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事敗則死

宮中有變,劉琤自然很快得知了,慌慌忙忙間召集府中衛士,也欲向帝宮支援平叛。及出門,腳步一頓,聽着南面隱隱傳出的殺聲,表情變幻不定。

“殿下?”王府典軍閻行不由喚一句。隨侍的胡赤兒也滿臉疑惑地望着他。

“都散了!”劉琤冷冷道一聲:“記住,孤病了!”

隨即不顧發愣的衆人,往後園,脫去外袍,一躍而入河池。入秋了,又是冷夜,水極涼,劉琤強忍着寒意待了半個時辰,自虐!

......

劉仇帶了些人,在未央宮城間轉了圈,清理了些遊離的宿衛軍士,有意抵擋截斷來自各門的援軍,結果卻發現似乎並沒有必要,他所察大小宮門的宿衛軍士,一點也沒有往宣室支援的意思。

心有不妙之感,立刻帶人往宣室趕去。

從奪門發難始,到此刻,前後已然過去一個時辰。整個宮城之內,以宣室這邊的動靜最大,廝殺激烈,喊殺聲不絕。濃濃的血腥味瀰漫於宣室殿外的空氣中,引人作嘔。

從進白馬門後,到宣室,劉珩幾乎沒受到什麼抵抗,他欲直接控制住劉淵,可惜,失敗了,最終還是演變成了一場血腥的攻防。

在宣室殿外,望着那支真正武裝到了牙齒的軍隊,劉珩淡漠的表情上,也不由有些動容。

當年劉淵下令,花重金打造了千人甲騎,還有一支號爲“陷陣”的重甲步卒。其後甲騎於戰場上綻放了其光芒,陷陣重甲倒無甚建樹,連同其統領高順,慢慢淡去了存在感。在長安各軍中,連那支羽林郎,名頭都比他們響亮。

然而到如今,劉珩方真切地感受到劉淵組建的這支軍隊的威力。

陷陣統領高順自隨呂布降夏,已經十多年了,一直到這個時候,方纔體現出其價值。而如此精銳之軍,沒能在沙場之上攻無不克,首次亮相建功,卻是斬殺本爲大夏銳士的叛逆。

八百陷陣軍士,在高順的指揮下,足足四百人牢牢守衛着劉淵,迎接衝擊的也只有另外四百軍士。

持盾,舉刀,斬!衝在最前面的叛卒便大多被斬爲兩段,很簡單粗暴的分屍。其後武都王府的精甲之士仍舊前赴後繼地衝上去,仍舊同樣的結果。

這樣的狀況持續許久,刀砍不進,箭射不入,劉仇到時,便見到這麼一副場景。幾近屠殺。

兩王屬下之軍士,大都是跟隨二人百戰餘生的悍卒,但此時望着對面那支“非人”的軍隊,也難免心生畏懼。殿前石階之下,那零落的碎屍,提醒着他們眼前這支不知疲憊的甲兵,有多兇殘。

望而卻步。

秋風呼嘯而過,殿前舉起了不少火把,照亮周邊,火焰不斷在冷肅的秋風中晃動,二王叛軍軍士,已經惶惶不安了。事實證明,無論何時,劉淵是不會缺保護他的人手的。

“可曾想到,你我動兵,卻連宣室之丹墀都踏不上去?”劉珩面露苦澀地對來到自己身邊的劉仇道,語氣間有點落寞:“僅以此軍,竟然令孤心生無力!”

劉仇眼神深邃,有些悽迷,有些朦朧,輕嘆一口氣道:“如今的皇帝,還是當年的那個大王!”

叛軍停止攻勢,陷陣營這邊隨之動了起來,伴着高順令旗揮動,陷陣軍士快速地轉換攻擊陣型。沉重的鐵甲摩擦交擊聲,令人不禁心跳加速。

“進攻”令下,一樣的齊整,陷陣出擊。

擋不住,二王屬下賣命地想要抵抗,卻幾乎被碾壓而過。沒過多久,長秋宮那邊的宿衛軍士受命趕到,有劉淵的君命在,攔住劉瑞的東司馬門放行了。

北面,宮門被一干救駕“聯軍”攻破,劉瑰死於亂兵之中。

劉珩與劉仇,徹底處於合圍之中,失敗得很乾脆,二人從始至終,表情都很平靜。

殿外宮牆之間,殺聲不止,搏殺者,無不是曾爲大夏浴血沙場的功臣。如今,卻只能毫不留情地刀兵相向。

宣室之內燈火通明,劉淵冠帶齊整,靜靜地坐在宣室之內的御案上,似乎對外邊的廝殺毫不在意,只是表情冷漠,眼神極度冰冷。嘴脣還有些泛白,他是真的病了,還未調養好,經此變故,只怕又要加重了。

