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困獸與破城之策

當內城西側城牆被攻破時,洪承疇完全有機會逃出南京城去,因爲此刻他手下能控制的除了五百八旗以外還有數千綠營,如此兵力選擇任意城門都可以輕鬆突圍。

可是對於洪承疇來說,他除了堅守滿城之外已無退路!他是個降臣,卻受到滿酋的重用,爲的就是憑藉他的威望憑藉他對明朝官場的熟悉安撫江南。來到南京之後,洪承疇先後招撫了數路明朝殘餘,又剿滅了聲勢浩大的金聲義軍,眼看着江南就將安定了下來,誰知道崇明軍的千里奔襲讓這一切都成爲了泡影。

洪承疇不敢想象,若是真的就丟了南京他會得到什麼下場。南京若是落到明軍之手,整個局勢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江南一帶的百姓必然紛起響應,如此整個江南將頃刻間不復爲大清所有。而自己,作爲鎮撫東南五省的總督,所有的責任都會落在自己頭上!丟官罷職殺頭都是輕的,恐怕全家人都會因爲自己受到牽連。投降?自己已經叛明降清,再投降了的話,誰還會相信自己?那任思齊會接受自己投降嗎?自己投降了,遠在北京的家人怎麼辦?恐怕全家男的會被滿人斬殺,女的會發配給披甲人爲奴。想想那種情景,洪承疇就心裡發寒。

罷了,自己已經是個膩臣了,就不再反覆了。就讓我做大清的忠臣,死在這滿城之中,如此看在自己爲國盡忠的份上,希望睿親王多爾袞能夠寬恕自己的家人!

下定決心堅守之後,洪承疇立刻開始佈置滿城的防禦。滿城就是原來的南京宮城和皇城,佔地約有內城的五分之一,城牆垛口甕城箭樓馬面護城河一應俱全,防禦設置比內城牆還要強大。跟隨洪承疇入城的只有不到四千人,可是滿城內部還有上萬八旗兵家屬,其中的僕役包衣武裝起來也有三四千,也可以上城協助防守。

手中掌握着六七千兵力,又有堅固的城牆可以據守,使得洪承疇心神稍定。滿城內各種物質一應俱全,又儲存着大批量的糧食,城牆的長度比內城小得多使得佈置兵力更加充足,洪承疇完全有信心堅守一兩個月。只是,那聲巨大的雷霆是怎麼回事?明軍是如何攻入內城的?洪承疇心裡充滿了疑惑。

攻入內城之後,除了不到四千人跟着洪承疇進入滿城,其他的綠營兵都繳械投降了,據統計投降的綠營兵大概有四千餘人。對這些降兵,依着任思齊的內心最好全部斬殺,可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這麼做,因爲江南各地還有着數以萬計的綠營兵,斬殺降俘的名聲一旦傳揚出去,會激發其他綠營兵的拼死反抗,如此將成倍增加佔據江南的難度。而且對於大多數普通的綠營兵來說,他們當兵就是爲了吃糧,根本沒有什麼家國概念,所以才一次次的跟着上面的將領投降。但是這批綠營兵經過清廷的整編之後,留下來的都是當慣了兵廝殺慣了的,都是戰技高超的人,若是能夠爲己所用,必然會大大增強崇明軍的戰鬥力。

於是任思齊便命令把這批降兵先收押起來,爲了防止生變,軍官和士兵隔離了開來。

三萬多崇明軍主力已經陸續開入了內城,佔領了各處城門城牆,堵住了滿城的四道城門,把最後的清兵死死的圍在滿城之中。

魏國公府,既是原來的吳王府,朱元璋稱帝前居住的府邸,後來賜給了功臣徐達,成爲了魏國公府,也是洪承疇入南京後的總督行轅所在。如今這裡成爲了任思齊的駐地。

正堂之中,衆將雲集,商議着最後的攻城之策。雖然已經連續攻破了兩道城牆,可是面對着幾千人據守的皇城,看着那高大巍峨的城牆,寬闊的護城河,任思齊也不禁暗自頭疼。

會場的氣氛很輕鬆,衆將七嘴八舌的說着話語,畢竟現在南京城已經算掌握在了手中,僅剩一小撮敵人被包圍在小小的皇宮之中。

“還有什麼說的,西城是怎麼破的,如法炮製不久行了。”茅十八大大咧咧的說道。立刻引得很多人附和,面對如此堅城,炸開城牆當然最好的辦法。可是也有很多人比較迷糊,其中就包括被特許參加會議的降將卜從善,劉澤泳二人。因爲這二人知道滿城內部清兵的底細,任思齊特令他們參加會議。這二人剛投降清朝不久,對滿清並無什麼忠心,當內城被突破,洪承疇下令撤退滿城時,他二人見勢不妙,果斷下令手下投降。

