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劉焉亡

建寧元年的大漢,並立三帝,除了鄴都的天子劉協,便是淮南的袁術與益州的劉焉,吸引着天下人的目光。自淮南戰事終結,袁術受俘,此前一直爲各路諸侯下意識忽略的劉焉,一下子凸顯了出來。

而此時的劉焉,也將走到生命的盡頭。稱帝之前,劉焉便生疾病,身體有恙,強撐着病體,維持他的“大漢帝國”運轉,安撫人心,打擊思漢志士,消除“前朝”影響。

一歲的時間,無外患之憂,他的帝國終究是生存了下來。畢竟劉焉入蜀多年,對上下的掌控力也足夠強。

冬日的成都,並不算特別冷,但天地間一片蕭肅之意,此時城內外氣氛顯得十分緊張。城池的守衛嚴密了許多,城中巡邏的士卒也多了不少。受君命,將軍高沛與楊懷領精兵入城,彈壓全城。

自入秋之後,天氣漸涼,劉焉的身體便一日不如一日了。到如今,也有許久未上朝理政,大小政事,盡交付於趙韙與龐羲等臣子處理。從宮中有流言傳出,劉焉數度昏死。

益州的臣子們,也都是人心惶惶,新朝方立,不足一歲,這皇帝卻不行了,實在令人心裡無底。劉焉若亡,這帝國的未來將走向何方,他們這些臣子的命運將如何,實在令人忐忑。

當然,在不少人擔憂劉焉生死之時,也有不少人期待着帝亡,除了思漢的忠良之外,還有如趙韙這樣的新朝大臣。

這幾日,劉焉嚴令城中諸臣不得隨意出府,禁足家中,但有異動,盡下獄。趙韙也一樣,縱使心中心思有異,權掌中樞,也不敢此時對劉焉的命令有所違逆。這個時候的劉焉,更需小心些,否則觸怒之,只要其尚能言,下場絕不妙。

夜深,趙韙府中,本是就寢時間,但趙韙無絲毫睏意,枯坐於正堂之上。表情凝重,沉思。這種狀態,他已經持續許久了,就從城中局勢的變化開始。

雖然被禁足於府中,但作爲劉焉新朝中影響不小,權力甚大的重臣,這消息可靈通地很。從宮中有消息傳來,劉焉此次只怕是真的熬不過去了,駕崩在即。而從近日來劉焉的動作,趙韙便斷定,此消息不假。

隨着劉焉稱帝,趙韙水漲船高,受其重用,以劉焉身體之故,這野心也就不斷滋生出來了,悄悄地于軍中施以影響。他現在已經在構思,劉焉駕崩之後,這朝廷的局勢,當如何應對了。

益州朝廷,全繫於劉焉一身,諸子無甚影響,其亡,不論後繼者何人,都離不開他這樣的老臣幫助統治國內。對趙韙來說,那便是他位極人臣的好機會。

到此時,劉焉仍舊爲定下儲位之事,令人摸不着心思。趙韙屬意者乃劉璋,以其性格懦弱,好控制。不過最終花落何人,還得看劉焉。

“就這幾天了!”趙韙嘴裡呢喃道,眼中有期待,有緊張。

思緒繁雜,出門,吹吹冷風,清醒頭腦。望向皇宮方向,趙韙面露覆雜之色,重重嘆了口氣。

“老爺,宮中來使,陛下召你立刻入宮!”管事匆匆奔來,向趙韙稟道。

“備車,入宮!”趙韙聞言神行一震,當即吩咐道。

帝宮之中,劉焉的寢殿內,劉焉面色一片灰白,兩眼晦暗,躺在榻上,顯然已至油盡燈枯之地。皇后費氏,坐在其側,低泣。劉範、劉誕、劉璋三兄弟跪在下方,表情沉凝,其後是其餘王孫。殿中另有十來名朝臣,以趙韙、龐羲、吳懿爲首。一個個微屈着身子,表情嚴肅,都知道,劉焉這是要安排後事,最重要的嗣位何人,要定下來了。

在費皇后的攙扶下,劉焉艱難起身,倚在靠枕上。滿臉病態,老眼掃過殿中諸臣,依舊令人不敢側目。伸出顫巍巍的手,受意之下,侍候在側的宦者令立刻拿出準備好的詔書宣讀。

“夫惟德動天,玉衡所以載序;窮神知化,億兆所以歸心。

......

皇長子劉範,誠宜入承宗祧,克繼大統。着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詔書並不是很長,劉範三兄弟與諸大臣都仔細地聽着,聞詔,劉範面上肌肉顫動幾下,顯然很是興奮。但此時,不好表現太過,一直壓抑着,只是眼神深處的喜色是怎麼也壓抑不住的。

他是嫡長子,這嗣位本該是他的,可是劉焉此前一直未有表示,而諸大臣多有支持其餘兄弟者,令其患得患失了許久。如今,總算定下來了,當着這諸大臣的面傳詔,這帝位還是他的。

眯着眼,硬擠出幾滴淚花,趴伏在地上,頗爲悲切低呼一聲:“父皇!”

