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插入的說明!

各位的評論我一一仔細閱讀了。也認真重新過了一下上一章。

首先我要確認的一點是,表述上並沒有任何問題。作爲小說而言,不是科普讀物,保證文學性的情況下我已經把上一章講述的足夠明白了哇。不明白的同學來請跟我過一遍。

既然你們需要更簡單的解答那我們直接用公式來表達吧。

江爍-a秦一恆-b真龍-c字母表示肉體。

而()之間的內容表示魂魄。

按照時間線的順序故事的走向是這樣的。

最初a(a)=江爍的肉身+江爍的魂魄。

江爍中了局。

於是變成了a(c)=江爍的肉身+真龍的魂魄。

然後秦一恆來救。

變成了a(b)=江爍的肉身+秦一恆的魂魄。

所有文中所述的“我”都是指的魂魄啊。

所以日後江爍一直是以b(a)的面貌出現的啊。這沒什麼燒腦的問題吧。

因爲魂魄纔是區分一個人的關鍵。

從這本書的第一章開始,江爍這個人物就是b(a)。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

所以無論任何人稱呼的江爍還是秦一恆都是主要以魂魄爲主,在魂魄不確定是這個人的情況下才以肉身來區分這樣。

我看評論裡有讀者舉例說,秦一恆在感嘆救了江爍的時候,說的是太好了我的好朋友江爍沒死。

這句話沒有任何問題,不管江爍的肉身是頭豬還是奧特曼或是任何東西。

x任何東西(a)

只要括號裡的是a,也就是江爍的魂魄。那不就是應該感嘆江爍沒有死嗎?

--------------------------------------

華麗的分割線後大概說一下另一個問題。

這個故事裡是有大量的坑。我也接受各位的吐槽,麼麼噠。

但是讓我很苦惱的事情是,有些坑我明明填了,但是還會看到很多讀者朋友並沒有感覺到。

作爲一部小說,尤其是第一人稱小說而言。

填坑的手法按照創作手法來說,是不可能有上帝視角,把未解的東西一一羅列出來然後揭秘,這種寫法的。

雖然我經常在填坑的時候爲了照顧大家情緒,採用大段大段的人物自述式的對話,這其實並不美觀。但不這麼寫吧我怕更多人看不懂,(事實上即便這麼寫了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主要的問題應該還是我自身的功力不夠深厚,希望多多見諒。

其次,很多人會各種糾結。比如後文江爍這麼說,爲什麼跟前文某某某說的對不上。

這個問題除了其中一部分有bug之外(買到臺版實體書的讀者可以對照下,其實我已經處理掉了這些bug,同時抱歉大陸的讀者,不是我不想出大陸版,只是實在過不了審查。鞠躬)。

除了bug之外,絕大部分的各位所說的對不上。其實原因很簡單。

這是一部第一人稱的小說。

我可以舉例說明一下。就好比一個水果,你跟你的朋友都吃了這個水果,但對於水果的評價和喜好永遠是不一樣的。

你可能會說水果好吃。但你的朋友會說水果口感不好。

你們倆說的都沒錯,因爲你們的評價都是出於自身的主觀想法。同理故事中的人物對於一件事,一個謎題,一個謎團,一個過往,一個記憶,都會有各自的理解。

同樣打個比方,秦一恆是壞人嗎?到處處理髒東西。這不是爲了人類造福嗎!

但站在鬼的角度,秦一恆時壞人嗎?媽的肯定是啊!老子在這裡好好的當着鬼,你丫帶了一個人衝進來就把老子弄的魂飛魄散了。這不是壞人是什麼?

所以說,第一人稱小說最大的樂趣我個人認爲,就在視角的侷限性。

每一個人物看到的事物都不一定是全面的,大家都會有自己去理解,和接受的地方。

當這些人所理解的和接受的東西組合在一起,你聽起來當然會覺得有些奇怪。

同樣是一個水果,怎麼可能好吃又口感不好,又太甜了,又不好吃呢?

