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故土難離

其實也沒有好商量的,對於下一步的去向任思齊早已和李彥直等人商議多日。那就是撤出揚州,沿着6路撤往崇明島。

“爲什麼要走6路?”初次知道任思齊打算的劉肇基忍不住問了出來。

任思齊笑了笑沒有吭聲,李彥直則替他做了解答。

“之所以選擇6路而不是運河南下,考慮的是揚州城中這八十餘萬百姓。要是走水路的話,一是找不到這麼多船隻,再就是肯定會遭到清軍的大肆堵截。只要他們設法截斷運河,比如用沉船堵塞住河道,咱們這八十多萬軍民將進退失據。

相反,沿着6路向東,因爲運河控制在咱們手中,完全可以以運河爲屏障,阻止清軍過河追擊。運河東面的泰州海安如皋等十幾個府縣還控制在大明手中,只要過了運河,百姓們就會逃過清軍的屠殺。

而現在南京已經被清兵攻佔,他們勢必會派出軍隊攻略蘇鬆一帶江東之地,也肯定會派出船隊封鎖長江,咱們八十多萬人想安然通過長江逃入崇明,實在是太難。”

李彥直沒有說的是,就是逃到崇明,也安置不了這麼多人,而且動靜太大的話肯定會引起清兵的注意,若是他們把崇明島作爲重點攻擊目標那可糟了!

“你說清軍會封鎖運河長江,那史督師他們會不會不安全?”陳於階急忙問道,他是在史可法引薦之下才以舉人功名當上兵部司務,雖然只是個八品文官,可史可法也算對他有舉薦之恩,故很是擔心史可法的安危。

“陳先生不比擔心,督師他們乘坐的都是快船,目標不是很大,應該能順利到達杭州的。”任思齊安慰道。

莫不是肅虜侯故意讓那一幫文武南下,目的是讓他們吸引清兵的注意力,然後好趁機突圍!劉肇基腦海中突然閃現出這樣的念頭來,忙使勁搖搖腦袋,把這個想法揮去。

“現在南京已失,清軍很快會攻打江浙各地,這八十萬百姓實在不好安置,崇明島雖然在我軍治下,可也安置不了這麼多百姓。我家侯爺的意思是,過了運河安全之後,百姓們有門路有親戚可以投靠的儘可以自行離去,運河東面這麼大的地方,怎麼也能尋條活路。實在沒有地方去的可以跟着我軍抵達崇明島。”李彥直繼續道。

聞聽此言,衆人皆都默然,大家也都知道時事之艱難,這麼多百姓根本無法妥善安置,別的不說,就每日的吃食就是一項重大的負擔。守揚州這一個越來,城中的糧食幾近耗盡,城內糧價飛漲,已達到十兩銀子一石,李彥直率領幕府衆人努力控制着糧價,一連查抄了十多家糧商,後來更是宣佈所有糧食全部收繳,由官府統一配給。可是城中這麼多人哪裡能夠收繳配給的過來!揚州到現在之所以還未出現餓死人現象,全靠揚州水軍控制着運河,江南各地的糧食不斷通過運河把糧食運入揚州。可是現在江南即將爲清兵所佔,揚州就是想守也守不久了。

八十多萬百姓,任一個地方也無法一下子安置這麼多人,也只有讓他們各自逃命去了!想到這裡,堂上沈廷揚陳於階等人頓時心情無比沉重。

“把百姓們送過運河,咱們軍隊可以沿着運鹽河向東,經泰州、海安,然後沿河南下,經如皋直達通州,再從通州進入長江即可抵達崇明。”李彥直用棍子指點着掛在堂上的地形圖,對衆人解說着下一步軍隊的動向。

拜南方河流密佈的好處,大軍可以沿着河流乘船,這樣不僅省力度也快。在這一個月中,任思齊已經派後勤司司長曹長江率着上百隻江船組成的船隊沿着這條路線往返了崇明島兩趟,順便把查抄還剩下的四百多萬兩銀子,以及其他的價值三四百萬兩銀子的諸多財物,以購買糧食的名義運回崇明。

據曹長江報告,沿着這條路線撤退完全沒有問題,運鹽河是爲了把海邊所產食鹽運到揚州挖深的一條運河,河水深度寬度足以行駛大部分江船。自從清兵攻打揚州以來,海鹽沒了銷路,這條運河也荒廢了下來,河上再也見不到鹽船行駛。

