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倉

ps:卡文中,到現在才碼出一章,有些晚了,見諒,祝大家平安夜快樂!

任興凡的第二鎮船隊是在閏六月十一日清晨到達瀏河口,沿着瀏河往西,經過太倉、崑山、蘇州直達太湖,太湖將是遊擊軍的一個終點。浩浩太湖,方圓數百里,是最佳的遊擊地點。

船隊從長江進入瀏河之後,第一站就是劉家港,這個曾經的天下第一碼頭。當年三寶太監鄭和率領他的無敵艦隊就是以劉家港作爲母港,往來於大明和西洋之間。

曾經的劉家港“官第甲於東南,稅家漕戶,番商賈客,輻湊而云集;糧艘商舶,高牆大桅,集如林木;琳宮梵宇,朱門大宅,不可勝記,四方謂之天下第一碼頭。”

自從明朝中頁倭寇之亂以來,朝廷執行了嚴格的禁海令,再無官方組織的航海之旅,劉家港,這個天下第一碼頭也漸漸的沒落了下來。

到了明末,由於朝廷禁海,劉家港口亦逐漸萎縮。“天下第一碼頭”海運千艘、盛極一時的繁榮景象已不復見,現在的劉家港只是一個普通的村鎮。

在劉家港設立有一個千戶所,可是隨着港口的沒落,千戶所也不受重視,軍戶們已和普通的農夫無異。當第二鎮兩百餘艘船隻組成的龐大船隊經過時,除了早晨在河邊洗衣服的村婦驚慌的抱着盆子逃走之外,再沒有人前來過問。

永樂年間的瀏河,水面寬闊達兩三裡,能行駛五千料以上大海船,可是到了明末時,水面的寬度只仍然有兩裡左右,雖然船隊中有十幾艘三桅海船,但是仍能在河中行駛。

船隊行駛在瀏河之中,兩百餘艘拉出了足有三裡多的長度,瀏河上往來行駛的船隻紛紛靠向岸邊躲避。船上的船伕和兩岸的百姓驚慌的看着這支打着明軍旗號的船隊。

所有船隻在任興凡的命令下一路西行,好不停留。

根據出前任思齊的安排,第二鎮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就是攻略太倉州!

在明清蘇州的官場上,素有“金太倉、銀嘉定、銅常熟、鐵崇明、豆腐吳江、叫化崑山、紙長洲、空心吳縣”說法,這是官員們對蘇州一州七縣的評價。說的就是太倉的富庶,在太倉當官,知州比知縣品級高不說,還因太倉倉儲衆多得到的油水豐富。

洪武26年,朱元璋命令在太倉南碼頭興建運倉,建成倉房919間,貯存國家糧食。明初時每年有上百萬石漕糧從太倉出走海運到北方。後來隨着禁海,太倉的地位沒落了下來,可是這裡的倉庫還在,青浦、嘉定一帶的稅糧都在太倉集中,然後通過瀏河進入長江,再沿着運河運到北京。

明初時在太倉附近設有太倉衛和鎮海衛兩個衛所負責保護“天下第一碼頭”和糧倉重地。後來隨着海運的廢棄,劉家港的地位不復存在,可是兩個衛所卻保留了下來。嘉靖年間,爲了防倭,設立蘇鬆常兵備道,駐紮太倉州,節制蘇、鬆、常、鎮四府兵備糧儲。太倉州糧倉常年儲備着四府的軍糧,儲備據說達百萬石之多!

所以第二鎮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攻佔位於瀏河岸邊的倉城,奪取那裡的糧食,派船運回崇明島。

兩百多年來,太倉州兩個衛所的衛所兵早已沒了明初時的戰力和血性,軍戶們和其他衛所兵一樣淪爲了農夫。當多鐸派出的招降使者到達太倉州時,太倉官府和衛所兵均立刻向滿清投降。

據敵情司細作的報告,目前太倉州的駐軍爲綠營兵張天福部,有士兵五千餘人,爲的就是保護太倉的倉儲。對第二鎮來說,奪取糧食的難度不可謂不大。雙方士兵數量差不多,可是一攻一守,加上第二鎮中老兵只有千餘,想打敗張天福不是那麼容易。

太倉州的倉庫就設在瀏河北岸碼頭,爲的是裝運糧食的方便。當然爲了保護糧食的安全,倉庫的四周修築了圍牆,修成了一座倉城。

第二鎮崇明軍的到來,早就引起了太倉州的注意。二百多艘船隻行駛在瀏河河面上,想不讓人知道都難。

當船隊剛剛靠近太倉州倉城之時,就有數千清軍涌到了岸邊,試圖阻止明軍靠岸,帶隊的正是綠營兵總兵張天福。

當聽到手下來報,有大批明軍船隻自長江入瀏河,直往太倉而來時,正在太倉州城中的張天福大驚。

太倉的重要張天福知之甚深,要不這小小的州城也不會派重兵把守。因爲這裡是蘇鬆常鎮兵備道所在,碼頭邊的倉城裡儲存着數十萬石稻米!

