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無題

轉眼之間,半個多月過去了。李士元在青州攻城掠地,鬧得動靜非常之大,據說已經攻佔了十多個州縣,看他的胃口,是打算佔領整個青州府,再進攻濟南。

不過李鼎並沒有跟隨李士元去青州,而是還留在岱山軍中。不是李士元不想讓兒子跟着自己,也不是任思齊不放人,而是李鼎不願意離開岱山軍,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和李士元相比,任思齊可以說是非常安靜。打敗數千清兵,生俘王鰲永,讓岱山軍在膠州的威望劇增,可是任思齊既沒有順勢攻城掠地,也沒有做其他的事情,而就是老老實實呆在膠州練兵。

這次的大戰讓岱山軍獲益良多,自成軍來,岱山軍還沒有經歷過正兒八經的6戰,經此一戰暴露了許多的缺點。

任思齊召集沙千里陳名揚任麗坤等將領,日夜討論着,如何提升岱山軍的實力。

大家提意見最多的就是部隊的裝備問題。目前岱山軍的裝備太過簡陋,連投降滿清的綠營兵都不如。好歹人家綠營兵基本上一人一件鴛鴦戰襖,能防備普通弓箭的射擊,將領及家丁還都裝備有鐵甲。

而岱山軍呢,大部分人都身穿單布軍服,沒有鴛鴦戰襖,更不用說盔甲了。全軍上下,加起來盔甲沒有十件,隊長以上的將領纔有一件,可是卻都束之高閣,戰鬥時也沒人穿盔甲。

一套盔甲三四十斤,又是炎熱的天氣,他們穿在身上很不適應,也不願穿。

結果在和清兵隔河對射之時,死傷了近百名士兵,其中就包括五六個小旗,兩個總旗。

經過商議討論之後,任思齊決定把提升全軍的防禦能力提上日程。

徵召膠州所有的木匠鐵匠,爲岱山軍打製盔甲盾牌等防具。從新募的新兵中抽掉一千人爲刀盾兵,專門練習盾牌防禦。

盔甲的製作工藝太過複雜,一件盔甲至少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製成,任思齊下令先全力打製盾牌,務必短時間內製成一千副。

半個月前的戰鬥中,繳獲了清兵大量的物質,其中盔甲三十五副,盾牌長矛刀劍數千件,更有大量的糧食布匹旗幟戰鼓,這些繳獲至少能武裝起一支數千人的軍隊。

新兵們的隊形訓練剛好結束,任思齊立刻下令把武器分下去,於是組成了一支三千人的新兵。加上原來的兩千個老兵,任思齊手中掌握着一支五千人的大軍。

可是軍隊多了,事情也變得無比複雜,後勤補給,訓練,輜重,行軍,等等。對於岱山軍這支新軍來說,都是新的課程。

好在還有黃鳳舞在,熟讀《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的她對於如何這些知識所知甚多,只不過以前沒有練手的機會而已。

而任思齊雖然不大懂領兵,可是他腦子中有着後世的知識。

經過和黃鳳舞的討論,任思齊決定開設遊擊將軍幕府,協助自己管理軍隊。

幕府下設參謀、後勤、裝備、鎮撫四司,參謀司主掌作戰、訓練、敵情、軍務。後勤司主掌營房、輜重運送、物質採買、糧餉財物等。裝備司主掌全軍武器製作,購買,保管,分配等等。而鎮撫司則主掌全軍軍紀,負責對違紀官兵懲罰,負責戰場上戰功登記覈實。

每一次的出兵戰鬥,都是一個複雜的工程,涉及到的層面很多,而有了這樣一套完整的機構,對以後軍隊的管理意義重大。

至於四個司的司長人選,參謀司司長需要爲主將出謀劃策,查漏補缺,需要熟悉軍務腹有謀略之人。在目前的岱山軍中,也就黃鳳舞能勝任此職。可黃鳳舞畢竟是個女流,又不屬於岱山軍體系,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後勤司需要踏實能幹,不貪不燥之人,目前任思齊屬意由曹長江擔任後勤司司長,不過曹長江人品很好,奈何學問太淺。任思齊決定由他先擔任司長,然後給他配上一些能幹的屬吏。

裝備司這個職位看似不重要,其實對岱山軍的未來關係重大。一支軍隊要想變得更加強大,先需要的就是武器的完備,火槍火炮,盔甲盾牌,各種戰爭器械,這些都是岱山軍以後重點製作的裝備。司長的職位需要一個技術型軍官。目前在岱山軍中只有荷蘭人門羅懂槍炮製作,任思齊決定把裝備司交給門羅。畢竟門羅是個荷蘭人,不太適合做直接領兵的高級將領,管理裝備倒也合適。

至於鎮撫司,現在岱山軍的鎮撫官是宋立本,就由他繼續擔任就是。

和黃鳳舞等人的討論之中,任思齊的心中未來遊擊將軍幕府漸漸成型。任思齊白天忙於各種事務,晚上則把心中的構思寫將下來。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轉眼已經到了七月中,回岱山的船隊已經走了一個月了,應該快回來了吧!

