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

“叮......代燕簽訂合約,代國割五城,賠償四萬五千石糧草、六千金。”

“任務完成度爲29%!”

“任務完成度?”姬衍有些好奇,連忙詢問,“成爲強國的標準有哪些?”

強國審覈標準:

一、擁有六十座縣級城池(23/60)。

二、擁有五座郡城(2/5)。

三、擁有能力值單項超過九十的人才十人(9/10)。

四、擁有能力值單項超過七十的人才三十人(21/30)。

五、擁有兵馬總數達到十五萬(34864/150000)。

“目前寡人手下能力值單項超過九十的有張飛、郭隗、張任、王越、荊軻、史阿、秦開、魏忠賢八人,那麼爲什麼上面顯示有九人呢?”姬衍陷入了沉思,“而且能力值超過七十的人才,我的印象裡也只有索超、鄒丹、唐通、姬樂皖、李豐、郭圖、吳用等幾人,還遠遠沒有二十一人之多吧?”

“算了,多算是好事,寡人還是趁着中午休息時光眯一會兒吧。”燕國的事務隨着戰爭的勝利而越來越煩,姬衍的六部制度至今也沒正式開啓,只能等着吳用回國後做一次調整了。

“等等,我差點忘了查一下代國君臣屬性!”姬衍突然想起,連忙拍了拍自己的腦袋,“通過吳用查詢代國能力值超過八十的人才!”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子澈——武力值44,統御值58,謀略值71,內政值82,魅力值86,忠誠度等級-3。”

“叮......查詢完畢,郝瑗——武力值56,統御值80,謀略值87,內政值82,魅力值51,忠誠度等級-2。”

“郝瑗,涼州人,西秦霸王薛舉手下將領,活動於唐初。武德元年,豐州總管張長遜進擊宗羅睺,西秦霸王薛舉悉衆來援宗羅睺,軍屯高墌,縱兵虜掠,至於豳、岐之地。唐太宗李世民親征,竟爲舉所敗,死者十五六,大將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皆陷於陣。郝瑗言於舉曰:今唐兵新破,將帥並擒,京師騷動,可乘勝直取長安。舉然之。臨發而舉疾,召巫視之,巫言唐兵爲祟,舉惡之,未幾而死。仁杲繼位,兵敗降唐。”

姬衍自然對於代國高層一清二楚,代王子澈的內政值竟然有八十一點,而代相郝瑗竟然三項破八十,再加上鎮守在代燕邊境的花雲,代國短時間內滅不了。

姬衍只能默默不語,準備睡個午覺。

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傳播,天下諸國的主要城池中都多了份傳言。

燕王衍招賢納士,不問出身,於薊城外易水旁修築黃金臺,舉行了紛爭數百年以來第一場公開招募會。

齊國國都,臨淄城外,青山村。

柔柔的陽光灑在山林間,芳草如茵,一叢叢、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沐浴着陽光,鳥兒們在枝頭歡快的鳴叫着,好像在歌唱。

村子裡,幾個孩童圍着一名青年打笑着。

不遠處,有幾個衣着得體的儒生朝着那青年指指點點。

“嘖嘖,那小子還敢出現在這兒?”

“縱橫學還敢在這兒待着,我齊國可不需要這種廢物!”

“治國之道,唯我儒家乃真理,這種下九流的學派怎麼還會有人學?”

兒童們開始拍着手在青年周圍歌唱着:“主父偃,無事成。空學十年縱橫術,年過二十沒媳婦。”

那青年身上穿着的遏衣打着補丁,毫不在意,死死的盯着手中的那份木刻。

“燕王衍不論出身,唯纔是舉?”

青年眼中蘊着血絲,左手緊握,指甲深深的攥入掌心,一滴滴鮮血滴下也渾然不知,青年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去燕國!

魏國,大梁,將軍樂洋府。

身穿華服,面容俊郎的中年男子嘀咕着,不停地望向北方。

“我樂毅生於將門,如今也已經三十有二,卻不能縱橫戰場。”樂毅嘆了口氣,“燕王衍不拘一格,唯纔是舉......”

“阿富,收拾行囊,我要往燕!”

晉國,解良城。

紅臉漢子推着棗車,不停地吆喝着:“賣棗嘞,新鮮的紅棗.......”

推着小車,拐了個彎,坐在酒樓前歇息,順便聽一下口中士子的談話,這是他的習慣。

“聽說了麼,燕王黃金臺招賢納士,不拘一格,唯纔是舉!”

“那我等......”

“得了吧李兄,你我都是有家室的人,大老遠的去湊什麼熱鬧。”

紅臉漢子聞言,手中的棗車不由自主的一扔,連忙回家,小心翼翼的將自己的大刀擦的鋥亮,取了路資,朝着北方趕去。

吳國,淮陰。

“這就是那個被人羞辱不敢殺人而受胯下之辱的韓信?”

“嘖嘖,身高八尺,本以爲是個好漢,沒想到啊...竟然是個懦夫啊。”

被稱爲韓信的青年不理會旁人之語,面容平靜,來到當鋪,開口道:“我要當房。”

“哦...這不是韓信麼?”當鋪掌櫃陰陽怪氣的說着,“三貫,多了沒有。”

“三貫....”韓信眉頭緊皺,“三貫就三貫,給錢吧。”

韓信接過當鋪掌櫃的三貫錢,遞給掌櫃一張地契,默默離開。

當鋪掌櫃在韓信身後嘲笑着:“真是個懦夫......”

