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福王即位

這段時間任思齊很忙,他要和陳忠商議處理魚罐頭生意,還要過問各島弓兵成立情況。

做爲後世的企業高管,任思齊有着豐富的管理經驗,岱山的魚罐頭之所以能迅形成規模,正是任思齊直接干涉的結果。

從活魚收購,到組織生產,再到產品售賣,任思齊把這些分成幾個部門,任命專門的主管。他把後世的管理經驗搬了過來,制訂了很多的規章制度。

不過再先進的制度也需要人去執行,若是手下都是大字不識的百姓,再好的管理方法也無從落實。好在年前的時候,任思齊從鄞縣招募了十多個讀書人,說是讀書人,可大都是科舉無望不得已纔來到的岱山。不過只要能識字會算術,在任思齊眼中就是寶貴的人才。

這批人的薪水翻番,然後被派到罐頭生意的各個環節,他們不需要懂管理懂做生意,只需要按照任思齊制定的制度執行就是。

眼看着罐頭生意蒸蒸日上,岱山島竟然出現了用工荒。

缺人,什麼人都缺。罐頭生產需要大量的婦女,可所有的士兵家屬已經被招募,罐頭的生產度還是趕不上強烈的市場需求。從杭州,寧波等地的客商整日在岱山島守候,就是希望能購買罐頭回去販賣。銷售部門現在不需要到處去跑銷售,在岱山島上,所有產品都能輕鬆售出。

不僅生產罐頭的工人缺人,種地的也缺。婦女們都去做罐頭了,導致秋稻的種植遲遲無法進行,眼看着節氣即將過去,任思齊強令停止罐頭生產,所有人包括輪值的士兵一起,纔算把稻子種植下去。

士兵也缺,本來岱山軍的士兵總共也就六百餘人,其中三百多水軍,三百多6軍。水軍一百餘人被茅十八帶着去了呂宋貿易,剩下的二百多一半在岱山值守,另一半則被派到了岑港。畢竟海防遊擊將軍府名義上設在岑港,而且岑港現在又是岱山軍重要的進貨渠道。

而6軍三隊三百多人,兩隊被派到各島值守,負責招募弓兵,訓練事宜。整個舟山羣島島嶼上千,有人居住的島嶼也有數十,三百人的6軍分到各島,每個島嶼上也就數十人。

岱山,巡檢司衙門

任思齊和宋立本相對而走,默默無言。

在整個岱山系統,雖然屬下數百,可真正能商議事情的也就宋立本了。唉,謀士幕僚也缺啊。

“不行就去招人吧,去杭州,去寧波。”宋立本提議道,可話語出口,他也知道是個餿主意。相對於杭州寧波來說,岱山幾乎和化外之地等同,那裡的百姓肯定不願意去偏僻的海島過活的。

江南不同於戰亂的北方,老百姓還不至於沒有活路。雖然說江南土地的兼併比哪裡都厲害,大多數百姓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可是沒有土地不用怕,只要你有力氣能幹活,怎麼都能尋條活路。

可以去做佃戶,士紳家的土地當然需要人去種,做佃戶雖然產的糧食一半以上要交給東家,可剩餘的好歹也能餬口。

不想種地?你可以去做工啊,繅絲作坊,絲綢作坊,各種士紳們開辦的工坊,總有一處適合你。要是你讀過幾年書,那就更好了,去店鋪做夥計,每月也能整個二兩銀子。

明末的江南,資本主義已經初具萌芽,江南百姓的生活是全國最好的,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

在家鄉、在大城市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百姓們當然不願背井離鄉,去偏僻的荒島做工。

去杭州寧波等地招人想都不要想,甚至是金華、義烏這些偏遠的山區,想招人也很難。先你去招人肯定得通過地方官府,大明實行的是嚴格的戶籍制度,地方官府不會允許治下百姓隨便流動。

既然江南不行,那就去北方招人吧,北方連年戰亂、流民四起、民不聊生,招人相對容易的多。

要說戰亂,數河南陝西,可內6省份根本無法前去,即使人能找到,幾千裡的距離想安全回到岱山根本不可能。

其實招募流民的地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山東,或者說是山東沿海一代,登州、青州、萊州等地。

