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弔唁

未央前殿西南側有倉池、漸臺,這片池苑區,就是皇宮的“御花園”了,亭樓廊道相連,綠樹茂盛成蔭。周邊琴聲悅耳,宛轉悠揚,蔡琰正坐一旁,雙手不斷舞動彈奏,表情很認真。

劉淵在一片空地上行劍舞相和,動作不快,也沒有什麼套路,就是簡單的刺、劈、撩、挑,怎麼舒服怎麼來。大約兩刻鐘的功夫,劉淵收劍而立,出了一身汗。

“聽昭姬琴音,心神通暢,端是享受。孤這粗人,都感其中之味!”盤坐到蔡琰身旁,劉淵出聲讚道。

蔡琰停止手中動作,命侍女收起愛琴,從張讓手中接過一張白巾,親自替劉淵擦了擦臉上的汗。清香襲來,觀蔡琰賢淑之象,劉淵心中有些感慨,也有些享受。“聞名天下”的蔡昭姬,如今已深居夏宮,成爲他劉淵的禁臠了。

“大王,勤勞國事之餘,仍需保重身體啊。”蔡琰玉手在劉淵兩鬢的絲絲華髮上輕撫了幾下,溫聲勸道。

“孤是不是老了?”自認感受到了蔡琰對自己的“疼惜”,劉淵沒有生氣,反而感嘆問道。

“大王正當壯年,龍驤虎步,以御天下,未曾老矣。只是,太過辛苦了。”蔡琰輕柔地貼在劉淵身後,也不嫌棄其一身臭汗。雙手替其按捏了會兒太陽穴,操琴的玉手,伺候地劉淵不是很舒服,但劉淵依舊很享受。

“事機不我待啊!”劉淵輕笑一聲,伸手按了按蔡琰玉手:“昭姬先去吧,孤再待會兒。”

知道劉淵這又是要理事了,蔡琰起身盈盈一拜:“臣妾告退!”

“張讓!黑衣衛如今什麼情況了?”劉淵拿起一本大漢律歷研究着,聲音淡淡地飄到張讓耳中。

聞聲,張讓眉飛色舞,立刻稟道:“如今上下暗子布控已達百人,都是奴臣精挑細選過的,京兆尹盡在監控之中。”

“不錯,以長安京兆爲中心,不斷向外擴散!”劉淵突地擡起頭直視張讓,令其嚇了一跳,便聞劉淵冷聲道:“朕組建黑衣衛的目的,是爲孤耳目,監控四方,尤以漢境爲重。孤付汝大權,可別越過界了,否則莫怪孤之辣手!”

“奴臣知曉,不敢妄爲,一切皆聽大王詔令,爲大王鷹犬!”張讓趕緊表忠心。

夏國之內,有暗衛監控國內,此前從丘林厥手中分割獨立出來,不過人員組成內多由胡人組成,重心在河套、漠南草原之上。

隨着南來,拿下這大片大漢土地,爲加強對新徵服土地的掌控,黑衣衛便應運而生。劉淵此舉,未加遮掩,就是大張旗鼓地要行特務統治。似這種彈壓國內,用特務機構代替軍隊,效果實在好得多。

而用張讓,一者這老閹確實有手腕,夠狠、夠精,能力足夠;二者,此人跟了劉淵五年了,一直中規中矩,識時務,懂進退,暫時獲得了劉淵的信任,用得也順手。

自黑衣衛組建以來,已經小有建樹,今歲以來,長安周邊有數起動亂,迅速察得,都在亂象未散之前強行鎮壓。

“最近長安城中有什麼動靜?”劉淵伸了個懶腰,打着哈欠問道。

“關中世家們已經安分不少了,再不敢敵對王師。”張讓擡手稟道:“倒是有一事,皇甫嵩,病亡了。”

“哦?”劉淵眉頭一揚:“什麼時候的事?”

“昨夜嚥氣的。今晨皇甫府,已盡披喪服,靈堂建起,招魂送魂。”張讓答道。皇甫嵩,想到初還與他這等常侍不對付,屢次給他找麻煩,如今去得淒涼,也有些感慨。

劉淵想了想,出聲下旨:“皇甫義真有大將之略,戰功赫赫,名震天地,此英雄也。傳孤詔,令長安城中,文武官吏、世家士族,盡數前往弔唁,以表哀思!”

“大王仁慈,皇甫嵩對大夏多有敵對之意思,屢有排斥之舉。大王不念舊怨,實乃仁君!”張讓聞言拍馬屁道。

劉淵輕笑着搖搖頭,他要是仁君,那這標準也太低了。

……

皇甫府中,整體成白色調,靈牀設案,哭喪之聲不絕。受劉淵令,往來府中的達官貴人不少。靈堂之上,皇甫嵩親子皇甫郴與從子皇甫酈都是一身孝衣,跪在一側,對往來弔唁客人行禮。

楊彪父子入堂,執香,躬身一禮。打量了皇甫嵩的靈位一眼,心中默默嘆一口氣,這皇漢老臣,又去一人啊。

轉頭看向皇甫郴,沉聲寬慰道:“堅壽賢侄,逝者已矣,還望節哀。義真既去,皇甫氏,還需你兄弟撐起啊!”