閏六月以來,隨着剃令的頒佈,江南各地紛紛舉義,掀起了抗清浪潮,江陰蘇州嘉定崑山,太倉附近的州縣先後都有暴亂生,讓張天福時刻膽小心提防着。

可是十多天來,太倉竟然全無動亂的跡象,直讓張天祿慶幸之餘又很懊惱,沒有叛亂生也就沒有戰功,沒有趁機強掠的藉口,不僅感嘆這太倉的百姓實在太溫順了。

在聽到有明軍船隊從長江入瀏河之後,張天福不敢怠慢,因爲在先下擁有大量船隻的明軍只有崇明軍。而對於崇明軍,張天福印象深刻,一個月前在揚州時,張天福就和他們交過手。部下綠營兵一萬多在攻打揚州時,死在南城護城河外就有兩千人。所以對崇明軍的戰力,張天福絲毫不敢小覷。

張天祿部下五千餘人中有馬軍八百,弓兵一千,其他的則是普通的步兵。

張天祿屬下雖然也有幾百艘船隻,可是和崇明的海船相比,張天祿屬下的船隻就和玩具一般,根本生不出派船迎戰的勇氣。就連駐紮在碼頭上的水兵都逃上了岸來,把船隻全都拋棄。

水戰肯定打不過,只能設法阻止明軍上岸了!或者把明軍直接放到岸上來打。看着河中的明軍船隻,張天福暗暗拿定了主意。

弓兵在前,刀盾兵在後,在河岸上排列整齊,用來阻擋明軍的靠岸,而八百馬兵則被張天祿隱藏了起來,等着給上岸的明軍暗地一擊。

最好這批明軍是過路的,張天福心中暗暗祈禱。

第七十章 任思齊勇救佳人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二百九十三章 慘勝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勢突變第九十一章 達成合作(上)第二百六十章 黃鳳舞的條件第一百零四章 薛雨來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四百三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船鬥(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鼠父虎女第九十九章 熊二夜探寡婦門第四章 退婚第四百九十六章 狼狽奔逃隆武帝第一百四十章 極度熱情的日本人第七十九章 客船第二十一章 麗婭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四百三十七章 松江失陷(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二章 繳獲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栓子的遭遇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攻第二十四章 馬尼拉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爭的車輪(求訂閱)第三百八十章 屍橫遍野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應元第十一章 舟山海盜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蒹葭的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蒹葭夜奔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百戶盧宗漢第一百八十二章 驚馬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四十二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七章 滿兵來了第八十章交談第二十四章 馬尼拉城第四百三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一百七十七章 櫻子和天草楓第二百九十一章 鏖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軍攻城戰的開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醉第二十四章 馬尼拉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查抄王家第一百二十八章 起航前的瑣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銅陵第一百二十一章 繳獲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邊激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二十三章 封口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略舟山的開始第四百三十章 誓滅李成棟第二百八十四章 岱山軍的缺陷第八十七章 合作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馬南的戰術第四百一十章 崇明(1)第三十二章 荒島第二百一十一章 爭吵第三百四十章 伏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松江失陷(求訂閱,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雨飄搖的弘光朝廷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一百七十五章 荷蘭俘虜第四百六十五章 詐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海防遊擊第八章 小心財副錢倫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槍和火炮第四百零四章 依計行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潰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激戰(1)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污者,殺!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的更強烈些吧第三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冬天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略舟山的開始第二百三十章 任思齊的志向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第十三章 海戰(2)第三十六章 甲板激戰2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七十六章 任思齊一槍退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器作坊第四百四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陳子龍第三百五十三章 岱山軍,好樣的!第四百四十四章 鏖戰第三百零八章 船隊回程第三百四十三章 漢奸們的追擊第三百零六章 巡航日本第四十六章 收服第一百一十章 盧宗漢來援第二百五十六章 任思齊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