除了這條運河以外,泰州一帶還分佈着衆多的河流,每一條河流都可直通大江,所以對於控制着上千條河船江船的揚州來說,走這樣一條路線確實比走長江要安全的多。

確定好撤退路線之後,下一步就是要動員好整個揚州城內的百姓,畢竟八十多萬百姓要想安全撤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組織不好的話必然會引混亂,若是清軍趁機來攻打,很可能撤退變成潰逃。

任思齊宣佈,由沈廷揚總領,帶領幕府衆人負責協調全部百姓的撤離,李彥直則負責調查願意跟從撤退的百姓,儘量挽留那些工匠船伕以及願意跟隨的讀書人,這些都是寧波軍急需的人才。

當要撤退的消息傳播出去,整個揚州頓時一片大亂,無數個百姓哭着來到督師府前請願,請求寧波軍不要撤離揚州。

故土難離、人離鄉賤,每一個百姓都不願背井離鄉,而且是沒有目的的離開家鄉。

離開了家,他們該上哪裡去討生活?儘管寧波軍派出的宣傳隊反覆宣揚清軍的殘暴,宣揚他們動輒屠殺屠城的惡行,可是還有很多百姓根本不願離開揚州。

在他們看來,只要投降做個順民好歹應該能夠活命......當然,如果寧波軍肯留下來繼續守城就更好了,只要能打敗清兵,他們仍舊能回到以前的快樂生活。

沈廷揚帶着官府的差役盡力的勸說着,可是這時就連這些吏員差役們也都無精打采的了。對於這些地頭蛇來說,離開了揚州他們將什麼都不是。而若是能留下來,明也好清也罷,都將離不開他們,沒有他們協助誰也不能管理掌控這麼龐大的人口。

可是屠殺啊!若是清軍真的屠城,那豈不是白白丟掉了性命,在這一個月的攻防中,死在揚州城下的清軍足有數萬人,他們損失這麼大,肯定會屠殺百姓泄憤!

這一刻,揚州城很多人處於無所適從的迷茫之中。

第一百六十二章 海戰(4)第一百一十七章 犁庭掃穴(1)第四百五十一章 反覆無常第三百五十章 史可法的期待第二百章 鎮海與岱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決定第三百九十章 綠營兵們的攻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李栓子的遭遇第十章 矛盾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避第六章 出海第二百五十一章 拔定海第二百四十七章 司馬南的戰術第四百零三章 揚州三日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兩面夾擊的岱山軍(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章 熊二和茅十八第四百五十五章 內衛第三百零九章 巡視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沙鎮第四百六十一章 陣斬李率泰第二百四十九章 炮臺第三百七十章 襲擊第三十八章 無名島嶼(求收藏)第三十章 起航第三十八章 無名島嶼(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攻第三百零四章 步兵操典第二十章 火爆的生意第一百六十章 海戰(2)第七十四章 洗脫罪名第四百七十八章 城真的破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降清第四百八十八章 隆武朝廷第三百四十五章 救兵來了第三百章 瑣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降清第三百八十二章 炮聲在繼續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五十二章 葬禮第十九章 馬尼拉第四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九章 貨物第四百零二章 數點梅花亡國淚,二分明月故臣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致歉第四百九十四章 破關而入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士元的抉擇第二百一十九章 黃斌卿升官第九十二章 達成合作(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騎兵的突襲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兇猛的滿兵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略舟山的開始第九十五章 編制及條例第三百八十四章 尼堪之死(加更,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李前寬的陰謀第二百九十八章 甕城火攻第三百三十章 拉攏第一百零三章 軍紀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三十三章 登船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之仁來襲第三百七十八章 揚州城內第三百零八章 船隊回程第四十四章 奪船第一百九十五章 嫁禍第一百三十六章 遭遇第二百零三章 棄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三百四十九章 降將和主子第二百九十九章 慘勝第三百七十八章 揚州城內第三百三十五章 兵力空虛第三百三十九章 慌亂第三百六十六章 查抄王家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到海貿時第二百三十五章 罐頭風波第一百五十一章 曾船主的幫助第四百四十六章 陣破第四百八十九章 思齊封王,戰事再起第七十二章 任思齊和張蒹葭第四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降清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題第一百四十四章 引薦第六十八章 被搶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器作坊第四百九十二章 任思齊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攻第二十九章 請求第一百三十五章 硫磺島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四百五十四章 暗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岱山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