韓信面色不變,取了乾糧,告別老母,默默走出城門,眼色堅定,朝着北方走去。

宋國,沛縣。

小吏蕭何打着哈欠,無精打采的坐在椅子上,數着手指。

“蕭大哥,蕭大哥!”

一陣粗狂的吼聲響起,蕭何皺了皺眉頭,不滿的開口道:“樊噲,你嚷嚷什麼?!”

“嘿,蕭大哥,你知道嗎,燕國的那個什麼王要招賢納...納...納士,辦了個什麼老子的黃金臺,說什麼不論出身,唯纔是舉。”樊噲嘿嘿一笑,“蕭大哥,你的才華兄弟只是到的,但到現在還是個小吏。我們宋國你還不知道麼,都是些官老爺說了算,前不久那個趙什麼胤,更是囂張至極,我們去燕國吧!”

“燕國麼?”蕭何嘟囔了一句,與其在這裡碌碌無爲,還不如放手一搏,“好,我賭了!”

“俺樊噲就是一殺狗賣狗肉的,爛命一條,就跟蕭大哥北上,投那燕國吧!”樊噲哈哈大笑,連忙跑回自己那破爛屋子收拾東西去了。

蜀中漢國,也稱蜀國,一隊人馬走在崎嶇的蜀道上,其中一家奴打扮的人嘆了口氣,開口道:“早知燕王有如此大的志向,我吳廣便不隨隊入漢了。”

“現在走也不是不行的。”同行的一人開口道,“我們一起,等會轉彎之時逃走。”

“陳勝兄,有把握麼?”吳廣望着那人,開口道。

“我們肯定能逃走的,我們幾個爛命一條,沒有家室,死了也不可惜。”陳勝低聲說着,滿不在乎,“反正我陳勝準備跑了!”

“好!”吳廣下定決心,低聲喝道。

就在這時,一位中年男子聽到了他們講話,小心翼翼的湊了過來:“帶我一個,如何?”

“閣下是?”陳勝有些警惕,開口道。

“在下伊尹,見笑了。”伊尹嘆了口氣,說着,“白讀了十幾年的書,一着不慎卻被賣做奴僕,真是羞愧啊。”

“有伊尹兄弟加入,我們逃走的概率更大了!”陳勝笑道,有一個讀書人的加入這對自己日後的幫助是巨大的。

對此,只能用一句話形容:一大波人才正在趕往。

...........

燕王衍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姬衍起了個大早,上完早朝有氣無力的被姬嬙拉着,緩緩走入了一間偏殿。

“阿弟,你姐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員名士呢。”姬嬙見姬衍一副沒睡醒的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擰了姬衍胳膊一下,姬衍頓時清醒了不少。

“誰啊,叫什麼?”姬衍一陣吃痛,齜了齜牙,來口問道。

“那位名士,名爲蘇秦,是鬼谷先生的弟子,你可別看請了鬼谷先生,他可是教出過龐涓、孫臏、張儀這些......”

“等等,他叫什麼?”姬衍瞬間就清醒了,連忙開口問道。

“蘇秦啊。”姬嬙有些疑惑,自家弟弟爲何變得如此激動。

“天助寡人,寡人可真乃天命之主!”姬衍狂喜,縱橫家蘇秦,大才!

“蘇秦先生在哪兒呢,快帶寡人去見他!”姬衍連忙詢問姬嬙,神色緊張。

“諾,就在前面屋子裡。”姬嬙嘟了嘟嘴,開口道。

姬衍連忙感到前方的那座屋子中,剛一進門,蘇秦便拱手道:“雒陽人蘇秦,拜見燕君。”

“蘇秦先生快快請起。”

姬衍連忙攙扶着蘇秦,順手丟了個查詢術。

“查詢此人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蘇秦——武力值58,統御值83,謀略值97,內政值93,魅力值84,忠誠度等級+1。”

“蘇秦,字季子,雒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遊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且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爲客卿,齊國衆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31篇,早佚。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遊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於現存傳世古籍。”

“蘇秦有特殊技能,是否查看?”

“查看!”

“蘇秦特殊技能無間——間在其他國家時,該國所有能力值超過七十的人物,除魅力值外其他四維屬性每年全體降低一點,持續五年。”

戰國之時,齊王死的不怨,整整五點屬性,足以讓一個無雙猛將成爲一個一流武將。

“蘇秦先生來燕,真乃我燕國之福啊!”

雖說技能變態,但不到萬不得已,姬衍還是不想讓蘇秦去當間諜的,畢竟謀略九十七,內政九十三的人才還是很罕見的。

第十三章 技能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三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後記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十五章 二鸚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三百一十章 進擊的項燕(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王允巧施美人計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正不阿(三)第五十八章 抽獎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朝議論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十章 魏忠賢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五十六章 攻佔無終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一章 系統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之戰(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專家李廣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風驟襲第四十二章 尊王攘夷後記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四百零四章 項燕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第五十四章 伏擊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三百八十四章 伐宋之戰(四)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三百九十七章 棄守函谷關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二十五章 系統更新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四百一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五十六章 御酒第三百一十章 進擊的項燕(四)第四百一十八章 項羽戰存孝(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齊敗亡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之將亡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