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擊之士

臨淄城的清晨,遊俠孟廷打着哈欠,伸着懶腰的走出了住所,盤算着今天的生計。

遊俠這個名頭,是不是聽起來好像大俠,行走江湖的俠客?

是不是在印象裡,遊俠都是白衣飄飄,揮劍走天涯?

其實並不是,遊俠也只不過是一個體麪點的稱呼,他們真正做的事兒卻一點也配不上“俠”字。

遊俠,說白了就跟現在的黑社會是一個性質的。比較有名的就是放高利貸,帶着小弟橫行鄉里。

比較弱一點的就上門威脅商家,賺取保護費。要是不給就往人家店門前潑糞。

再差的就給人家當小弟了。

當然,有壞就有好,有好自有壞,遊俠裡自然也有仗義疏財,身世清白的大俠。

只不過只有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的遊俠都是上面說的那份熊樣。

身世清白的遊俠大多數都被燕國召走,成爲朝廷鷹犬。

真的,朝不保夕、刀尖舔血的日子哪裡有朝廷鷹犬的日子好?

別看小說裡大俠都一本正經的“呸,朝廷鷹犬。”

其實現實裡無論如何都是想爲國家做事兒,成爲一個體麪人。

比如孟劇等一呼百應的遊俠,基本上早就投奔了燕國,成爲燕國的千戶、百戶,爲官逍遙。

剩下的遊俠要麼是自視清高,一心爲民的大俠;要麼是黑社會性質的墮落遊俠。

因此,遊俠質量難以保證。

“孟廷,別去敲保護費了,齊王開國庫了!”

一名與孟廷交好的遊俠突然叫住了想要去勒索保護費的孟廷,對着他道。

“齊王開國庫,管我們什麼事兒?”孟廷懶散的開口,雖然齊國國庫又億兆錢財,但關他們什麼事兒?雖然有的遊俠偶爾還客串幾次劫匪。但他們也不傻,搶齊國國庫怕不是石樂智。

“齊王招募遊俠,一人五金,抵禦燕軍進攻!”孟廷的好友有些激動,對着孟廷激動的喊道,“五金啊!五金!”

五金,是他們這幫遊俠一輩子的積蓄,而現在只要參加一場戰鬥便有五金,兩場便有十金。

要是擊退燕軍,更是有數都數不清的金子。

“走,報名去!”

孟廷想都沒想,跟着好友就一同參加了管仲所創辦的技擊之士。

這只是齊國千千萬萬遊俠的一個縮寫,齊國所有的遊俠都激動了,紛紛參加技擊之士,一時之間齊國倒是十分火熱。

管仲統計着技擊之士,如今的技擊之士已經有了四萬餘人,管仲信心滿滿,認爲又可以抵擋燕軍一陣時間了。

“技擊之士之將,名爲田津。”

管仲喃喃自語,田津爲齊國膠東一代遊俠魁首,本來的齊國遊俠巨頭都已經投了燕國,成爲了錦衣衛鷹犬,只有田津仍舊留在齊國。

而技擊之士不是平常軍隊,不能用軍隊來約束他們。與其派遣一員上將統御,倒不如令田津這個齊國遊俠巨頭來統帥這四萬遊俠,與諸葛亮相鬥。

四萬頭豬也能攔住諸葛亮幾天吧?

管仲也不奢望齊國可以擊敗燕國了,他現在只寄託於秦國、楚國、宋國等能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畢竟燕國的野心目前已經是天下皆知了。

管仲別的不知道,但宋國肯定會遣兵來援。畢竟燕國打下齊國後,下一個目標定是宋國。

宋國全國不過七萬士卒,若是隻剩下宋國,那麼燕國定然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平定東方。

屆時,坐擁天下六分江山的燕國又有誰是他的對手?

“技擊之士,東出對陣燕軍!”

隨着齊王源的一聲令下,拿了賞錢的遊俠美滋滋的朝着西方行去。

剛剛又得到了齊王源的命令,斬燕軍一人者,賞三金;斬燕軍大將者,賞三百金至五千金不等。

這等豐厚的獎賞,讓這幫遊俠簡直是瘋狂了:斬一首可足足有三金!

遊俠們自詡武藝高強,殺個大將可能有些難度,但殺個小兵豈不是輕輕鬆鬆?

抱着這種心態,遊俠大軍來到了邢南,與燕軍遙遙相望。

諸葛亮臉色沉重,望着東方的齊國軍隊,有些凝重。

又是四萬人,諸葛亮不得不謹慎一些,防止齊國軍隊突襲燕軍。

但三天之後,諸葛亮放下心來:原來是一羣烏合之衆。

三三兩兩的瞎走,晚上值夜也沒幾個人,懶懶散散,每天也不操練...這是個菜狗部隊。

“齊軍從哪兒找來這麼廢的軍隊?”諸葛亮不由有些蔑視,他們個人武力出衆又怎麼樣?戰場是一個將就陣型推動的地方,他們亂糟糟的衝上去,多半會當場陣亡。

“戰場可不是過家家,有一腔熱血就能奮勇殺敵...”諸葛亮再度不屑道,“這種部隊,一觸即潰,毫無作用....”

“明日,就是我燕軍大破齊軍,攻向臨淄之時!”

.......

齊國膠東的鄉野間,齊王源恭恭敬敬地推開了茅草屋的大門,卻發現裡面空無一人。

“老鄉,這裡面的人?”

齊王源拉住一名老者開口詢問道。

“哦,你說呂商啊?他最近天天去江邊釣魚,你去那兒應該可以找到他。”老者笑呵呵的對着齊王源迴應,齊王源拱手拜謝後,又朝着江邊走去。

果不其然,有一老翁身披蓑衣,靜靜地在江邊垂釣。

看到這個老者,齊王源忍不住想到了姜太公的傳說。

“敢問可是叔祖商當面?”

齊王源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對着蓑衣老者道。

“唉。”

那老者並沒有回話,反而嘆氣道:“昔日太公江邊垂釣,願者上鉤釣到了文王,最終輔佐文、武兩代王上平定天下,受封齊國。”

“如今,齊國又到了風雨漂泊的時刻...你身爲齊王,可知罪?!”老者突然轉過身來,嚴厲呵斥着齊王源。

“知罪!”

齊王源羞愧萬分,掩面開口道:“還請叔祖救寡人,救齊國於危難之際,擊退燕國大軍!”

呂商聽聞後,嘆了口氣才悠悠開口道:“燕軍勢大...商,便勉爲其難的幫你一次吧...不過老夫了沒有把握,擊潰燕軍。”

“多謝叔祖救我大齊!”

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二百八十一章 邯鄲之戰(五)第二百八十七章 韓王之死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二百七十章 九品官制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閔突圍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一百零二章 靈壽攻防戰(四)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線決戰(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擊潰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三百三十七章 精打細算吳三桂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恆山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八十三章 中山國現狀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二百零八章 趙國羣臣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五十一章 齊國鉅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國反應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則賞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十面埋伏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三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三百九十章 聖公陳勝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專家李廣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將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六章 漁陽君第三章 乾臯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