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至蕪湖

岱山軍走後,鎮江的官府士紳總算鬆了一口氣。然而還沒等他們來得及慶祝,又一支更加龐大的船隊來到鎮江,卻是福建鄭家的船隊。

五百餘艘大小船隻在鄭鴻逵的率領下來到了鎮江,他們和岱山軍一樣是得到了朝廷勤王的命令。當然由於福建路途較遠,他們來的要比岱山軍晚了一些。

鄭鴻逵軍的軍紀要比岱山軍差了好多,剛到鎮江,鄭家的士兵紛紛上了岸,在四下裡開始搶掠。若非鎮江城門緊閉,他們敢到城裡去搶劫。

走了一隻猛虎,結果來了一羣更加兇狠的惡狼,這一刻鎮江知府欲哭無淚。

走後的事情任思齊就不知道了,此刻他督率着船隊沿江而上。江岸兩邊鬱鬱蔥蔥,寬闊的江面上卻船隻寥寥,除了行駛的岱山艦隊很少見到其他船隻。

不過這點也能理解,上游左良玉軍數十萬大軍正沿江而下,下游岱山軍剛在鎮江附近攔截過往船隻,也難怪江面上船少了。

船隊行進到南京附近時,見到的船隻多了起來,不過多是隸屬於南京軍隊的戰船。

三桅帆船“公主號”排量足有一千噸,用這個時代的說法是一艘五千料的大船。放在海船中已經無比巨大,更別說是在長江之中了。

“公主號”和其他九艘三桅帆船帶頭,龐大的艦隊行駛在長江之上,江南岸的明軍戰船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南京明軍水軍的戰船倒是不少,可是都是些較小的江船,見了公主號自然害怕。

站在船頭,能看到南岸那巍峨的南京城牆。

南京城,這座大明開國定都的都城,從開建到建成足足用了二十多年。周長近百里,共有外郭、府城、皇城、宮城,內外四道城牆。西南有秦淮河爲天然護城河,西北更有長江天塹。

鐘山水之靈秀,虎踞龍盤於江南。太祖定都之時,號稱要建造一座永不陷落的雄城。

事實上南京城也當得起這個稱呼,若是有十萬士兵守城,任你百萬大軍進攻,也攻不進城去。

可是城牆總是會從內部打破,再堅固雄偉的城牆都有陷落的一天。終明一朝,南京城並沒有表現出它的堅固。前有成祖朱棣靖難,後有清兵下江南,兩次南京都被攻陷,而且都是城池從內部被攻破。

直到兩百年後,一支起義軍以南京爲都城,和清朝對峙了十多年,南京城才真正表現出它堅固雄城的面貌!

看着南京城牆,任思齊感慨良多,這麼雄偉的城池,若南明朝廷稍有戰心的話,又怎麼會被清兵輕易佔據?若是南明朝廷稍爭點氣的話,又怎麼會讓十多萬滿人輕易奪取了江山?

岱山軍艦隊在南京稍作停留,主要是接收朝廷撥付下來的糧草補給,然後便繼續沿江而上。

由於是逆流行駛,船不是很快。像“公主號”等海船,唯一的動力就是風帆,不管是順風逆風,只要有風就能行駛,可是沒風的話就抓了瞎,只能停在江中。

好在三四月的天氣,風力倒是很足,逆流船雖慢,用了兩天時間也就到了蕪湖,與已經到達這裡的靖南侯黃得功部匯合。

黃得功的駐地就在廬州,滁州、和州、全椒、來安、含山、江浦、**、合肥、巢縣、無爲州十一州縣都是在他的治下,轄地和位於長江南岸的蕪湖相鄰。

可是他的兵馬分佈在各州,召集起來需要一段時間,而蕪湖長江兩岸就是他軍隊的集結地。

船隊到達蕪湖江面,就見江上舟楫往來不斷,長江兩岸兵營連綿、旗幟招展。

見到岱山軍船隊到來,黃得功部一隊水軍乘船迎了過來。

“可是寧波總兵任將軍?”一名黃得功部下的軍官,被引到“公主號”甲板上,強忍着對龐大的公主號心中產生的震懾,向任思齊抱拳行禮。

見過禮後,任思齊得知他是黃得功部下水軍總兵李順。

黃得功轄下共有十一州,部下士兵四萬餘人,共有八名總兵,李順是負責黃部水軍的將領。他能親自前來迎接,可見黃得功對任思齊部的看重。

在李順的引領下,任思齊部艦隊駐紮在南岸江邊,任思齊則乘坐下船來到黃得功大營,親自拜會靖南侯黃得功。

黃得功四十餘歲年紀,身材高大魁梧,滿臉的鬍鬚。出身行伍的他十多年來久經沙場,活躍在剿滅農民軍的戰場之上。剿滅了馬光玉、格里眼、闖世王、三鷂子多部農民軍,就連大西皇帝張獻忠也多次被黃得功打的落荒而逃,可謂是戰功赫赫。