新徵募的士兵已有將近四千人,他們的家屬也就有近四千戶。另外還有數百戶的各種工匠,醫匠,和幾十位讀書人及家屬。甚至還有好些士紳向任思齊提出要求,要求搭乘岱山軍的船隻前往江南。並不是所有的士紳都願意生活在異族統治之下,若岱山軍離開,膠州很快會再次落入滿人之手。對一些有氣節的士紳來說,去江南雖然背井離鄉,可總比活在異族統治下要好。

滿清在北京逼着百姓剃頭易服的傳聞已經傳遍了山東,身體膚來自父母,豈能輕易剃去?漢人服侍更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要是聽從滿人的命令,那不是棄中華而成蠻夷了嗎?這是很多讀書人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好些士紳來拜見任思齊,想着能搭乘岱山軍的戰船去江南。

當然他們並不是要投靠岱山,任思齊一個小小的遊擊將軍還不放在他們眼裡。他們的目的是到江南定居,蘇州杭州隨便都行。

對這些人的要求任思齊本不想理,因爲岱山軍的帆船裝載士兵移民已經很緊張了。後來想想,這些人遷到江南總比投靠清朝要好。遂同意了下來,但也不是白乘船,每個乘客任思齊索要了一百兩銀子的船費。

第五十九章 又見石頭第七十章 任思齊勇救佳人第四百零六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尼堪之死(加更,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二章 崇明(3)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三十五章 甲板激戰1第三百零一章 遊擊將軍幕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松浦綾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鐵甲兵(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三百六十一章 捉拿史可法!(加更,求訂閱!)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五十八章 任命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蒹葭的信第二十章 火爆的生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船上的讀書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追兵第二百九十八章 甕城火攻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擊第三百零八章 船隊回程第三百六十三章 岱山軍救駕第四百七十一章 城牆攻防,滿城皆亂第二百零九章 剿匪第三百八十四章 尼堪之死(加更,求訂閱)第六十章 也許這就是真相第一百七十七章 櫻子和天草楓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來滿城驚第一百八十章 入夥(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全勝第四百五十八章 鉤鐮槍第三百七十八章 揚州城內第二百二十五章 施粥第九十一章 達成合作(上)第六十三章 真相(2)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五十三章 內訌(上)第五十七章 任家灣(2)第五十六章 任家灣(1)第四百八十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三章 海戰(5)第二百八十章 清兵來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激戰(1)第三百四十六章 長槍方陣初顯威第四百二十九章 嘉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兵臨揚州第三十二章 荒島第九十四章 傅斌之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劉德福來投第五十六章 任家灣(1)第二百八十章 清兵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查探敵情第四百一十二章 崇明(3)第五百零二章 席捲福建第二百二十章 膠州灣第四百零一章 大撤退(加更求訂閱)第十一章 舟山海盜第四百九十六章 狼狽奔逃隆武帝第六十九章 熊二力拒強敵第三百五十四章 守城之策(加更)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第三百五十六章 貪污者,殺!第十五章 勝利第四百九十二章 任思齊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各方動向第三百零八章 船隊回程第九十三章 李前寬的陰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流民浪潮第三百五十三章 岱山軍,好樣的!第二百六十五章 登萊巡撫曾化龍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四百五十九章 狗頭第二百一十章 貿易第八十八章 胸懷大志張煌言第四百五十二章 繳獲第二百零二章 虧心第一百零九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四百一十四章 監國第一百三十八章 無名荒島第一百七十九章 攻略舟山的開始第四百六十章 襲營第一百一十一章 東沙鎮第三百一十三章 寧波總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募第二百八十八章 滿兵真的來啦(求訂閱)第四百六十八章輕取鎮江第四百九十五章 八旗漢軍這樣的漢奸軍隊一個不留第三百二十五章 潰敗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清兵的反應第九十一章 達成合作(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離別第三百六十章 “援軍”入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罐頭風波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四章 史可法遇刺第三百八十三章 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孝陵祭、凌遲出死洪承疇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