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

冒頓突然感覺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空氣之中似乎是蘊藏着一股殺戮之氣。

“嗯?赫連勃勃部爲什麼還沒回來?”冒頓對着身旁的奴隸道,“他們不是去探路了麼?”

“回稟主人,奴才不知。”

奴隸搖了搖頭,一臉茫然地看着冒頓,緩緩開口回答道。

冒頓也覺得自己是急火攻心了,竟然會腦袋發昏問奴隸這等事情。

“斥候、探子,去催一催赫連勃勃。”冒頓的心裡越發越覺得不安,忍不住的吩咐斥候道。

“是!”

還不等斥候探子外出查探,一騎帶着鮮血的匈奴勇士朝着冒頓方向瘋狂飛馳而來,登時讓冒頓的小心臟“咯噔”了一下。

“右賢王大人...赫連統領中了燕軍大將呂布的奸計,三千匈奴勇士全軍覆沒啦!”

那匈奴騎兵見到冒頓後,嚎啕大叫道:“漫山遍野的騎兵,到處都是燕軍的旗幟...”

“赫連勃勃現在在哪兒!”冒頓顧不得這些,上前一步抓住那匈奴騎兵的領口,惡狠狠地開口,“讓他探路不要冒進,就是不聽!該死的東方奴隸!”

“赫連大人...赫連大人戰死了!”

那匈奴騎兵似乎想到了什麼,驚恐地喊出這等話來:“呂布...呂布,方天畫戟!”

聽到這些話語,冒頓的神情沉重了起來:九原虓虎呂布的威名,可是讓匈奴人揮之不去的夢魘。

“可看清楚了,果真是呂布。”

冒頓有些不敢相信,九原虓虎竟然會投降?因此冒頓進而開口詢問道。

“千真萬確啊右賢王大人!”

那逃回來的匈奴騎兵心態都有些崩了,用着着急的口吻開口道:“燕國右將軍呂布,奉命討伐匈奴...這是他親口所說!”

匈奴東方部落的騎兵,大體都會一些漢語。同樣,原晉國的騎兵也掌握了一些匈奴語。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原本,雙方對於彼此都是十分熟悉,基本就是屬於掘一撅屁股就知道彼此拉的什麼屎的地步。

匈奴一出兵,晉國馬上就知道他們的目的地是哪裡。

而晉國一出兵,匈奴也基本瞭解晉國的大體方案如何排兵佈陣。

可惜,現在與匈奴交手的不是別人,而是取代晉國的燕國。

呂布雖然是晉將,但他手下的騎兵可都是燕國騎兵,是受霍去病調遣的。

他們的戰鬥方式對於匈奴人來說是十分陌生的,如果他們用對付晉國的那一套來對付燕國,那八成要涼。

“呂布...燕國...”

冒頓喃喃唸了幾遍這個名頭,隨後有些懊惱:“該死的赫連勃勃,竟然葬送了我大匈奴三千勇士,該死!真的是該死!”

狠狠地罵了已經戰死的赫連勃勃幾聲,冒頓的心情登時舒展了起來,對着那逃回來的匈奴騎兵道:“說說,燕軍大概有多少人?”

“約...約一萬至一萬五千騎。”

逃回來的匈奴騎兵心態逐漸恢復,他回憶了一下當時戰場的形勢,磕磕絆絆的把燕軍大體的人數給說了出來。

“一萬至一萬五千騎?”

冒頓聽到這個數字,心情頓時舒展起來:“哈哈哈,我匈奴勇士可有一萬五千,奴隸也有三萬!”

“整軍,本王要主動出擊,殺呂布一個措手不及!”

兩個時辰後,正在整理戰場整頓軍隊的呂布突然感覺地動山搖,他一下子就知道了什麼事兒。

無非就是匈奴發現了端倪來幹架嘛!

呂布心裡更加蘊怒了:幾個意思?難道是我呂布真的握不動方天畫戟了?!

“上馬,匈奴來了!”

呂布冷聲開口,暴喝道。

燕國騎兵齊齊上馬,整理着自己的裝備,馬蹄也開始緩緩朝前衝鋒。

冒頓率領五萬的騎兵朝着呂布殺去,那“燕右將軍呂”的旗幟也漸漸映入冒頓的眼簾,冒頓的內心隱隱約約對這個旗幟有些敬畏,但隨後很快就拋棄,暴喝一聲:“斬兩名燕人者,可爲我匈奴牧民!”

這一句話,相當於對奴隸們的保證。

只要殺兩個燕人,他們就可以脫離奴隸身份,成爲正兒八經的匈奴人了。

奴隸們紛紛沸騰起來,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燕軍面前,將他們斬殺殆盡。

至於一萬五千的匈奴騎兵,冒頓不用跟他們吩咐什麼。

漢武帝時,司馬遷在《史記》當中這樣記載匈奴:其法拔刃尺者死!坐盜者沒其家!有罪,小者軋,大者死……戰死扶輿死者,盡得死者家財。

這就是匈奴賴以生存的軍法以及自身的分配製度。

匈奴沒有所謂的軍令如山,只有這種方法維持戰鬥力。

狗託: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問得好!

按照匈奴的制度,只要能夠搶回戰死者的屍體,那麼就可以得到戰死者的所有財產牲畜以及他的妻女。

如果救出了被圍困的匈奴人呢?

那麼他的財產是你的,他自己也要成爲你的奴隸。

眼見着匈奴騎兵越來越近,呂布率領的燕軍騎兵依然是悠哉悠哉,這讓冒頓產生了一絲不好的預感。

“放箭!”

一聲暴喝,隨即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箭雨,密密麻麻地朝着匈奴騎兵覆蓋而去。

一瞬間,衝鋒在最前端且沒有鎧甲護體的奴隸瞬間死傷一大片,呂布趁勢方天畫戟一指,暴喝一聲:“封侯拜將,就在今朝!諸君,隨我殺!”

雖然匈奴前方的奴隸死傷過兩千,但冒頓絲毫不在意,反而死死地盯着呂布,緩緩開口道:“殺,我們這麼多人,就不信還留不住一個呂奉先!”

“鏘!”

短兵相接,登時數道屍體被砍落下馬,被戰馬踩踏而亡。

“殺!”

大股的鮮血噴射而出,人頭滾滾落地,戰場之上只有生或死。

呂布在匈奴騎兵之中,卻並沒有出入如無人之境,反而被匈奴數十人鉗制。

匈奴沒有什麼舉世聞名的猛將,但他們對付猛將只有一招。

獨特的配合能力,共同進退,鉗制猛將。

而強如呂布,也不能短時間突破匈奴這種專門被訓練來抵擋猛將的方陣。

而距離衛青率軍趕到,還有半個時辰。

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三百一十四章 河西俯首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雙雄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秦特使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三百零七章 進擊的項燕(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正的幕後主使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三百三十三章 科舉出四海皆驚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雙狼(二)第一百零八章 吳漢守勒縣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廷商議第三百五十六章 後勤準備第二百零八章 趙國羣臣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一章 系統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頗老矣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之戰(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二百七十四章 桓平六年春(下)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四百零五章 西楚霸王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五十章 田地倒臺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了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四十九章 鬥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燭影斧聲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次科舉結果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九十五章 燭影斧聲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暴風驟襲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四十九章 鬥將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三百一十五章 兵臨郢都第二百六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二百四十二章 戍北軍卒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二百九十一章 水淹大梁(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三百一十章 進擊的項燕(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一百二十一章 交鋒(二)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突圍第五十六章 攻佔無終第二百六十四章 伐金(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六章 漁陽君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趙國之盾(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