而劉誕與劉璋兩兄弟,明顯露出了失望之色,有些不甘,但見劉範的作秀,眼中露出些不屑之色。

“諸卿,劉範就交與你們了。望爾深諮託付之重,用心輔佐,延續社稷。”看向趙韙等人,劉焉聲音有些沙啞,顫抖。

“請陛下放心,臣等必竭力,以報陛下隆恩!”趙韙立刻出言道。其餘人也做一樣的反應。

深深地看了趙韙一眼,命衆人退下,獨留劉範一人。

殿中靜了許久,跪下下方的劉範心情澎湃,這耐心足了很多,靜待劉焉吩咐。

“江山之重,朕就交付於你了!”劉焉終於出聲了。偏頭看着劉範,心中微嘆息,自己一亡,其能守住江山嗎?

“朕接下來的話,你要牢記!”

“請父皇吩咐!”劉範回過神,越發恭謹道。

“益州天府之國,戶民百萬,民殷國富,天下野心之輩,如北邊的劉淵必垂涎之,你不得不防。朕敢稱帝於蜀中,多奈地利之優勢,不懼外敵。然朕亡之後,憂汝才德不足,難以鎮壓國內,如趙韙、龐羲、吳懿等臣,當倚之爲臂助。切記,只要蜀中內部安寧,無懼他人用兵!”

“還有,趙韙此人,其有才,但朕有些不放心,你需要提防,可用龐羲與吳懿以牽制之。益州民間多俊傑可以爲用,你需多多簡拔髮掘。將軍高沛、楊懷、鄧賢,都是朕心腹愛將,可以信任。”

“江州嚴顏,乃蜀中老將,用之鎮守門戶,當可無虞,你當多施恩。益州有寒門如張任、甘寧者,富有將略,他日益州若有事,可任其爲帥。”

“漢中張魯,任其割立漢中,乃朕之過也。你當......”

說到這兒,劉焉聲音戛然而止。劉範聽得認真,默默記在心中,這一斷,先是有些發愣,隨即猛地一擡頭,劉焉已經閉上了雙眼。

建寧元年冬末,劉焉病亡,傳位於皇長子劉範。

第333章 乾德四年第194章 劉淵設宴第167章 烏氏子第397章 趙雲之死第104章 最後一擊第420章 韓遂“西進”第177章 袁紹歸來第423章 不平靜的長安第251章 上黨第270章 十萬大軍一朝歿第72章 一晃三年第13章 主使者何人第239章 封賞天下第269章 內亂第344章 調度準備第351章 壺口關下戰第45章 句柟之死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114章 絕望的步度根第400章 自毀長城?第386章 羽林第29章 掌控王庭第78章 軻比能降了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234章 北投第386章 羽林第98章 找到匈奴人了第250章 全是對話第103章 鮮卑軍回援第271章 段煨與賈詡第440章 天下皆戰第348章 聞訊而動第311章 局勢大變第374章 劉備剿劉珩第172章 血戰一場第279章 楊氏第361章 飛石擊城第307章 敗報傳來第94章 先打西部鮮卑第93章 中平元年來了第114章 絕望的步度根第171章 攻城戰事第267章 幽州、徐揚、關中第158章 曹操大敗第447章 劉芷之死第351章 壺口關下戰第13章 主使者何人第216章 整頓國內第270章 十萬大軍一朝歿第45章 句柟之死第403章 壽宴第353章 上遙第152章 暫駐永安第243章 西歸艱難第439章 對益州下手的機會來了第97章 拓跋鮮卑第354章 函谷一線第328章 劉焉亡第205章 蘇張與閔李第113章 磨劍三載終出鞘第240章 劇情不夠,“日”常來湊第413章 劉淵病了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294章 徐榮第238章 暫且耐心等待第289章 劉琤治鄭第404章 議儲第282章 “佳話”第75章 軻比能第82章 撤軍第118章 突擊第197章 布子太行,兵圍陰館第438章 聞聲而動第277章 天下震動第440章 天下皆戰第388章 屯田制改革第108章 再次北征的預兆第101章 突襲鮮卑駐地第357章 鎮壓第74章 大軍北上第423章 不平靜的長安第340章 長安城中的角鬥場第306章 甄氏兄弟與唐瑁第80章 擊潰蒲頭第369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434章 老實回京第175章 劉仇與麴義的“邂逅”第437章 風雲再起......第154章 袁紹入主太原第211章 龍湊之戰,公孫敗北第334章 漠東第193章 戰罷,諸侯散去第244章 由盛轉衰第424章第167章 烏氏子第257章 動兵南下第296章 忍者劉協第125章 對鮮卑的最後一戰第299章 幾人稱帝,幾人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