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金與大清

寒風吹過,捲起千堆雪。

燕國處於北地,北地向來嚴寒,因此燕國自然也是嚴寒無比的。

姬衍蜷縮在宣政殿王座上,身披白狐裘,哆哆嗦嗦的處理着奏摺。

他的身旁還有五六個火爐在燃燒,整個宣政殿其實很暖和的,但對於姬衍來說依舊是寒冷。

姬衍穿越以來,這是他第二次渡過冬季了。

第一次渡過冬季靠的是火爐,但依舊讓姬衍冷的難受。

姬衍身爲現代人,雖然是北方的,但北方基本上家家戶戶有暖氣,比起南方可憐娃要強上太多了。

可現在就跟悲劇了,不說暖氣沒有,而且冷風嗖嗖,關鍵是宣政殿挺大的,在宮中的規模也就僅僅次於朝議殿。

雖然姬衍凍成這副狗樣,但其他大臣卻沒有什麼影響,特別是郭隗...姬衍原以爲這個老傢伙會受不住嚴寒而請假,誰成想羣臣中就他最興奮,這時候姬衍纔想起來郭隗在燕國生活了六十多年...

張儀算是幸運的,因爲他在十天前已經離開了,錯過了這場狂風暴雪。

雖說老秦人、老魏人那邊也下雪,但是並沒有燕國的激烈,可以說,燕國是中原各國最冷的國家,沒有之一。

在薊城瑟瑟發抖的姬衍,已經開始計劃在後幾年遷都了,什麼不靠近中原,不利於發展之類的理由都去見鬼吧!寡人冷死了,過兩年就趕緊遷走!

在姬衍作者打算的時候,無意間在奏摺當中發現了工部尚書張衡的奏摺,這讓姬衍有些意外。

工部尚書張衡,這個被姬衍任命爲工部尚書的男人,一年多以來僅僅只上過次奏摺。而且都是向內閣索要經費的,這次竟然又上書。莫不是經費不足,無法制作戰艦了。

姬衍嘆了口氣,這個海軍是真的難發展呢。戰艦、軍艦都要錢,一所戰艦所需的資金,足夠可以讓燕國組織起上百名步兵士卒。

而且還沒有研製成功。

姬衍打開了奏摺,還是打算看一看。

結果出乎姬衍的預料,他竟然真的研究出來了戰船?

張衡初步研製出可以載一百四十至一百八十人,可配置四座牀弩的戰船。目前在湖泊中試航成功,所以張衡上書請求可以去朝鮮試航。

姬衍驚喜不已,雖然運載的人數少,但終於擺脫了燕國海軍的尷尬局面:用漁船訓練。

如今燕國的海軍也不過一千三百餘人,主將是殿將施琅,官職爲蕩海將軍,副將爲阮氏三兄弟,分別是都尉軍銜。

燕國的水軍規模小,戰船少,還遠遠趕不上齊、吳、越、楚的水軍,但姬衍已經決心要建造求軍了。

於是...姬衍打算於齊國交易時來艘齊國戰船。

齊國戰船可是高二十丈,載六七百人吶。

逼格比燕國要高多了。

至於姬衍爲什麼要發展水軍...嗯,純粹是爲了後代的發展。姬衍知道後代的天下是海軍、空軍的天下,陸軍基本上只能用於本土防守了。

因此姬衍希望在世人心裡留下一個印象。

除此以外...南方江河湖海多如牛毛,姬衍自信日後將要南下,與其到時候臨陣磨槍,不如早做準備。

“撥款三萬金,告訴張衡,務必要給寡人擴大規模。”姬衍點了點頭,對着魏忠賢緩緩開口道,魏忠賢聽聞後,也下去準備了。

草原如今的局勢也是越來越差了,肅慎得到燕國的支持與交易,從而獲得大量的青銅武器,與蒙古的交戰中三戰三勝,從而遏制了蒙古擴張的企圖。

愛新覺羅部族趁機準備契丹,他們開始膨脹了,想要一舉滅亡契丹,從而建立國家,讓自己的部族發揚光大。

於是。在肅的慎內部,展開了關於是否進攻契丹會議。

“完顏氏的各位,我努爾哈赤的話已經放在這裡了。”努爾哈赤冷眼望着完顏阿骨打,開口道。

“這個問題,需要慎重考慮啊。”完顏阿骨打眯着眼睛,靠在從燕國帶來的椅子上,伸了個懶腰:“我們剛和蒙古打完,這麼快就要跟契丹打?”

“蒙古挫敗,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打契丹!”努爾哈赤斬釘截鐵的說着:“不然等蒙古緩過神來,爲時已晚!”

“勇士們已經經過了長期的戰鬥,已經開始厭惡戰爭,這樣做不值得。”完顏阿骨打露出微笑,開口道,“你知道的,爲了抵抗蒙古,我們完顏氏失去了太多太多的勇士。”

“我愛新覺羅氏就沒戰死勇士麼?!”多鐸忍不住插了一嘴,帶着火氣的開口道。

“那就別去了啊。”完顏希尹冷笑一聲,緩緩開口道。

“你...”多鐸脫口而出一個字,結果卻沒有什麼藉口反駁。

“哼哼...”完顏希尹冷笑兩聲,坐回座位,繼續聽着完顏阿骨打與努爾哈赤的交鋒。

“行了吧,完顏阿骨打,誰不知道你的打算?”努爾哈赤臉色一沉,緩緩開口道:“滅了契丹之後,屬於愛新覺羅氏的青銅兵器給你一半。”

“好!”完顏阿骨打點了點頭,他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完顏阿骨打當然知道努爾哈赤想要幹什麼,趁機分裂肅慎,自立爲王,建國。

他完顏阿骨打也有同樣的打算。

燕國的強盛深深吸引着努爾哈赤與完顏阿骨打,因此他們決定效仿中原,建立國家。

完顏阿骨打已經取好了國號,定爲“金”。

而根據完顏氏在愛新覺羅氏的探子來報,努爾哈赤也已經取好了國號,定爲“清”。

這次討伐契丹,算是兩人的一種默契,愛新覺羅氏讓出利益,和平分裂肅慎,不搞內亂給燕國與蒙古可趁之機。

但完顏阿骨打不滿意自己什麼好處都收不到,因此纔有了這樣的局面。

完顏氏青銅兵器增多,努爾哈赤可以接受。

因爲愛新覺羅氏佔領契丹之後,他就沒了蒙古與燕國的威脅,自然願意割利給完顏氏。

這就有點諷刺了,歷史上契丹所建立的大遼王朝是被完顏阿骨打給推翻了,如今完顏阿骨打卻對契丹沒有什麼興趣。

忘了沒更新,尷尬。

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國難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一章 傾國傾城楊玉環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十五章 二鸚第四百四十六章 烏江自刎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莊侯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六章 漁陽君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之戰(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頓誓破筱商縣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廷商議第四百零一章 劉皇叔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三百二十四章 冒頓誓破筱商縣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三十七章 代王澈第三百七十二章 雲中伏擊戰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滅清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八十六章 婚宴(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線決戰(六)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之戰(一)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二百一十章 肅慎鐵騎第二百六十六章 滅金第三百一十三章 奇襲紀南第一百八十七章 蘇秦回薊第二百五十九章 伐金(二)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六十四章 發兵討夷第九十一章 韓信掛帥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四十八章 樂毅伐戎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零八章 趙國羣臣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三百零四章 退敵(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三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況膠着第一百九十三章 廣開言路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十八章 改革(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趙國之盾(二)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二十七章 代燕漁陽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六章 鬥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