直到殿外的廝殺聲漸漸變弱,直至消弭,劉淵清楚,外面有個結果了。眼皮輕擡了一下,朝外瞄了眼,隨即垂下。爾後召來一名低眉順眼的小宦官。

就在白馬門前,周圍擠滿了刀槍相對、蠢蠢欲動的“平叛”軍士。不過半個時辰,跟隨二王與進宮的士卒,大部已經被圍剿殆盡。

楊秋、程銀戰死,馬玩、張橫幾人想逃,被執行了“軍法”。到此刻,只有五十來名健卒還圍繞着守護着劉珩與劉仇,其他叛卒,沒有一人得以活命,想逃都逃不掉。

大局已定,周邊衆人,或將、或官、或尉、或卒,都冷漠地注視着事敗的二王。

僕固懷荌冷着張臉,站在宿衛軍士之前,心情很不好,他今夜不當值,可就在他不當值的時候,發生了此等叛亂,直接威脅到劉淵的安全。

此次,雖然不是他的過錯,但皇帝面臨威脅之時他未侍衛在側,那他就有大罪。宿衛軍的表現,也難當“宿衛”之名。

對眼前的劉珩與劉仇,僕固懷荌有點不知如何處置了。劉淵有令,凡叛逆者,皆誅!但劉珩與劉仇,殺,還是不殺?

“陛下有詔,生擒叛逆劉珩、劉仇,餘者不論!”這個時候,小宦官縮着脖子,疙疙瘩瘩地將劉淵的旨意傳達。

閹割的時間估計比較早,聲音確是尖得很,周邊都是殺氣騰騰的士卒,小宦官顫巍巍地,很是畏懼。聽到這詔令,僕固懷荌表情微鬆,擡眼看着劉珩與劉仇:“二位,棄械吧!”

“僕固將軍,你我相識也有近三十年了,你覺得,孤會是棄械之人嗎?”劉仇爽朗笑幾聲,豪情外露。

僕固懷荌默然不語。

“事敗則死!孤何懼之!”話音一落,劉仇提劍便抹過脖子,動作極快,沒有絲毫遲鈍,鮮血一飆,倒地而亡。

劉仇既亡,其屬下二十餘名忠卒,互望了幾眼,也沒有多少遲疑,各個持刀自戕,隨主而去。

如此一來,只剩下劉珩了,享受着所有人的目光。

在北面的劉瑞,面帶哂笑地審視着劉珩。在另外一旁的劉珝,則表情平靜地望着劉珩的背影,只是眼神之中,有些複雜。

露出了溫和的笑容,對身邊的衛士道:“諸君,孤臨死之前,還欲見見陛下!”

“殿下保重,我等先去一步!”其中一人拜跪劉珩,高聲一句,隨後提刀抹了脖子。剩下幾十人,從之,慨然上路。

迎着衆人複雜的目光,劉珩丟了手中的寶劍!

“啓稟陛下!叛軍已然全數被殲。”

第319章 徐晃阻路第436章 賢妃之死第409章 劉淵又欲搞事第242章 甄氏母女共六人第387章 長孫第428章 荊襄風雲第270章 十萬大軍一朝歿第439章 對益州下手的機會來了第168章 乞活軍第332章 匈奴皇帝第253章 上元第425章 故人酒坊第329章 南遷阻礙第276章 止步三輔第209章 沾縣第36章 王庭大慶第52章 水一章第444章 殺子?第404章 議儲第131章 幽州叛亂終結第111章 吞併上郡羌人第428章 荊襄風雲第79章 和連受縛第176章 劉仇遺憾的處子秀第199章 郭氏父子第314章 火馬陣第329章 南遷阻礙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324章 淮南戰局第195章 世家可用第434章 老實回京第142章 雒陽宮變第9章 瘋狂亡命第230章 衛氏第446章 劉珩死,太子廢第17章 行險第160章 賈詡之議第17章 行險第168章 乞活軍第376章 寡人之疾,不若偷第51章 稽婁淵的狠辣第401章 劉淵被打臉第49章 新美稷王城第215章 後宮與子嗣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399章 劉琝鎮邊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252章 三兄弟歸來第157章 大漢戰局第26章 萬事俱備第243章 西歸艱難第55章 變化第434章 老實回京第428章 荊襄風雲第151章 北撤第164章 耗時十年的“新紙”第268章 進退失據第344章 調度準備第16章 培養匈奴的皇商第182章 大敗袁軍第119章 馬踏彈汗山第208章 閔純的佈局第107章 來自鮮卑的消息第84章 打斷西部鮮卑的脊樑第378章 鄴都之亂第145章 樊稠來襲第185章 反夏聯盟第105章第404章 議儲第280章 逆者亡第8章 兩敗俱傷第335章 武關行第48章 撤軍南歸第323章 中軍第18章 受降城在望第360章 撤?不撤!第431章 決戰第294章 徐榮第353章 上遙第119章 馬踏彈汗山第206章 太行山中第391章 河東事第177章 袁紹歸來第404章 議儲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252章 三兄弟歸來第387章 長孫第24章 再見蘇張第169章 劉備初亮相第362章 忍夠了,反擊第68章 家宴第433章 造反?第214章 劉瑞,你打斷你父王的好事了第148章 何後第55章 變化第217章 劉珝第282章 “佳話”第57章 先清理臥榻之側第198章 城池陷落第449章 周王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