但這些的的確確是各種人對同一個水果的理解啊。

--------------------------------------

既然講到第一人稱視角的問題了。那分割線後我就再說一下。

文中所有的故事的闡述,都是由江爍的第一人稱視角。

這個視角會帶來很多爽點,比如房間一角明明不是鬼,但文中的“我”覺得是鬼,很害怕,去探索,很爽。

但也會帶來很多不爽的點,同樣是房間的一角明明不是鬼,文中的“我”去探索了,很害怕,也發現不是鬼了。但卻沒辦法解釋那東西是什麼,因爲“我”不知道啊!

江爍不是全知的上帝,他只是負責見證一切,蒐集他所知道的一切,加以分析,得出結論而已。

就這麼簡單而已。

按照一個人物的人格來說,他是不可能有那麼多精力和能力去分辨他所見所聞的每一件事的。這次是作爲一個正常人應該具備的特質。你不能說江爍聽到了萬錦榮會把他沉陰河之後,第一個反應是思考,秦一恆參與沒參與這件事呢?陰河到底水有多深呢?這些都是不符合邏輯的。

作爲一個正常人,聽說了自己要沉陰河這件事肯定一個念頭是爲啥啊!

爲啥我要沉陰河啊!

就這麼簡單啊。

甚至,當一個人面臨危險的時候。譬如地震,山體滑坡。

他的本能不是跑和害怕。而是站在原地思考山體爲什麼會滑坡呢?是因爲植樹造林沒有完善嗎?是因爲近年來此地降水太少了嗎?這怎麼可能呢?

事實上當你經歷了這一切之後你會關心這些問題嗎?

你只會關心,我家裡的財物沒帶出來怎麼辦?有沒有人會安頓好我的生活,救援物資怎麼時候能送到我手裡來。這樣纔是一個正常人啊。

所以當江爍看見謎團,不得不逼迫自己去解答的時候,他已經是在一路走來的過程中成長了,堅強了。但即便他在堅強在成長,也不能超脫一個人的基本人格纔對。

因爲他首先是一個人類,其次纔是江爍。就這麼簡單。

--------------------------------------

上一段不知不覺扯的有點多,估計大部分人還可能會看不懂。

那這一段就講點更實際的。

坑。

坑會填嗎?當然會,從第五本開始寫起,我就一直在填坑。

我不逃避填坑這件事。

有人說我肯定填的不完美,這個我沒辦法拍着胸脯說,我可以填到每個人都覺得滿意。

因爲本身這故事的很多事情就不應該是作爲主人公的江爍可以知道和理解的。

比如,你回頭問我,陰河是怎麼形成的?

我很想告訴你,可是我無法用江爍的嘴說出來。因爲他是江爍,整本書的第一人稱敘述者,他不知道陰河時怎麼形成,小說裡就不可能寫出來。

除非這本書是第三人稱視角,我可以站在上帝的角度敘述每一件事。否則這些強制插入的填坑就不是小說了,而是課本了。這樣真的有意思?

而且,我的讀者朋友們。

你們在考慮某些事情的時候,能否儘量的理性一點。

文中所述動所有東西不外乎,江爍見到的,江爍聽到的,江爍知道的,江爍猜測的。

而江爍見到的屎,他又沒吃,只是他認爲是屎而已好嗎。

即便江爍真的去吃屎了,他也是站在自身主觀分析這東西是屎,因爲又沒有任何的權威認定可以出具證明。

同理,秦一恆見到的也一樣,萬錦榮見到的一樣。白開或是真龍見到的還一樣。

每個人都是有主觀的分析和他們自認爲站得住腳的理由和道理。

但誰是權威的?

