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忠臣

“讓他們停下。”

姬衍終於在這巨大的喜悅下冷靜了下來,丟了塊玉佩給許統,並道。

“停!”

許統當即手持玉佩,跑到兩夥人中間,怒喝一聲。

漁陽軍壓着薊城守軍打,當然不幹了,但索超一見這玉佩頓時明白了這什麼,於是滿懷激動地看着玉佩,不經意地發現姬衍,更是激動無比。

“召那漁陽軍伍長來見寡人。”

姬衍強忍着心中的喜悅,用盡量平庸的語氣對着許統說着,並轉身竄入了身後的酒樓。

姬衍興致勃勃地坐在椅子上喝着小酒等候索超。

結果進來的卻只有許統一人。

“怎麼,索超不願意來?”

姬衍有些發愣,不對啊,深綠色字體應該是忠於我的臣子啊。

突然之間,姬衍靈光一現,想給自己一個巴掌。

按照先前的看法公羊顯必定知道自己出了皇宮,只不過沒有理會罷了,但一定會派人跟着自己,若是與索超相認必定會被公羊顯所察覺。

虧自己還是有七十點謀略值的人!

姬衍忍不住咒罵自己一聲,心裡卻又覺得有些不妙。

那麼這樣一來...許統豈不是暴露了?

“索超伍長讓小人給王上帶來一句話。”

許統警覺地望了望四周,壓低了聲音言:“索超伍長正在收攏兵權,來日面見王上,索超將軍必親自告罪。”

“索超伍長果然忠勇啊。”

姬衍二話不說先給索超點個贊,隨後姬衍便在酒樓裡順便吃頓午膳。

...............

上卿金直府中,金直之子金平忍不住了,與其父發生了爭執。

“父親,我等真要爲了那莫須有的衣帶詔刺殺公羊顯?”

“我金直出身虞國,不受重用,幸得先王賞識,如今奸臣霍亂,王上有難,我又豈能袖手而觀之?”

年過花甲的金直怒斥着自己的兒子,一心想要忠君報國:“速速去召集門客,今夜便殺入公羊家,屠盡奸佞!”

“何況鄭源也會遣門客與我等一同作戰,只要我等以雷霆之勢拿下公羊顯,那公羊氏便不攻自破,吾兒怕些什麼?”

“就依父親的吧。”

見擰不過父親,金平只能嘆了口氣,希望計劃不會失敗。

鄭源府前,馬停在邊兒,鄭源急促地下了馬,腳剛一落地,鄭源便謹慎地望了望四周,鄭源的夫人趙氏聞訊而來,還沒來得及問些什麼問題,就發現鄭源好似沒發現自己似的,推門入了書房。

趙氏暗道有大事發生,連忙快步入了書房,剛進書房便發現鄭源手持一根玉帶,上面佈滿鮮血。

趙氏頓時就嚇了一跳,還以爲鄭源殺了人,湊近一看,玉帶上寫滿了字,血書。

趙氏突然一道晴天霹靂,不由張了張嘴,失聲道:“衣...衣帶詔?”

“夫君要摻和王上與公羊氏之爭麼?”

“唉...先王對爲夫有大恩,正所謂食君之祿,爲君分憂,爲夫不能眼睜睜地看着先王的子嗣慘遭殺戮,就算我鄭源不幸兵敗被殺,鄭家滿門被誅,我也不悔,夫人不會怪我吧?”

“妾身嫁於了夫君,一切當由夫君做主。”

“夫人你也不必害怕,我府中可是有數十名遊俠,我等趁夜色襲公羊氏府邸,一舉斬了那公羊老兒,大事可期。”

........

午膳匆匆地結束了,姬衍伸了個懶腰準備回宮,得知有人跟蹤自己的姬衍開始默默僞裝自己,大肆購買一些玩樂之具,興盡歸宮。

公羊顯得到報告之後,總感覺哪裡有些不太對勁,但好像也沒什麼太大區別便認爲姬衍與先前並無區別,還是一個紈絝罷了,成不了氣候。

“郭先生。”

公羊顯笑了笑,招來自己的親信門客,兩人一番合謀之後,露出了詭異的笑容。

說來這名門客,公羊顯便是大爲得意。

此人乃韓國潁川許昌人,因得罪了官吏而出逃至燕,爲公羊顯所用,爲人雖說有些貪財,但能力卻不亞於公羊顯他自己之下,着實是一名有謀有略的謀士。

姬衍回到王宮,沒什麼兒幹,所有的君王奏摺是一封都不會遞給姬衍的,於是姬衍只能在哪兒溜鳥玩。

“爾等發展親信,待大事起。”

姬衍吩咐完趙要、邢昕和許統完便自己單獨走了走,理清一下思路。

任務目標是三奸,分別爲公羊顯、蘇墾、姬輒三人,其中最簡單的無疑是蘇墾了。

蘇墾身居宦者令一職,統領這所有太監宮女,燕宮裡的太監宮女不過三百左右,這些太監宮女大約有一百左右是忠於燕國,這一百左右也只有三十幾個人是深綠色級別的忠臣。

御林軍中,許統身居隊正,統帥二十人,這二十人不出意外可以爲我所用,外加武力值高大71點的邢昕,蘇墾這位叱吒燕宮數十載的宦者令怕是做到頭了。

三奸重點在於姬輒與公羊顯。

公羊顯背靠公羊氏,要殺公羊顯必滅公羊氏。

公羊氏從政四人,從軍兩人,混的最好的就是家主公羊顯以及上將軍公羊濤了。

公羊氏共掌握兵權三千人,明面上還佔有總領全國兵馬指揮一說,但他實際能指揮的部隊只有駐紮在薊城外的三千漁陽軍,另外的兩千漁陽軍卻是姬樂皖所掌控,只要將姬樂皖拉入自己陣營,那麼公羊氏在兵力方面的優勢便會大大減弱。

鄭源與金直都是忠燕派,門客加起來有二百餘人,用於破公羊氏之門戶,控制公羊氏的指揮中心。

況且在公羊濤的部隊中還潛伏着一個臥底索超,這樣看來......好像很有勝算啊?

