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一夫當關(求首訂√)

“吾乃關羽關雲長,爾等鼠輩,可敢一戰?!”

關羽深吸一口氣,高聲喝道,氣勢驚人,正在衝鋒的三千黃巾騎兵一時之間竟嚇得不敢前進,進退不得。

“這關羽好生囂張,我壟都去斬了他!”壟都被嚇得後退兩步,但很快反應過來,惱怒地開口說着,“我乃黃巾軍渠將壟都!關羽,拿命來!”

說罷,躍馬提槍,向着關羽發起了死亡衝刺。

“叮......關羽使用技能武聖,目標壟都,秒殺概率爲30%,判定成功!”

見沒有系統提示,姬衍瞬間就知道這壟都的能力值沒有超過80的。

一顆大好頭顱飛出,落入河水之中,鮮血染紅了滾滾河水,關羽站立在石橋前,英勇神武。

“壟都將軍!”張樑悲憤的叫了一聲,喊道,“放箭,射殺他!”

“人公將軍,我們走得急,未曾攜帶箭矢!”一名流寇聲音有些急促,道。

“殺!我們三千人,還奈何不了他一個?”張樑怒斥一聲,提着一柄金蘸槍,帶頭衝鋒。

廖化、周倉略有異樣,他們可不希望當一輩子賊寇,眼前的這名將軍英武不凡,多半乃燕國大將,不如投奔之,博取功名,爲後輩博一個好出身。

“將軍英明大義,我廖化(周倉)身在賊窟,心在大燕,願與將軍同進退!”兩人一馬當先,躍過衆多黃巾騎兵,開口道。

“好!”關羽微微顎首,拂了拂鬍鬚,“你等二人去後方,防止有什麼漏網之魚!”

“敬諾!”兩人拜道,隨後躍過關羽,死死的鎮守在對岸,目視昔日同僚。

“哈哈哈哈...廖化、周倉,你們兩個叛徒!”張樑氣急反笑,不由一陣怒火攻心,“紅臉賊,拿命來!”

“哼!”關羽冷哼一聲,青龍偃月刀揮舞自如,見張樑襲來,輕輕躍馬劃過,只聽“噗嗤”一聲,黃巾軍的人公將軍張樑便身首異處,死不瞑目。

“叮.....關羽使用技能武聖,目標張樑,秒殺概率30%,判定成功!”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單項超過80的人才陣亡,張樑——武力值80,統御值53,謀略值58,內政值34,魅力值60,忠誠度等級-3。”

“張樑,鉅鹿人,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首領之一,張角的三弟。中平元年,隨兄起義,號稱“人公將軍”。遭到朝廷所派左中郎將皇甫嵩進攻時,他率軍在廣宗進行反擊。後因警戒疏忽,遭皇甫嵩率軍夜襲,其率領的義軍倉猝應戰,義軍被擊潰,張樑也一同戰死。”

“跟留侯張良同名,竟然只有58的謀略值,真是丟盡了留侯的臉面啊。”姬衍搖了搖頭,這黃巾起義的三位領導人的能力皆被姬衍所知,但是也只有張角可以上的來臺面,剩下的張寶、張樑,也不過是中人之資罷了。

關羽靜靜地策馬站在橋上,不悲不喜。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爲人公將軍報仇!”

這批黃巾騎兵與之前的流寇不同,這些人可是太平道的忠誠擁護者,乃是張角死忠,他們在太平道內部還有個黃巾力士的稱呼,自然是悍不畏死。

“悍不畏死,這黃巾賊倒有些本事!”關羽微微讚許了一下張角,“是個人才,可惜不能爲我大燕所用,可惜,可惜。”

“關將軍!”

燕軍騎兵的那支千人大隊趕到,與黃巾騎兵隔水相望。

“可惡!”黃巾騎兵之中,張燕混跡在人羣中,望着趕來的燕國騎兵,不由嘆了一聲。

“撤!”

張燕大喊一聲,他不想做無謂的爭鬥,雖說黃巾騎兵悍不畏死,但畢竟他們之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身體素質與戰鬥本能還遠遠趕不上燕國的騎兵,而且燕國騎兵裝備精良,若是直接對上十有八九後團滅。

“張燕大渠帥,那...那人公將軍的仇......不報了麼?”一名黃巾騎兵雙眸通紅,問向張燕,“人公將軍待我等不薄,如今戰死於燕將之手,我等不服啊,定要爲人公將軍報仇!”

“諸位稍安勿躁,人公將軍的仇我們一定會報的,而如今之計正是稟告賢師燕國的動向。”張燕苦口婆心,開口道。

他已經確定,燕國十有八九會在開春後攻打恆山郡。

燕都薊城離恆山郡不過駿馬飛馳一個晚上的距離,若是軍隊急行軍,不過是三、四日的路程,而一個都城距離恆山如此之近,那麼辦法只有兩個。

一是遷都,二是攻佔這裡!

薊城作爲燕國百年都城,張燕怎麼都不會相信燕國會遷都,而眼下趙燕結盟,那麼這邊是一個攻佔恆山郡的大好時機!

黃巾騎兵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除了丟下了兩具屍體外便沒有其他的痕跡了。

燕軍騎兵望着黃巾騎兵遠去,這才鬆了一口氣。畢竟誰也不想打仗,能不打是最好的。

關羽望着遠去的黃巾騎兵,喃喃自語道:“待來日攻佔恆山郡時,這黃巾賊也是個不小的隱患啊!”

“不過所幸還有兩名瞭解黃巾之人。”關羽望着廖化、周倉,欣慰的說道,“待會兒歸薊城,你二人隨我面見王上,交代一番黃巾賊寇的底細。”

“諾!”

周倉、廖化二將齊齊拜道。

關羽點了點頭,率領千騎調頭往北,追趕前方的樂毅家眷了。

新文禮率三百魏騎,望着呼嘯而來的燕騎,有些感慨。

燕國的馬如此高大英俊,可遠遠比魏國產自河西之地的馬要雄壯。

河西之馬四肢粗壯短小,雖說騎乘時爆發力極強,但是樣子....咳咳,不提了。

“關雲長將軍!”新文禮將鐵方槊一橫,對着關羽一拜,開口道。

“還多謝這位魏國將軍的一路護送了。”任氏來到新文禮身前,盈盈一拜,開口道。

“夫人不必多禮!”新文禮連忙制止任氏,開口道。

“那魏國將軍,不妨與吾等共往薊城,暫留幾日,待開春我燕國平定恆山後再歸魏國,如何?”關羽望着新文禮,平靜的開口道。

“恭敬不如從命,新文禮還要在燕國薊城叨嘮一陣子了。”新文禮細想一二,迴路被黃巾佔據,貿然歸魏多半凶多吉少,倒不如待開春,燕國平了恆山郡再回去,這樣也好把兄弟們都帶回去。

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一百三十章 圍剿梁山(一)第九章 策反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八十六章 婚宴(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一章 系統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三百八十章 我和岳飛五五開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三百六十六章 臨淄之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一章 系統第六章 漁陽君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五十六章 攻佔無終第二百零二章 遼東戰役(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棄守函谷關第六章 漁陽君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五章 首鸚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十三章 技能第一百三十七章 薩爾滸之戰(一)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之將亡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奇襲紀南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十四章 大婚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