這十多年來,北方各省持續寒冷,連年乾旱,莊稼的收成很差,這是造成義軍四起的只要原因。雖然說闖軍等陝西義軍並沒有攻略到山東,可是山東的動亂不亞於河南。

因爲關外建州滿人屢次入關,肆掠京畿,多次入侵到山東。崇禎十五年,清兵再次入關,攻到山東,攻破兗州,殺魯王以及將吏數千人,攻破山東州縣數十,搶掠金銀數百萬,俘獲百姓三十多萬,牲畜數十萬頭,到崇禎十六年方纔退去。

正是在滿清的數次肆掠之下,現在的山東殘破無比,猶甚河南。魯西南的百姓紛紛逃往江蘇,魯中的百姓則逃往魯東沿海,躲避清兵。

這種情況下,若是率領船隊到達山東沿海,招募到足夠的難民應該不成問題。

經過緊張的思考以後,任思齊決定前去山東招納難民。

任思齊決定自己親自率領船隊前去,這麼大的事情他不敢委託給別人。

升宋立本爲海防遊擊將軍府鎮撫領都司銜,派往岑港主持岑港事宜。升沙福爲岱山巡檢司副巡檢,主持岱山島事宜,從舟山調回任興凡,從各島調回負責訓練弓兵的晉玉飛陳生門羅等人。留晉玉飛率領一隊步軍防守高亭。

通過劉德福,採購了一千擔糧食,裝載在船上。

崇禎十七年五月十日,任思齊帶着五艘三桅帆船,十二艘二桅帆船十五艘單桅帆船,載着大量的糧食離開了岱山島,沿着近海海岸,向着北方而去,目的地是山東青州沿海。

就在任思齊帶着艦隊在海上行駛時,一件足以影響江南的大事生了。

鳳陽鎮守太監盧九德勾結總兵高傑、劉良佐、黃得功,決定擁立福王朱由崧繼位,到了南京。

史可法本來和鳳陽總督馬士英密議,迎賢明的潞王朱常淓爲帝。得知衆軍閥欲擁立福王,馬士英變卦,改奉福王,抵達南京。

面對江北實力強勁的軍閥,史可法只得妥協,於是福王於五月十五日繼位,年號弘光。

第四百一十二章 崇明(3)第四百三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填濠第二百六十七章 襲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寧波總兵第七十九章 客船第四百三十四章 嘉定之戰結束第二百九十四章 失去信心的任思齊第四百八十四章 底定東南第三百六十四章 史可法遇刺第二百七十二章 叛國投敵者,斬!第五十一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六十七章 江南大震第三百二十四章 熱兵器下的水戰(四千字兩章合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拒入第六十五章 小乞丐縣衙喊冤第二百六十九章 柯永勝第十四章 海戰(3)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三百七十一章 河邊激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江浙沿海是誰家的天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傷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炮擊第二十一章 麗婭第七十四章 洗脫罪名第二百二十六章 回程第二百九十七章 佯攻第三百六十三章 岱山軍救駕第四十五章 自立之心第四百五十二章 繳獲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器作坊第二章 熊二和茅十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六十五章 提督揚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弘光出逃第四百四十四章 鏖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攻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立鄉兵第三百四十三章 漢奸們的追擊第二百九十二章 兇猛的滿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厲害的疤臉武士第四百七十八章 城真的破了第一百零六章 有女鳳舞第二百四十三章 傷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水淹七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決定第五章 越獄第三百五十五章 慣例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存死志的史可法第四百九十七章 建寧鏖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內衛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肉磨坊第二百六十二章 舟山新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爵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打太倉第一百五十章 松浦的承諾第三百二十八章 撤兵第四百章 大明難道要完?第四百九十三章 仙霞關第二百五十七章 離別第二百一十二章 生絲第一百一十八章 犁庭掃穴(2)第二百零九章 剿匪第三百三十八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立鄉兵第二百零九章 剿匪第一百四十一章 松浦來邀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二百零二章 虧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雨飄搖的弘光朝廷第二百八十八章 滿兵真的來啦(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六章 陣破第四百二十四章 金山衛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勝第一百章 捉姦第四百六十二章 江陰攻守第四百九十八章 挾天子以令天下第六十九章 熊二力拒強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行久的請求第一百五十七章 應對第六章 出海第六十二章 真相(1)第十二章 海戰(1)第六十一章 麗春院裡大茶壺第三百三十五章 兵力空虛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崎刀影第四百七十二章 任思齊進城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城戰開始第九十章偶遇故人(求收藏)第一百二十章 勝利第三百二十九章 封爵第一百三十章 平島李行久第二十八章 逃過屠殺的明人第三十七章 傅春重傷(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五章 火器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