崇禎十七年,黃得功又討伐平定叛將劉,被封爲靖南伯。然後又以擁立之功,被加封爲靖南侯。成爲了弘光朝江北四鎮軍閥之一。

若論軍隊數量,四鎮中數黃得功的少,可是戰鬥力卻屈一指。

面對這樣的沙場悍將,任思齊不由得恭恭敬敬,姿態放的很低。

“末將任思齊拜見侯爺。”任思齊雙手抱拳,深深的躬下身子。雖然任思齊現在也是總兵,也算爬到了武將的巔峰,可是黃得功可是擁有侯爵之位。

在大明,對爵位控制很嚴,非軍功不得封爵。所以哪怕到了南明亂世,弘光朝新封的爵位也就是江北四鎮軍閥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高傑幾個人而已。

在大明,爵位分公侯伯三級,可是哪怕最低級的伯爵也是非常難得,所有爵位都是品,地位比一品大學士還要高。所以在黃得功面前,任思齊這個總兵根本不夠看。

“哈哈哈,任將軍果然是少年英雄。快快免禮。”看到任思齊年輕的不像話的臉龐,黃得功一愣之後哈哈大笑。

大帳之內,其他的黃部將領也都議論紛紛,面帶鄙視的看着任思齊。主要是任思齊也太年輕了。二十歲的年紀,就爬上了總兵的高位,肯定不是靠戰場廝殺而來的。這讓黃得功部下這些沙場老將們如何服氣?

第四百零六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犁庭掃穴(3)第三百一十章 矛盾緩解第四百二十章 議戰第五十五章 友盡第五百章 大戰第六章 出海第六十三章 真相(2)第二百四十三章 傷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邊激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又到海貿時第一百五十六章 此時鄭森正年少第七十九章 客船第四百二十四章 金山衛第八章 小心財副錢倫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思齊立志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應元第三百三十六章 勸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反應第四百六十章 襲營第九十一章 達成合作(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前翁婿第九十六章 訓練第四百二十八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被兩面夾擊的岱山軍(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五章 登萊巡撫曾化龍第一百二十九章 颶風暴雨第三百八十四章 尼堪之死(加更,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清洗第五十六章 任家灣(1)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蒹葭的信第三百八十九章 南城(加更,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高立羣上門羞辱第三百五十五章 慣例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第七十七章 自愧不如第四百三十七章 松江失陷(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降清第四百四十二章 劉良佐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雨飄搖的弘光朝廷第二百七十八章 議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兵南來第二百二十章 膠州灣第六十七章 補陀寺第三百六十五章 提督揚州第三百三十二章盱眙失守第四百三十三章 內訌(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三百六十五章 提督揚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生絲第四百七十九章 困獸與破城之策第一百九十一章 激戰(3)第一百五十八章 北風起,歸航時第二百七十五章 船上的讀書人第十七章 船上閒談話林鳳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零五章 舟山羣島第三百零三章 建制第三百六十八章 清軍攻城戰的開始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前第六十七章 補陀寺第八十五章 錦衣衛百戶盧宗漢第三百五十四章 守城之策(加更)第二百七十一章 募兵難第一百九十七章 圍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水軍大勝,史可法被俘第二百章 鎮海與岱山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五十五章 慣例第三百四十四章前路受阻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募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勝第一百一十七章 犁庭掃穴(1)第四百一十八章 反清狂潮第七十七章 自愧不如第五十八章 任命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之仁來襲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東尼歸來第三百六十一章 捉拿史可法!(加更,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一章 黃斌卿又升官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史可法遇刺第五百零二章 席捲福建第一百八十三章 鼠父虎女第三十六章 甲板激戰2第二十六章 舞會第一百八十六章 鳳舞練兵第四百五十七章 烏雲壓城城欲摧第一百一十章 盧宗漢來援第三百一十一章 船隊歸來第六十三章 真相(2)第二百六十章 黃鳳舞的條件第九十七章 思齊主動受訓,笨熊二思春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兵第三百九十三章 局勢突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松浦家的招待第八十二章 夜襲第三百八十一章 城牆即將被轟塌第三百五十二章 得勝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