沒有人是權威的,這東西就沒有個權威之說。

我不可能在寫作的過程中加一段os,此處得到過官方作者認可的解答,此處乃人物江爍的個人簡介,與本作者無關。等等等這樣的話出現的。

那樣就不是小說了。

--------------------------------------

最後說說凶宅這本書。

不多不少寫了三年,快也好,慢也罷。

將近八十萬字。平均下來每年寫了二十幾萬字。作爲一個寫作者來說,我認爲不慢。

作爲一個各位常見的那種網文寫手來說,簡直是慢爆了。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時候我很想快,但感覺不到那個位置,時間不夠寬餘,當時的心境不夠平靜,都很難動筆。這不是我任性,而是我對於自己有一些要求。

凶宅12年橫空出世,所有人都會認爲是一部劃時代的暢銷作品。

但沒成想因爲各種出版審覈的問題,凶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我很坦然,有人喜歡故事就好。

我依然覺得光榮和幸運。

坦白說,我在這裡寫文一個月的收入比不上我隨便寫一個短篇丟到任何地方。

能完成純粹是爲了給當時看這部作品的人一個交代。

所以我的劇情伸展沒有受到出版方的綁架,沒有迫於審查的妥協。原汁原味的就都在這裡了。你們喜歡也好,不喜歡也罷,我真的是盡力了麼麼噠。

本來只是想寥寥幾字,沒成想一張嘴就說的都有點多。

那我就再說點其他的問題。

很多人問,爲什麼實體書版本里會有一個江爍給其他人講故事的黑體字。

那個跟故事有什麼聯繫?

我其實很早就回答過了,其實根本沒有任何聯繫。

一開始凶宅第一部的出版就卡了8個月,後來爲了規避審查,不得不在外面加了一個框。也就是告訴審查着,所有故事中的內容,都只是別人講的故事而已,拜託了大哥不要查我了。這樣。

所以網絡版一直就不會有黑體字故事出現,因爲那根凶宅本身就沒什麼聯繫。

第二個問題是,沒看過實體書的可以略過。

實體書第一部中,聽故事的人越走越多,只剩下了兩個人在沙發上。

但是翻了幾頁一看,沙發上這倆人變成了三個人在打架。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我一個伏筆。

其實這個我也回答過,根本不是!

我纔不會用這麼low的辦法。根本的原因是,第一部出版前,編輯校對的時候,他私自把兩個人改成了三個人(編輯估計數學比我還差)。我在交稿前,確認了所有的bug之類東西是否存在,這個巨大的bug跟我沒有任何聯繫。

但既然已經出了bug怎麼辦?沒辦法,只能順着bug寫下去。

於是本來實體書簡單的外框黑體字故事,就因爲這個bug變的愈發的複雜,搞的我焦頭爛額。

第三個問題,凶宅寫了,你填不填種子界,還願師,少年篇的坑。

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會填。但不用指望我短期內會寫了。

因爲寫了也無法出版,只能當作對各位的報答和對作品的喜愛。這不是我做人太實際,事實上絕大部分在微博催我更新的讀者都是看盜版過來,我一樣感激。但作爲一個寫作者,我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佔到更高的舞臺上,而不是永遠的只能在網絡的夾縫中生存,僅此而已。

現在ip很值錢。事實上即便凶宅現在不紅也很值錢。

但其中的箇中原委讀者是肯定不瞭解的,我只能說所有事情都不會像你們看起來那樣簡單。我也是有苦衷滴。

--------------------------------------

最後的分割線。

凶宅在磨鐵的所有章節,除了第一二部之外,都是我未經修改的網絡版。

一切內容其實是應該以實體書版本爲準的。

但既然各位買不到實體書,那這中間的問題理應我來承擔。

所以等完結後,我在根據當時的狀況酌情放實體書版本出來。

這樣希望能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至於有些讀者朋友覺得可能有些反轉過於神轉折。

我只能說我會盡力讓神轉折不那麼神。

但希望理解的是,打個比方。主人公在路上走着,忽然地震了。這算神轉折麼?