最後就是姬輒了。

對於姬輒..姬衍並沒有什麼針對的方案,同爲燕國王族姬樂皖肯定不會幫助任何一方,姬輒卻有一千六百多名薊城守軍。

現在無什麼戰勝的把握,只能聯合姬輒先把公羊氏給滅了。

所以...當今之計應速速聯繫王叔姬樂皖,聯合姬輒。

但姬樂皖自從前年與代國交戰之後就隱居在薊城漁陽君府上,除了國君登基等大事不輕易出門,而姬衍也不是隨時都能出宮的,因此姬衍一直找不到機會。

三日後,一股斜陽映入燕王寢宮,?蘇墾帶着一股冷傲之氣站在寢宮門口,望着姬衍。

姬衍此時正端着鳥籠,鳥籠內的那隻綠毛鸚鵡,看到蘇墾之後便飛來飛去,蹦噠不停,口吐人言:“有人來了,有人來了!”

見此,蘇墾見怪不怪,只能冷聲細笑道:“王上,上朝了吧。”

此時,一手端着鳥籠的姬衍轉頭看向蘇墾,蘇墾同樣盯着姬衍,只見姬衍身披青色鑲金的王袍,頭頂諸侯冠六顆旒珠互撞,腰間繫着繡有祥雲的玉帶,腳踏登雲避屢靴,賣相極好,遠遠望去,有穆穆天子之儀。

“上什麼朝,來,隨寡人一同玩鳥。”

姬衍與小綠嬉笑了一會兒,撇了一眼蘇墾嘟了一句,便不再理會。

“王上,今日的早朝您必須要上。”

蘇墾不比四日前,那是姬衍初登基,他還沒找好靠山,所以只能裝孫子,如今投奔了公羊氏,有了靠山自然硬氣了起來。

“爲何寡人今日必要上朝?”

姬衍問言,放下手中的鳥籠,開口問道。

“今日是王上商議王后之日,王上莫要耽誤功夫了。”

蘇墾死死地盯着姬衍,隨後又將目光撇向姬衍身旁地太監宮女們,尖聲喝道:“你們這幫奴才,還不滾下去!?”

“諾!”

這幫太監宮女不敢得罪蘇墾,只能一個個告退。

姬衍臉色不悅,開口道:“寡人跟你去。”

還是熟悉的道路,姬衍駕輕就熟地走到了燕王宮大殿上,懶散地癱坐在王位上,俯視着衆卿家。

“有本啓奏,無本退朝!”

趙要在一旁扯着嗓子嘶吼着,估計嗓子都快喊啞了。

“王上登基四日,還需定下王后了呀。”

公羊顯二話不說就站了出來,緩緩開口。

“微臣幼女,年芳一十六歲,熟讀經書、女紅熟練,可爲王后。”

公羊濤應聲站出,高聲道。

姬衍這具身體也不過十五歲。

姬衍心裡冷笑幾聲,冷不丁的開口:“既然愛卿都這麼說了,那就立公羊氏爲後吧。”

“謝王上!”

“稟王上,臣觀下月初六爲黃道吉日,不如迎娶王后之日便定在那時?”

站在公羊顯身旁的郭姓門客站了出來,開口道。

“查詢此人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郭圖——武力值44,統御值67,謀略值80,內政值79,魅力值72。”

“郭圖,字公則,潁川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時力主趁機偷襲曹營,在此計失敗後爲免於責罰而歸罪於率軍偷襲曹營的張郃、高覽,致使二人背袁投曹。袁紹死後爲其長子袁譚效力,於公元二百零五年和袁譚一同被曹操所殺。”

呵,還是個在史書上留過名的傢伙。

姬衍在心中默默地想着,公羊氏的勢力果然龐大。

“卿乃何人?”

姬衍只能裝作不認識郭圖,開口問道。

“稟我王,此人爲老臣家中門客郭圖,謀略驚人,故老臣推薦爲我大燕下卿,食五石。”

“愛卿爲國選拔人才,真是大大的忠臣啊,若是像右相這樣的臣子再多些,我大燕何愁不興?”

姬衍嘴上不停地誇獎着公羊顯,心裡冷笑不止,若是多幾個似你這般的奸臣,我大燕早就亡了。

“王上繆讚了。”

公羊顯笑呵呵的回了一句,拱手作揖。

“衆卿還有何事?無事退朝吧。”

姬衍只想快點結束早朝,當即擺了擺手,詢問。

“退朝!”

姬衍一聽退朝二字後二話不說如風一般飛往寢宮,公羊顯不慌不忙,望着燕王座,眼神中閃過一縷火熱。

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唐楚之戰(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春蒐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九章 策反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榜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國之盾(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撥亂反正(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戰(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國之盾(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倭國使臣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四百一十三章 大楚君臣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遼東之戰(四)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線決戰(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侯動向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國之盾(五)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一百章 靈壽攻防戰(二)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伐金(五)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十二章 驍勇戰將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一百九十四章 朝議論政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一百七十章 攻破涿縣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