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

“何將軍,敢問這梅章城還能守幾日啊?”

梅章縣令有些焦急,但還是恭恭敬敬地對着何元慶行禮說話。

無他,何元慶手上的五萬唐軍是整個唐國唯一的部隊了。

在沉默了片刻後,何元慶開口道:“這個……需要些援兵,敢問縣令可把消息回稟給朝廷?”

梅章縣令點頭說道:“在下已把將軍的要求上呈朝廷。”

“朝廷怎麼回?”

何元慶整個人都隨着心臟開始跳動。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沒有其他原因:他把李世民給弄丟了,而燕軍宣佈斬殺李世民一枚。

未能保護好主公自然是死罪了,但因爲其手中的兵權,世家也投鼠忌器,乾脆讓他自己玩自己的。

而何元慶覺得自己對不起大唐,所以堅守在梅章縣,已經有六天了。

“朝廷方面並無消息。”

梅章縣令搖了搖頭,一股悵然地氣質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來:“本縣甚至都不能確定信使是到了朝廷還是半路被燕軍截殺了。”

“報——”

何元慶正欲說些什麼,一名駐守在城牆上的唐軍士卒跑了下來,對着何元慶氣喘吁吁地說道:“啓稟將軍,城外發現大規模燕軍...似乎是燕軍樂毅部的主力部隊。”

“這麼快?”

何元慶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燕軍竟然這麼快就殺入了這裡:“藝陽沒守住?”

傳令兵也是飛速把探到的消息稟告何元慶:“藝陽守林鄺戰兩日,兵馬傷亡一萬八千餘衆,最終開門投降,爲燕軍伐。”

聽到消息後,何元慶並沒有什麼憤怒大罵林鄺之舉,反而神色凝重的低頭沉思。

這段話有個中心點,城高牆堅的藝陽城被燕軍攻打了兩日便死了一萬八千多將士,所以林鄺才迫不得已投降了。

要知道,藝陽守軍只有三萬餘,兩天之內竟然死了一大半!

足以見得燕軍的實力是有多麼的兇殘,以至於林鄺迫於無奈投降。

而且,三萬士卒怎麼着也降了兩三千吧?有他們開路,何元慶的臉色瞬間就冷了起來。

什麼人最熟悉自家的裝備配置?那當然是自己人了,而要命的是藝陽守軍在半個月前駐紮於梅章,只不過在半個月前得到軍令前往藝陽駐守而已。

可以說,藝陽投降的這幾千人可比自己還要熟悉梅章城的防禦工事。

這次情況危機,看來有可能被燕軍一日破城啊!

何元慶想到這裡,對着一旁的梅章縣令拱手道:“張大人,本將就去城牆上,看看燕軍的動態了。”

“何將軍輕便。”

梅章縣令自然不會阻攔他,何元慶的官其實要比他還要高。

何元慶匆匆忙忙地登上了梅章縣的城牆之上,望着遠處密密麻麻地燕軍軍營,頓時有些頭皮發麻。

“燕車騎大將軍樂!”

“燕武威侯趙!”

“燕應順侯張!”

“燕平康侯劇!”

“燕討唐中郎將宇文!”

“.......”

一杆杆名震四方的將旗隨風飄揚,本來還對這支部隊有些疑惑的何元慶瞬間就熄了火,有些絕望。

燕國車騎大將軍樂毅!

燕國武威侯趙雲!

燕國應順侯張郃!

燕國平康侯劇辛!

燕國討唐中郎將宇文成.都、丁延平、韓擒虎!

這些人,都是威名遠揚的戰將,皆爲名將、老將。

在他們面前,何元慶就是一個剛畢業的弟弟。

他們之間的交手,就好比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找上了諾貝爾獎得主,說:“我想跟你比一比誰更厲害...”

雖然這個大學畢業生有能力,但他的名望遠遠不及這些前輩。

舉個例子,世界盃裡的...算了不舉了,這一屆世界盃錢輸得有點多。

“燕軍以名將統二十萬軍,我大唐危矣!”

何元慶重重的嘆了口氣,但即使是這樣,何元慶也不打算投降。

“陛下待我不薄,然而陛下卻慘死燕軍兵鋒之下...”何元慶忍不住喃喃自語,拳頭握的死死:“想要滅我大唐,便從某的屍體上跨過去吧!”

“咚咚咚!”

突然間,何元慶觀察到了燕軍大營有了變化,一時之間塵土飛揚,遮天蔽日。

“什麼情況?”

何元慶大呼一聲後,定睛一看,卻讓他目瞪口呆:戰車!

戰車,這個古老的玩意兒,自從龐涓駕馭他戰敗後,再也沒有人用戰車作戰了,距今已經有十年了。

而擊潰魏國,使戰車之法開始逐漸被諸國淘汰的燕國竟然重新使用戰車衝陣,這是什麼意思?

莫不成戰車之上還有秘密?

其實是何元慶想多了,這些衝鋒的戰車都是藝陽城裡的,士卒也都是藝陽降卒。

他們是戰車兵,就讓他們衝鋒好了。叛變了也不在乎,燕軍將士正好多一波戰功,美滋滋啊!

可憐何元慶都是對外作戰,壓根不瞭解唐國國內的軍隊,不知道自己友軍中曾經有一支戰車隊...

PS:剛睡醒,爆發失敗,看樣子今天要通宵了...

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第三百五十二章 侯爵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四百三十一章 背鍋俠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頓誓破筱商縣第九十二章 恆山之戰(一)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第一百九十三章 廣開言路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七十三章 衛青戰王賁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章 漁陽君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二百八十七章 韓王之死第三百四十三章 唐燕同盟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十七章 花刀將魏文通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六十九章 漢初三傑第三百六十二章 歷城永不淪陷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五十五章 禍水西引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王允之計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撥亂反正(二)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原君趙勝第九十四章 恆山之戰(三)第十章 魏忠賢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三百二十三章 楊再興獨守北疆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十三章 技能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四百四十三章 虞子期的絕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九十六章 恆山之戰(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歷城永不淪陷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二百三十八章 肅慎勇士七萬騎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七十九章 樂毅家眷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第十章 魏忠賢第四百四十七章 猶豫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