皇甫郴擡眼望了望楊彪,臉上憂思之色甚濃,拱手對楊彪一禮:“多謝文先公,喪禮加身,恕小侄不能全禮。”

“無妨!”

“父親,皇甫老將軍一去,皇甫氏去一擎天之柱,只怕將沉淪下去了。”父子倆一路慢行,楊修低聲對楊彪道。

“不然!”楊彪瞥了眼周邊,回道:“以義真的性子、態度,面對夏王,遲早有一日會徹底觸怒他。皇甫氏前景堪憂,如今其一去,倒不一定是壞事,皇甫郴與皇甫酈兩兄弟也算俊才了。若能識時達務,皇甫氏不一定會沒落。”

楊修眼中思索一會兒,點點頭,望着老父。直感,自己還是太嫩了,恭維道:“父親說得是。”

其後,伏完、淳于嘉、張喜、鍾繇等人一一上門,李儒、賈詡、段煨都一一過府,有這麼多人送行,皇甫嵩身後事不差了。

“大王到!”午後,從外邊傳來了呼喝聲。

一名管事幾步上堂,向皇甫郴稟報。皇甫郴表情一凝,並不動身,還是旁邊的皇甫酈輕觸了皇甫郴兩下:“堅壽,夏王前來弔唁,還是親自出迎吧。你如今是皇甫氏之主,要爲整個家族考慮啊!”

皇甫郴聞言眼神微凝,這才起身,與從兄出門迎劉淵而去。

劉淵親至,又掀起了一陣波瀾,皇甫嵩對劉淵的態度,長安人盡知。這夏王不念舊惡,前來憑弔,讓不少人讚揚夏王之“仁厚”。一路入內,耳朵稍動,能聽到窸窸窣窣對自己的“誇獎”,劉淵清楚,這是那些人故意說給自己聽的。

在皇甫兄弟的迎接下,入得靈堂,劉淵極其莊重對皇甫嵩靈位一拜。心中默唸:“汝死得恰到好處,再過一段時間,孤只怕再難忍你之不臣!”

第205章 蘇張與閔李第172章 血戰一場第438章 聞聲而動第154章 袁紹入主太原第294章 徐榮第258章 長安的反應第20章 戰勝之後第258章 長安的反應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321章 成公英第232章 關中兵禍第422章 遠征西域第167章 烏氏子第209章 沾縣第228章 安邑內外第128章 撐犁孤塗第30章 乾坤將定第120章 吞併鮮卑第432章 陳王一怒攻玉門第258章 長安的反應第287章 交易第162章 曹操撿便宜第139章 靈帝駕崩第343章 甲騎第29章 掌控王庭第73章 和連動了第261章 “潼關”第358章 夏騎南下第88章 反叛者攣鞮柘宇第267章 幽州、徐揚、關中第447章 劉芷之死第318章 狼奔豕突第179章 袁本初,看你還能不能忍!第361章 飛石擊城第441章 劉珩要動手了第20章 戰勝之後第139章 靈帝駕崩第369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248章 休兵第334章 漠東第148章 何後第216章 整頓國內第298章 袁術稱帝,天下震動第397章 趙雲之死第342章 何惠妃薨了第281章 順者昌第355章 關中有變第349章 絕不被動挨打第137章 早生華髮第237章 館驛對話第294章 徐榮第232章 關中兵禍第11章 名望大增第135章第165章 王子漸長成第86章第197章 布子太行,兵圍陰館第263章 對峙第98章 找到匈奴人了第200章 “日”常生活第229章 投降第131章 幽州叛亂終結第142章 雒陽宮變第173章 城中的暗子第382章 諸國時代第40章 獻祭般的進攻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327章 曹孫相爭,孫堅敗北第162章 曹操撿便宜第343章 甲騎第398章 北巡結束第130章 石門之戰第346章 袁曹動兵第354章 函谷一線第198章 城池陷落第112章 上郡安排第393章 圍場第225章 餘波第288章 賈詡生,荀攸亡第433章 造反?第18章 受降城在望第323章 中軍第351章 壺口關下戰第54章 匈奴的變革第370章 漠東元氣大傷第34章第173章 城中的暗子第22章 單于重傷第140章第304章 郗慮第61章 邁向失敗的張懿軍第3章 涼州然明第416章 三年期滿第396章 螳螂之後,總有黃雀第399章 劉琝鎮邊第110章 涼州叛軍來使第359章 鐵蹄踏河北第283章 劉珝上門第281章 順者昌第70章 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