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作死的葛從周

葛從周率領大軍,朝着恆山郡涌去,而恆山郡中的姬衍卻不是那麼好了。

“秦明逃了?”姬衍臉色陰沉,這詔獄的守備這麼差,一個秦明都能跑掉,萬一以後寡人關押那些武力值98、99的猛將那還得了?

“傳令下去,刑部、錦衣衛加強詔獄、大牢的管理,設置專門的機構部門管理。”姬衍緩緩開口道,“若再有下次,張湯、王越便引咎辭職吧。”

“諾!”

傳令兵跪拜道,隨後隨後轉身飛馳而去。

“王上,方國的楊鎬、楊修兄弟到了。”魏忠賢突然來到姬衍身邊,提醒道,“您要不要......見一見?”

“宣。”姬衍點了點頭,楊修之名他知道,雞肋雞肋嘛。

至於楊鎬...誰啊?

“臣楊修(楊鎬)拜見王上,王上萬年!”楊修、楊鎬兩位兄弟入殿,姬衍感到頗爲滿意。

兩人打扮都是正八經的文臣打扮,這讓極度缺文臣的姬衍欣喜若狂。

可算來文臣了,系統送的簡雍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到,人家鞠義都到了。

“查詢此二人屬性。”

就算是文臣,姬衍也得查查二人的屬性,萬一招了個銀槍蠟燭頭就不好了。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楊修——武力值54,統御值56,謀略值88,內政值80,魅力值76,忠誠度等級+1。”

“楊修,字德祖,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

楊修爲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被推選爲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楊修輔助曹植多次取得勝利,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之死,曹操雖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他亦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嗯,這個下場比《三國演義》裡好些。

不過忠誠度等級僅僅爲1...

“叮......查詢完畢,楊鎬——武力值57,統御值80,謀略值74,內政值81,魅力值70,忠誠度等級+2。”

“楊鎬,明末將領,字京甫,號風筠,商丘人,萬曆年間進士。

早年任知縣。萬曆二十四年,日本侵略朝鮮,楊鎬在次年被任命爲右僉都御史,奉命經略援朝軍務。二十六年正月,明軍在蔚山大敗,楊鎬隱瞞敗訊不報,又謊報軍功,被罷職,以萬世德代之。

三十八年,復起巡撫遼東。四十六年,後金兵破撫順,楊鎬以兵部右侍郎經略遼東,力主討伐。次年二月,楊鎬以十萬餘人分四路出師出擊後金,四路軍爲山海關總兵杜鬆、遼東總兵李如柏、開原總兵馬林和遼陽總兵劉鋌,以杜鬆部爲主力。劉綎,驍勇善戰,但與楊鎬素不和,被派往東路,孤軍深入。

四路軍企圖“分進合擊”,但由於杜鬆輕敵,在薩爾滸遇伏,全軍覆沒,繼而馬林敗逃開原,劉鋌戰死,僅李如柏全師而退。薩爾滸大敗,損軍四萬餘人,開原、鐵嶺相繼失守,明廷御史楊鶴交章劾奏楊鎬,因此下獄,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經略。崇禎二年被處決。”

臥槽,這個傢伙有打過勝仗嗎?

“兩位愛卿,寡人準備任命楊修愛卿爲戶部侍郎、任命楊鎬愛卿爲青郡郡守,兩位意下如何?”姬衍笑眯眯的開口道,看上去給了兩人選擇的餘地,其實...呵呵,就得按照老子吩咐的來。

楊修忠誠不夠,還是留在薊城磨鍊一下;楊鎬雖然打了不少敗仗,但還是有80的統御值與81的內政值,他還是第一個投降的,這青郡郡守之位還是交給他吧。

雖然青國、方國還沒有打下來,但在姬衍眼裡這兩個地方已經成爲了燕國的兩個郡。

“臣謝我王!”

兩人齊齊拱手道,就在這時,一名傳令兵突然闖了進來,慌張的開口道:“王上,城外突然發現三萬多名方軍的蹤影!”

“方軍真是好膽子,他難道不知道恆山郡駐紮着一萬五千名恆山卒以及寡人帶了的七千先登死士麼?”姬衍哈哈大笑,“鞠義!”

“末將在!”鞠義站出,露出兇狠的表情,這讓楊修、楊鎬兄弟倆一陣後怕。

“你率七千先登死士,給城外的方軍一個教訓吧。”姬衍淡淡開口,七千先登死士悍不畏死,這方軍猶如一羣小綿羊一般,必然會被先登死士所吞沒。

沒錯,先登死士有七千之衆。

姬衍同意鞠義去收攏囚犯、戰俘以及異族之後,先登死士的人數便直線上升,他們如今則是悍不畏死的代名詞。

而那些囚犯、戰俘、異族都也對於這項規定感激涕零。

沒錯,感激涕零。

因爲他們大多數都是必須要死的,燕國不可能留着他們浪費糧食。

而如今他們多了一條活路:那就是參加先登死士,挺過三場戰鬥。

三場戰鬥若是成功活了下來,那麼他就自由了,甚至還可以去軍中擔任軍官。

這讓他們十分開心,是啊,畢竟本來是100%死亡,現在還有可能活。活下來還能當軍官,這種好事兒他們能不開心?

城外的葛從周突然看見城門大開,不由有些驚愕,隨後看見城內涌出七千人,頓時大喜,開口道:“兄弟們,燕軍瘋了!今天我們衝進去活捉燕王,那麼我們必將青史留名!”

“殺!”鞠義突然暴喝一聲,雙眸變得通紅,手下的先登死士頓時就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無視陣容徑直朝着方軍衝了過去。

“連陣法都不佈置,你當我方軍是吃素的嗎?”葛從周哈哈大笑,覺得這場戰鬥將會是單方面的屠殺。

嗯,沒錯,姬衍也覺得這場戰鬥將會是單方面的屠殺。

然而,先登死士與方軍越來越近,一場大戰即將爆發。

這章bug,監獄裡不可能有那麼多人√大家還是湊合看吧....

第七十四章 代郡之戰(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撥亂反正(一)第一章 系統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九章 策反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龍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二百二十六章 韓信的顧慮第八十四章 羅藝父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肅慎高層的決定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三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三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榜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龍且戰姜鬆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十二章 驍勇戰將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八十章 邯鄲之戰(四)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七章 郭隗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三百九十四章 趙佗與蒙恬第三百零八章 進擊的項燕(二)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六章 漁陽君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八十八章 滅韓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讓儒冠誤此生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有特殊的逃命技巧第四百二十二章 退守紀南第一百六十章 破縈第九十六章 恆山之戰(五)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二百二十二章 遼東之戰(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何人不降燕第一百一十五章 重城莫陽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一百零一章 靈壽攻防戰(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臨咸陽(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殺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圍剿梁山(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背鍋俠第一百三十七章 薩爾滸之戰(一)第三百三十章 狼顧之相屬魏延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唐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升官發財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二百九十三章 雙侯第三十四章 論功行賞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戰(五)第九十四章 恆山之戰(三)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六十三章 趙國的豪華陣容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四百章 滅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