“打破城牆並不難,難得是若是皇城內的清軍做魚死之鬥,或者突出來試圖逃亡,必然會給咱們帶來巨大的損失。”李彥直搖頭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茅十八不屑的道。李彥直搖搖頭不再和他爭辯。

“就是,咱們在鐘山上有着幾十門紅衣大炮,每一門都能夠得着皇城,只要大都督一聲令下轟他孃的,幾十門大炮同時轟擊,我就不信裡面的韃子能夠承受的住。”新任鎮將陳名揚大聲道。

“能不破壞皇宮還是不破壞的好,”陳子龍皺眉道,“咱們既然打下了南京,肯定要恭請隆武帝還都南京,若是皇城破壞嚴重,還得動用民夫花大力氣花大量銀子修繕皇宮。不太值當。”

“什麼隆武帝還都南京?咱們好好打下的南京城管他鳥事?”茅十八瞪大了眼睛,不滿的衝着陳子龍道。

“就是啊,南京城是咱們打下來的,憑什麼讓給他!”其他將軍們也都七嘴八舌的叫着。

“南京是大明的都城,不請皇帝還都,難道你們要造反不成?”被這些粗魯的武夫亂紛紛的逼問,陳子龍的火氣也大了起來,開始有些口不慎言了。

李彥直則抱着雙手,笑吟吟的看着場中的景象,一言不發。

“好了,都給我閉嘴!”任思齊一聲怒喝,使得衆人這才平靜了下來,“你看看你們,城池打下來了嗎?裡面的敵人都消滅了嗎?一個個的都成了什麼樣子?”

“二位將軍,不知道有何破敵之策可以教我?”呵斥之後,任思齊轉身笑吟吟的看向降將卜從善劉澤泳二人。

ps:回家收麥子了,家裡田地偏僻一直沒有收割機過來,又突然下雨,結果也沒有收割成,老家沒有網線,沒帶電腦,結果把碼字也耽擱了。

第三百二十章 爭執第二百二十章 膠州灣第七十九章 客船第三百六十四章 史可法遇刺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零六章 激戰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兵器下的水戰(四千字兩章合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編制和訓練第一百五十一章 曾船主的幫助第三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冬天第四百一十九章 大雨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航前的瑣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兵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擊澱山湖(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二章 酣暢淋漓的擊潰戰第二十一章 麗婭第十五章 勝利第十二章 海戰(1)第七十六章 任思齊一槍退敵第三十八章 無名島嶼(求收藏)第二百六十章 黃鳳舞的條件第二百章 鎮海與岱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邊激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城(加更,求訂閱)第三百零二章 “隆中對”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馬第四百一十一章 崇明(2)第二百六十五章 登萊巡撫曾化龍第三百九十八章 故土難離第五十四章 內訌(下)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海戰(5)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六章 出海第四百一十九章 大雨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軍成立第三百八十二章 炮聲在繼續第四百三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浙沿海是誰家的天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無題第四百六十九章 騎兵的突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監國第四百七十九章 困獸與破城之策第四百二十五章 胡家港城堡第二百四十九章 炮臺第九十九章 熊二夜探寡婦門第三百三十一章 決定第二十章 火爆的生意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五十四章 守城之策(加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胡家港城堡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軍第六十六章 張蒹葭的心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破關而入第一百零七章 岱山海盜第一百四十四章 引薦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至蕪湖第四百二十一章 游擊戰第二百四十九章 炮臺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二百九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來滿城驚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慣例第四百九十章 崇明王府議事第九十五章 編制及條例第二百零九章 剿匪第四百七十二章 任思齊進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颶風暴雨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草楓和山田風太郎第二十八章 逃過屠殺的明人第一百五十三章 實力大增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寧鏖戰第十三章 海戰(2)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之仁來襲第四百九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天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國助(下)第一百零七章 岱山海盜第四十一章 定計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第四百零三章 揚州三日第三百二十一章 九江之變(四千字大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鳳舞練兵第五百章 大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李國助(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罐頭第二百二十三章 流民浪潮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名荒島第二百三十四章 夏收與岱山經濟第二百一十九章 黃斌卿升官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戰(4)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會沈廷揚第一百五十七章 應對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來滿城驚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