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

“草民衛青,拜見王上,王上萬年!”

衛青嚴格地按照禮儀入殿,對着姬衍拜道。

這一切的禮儀都是小綠交給他的,爲了就是不在姬衍面前出岔子。

“免禮,平身。”姬衍淡然開口,言道。

“謝我王!”

衛青也帶着惶恐與不安起了身,靜靜地站在那裡等候姬衍的調遣。

“查詢此人屬性。”

姬衍點了點頭,看衛青現在也是青年樣子,屬性應該到了巔峰之時了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衛青——武力值81,統御值90,謀略值83,內政值73,魅力值75,忠誠度等級爲+2。”

“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元封五年衛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於茂陵東北1000米處,諡號爲“烈”。”

“衛青有特殊技能,是否查看?”

“查看。”

“衛青特殊技能擊夷,在對戰草原民族時,統御值增加2點。”

不用問了,這肯定沒到巔峰。

“查詢衛青巔峰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衛青——武力值93,統御值98,謀略值85,內政值76,魅力值79。”

98的統御值,也是中國史上的頂級統御了。更不用說面對草原民族的時候統御值一下子就成滿值了,這很秀,簡直是天秀。

“衛青,寡人很好奇,你家裡有幾人啊?”姬衍終於開口,這個疑惑他已經存在數日了。

“稟王上,草民家中共五人,有三位姐姐一位妹妹。”衛青拱手道。

可以,四個女兒一個男孩。

“你的這些家眷怎麼樣?”

雖然姬衍知道,這個時候不應該問這些題外話,但是他還是忍不住問了。

“稟王上,大姐、二姐入了蜀國,目前不知所蹤....三姐與草民以及四妹如今都在燕國。”衛青也是愣了一會兒,接着說道。

雖然不知道王上爲什麼要問這些,但是衛青還是不明覺厲的回答了。

姬衍瞬間就陷入了沉思。

他的系統裡還有一本全史資料呢,於是姬衍快速翻查起來。

終於,姬衍得到了一個好消息。

霍去病他媽是老三,也就是衛青留在燕國的那個姐姐。

霍去病穩了,不過衛子夫走了...可惜,可惜。

“衛青,寡人準備名你爲偏將,去徵東將軍韓信手下學習兩年吧。”姬衍猶豫了一會兒,開口道。

衛青距離自己的巔峰期還有8點統御值的上限,本來姬衍打算讓他跟在李靖身邊學習的。

後來考慮到李靖的官職沒有韓信大,沒有什麼威懾力,所以才交給了韓信。

至於爲什麼要選擇官職大的...主要是告訴別人放亮眼睛,這個衛青寡人要重點培養。

而且衛青現在的武力值、統御值當個偏將也是綽綽有餘,今後的升降也全看戰績了。

“多謝王上聖恩!”

衛青也是有八十多謀略值的人,稍微一尋思就知道了姬衍的意思,當即大喜道。

“嗯,等徵東將軍凱旋之後,你就到軍中任職吧...對了,改天把你的那個侄兒帶過來,給寡人瞧瞧。”姬衍輕咳兩聲,接着開口道。

“不知王上指的,是那個侄兒?”衛青小心翼翼地開口,生怕說錯了什麼從而得罪姬衍。

現在容不得他不謹慎,畢竟一家未來的出路就看他能否得到燕國的重用了。

“哦?你還有好幾個侄兒?”姬衍一愣,開口道。

“稟王上,微臣有兩個侄兒,大侄兒今年十三歲,名霍去病;小侄兒今年七歲,名霍光。”衛青沉寂了一會兒,開口道。

姬衍頓時有些無語,霍去病已經十三歲了?那麼這個衛...衛什麼的到底多大年紀?

老三都這麼大了,那麼老二衛子夫豈不是更大?

“你三位姐姐都多大啊?”姬衍情接着開口,他實在是有點好奇。

“這....”

衛青皺了皺眉頭,這個王上管的事兒也太多了吧?

衛青不由撇了一眼小綠,小綠連忙用眼神示意衛青。

“長姐三十一歲,二姐二十八歲,三姐二十七歲。”衛青開口道。

二十七減十三,十四歲誕子...厲害了。

不過衛子夫竟然已經二十八歲了,這真是驚人驚奇。

“寡人明白了,衛愛卿,你先跟着兵部尚書秦愛卿學習軍陣之策,待徵東將軍凱旋之後再言其他。”姬衍點了點頭,開口道,“你先下去吧。”

“衛青告退。”

衛青走後,姬衍一個人在這裡盤算着一切。

“霍去病今年十三歲,他首次出征的時候是十七歲,還得等四年...”姬衍喃喃自語,“衛青被髮掘的時間用的也太長了,歷史上的衛青現在應該已經有95、96左右的統御值了。”

“霍光倒是令人意外啊。”姬衍又說出了這個名字,“四年...寡人可以等,四年之後寡人不過二十三歲。”

“而且...寡人正好要休戰幾年,衛青、霍去病算是趕上了。”姬衍臉上露出了笑容,微笑道。

燕國的軍方現在無比的強盛,諸國可以與燕國媲美的,也就只有唐、秦、晉、魏、楚五國了。

其他幾國也有對應了隱藏武器,就好比齊國的隱藏BOSS姜太公,這個統、智、政三項皆爲100的奇蹟人物...實在是比不了。

吳國、越國雖然有頂級將領,但卻沒有滿值的將領。

楚國...武有項羽、統有吳起...而且地域廣闊,人口衆多...怕是有些困難。

秦國更不用說,武安君白起加上商鞅變法的耕戰制度,簡直讓秦國成爲了一個戰爭機器。

秦國的道路只有兩種,瘋狂擴張導致滅亡以及被人反推。

秦國的這個耕戰當前看十分的不錯,但是如果統一,無戰可打...那該怎麼辦?

嘖嘖,又或者秦國這樣瘋狂,然後被人反打到滅亡...

最好的結局就是如今這樣膠着着,你奈何不了我我也奈何不了你。

晉、魏都沒有什麼太過牛逼的將領,但頂級將領多。

比如魏國,曹操、龐涓、陳慶之等等這些人。

早知道,頂級將領也是可以拖住甚至戰勝那些滿值將領的!

這兩天加了78個收藏...訂閱沒怎麼加。可惜,加完之後收藏也沒破600。瑟瑟發抖。

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九十四章 恆山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十五章 二鸚第一百一十章 朝鮮半島盡歸燕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二百三十四章 董平造逆(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廉頗老矣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臨淄城齊王議和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二百三十六章 秦與燕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第三百五十七章 韓信的野望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流萬戶侯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薊城商議第二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五十二章 蕎縣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第八十六章 婚宴(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國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中原大戰(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四百三十四章 唐楚之戰(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四百二十章 簡單粗暴的李元霸第四百三十二章 百騎劫營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趙廷商議第八十章 大良賢師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線決戰(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頓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侯動向第三百零八章 進擊的項燕(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邯鄲異變第三百零六章 白袍鬼將第三百四十五章 出征關外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鄭之役第三百零四章 退敵(一)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正不阿(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五十三章 三國聯軍第三百六十九章 回天乏術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九十一章 韓信掛帥第四百五十二章 李唐俯首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八十二章 九原虓虎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