宗旨不同,也分爲各個不同的道派。其中神州大陸有,仙道,佛道,巫道,魔道,妖道,鬼道。在神州大陸的西方,有一塊大陸,我們稱它爲西方大陸,他們不像我們分爲各個宗派,而是分爲各個種族,有神族,血族,精靈族,矮人族,巨人族,龍族等等。其中西方大陸的龍族與我們神州大陸的天龍是不屬於一個種族的,雖然他們都被稱之爲龍。同時西方大陸他們也有自己的強者所開闢出來的世界,如神界,天界,冥界,等等。這些我只是在門派的典籍看到過,要知道,東方神州大陸與西方大陸之間是汪洋星海,而汪洋星海中生活着一個獨特的種族,海族。縱然是尊者,若非迫不得已,也不願意進入汪洋星海。所以想要到達另一塊大陸,除非是達到歸元境界,成爲尊者,纔敢自星空外進入另一方的大陸。然而就算是尊者,也鮮有人願意到另一方的大陸的,你要知道,每個大陸的各個宗派或者說種族,對於外來勢力,都是充滿敵意的。”

秦峰對於李靈淵所講的這些不是很明白,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很遙遠的事情,所以他把李靈淵所說的,當成給自己講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