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自呼徵死後,稽婁淵於王庭沒有大加動作,急於改變什麼,照常管理部落,安撫部民。做的最多的便是,接見各路貴族首領,交流談心,以安其心。登上單于位之後,站在另外一個高度看世界,對於稽婁淵來說,沒有什麼比將匈奴穩定下來徹底納入掌控更爲重要的了。

半月之後,稽婁淵自覺王庭已經徹底納入掌控,民心安穩,正式發出了其第一道單于令。召集河套草原上所有匈奴部衆,齊聚美稷,於九月十五日,爲呼徵送葬。祭天祭祖,舉行登位典禮,讓匈奴數十萬部民共慶新單于的誕生。

此令一下,頓時在河套草原上掀起了一道巨大的波瀾。不知道有多少年,匈奴部族沒有過如此大事了,要說聚數十萬人爲呼徵送葬,其顯然是沒有這個資格的。所有人都清楚,慶祝稽婁淵即位纔是重點。

無數人開始爲此事傷透了腦筋,猜測稽婁淵到底作何打算,如此雖爲盛舉,但頗有勞民傷財之嫌。難道是稽婁淵登上王位,變得自負,不負之前的英明神武了?有人這樣想。

不管作何想法,在王庭大佬們的號召下,許多遊牧與廣袤河套草原的部落首領們開始帶領手下族民,開始向美稷遷移。畢竟可以預見,稽婁淵的即位大典將成爲草原上的一道盛景,對於憋屈了兩百年南匈奴來說,如此盛事別具吸引力。

貴族們欣然前往,最底層的平民們也不得不聽令隨行。漢光和二年八月,整個河套草原忙碌異常,匈奴大小貴族,皆帶着自己的部衆往美稷聚集而去。美稷,這顆河套草原上的膏腴之地,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距離美稷不遠的使匈奴中郎將行轅,對於匈奴的大事,張修自然有所關注。此時的他正焦頭爛額,貿然參與匈奴內亂,擅殺單于,果然貽害無窮。消息被傳至雒陽,頓時引得天子震怒,張修心中惶恐,正發動一切資源想要弭平此事。對於匈奴,對於稽婁淵,他也沒心思管太多了。

西河郡中部,一行上萬人的部落,正緩緩朝北遷移。受族老推舉,烏氏少族長烏樾正領着烏氏部民往美稷而去,年近三十的烏樾,正當壯年,望着北邊出神。

當稽婁淵單于令傳至烏氏之後,烏樾便心動地想要前往王庭,他對聲明在外的稽婁淵很感興趣,想要看看這個被譽爲匈奴下一個莫頓的人到底如何。

轉頭看向默默跟在自己身邊的衛長:“烏華黎,你覺得此行美稷結果如何?”烏華黎只是烏氏普通部民出身,爲人沉默寡言,但智勇異於常人,爲烏樾所看重,收爲親衛。

沉吟片刻,烏華黎淡淡道:“單于初登位,一動便是如此震驚匈奴的大動作,小人猜想,單于絕對不止是爲了慶祝繼位,怕是另有大動作。不過單于一向積極進取,想必定有少主一展抱負的機會!”

“希望我們的新單于不會讓我失望吧!”烏樾聞言頷首,眼中精光閃爍。匈奴中有許多少壯派都對時的匈奴狀況不滿,想要建功立業,恢復祖上榮光,他就是其中一個。烏氏已經有好久沒有在王庭發出自己的聲音了,烏樾對此次美稷之行充滿了期待。

單于帳中,單于寶座上搭着着稽婁淵心愛的虎皮,珠寶裝飾其上。稽婁淵已經徹底進入匈奴單于的角色,高坐中央,靜靜聽着蘭稚彙報,呼徵的下葬事務被稽婁淵交給他負責。

“呼徵單于墓穴已經建好,下葬時辰也已選好,我等商議欲以寶馬十匹、美女十人、奴隸千名殉葬!還有……”蘭稚恭敬地稟報。

正欲說下去,便被稽婁淵打斷:“殉葬之事便免了吧,寶馬可供我將士騎乘,美人可爲我匈奴繁衍子嗣,奴隸更是不可缺少的勞動力,怎能如無謂消耗,殊爲不智!其餘照常準備,掩埋便可!”

“這…..”蘭稚有些猶豫道:“單于,這殉葬之事,乃是先祖傳下來的規矩,貿然取消,只怕不妥。何況葬者乃我匈奴單于,若是草草寒酸掩埋,怕是會引起非議。”

“唔!”稽婁淵聞言想了一會兒:“既然如此,讓王庭的漢人士子善繪者畫美人十幅、寶馬百幅,奴隸千人圖,用以殉之。再餘墓穴中多置寶石、玉器、絲綢,就如此了!”見稽婁淵是下定了決心了,蘭稚無奈道:“單于此法也可行,臣下遵命!”

