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

天氣微涼,鮮卑軍處境危機,一無糧草接濟,二無援兵接應。

慕容恪、慕容垂已經與邢巒兵合一處,如今的蔚城周邊集結了一萬三千餘名鮮卑騎兵。

他們的處境十分尷尬,攻城攻不下,蔚城中還有代國三千士卒以及老將公孫武鎮守;想要向前繼續掠奪卻被趙奢的三萬趙軍攔截;想要後撤後方卻是五萬燕軍虎視眈眈。

“拓拔宏,你這個叛徒!”想到拓拔宏之時,慕容恪表情扭曲,都是因爲拓拔宏,他鮮卑才陷入絕境。

“看來代趙燕三國是存心想要我等葬送於此了。”邢巒嘆了口氣,語氣有些絕望,“可汗本部還有一萬兵馬,但...”

“我等一旦戰死,數年前被趕走宇文部恐怕又要鬧動靜了。”慕容垂想了想,不由說道,“早知如此,今年便應該劫掠箕子朝鮮......”

“夠了,多說無益,我等還是想想如何破敵吧。”慕容恪臉色一墜,開口道,“邢巒將軍,我軍糧草還能支撐幾天?”

“省着點用的話,還可以支撐三天!”邢巒略微沉思一會兒,不確定的開口道。

“今夜敞開了吃,明日與趙燕決一死戰!”慕容恪深吸一口氣,開口喊道。

“是!”

當夜,鮮卑軍中閃着火光,肉香飄逸,趙軍大帳中趙奢望着鮮卑陣,冷笑不已。

燕軍陣中,張飛聞着肉香,想入非非,不由破口大罵道:“該死的姓慕容的,吃啥不好偏吃肉,等明個上戰場,俺老張一定把他腦殼都給他打出來!”

慕容恪、慕容垂兩人,已是心存死志,二人一人手握一條馬腿,齊齊站在高處,望着前方趙軍與後方燕軍,慕容恪大聲開口道:“可惜我鮮卑,從此草原衰落,爲弱族了!”

“兄長,明日你我屠遍燕趙之狗,讓他們見識一下,我們鮮卑男兒的風采!”慕容垂仰天大笑,豪邁之氣四溢。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趙奢默默唸着《左傳》名句,緩緩開口道,“明日,便讓爾等胡狗知道,誰纔是騎射無雙!”

張飛遠遠望去,沉默不語,手中的丈八蛇矛握的僵直,望着慕容垂,暗道:“明日便是你身亡之時!”

索超倒是破口大罵道:“蠻夷安知我中華神威?”

公孫瓚並未看向被圍困的鮮卑軍,反而望向蔚城,蔚城城牆上的那位老將,喃喃自語道:“父親,你如今可知,誰纔是真正能縱橫沙場的猛將了麼?”

拓拔宏蓄勢待發,心中暗自思量着:“此番戰後,燕王定是不會將我安置在北方,日後我多半要在南方馳騁疆場了。此戰還是賣些力氣,讓燕王重視我鮮卑男兒吧。”

......

大半夜,燕王宮,姬衍有些睡不着覺,胡思亂想。

系統已經提示,主線任務只剩下坐擁五十城與擁兵十五萬未曾實現。

十五萬兵馬沒能實現姬衍毫不意外,因爲自己有多少兵馬自己還是清楚的。

如今代郡內燕方遣兵五萬五千人助趙,秦開安西都護府率領三萬,這就是八萬五千人了。

孤竹、右北平兩郡,樂毅、關羽的部隊共計兩萬五千人未曾調回,這累計起來已經十一萬人。

薊城守備五千人,禁軍三千人,奕郡、漁陽、上谷、右北平、孤竹五郡的守備軍加起來纔不過三萬人。

這樣下來,至少還差兩萬人的缺口。

兩萬人,如今的燕國還是養得起的。

“明日早朝還是儘快將關羽、樂毅部的兩萬五千人調往漁陽,等候開春與趙共伐中山。”姬衍心中沉思道,“趁着冬季招兵,能招多少算多少,都給韓信統領。屆時至少有五萬人的部隊偷襲中山背面,應該對得起趙國所支付的恆山郡十一城了。”

再看五十城的條件。

漁陽九城、奕郡九城、上谷九城、右北平九城、孤竹七城再加上首都薊城,一共四十四城。

箕子朝鮮已經上表國書,願意割地賠款,劃三座城池予燕國。

這麼一來,等燕國接手三座城池,總城池也有四十七座。

還差三座,可別忘了,開春之後伐滅中山國還有個恆山郡十一座城池等着燕國。

主線任務輕而易舉,就等着能力值單項超過九十五的人才投奔了。

如今的燕國人才濟濟。

文官方面:左相郭隗、右相空缺,內閣成員暫無。

六部尚書:吳用爲吏部尚書,執管底層官吏升遷與貶降;郭圖爲戶部尚書,總領戶籍安置與錢糧管理;李豐爲禮部尚書,管理他國使臣與祭祀慶典;姬樂皖爲兵部尚書,總管徵兵、撫卹等問題;張湯爲刑部尚書,扺掌案件調查、羈押事宜;蘇秦爲工部尚書,執管工事、兵器鑄造等事宜。

蘇秦當一個工部尚書有些大才小用,但姬衍已經決定如何驅使蘇秦了。

無間計是個好計謀啊......

至於蘇秦走後的工部...姬衍還沒想好具體人選。

在姬衍看來,公輸班(魯班)是最好的人選,可惜公輸班爲魯國工作。

五郡的郡守分別爲:漁陽郡守鄒丹、上谷郡守孫乾、右北平郡守蕭何、孤竹郡守張說、奕郡郡守主父偃。

主父偃明顯有些專業不對口,但是文官少,也只能湊合用了。鄒丹的能力不足,也是姬衍臨時拉上去湊合一陣。

姬衍對於蕭何的打算是慢慢熬資歷,右相的位置就是爲他留的。

至於京兆尹的人員,姬衍比較欣賞包拯包青天,可惜還沒有個身影。

將穿越至今的事情回憶了一遍,姬衍嘆了口氣,睡下了。

次日,姬衍召開早朝,任蘇秦爲使者,出使趙國,禮尚往來,聯絡感情。

而等退朝後,姬衍卻將蘇秦攔了下來,低聲開口道:“蘇愛卿,此番前去,還望愛卿削趙強燕,一切慎重!”

話中有話,蘇秦雙眸微微一動。

“微臣曉得,王上放心。”蘇秦天生就是間諜的料子,自然懂得了姬衍話中之意。

“蘇卿,一路珍重!”

......

代郡清晨,鮮卑軍列陣以待,趙燕兩軍心有靈犀,早就布好天羅地網。

而蔚城中的代軍也開始活絡起來,開始向着鮮卑挑釁。

慕容恪沉默了一會兒,突然擡起長槍,躍馬提槍,精神煥發,朝着趙軍大喊一聲:“殺!”

塵土飛揚,一場大戰展開!

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章 奸相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圍堵函谷關(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四百零二章 覓封王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四十九章 鬥將第四十八章 樂毅伐戎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齊燕會盟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細算吳三桂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七章 郭隗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十五章 二鸚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戰(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雙雄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廷商議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九十二章 恆山之戰(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朝議論政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三百零四章 退敵(一)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專家李廣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顧慮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一百四十四章 張衡第一百三十章 圍剿梁山(一)第三百零七章 進擊的項燕(一)第二百零二章 遼東戰役(一)第九章 策反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之將亡第十七章 花刀將魏文通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二百八十七章 韓王之死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五十六章 攻佔無終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第二十二章 趙家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