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

“咚!咚!咚!”

戰鼓聲陣陣如雷霆,燕軍士卒不動如山,朝着商丘城一次又一次的發氣了恐嚇般的聲音,讓城牆上的宋軍有些恐懼。

“莫要慌張,燕軍不過是虛張聲勢耳,他們攻破不了商丘!”

潘仁美在城樓上不斷地遊走巡視着城牆,時而開口給予守城士卒一些信念,自己的心思卻又有些飄忽不定。

童貫投楚的事情,這些普通士卒還不知道。也沒有人會告訴他們仗還沒開始打,宋軍就先跑了一半人。

潘仁美嘆着氣,自身十分矛盾。

他的內心有一道聲音告訴自己:降吧,投降可保榮華富貴。

但正當潘仁美打算投降時,又馬上會出現一道正直的聲音:大宋兩代君王待吾不薄,吾怎可背信棄義?

在這個糾結中,潘仁美度過了一個小時。

然而,城外的岳飛卻與戚繼光、魏文通等人推演軍陣,商討如何在最短時間、最少損耗的情況下攻下這個商丘城。

岳飛知道姬衍的想法,姬衍這次的大手筆顯然是震驚了無數的人。

伐秦滅齊,克宋討楚。

浩浩湯湯的部隊朝着燕國四方邊疆開拓,姬衍的打算已經十分明顯了:成則周武三千,敗則畫地爲牢。

岳飛要爲姬衍的這個理想,奮鬥終生也不足矣。

“諸位將軍請看,如今是敵弱我強,敵軍只有一萬八千兵馬,而商丘卻有四面城牆。”魏文通開口道,“因此本將提議我軍以一面爲主三面爲輔,聲東擊西的進攻其中一門,必能破商丘,以宋商五百里之地爲我王賀!”

“魏將軍此言有理,不過...末將認爲這樣做未免損傷太大。”戚繼光來口,否認的搖了搖頭道:“古之兵法有云,攻城爲下,攻心爲上。”

“戚將軍所言...是要攻心?”岳飛聽到戚繼光的話後,同樣想到了一個策略,“宣傳童貫投楚之語?”

“正是。”戚繼光點了點頭,“我軍士卒朝城內射信箭,言投降免死,且將童貫投楚之事宣傳。”

“夜晚我軍進軍商丘,令商丘城之守軍受到精神折磨...內外壓力之下,我軍必勝!”戚繼光信誓旦旦地開口,對着岳飛、魏文通兩人道。

“戚將軍言之有理,就依將軍所言吧。”岳飛和顏悅色地開口,賣個人情給這位昔日的齊國名將,日後也好有個照應。

戚繼光內心也有所感召,開始不自覺的朝着岳飛靠攏。

......

商丘城內,潘仁美還在糾結着降是不降。

“你忘了先王怎麼待你的了麼?先王在位時,可是以你爲榮啊!”

“不不不,良臣擇主而侍,生命高於一切,什麼榮耀什麼光輝,都讓他們見鬼吧!”

兩股意識似乎在潘仁美的體內決鬥了起來,最後潘仁美暴喝一聲:“我潘美與燕國,血戰到底!”

名譽瞬間壓過了生命,潘美體中那求生之慾也消散開來。

“叮......檢測到敵方有能力值單項超過85的人才陣亡,潘仁美——武力值89,統御值88,謀略值81,內政值92,魅力值80,忠誠度等級爲-1。”

“潘仁美,北宋人,傳統俠義小說中的大奸臣。在楊家將中,潘仁美公報私仇,未予以接應,致使楊繼業撞死在李陵碑前,還暗中殺害了楊七郎和楊三郎。歷史上並沒有潘仁美,其原型是潘美。”

“叮......潘仁美特殊技能雙魂,一體雙魂,另一魂魄爲大宋開國大將潘美。”

“查詢潘美屬性。”

姬衍瞬間就瞭解到了緣故,他本以爲是潘仁美戰死,如今看來似乎...不太一樣。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潘美——武力值89,統御值95,謀略值90,內政值67,魅力值80,忠誠度等級爲-3。”

“潘美,字仲詢,漢族,大名府人,北宋開國名將之一。潘美與宋太祖趙匡胤關係素來深厚,宋朝建立後,受到重用。李重進叛亂,太祖親征,潘美爲行營都監從徵。

淳化二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後死,年六十七。贈中書令,諡武惠。鹹平二年,配饗太宗廟庭。潘美在宋真宗時代又追封爲鄭王。”

嘖嘖,這一體雙魂的另一魂跟先前的那個廢物魂,簡直是天差地別啊。

特別是潘美,這都有95的統御值了,可以算得上是名將範圍,比張郃、劇辛的能力都要高。

忠誠度也由隨時可以策反的-1級達到了死忠級別的-3。

真的是天差地別,難打咯。

而前線的岳飛、戚繼光、魏文通三人還對此毫不知曉,依舊在信誓旦旦地在推演軍陣,想要以最小的代價拿下這一城。

“燕軍放箭了!”

商丘城牆上,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後,守城士卒慌忙尋找掩體,但守城士卒逐漸發現燕軍射來的都是沒有箭頭的箭矢,上面用各種文字書寫着信。

大體內容無異於早日投降,只殺首惡這樣的。但隨後附贈了一小段話卻讓整個城牆上的士卒信心動搖。

“童貫率軍投楚了?!”

宋軍陣容中果然一陣譁然,士卒們面帶迷茫之色。

“不可能!童貫爲什麼要這麼做?!”

“哈哈哈,閹黨誤國!閹黨誤國啊!”

“這是燕軍的奸計,這是燕軍的奸計!莫要讓他們得逞!”

潘美也聽到了城牆上的士卒呼叫之聲,登時皺了皺眉頭,開口道:“怎麼回事兒?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將軍,燕軍從城外射來信箭,這是其中一份。”副將連忙遞上一份燕軍射來的信封,對着潘美道。

“燕軍真是太卑鄙了!”心靜如潘美都忍不住暴喝一聲卑鄙。

燕軍將潘美現在竭力隱藏的援兵問題給當衆揭露,直言童貫投楚。

說真的,這句話對宋軍士氣的打擊很大,甚至說童貫被燕軍伏擊全軍覆沒都要比童貫投楚要好。

起碼全軍覆沒證明了宋人的血性,這樣一戰不打就投靠楚國...真的是讓宋人變慫人了。

“傳令,就說這是燕軍的詭計!童貫投楚更是無稽之談!”潘美冷靜開口道,“童貫昨日還給我通信,說援軍五日後抵達,讓我軍務必支撐五天!”

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五章 鮮卑南侵(三)第十五章 二鸚第四百一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八十四章 羅藝父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四百三十一章 背鍋俠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九十三章 廣開言路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四章 忠臣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二十章 險境第三百八十六章 樑侯請纓第一章 系統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原大戰(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國之盾(三)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四百零四章 項燕之死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秦特使第一百零二章 靈壽攻防戰(四)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專家李廣第一百八十二章 南線決戰(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秦人無所畏懼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侯動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伐金(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八十四章 羅藝父子第四百零八章 反燕聯盟第三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風驟襲第二百八十五章 決裂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三百三十二章 臨淄城齊王議和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五章 首鸚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二百章 大秦的策略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二百二十二章 遼東之戰(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四十八章 樂毅伐戎第四百一十六章 鬥將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細算吳三桂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二百七十一章 滅清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三百七十三章 衛青戰王賁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