“柘宇,美稷城池修繕如何?”稽婁淵偏頭問道。柘宇拱手答道:“臣召集部民奴隸萬人,安排漢人工匠以版築之法修砌,如今足足擴充了一倍有餘,九月大典之前,定能完工。”

稽婁淵點點頭:“今後很長一段時間,美稷都將是我們的王城,立足之所,本單于繼位,必不會向之前那般忽略城池防禦。王城所在,代表的是我們的臉面,不可那般寒酸混亂!”

“是不是覺得本單于初繼位,便搞這些勞民傷財的動作,又是繼位大典,又是擴城,有些好大喜功了?”盯着柘宇,稽婁淵笑道。

“臣下不敢!”柘宇連忙惶恐一躬。稽婁淵擺擺手,嘆了口氣道:“我匈奴有多少年沒有於龍城祭天祭祖了,還記得清嗎?”柘宇等人默然,那得有上百年了吧。

“本單于聚匈奴部族數十萬,辦此盛典,便是要趁機提升我種族氣勢,讓所有匈奴子民明白,自我之後,匈奴將重新崛起,繼位大典,便是見證!也藉此機會,讓我匈奴子民們好生慶祝享受一番!”

待所有人下去,稽婁淵換了副表情,說了些似是而非的話,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舉辦這場繼位大典,虛榮心怕是要佔一半的原因。至於另一半,則是要向所有人顯示他匈奴新單于的存在。

自內遷漢境以後,整個匈奴種族的向心力便不似之前那般凝聚,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又成爲了鬆散的部落聯盟。若不是匈奴往日的榮光與底蘊猶在,匈奴只怕早已分崩離析,湮滅於歷史塵埃中。

稽婁淵做此大典,便是要重新凝聚起匈奴部族的心,讓所有的匈奴子民感受到他稽婁淵單于的無上威嚴與榮光!

第291章 涼州有事第11章 名望大增第228章 安邑內外第219章 蔡府第118章 突擊第414章 太子只是太子第85章 凱旋第98章 找到匈奴人了第379章 無力迴天第234章 北投第167章 烏氏子第248章 休兵第90章 刺客!第195章 世家可用第153章 登高望遠第336章 朕,是這種人嗎第331章 稱帝第345章 伐夏第28章第265章 搶佔渡口第2章 王帳對話第6章 領軍出征第3章 涼州然明第350章 太行山中的較量第367章 劉珩的撤軍之路第142章 雒陽宮變第324章 淮南戰局第70章 休養生息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154章 袁紹入主太原第203章 還是界橋第334章 漠東第333章 乾德四年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210章 張燕之死,黑山消亡第368章 陳王在南,都督在北第17章 行險第164章 耗時十年的“新紙”第126章 素利、彌加、厥機第64章 收穫不小的董卓第152章 暫駐永安第439章 對益州下手的機會來了第27章 動手第50章 張奐的落幕第29章 掌控王庭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363章 魏軍該敗了第262章 李郭東來第316章 熬了這麼久,勝利自然是屬於夏軍的第123章 濡水大戰第247章 井陘血戰第251章 上黨第30章 乾坤將定第222章 河東第197章 布子太行,兵圍陰館第295章 河雒第5章 積蓄實力第199章 郭氏父子第380章 漢帝之死第176章 劉仇遺憾的處子秀第371章 袁紹準備撤了第201章 “青樓”見聞第125章 對鮮卑的最後一戰第275章 入長安,坐龍庭第328章 劉焉亡第394章 蹋頓授首第246章 夏王的生活,水啊第312章 再見日常第348章 聞訊而動第284章 袁紹定幽州第180章 梗陽邑外第282章 “佳話”第192章 張燕兵敗第262章 李郭東來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271章 段煨與賈詡第48章 撤軍南歸第141章 董卓趨雒,劉淵南下第224章 未央宮變第69章 檀石槐亡了第204章 分割內衛第8章 兩敗俱傷第165章 王子漸長成第372章 劉淵的反應第62章 大破漢軍第26章 萬事俱備第380章 漢帝之死第28章第124章第169章 劉備初亮相第139章 靈帝駕崩第383章 陳王回來了第232章 關中兵禍第415章 建寧九年第26章 萬事俱備第27章 動手第95章 強徵羯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