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八百里加急

中行說,這個名字可能有些人會陌生。

他是一名太監,亦是匈奴最爲重要的功臣,但也是最早的漢奸。

此番中行說遊說着匈奴的冒頓單于,希望冒頓單于停止攻打蒙古,趁着中原大亂南下,佔據肥沃的土地,滅亡華夏。

嗯,冒頓單于點了點頭,很大氣的讓中行說滾蛋。

冒頓單于雖然平日裡十分的新任中行說,但也不代表中行說可以把冒頓單于當成傻子。

冒頓單于:嘿嘿嘿,當我冒頓傻嗎?中原那個爛攤子是我匈奴可以插手的麼,騎兵一過去,正好那邊步兵一攔、一堵、一包...匈奴就完了。

於是冒頓妙哉中行說教會了他們很多知識,就饒了他一命...主要原因中行說是沒有什麼用處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中行說當初教導匈奴的政策早就被蒙古、肅慎等國給偷學了。

肅慎甚至還有許多中原將領投降,懂得更多。

而中行說也只是一個方面洛陽城裡普普通通的小太監,這一切全部都是靠着心裡的一口怨氣,自然不會太多東西。

換句話說,中行說已經沒了利用價值,因此被冒頓單于給趕走了。

中行說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怨恨的他徒步來到蒙古,投奔了成吉思汗鐵木真。

之後,中行說主動請纓,出使燕國。

於是,這纔有了先前的那一幕。

......

薊城,天氣已經漸漸入冬,李靖、樂毅也已經合兵駐紮在遼東郡、代郡、上谷郡三地。

諸葛亮因爲戰事,遲遲沒有就涿郡赴任,因此宋江被任命爲涿郡代郡守,觀成效定去留。

嗯,這句觀成效定去留自然是騙宋江的啦。

姬衍還沒有決定諸葛孔明的定位,究竟是做一名鞠躬盡瘁的老臣還是征戰沙場的儒將?

燕國不是當初日薄西山的蜀國,自然不會讓諸葛亮文武皆備。

而且,姬衍手下的錦衣衛也已經打探到了一個壞消息。

高仙芝、郭子儀兩人協同一名名爲王猛的士子向南逃竄,不知原因三人決裂。

王猛、高仙芝帶着一部分人投蜀,而郭子儀帶着剩下的人投唐。

據說,在郭子儀的軍隊裡,還有人看見了薛仁貴的蹤跡。

姬衍有些無語,四位人才分別投了蜀、唐,又給他們增加了力量。

姬衍現在也沒有搞明白,爲什麼肅慎集結了三萬騎兵卻一直沒有進攻。

但是他們這麼一耽擱,導致樂毅揮師北上,瞬間讓北方軍隊數量到達十八萬,估計肅慎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姬衍自然也不會把這十八萬士卒幹放在哪兒不管,於是姬衍下令將原先徵召北方各地的守備士卒全部放回,且令李如鬆率朝鮮軍撤退,繼續鎮守朝鮮半島,不要出差錯。

這樣一下子就少了五萬人。

十三萬士兵守護北方疆域,姬衍還是可以接受的。

“有本奏,無本退!”

朝議殿上,姬衍正襟危坐,望着前方。

他剛剛從李清照的被窩裡爬出來,實在是有些困。

“稟王上,奕郡蔚城中,有...”

一名大臣立馬開口,話音未落就被八百里加急的信使給打斷了:“報——”

“啓稟王上,朝鮮四郡八百里加急!”傳令兵氣喘吁吁,闖入朝議殿,拱手道。

“呈上來!”

信件被傳上來後,姬衍打開了這封李如鬆親手書寫的信件,睏意全無,一下子就清醒了過來。

隨後姬衍勃然大怒,開口喝道:“令樂毅本部玄徵軍火速趕往朝鮮半島的臨屯郡,抓住李氏賊子滿門,押送回薊!”

蘇秦、郭隗對視一眼,將那封八百里加急信件拿了過來,仔細觀看以後,郭隗的眼中也是憤恨不洗。

“請王上定要爲老臣那徒兒做主啊!”

八百里加急,只有重大事件纔會使用。

朝鮮半島,臨屯郡當地名門望族,李氏的李熙反了。

李熙自立爲王,建立朝鮮王朝,趁着臨屯郡無兵之時殺入郡守府,殺臨屯郡郡守葛鍩。

李熙轉而攻玄菟郡,玄菟郡半郡落入李熙之手後,李如鬆率軍歸來,與李熙交戰,三戰兩敗。

如今李如鬆與簡雍撤離,正在真番郡抵擋李熙的軍隊。

這種公然造反稱王的,是姬衍登基以來,第一個。

姬衍自然是會憤怒不已。

“報——”

突然,又傳來了一聲急報:“高郡八百里加急!”

姬衍又是一愣,將信件呈上來後,氣的雙手發抖:“韓信幹什麼呢?趕緊去高郡平反啊!”

蘇秦暗道一聲多事之秋,拿來信件後感到一陣無語。

高郡一農民自稱夢中遇龍,當爲天子,於是自立爲帝,稱德帝。

說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苟富貴勿相忘。

把陳勝吳廣的那套複製了一遍。

蘇秦搖了搖頭:這個人好大的膽子啊。

稱帝,他也敢拿出這個名號。

這世間還沒有一個諸侯敢給自己加帝號,這個人可是頭一份呢。

這人,叫苻堅。

......

遼東邊境,完顏希尹淡淡一笑,對着衆人開口道:“諸位莫要着急,我的計策已經成了,待燕國分兵之時,我等再動。”

“你的計謀,真的有效?”多鐸提出了質疑,他是在座的各位唯一一個進攻過燕國的人。

“鼓動人心,相信這世界上...沒有人會不喜歡權力的味道。”完顏希尹微微一笑,緩緩開口道:“他們就算再怎麼聰明,再怎麼賢能,只要他們不甘於人下,想要成爲人上人...享受權力,那麼就只有聽從我的計謀走。”

李熙、苻堅對完顏希尹來說,都是旗子。

“兩個當地豪強有什麼意義,分擔走幾萬兵馬又有什麼用?”完顏金彈子皺了皺眉頭,“只要那個李存孝不走...我們沒有勝算!”

“哼,完顏金彈子是你自己學藝不精,莫要把我等帶上!”陸文龍頗爲傲氣,不懈的開口道。

“陸文龍,有本事你明日去燕軍陣前叫陣,指名道姓讓李存孝出來試試?”完顏金彈子迅速懟了回去,陸文龍還是一臉不屑的樣子。

“夠了...”完顏希尹靜靜地開口。

“我在燕軍的軍中,也施展了計謀...而聽從的號令的,將會是燕國的一員重要將領。”

感謝午夜遊蕩者的兩張月票

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二十章 險境第三百六十四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歷城永不淪陷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一百三十八章 薩爾滸之戰(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諸侯會盟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四百零三章 壽春保衛戰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唐楚之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世之霸主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伐金(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一百五十四章 宋國風雲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八十五章 婚宴(一)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一百二十章 交鋒(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第十三章 技能第三百二十章 以一敵六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四百一十二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原君趙勝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六十章 大破孤竹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一百八十章 薛氏雙雄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國之盾(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五十五章 禍水西引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一百章 靈壽攻防戰(二)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連失兩將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莊侯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三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線決戰(六)第二百四十六章 燕國長公子第五章 首鸚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十章 魏忠賢第一百七十五章 邯鄲內亂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十三章 技能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八十二章 一夫當關(求首訂√)第十三章 技能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