可能有些人會認爲算,因爲地震之前是應該有徵兆的,雞飛狗跳啊,魚躍出水面啊,天空有地震雲啊。

但是作爲一個普通人可以看到這些徵兆嗎?

即便看到了會注意到嗎?

即便注意到了會相信這是在預示地震嗎?

這些都是問號。

真正的轉折,只是發生了地震這件事。

因爲這是一個普通人看到的。

所以對於神不神的答案依然是個問號。

僅此而已。

對於見到地震的普通人是這樣。

同理對於見到其他事情的江爍也是這樣。

謝謝大家的一路相伴。以後我會寫點能出版又好看的東西出來的。

第三部第七十二章 尋磚第四部第十九章 菜窖第二部第五章 鬼門關第一部第十六章 震耳欲聾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大結局(1)第五部第十六章 出去第三部第六章 凶宅養成計劃第三部第十五章 隱藏的線索第三部第七十二章 尋磚第三部第十五章 隱藏的線索第四部第五十五章 探宅探宅已經不知第幾次探宅第四部第七十二章 點燈第四部第五十四章 密室逃脫第二部第五十六章 問路第三部第三十七章 故事第二部第五十二章 回去第五部第十三章 告別3第二部第五十三章 天蟈第四部第三十六章 誰第三部第四十六章 旁觀者第二部第五十七章 嫡庶官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晚上第四部第七十二章 點燈第三部第四十九章 拍賣行第五部第二十一章 袁陣不是一個人第三部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一部第十五章 六指第一部第二十八章 祛怨痘第四部第五十一章 樓梯第二部第六章 逆行第三部第五十七章 洗衣店第三部第七章 白開家裡的發現第二部第四十七章 神秘的人第一部第二十章 差錯第五部第二十三章 與宏達集團之間的誤會第五部第五十章 大結局(4)第四部第三十五章 不對勁的二層第二部第三十六章 洗浴中心第四部第五十七章 走棺第一部第七章 兇車第三部第六十章 羅大鼻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閒人第三部第二十八章 撞白開第三部第三十九章 搞定第三部第五十九章 送第二部第二十章 不認識的文字第一部第一章 入行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變故總會發生第四部第一章 未知旅途第一部第七章 兇車第一部第三十二章 鬼摸腳第三部第十九章 見鬼了第二部第十一章 守屋待鬼第五部第四十章 接近終點第四部第七十章 陰蛙第三部第五十二章 羣架第四部第六十六章 黃大仙3第三部第六十三章 羅大鼻的本事第五部第四十四章 終點(2)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萬錦榮的工程第五部第九章 隧道第三部第十三章 船上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跟着感覺照第二部第三十五章 袁陣的宅子第五部第三十五章 白開往事(三)第四部第七十四章 尾聲2第一部第四十一章 之後的生意第四部第六章 秦一恆第二部第十六章 試驗第二部第五十六章 問路第四部第三十一章 閒人第三部第十章 秦一恆家裡的發現第二部第二十九章 衣櫃在他手上?第一部第三十二章 鬼摸腳第一部第四十五章 夜談第三部第三十七章 故事第四部第五十一章 樓梯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咖啡館第三部第四十三章 鬼趕集第三部第二十五章 你聞聞,這是什麼味兒?第一部第三十三章 樓下第四部第六章 秦一恆第三部第四十五章 夢第三部第三十章 又一輛第三部第十九章 見鬼了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大結局(1)第五部第七章 最高的建築裡第一部第三十二章 鬼摸腳第五部第十六章 出去第四部第七十六章 尾聲是另一個片頭曲第四部第七十四章 尾聲2第二部第二十三章 石膏像的秘密第三部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四部第六十四章 黃大仙第二部第二十七章 籠街第一部第二十八章 祛怨痘第四部第七十五章 尾聲3第二部第三十一章 亂齒第一部第二章 出師不利第二部第二十二章 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