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劉淵在美稷蠢蠢欲動,悄然南下,暗暗調集兵馬,準備在接下來的雒陽劇變中從大漢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而此時的雒陽,處在一衆特殊的平靜之中。靈帝之死,對百姓並未有多大影響,生前不曾加恩於黔首,死後也不會有人感念。朝中衆臣則更沒有多少人掛懷“先帝”,在新的朝廷局勢下,如何攫取利益,獲取權力,纔是重心。

新皇登基,主少國疑,何進秉政,大權盡操於手。在大部分人看來,大將軍乃天子嫡舅,握軍權,掌外廷,宮中又有何後支持,能決天下事。至少在新帝長成之前,大漢中央是由何氏外戚集團說了算的,近日來,鑽營投機的“聰明人”快將大將軍府門踏破。

蹇碩伏誅,劉辯登基後,大漢暫時陷入一種短暫的平靜中,猖狂了數十年的閻宦之輩,囂張氣焰頭一次被蓋過。在外戚集團與越來越膨脹的士族集團的合力打壓下,式微跡象明顯。靈帝之死,實則敲響了後漢宦官們的喪鐘。

高朋滿座,衆臣鹹集,如今已成爲大將軍府的常態,爵輕職低的連入門的資格都沒有。主廳之上,何進的幕僚們與不少朝堂重臣雅聚於此,儼然一個小朝廷。

何進一身紅緞錦服,頭頂九旒冠,寬臉上一片嚴肅,端坐大案。堂中氣氛顯沉凝,底下衆人,除了其心腹死忠之外,顯然懷着些異樣得心思。

“大將軍,爲何不將張讓等宦官一併誅殺,還我大漢朝堂清明。反倒收手,任其苟延?”袁紹在下,毫不客氣出言發問,語氣中質問意思明顯。

何進聞言,眉宇間掛着些不滿,這些世家子弟,越來越放肆了!心中冷哼,臉上壘起點笑容,眉頭輕皺,似是帶着些無奈回道:“孤亦想將閹宦之輩盡數誅除,但太后那邊不允,孤亦不好強行爲之,甚覺無奈!”

何進拿何後說事,做擋箭牌,理由雖顯牽強,但也只是爲了堵住袁紹等人的嘴罷了。“本初亦不必擔心,手握軍權的蹇碩已被除掉,剩餘閹人不過養於深宮,不足爲慮,大勢盡在吾等,若想除之,再尋機便是!”

但袁紹可不吃這一套,心中不屑,沉聲道:“大將軍,宦官乃我大漢禍亂之源,若不將其徹底覆滅,只怕徒生禍患,還望大將軍提防!”

“孤自省得!”何進淡淡道:“新皇初立,永樂宮太皇太后那邊可不安分,養着陳留王協,又以驃騎將軍董重爲前驅,干預朝政,妄圖與太后,與孤作對,諸位對此有何見解!”

“太皇太后,一婦人也;董重,匹夫也,不足爲懼。但這些時日,宮中常侍,可與永樂宮那邊走得近,相互勾結,大將軍與太后必須有所行動!”鄭泰在下,斬釘截鐵道。

……

待衆人散去,廳內只剩何進一人,眉宇間滿是陰霾。登上朝臣權力巔峰,可壓力卻越發大了。何氏雖已成爲大漢最煊赫的家族,但也只是由太后何氏與他支撐着罷了,異弟何苗又不與他同心,實讓何進有種處空中樓閣之感。

何進心知,鄭泰說得不錯,太皇太后董氏一婦人罷了,也只能於宮中耀武揚威,還有何後與之對付。至於董重,則更是不堪,空掛着一個驃騎將軍的職位,手無實權,哪裡是他們兄妹的對手,略施手段便可解決。

如今於何進而言,反倒是那些世家士族更讓何進憂心。尤其是袁氏、楊氏這些百年世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好大的名頭。何氏,畢竟底蘊淺薄,那些人暗地裡對他何進的不屑,他哪裡不知。

以往其歸附於自己麾下,不過是有十常侍這個標靶在前,如今靈帝一死,宦官集團式微,這些世家可是不會讓他何氏這“屠戶輩”獨掌大權。

最讓何進憂心的還得數兵權事宜了,雒陽諸軍,北軍五校早已分崩離析,何苗掌一軍卻與自己不合。至於年前所置西園八校,原本就是靈帝爲制衡他軍權而建,如今蹇碩死了,西園八校已悄然淪落袁紹那幹世家掌中。

袁紹,鮑洪,曹操,夏牟,還有那淳于瓊,簡直就是袁紹的狗腿子。遍觀雒陽諸軍,唯有羽林與西園二校可以倚爲中堅,爲何進所用。“或可借外力制衡之!”何進暗裡思索。有這想法,便再也收不住了。

未幾日,何進糾集一干大臣上書天子,以董後勾連常侍,大斂州府財貨問責。依舊例,將其遣回河間,何後允之。董後一去,董重則更好對付了,派軍捉拿羈押,逼亡之。

六月,董後憂鬱而亡,雒陽局勢幾掌握在何氏兄妹手中。若是何進肯沉心治政,穩定天下,大漢衰亡雖則不可避免,但天下尚可安定些時日。

但......

尋一日,何進單獨喚袁紹過府而來議事。人到中年,身處高位,袁紹渾身上下有種不怒自威的氣質。打量着面目俊郎,氣度恢宏的袁紹,何進心中也不由感嘆。

“本初,前番有封胥等人勾結董後,給孤造成偌大的麻煩,如今張讓之輩,進出皆隨天子,孤唯恐閹宦之禍有死灰復燃之勢。悔不聽本初當日之言,如今想要除之,太后卻不允,本初可有策教我?”何進很“誠懇”地向袁紹問詢。

袁紹眼神微眯,何進的表現令袁紹心中泛起了嘀咕。擡眼望着何進,緩緩道:“末將觀大將軍神色輕鬆,沒有一點沉重之意,只怕已成竹在胸了吧!”

“哈哈!”突地大笑兩聲,何進眼神倏地銳利起來,盯着袁紹眼睛:“孤欲召四方英雄重將,領軍來雒陽,誅除宦官。以外軍威懾太后,讓她知道天下人對宦官有憤恨。不過這需得好生操作一番,以免傷及孤與太后的兄妹之情。本初以爲如何?”

聽完何進之言,袁紹當即瞳孔一縮。大腦中快速轉動,心中默默權衡,似是想到了什麼,眼中異樣之色閃動,隨即隱去。

對何進抱拳應道:“大將軍此法甚好,末將以爲可!”

第112章 上郡安排第129章 分封之議第398章 北巡結束第338章 曹老大是個老陰bi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52章 水一章第242章 甄氏母女共六人第238章 暫且耐心等待第325章 曹孫合軍第392章 新太守第389章 重擔加於身第436章 賢妃之死第197章 布子太行,兵圍陰館第9章 瘋狂亡命第244章 由盛轉衰第1章 攣鞮稽婁淵第445章 收尾處置第291章 涼州有事第104章 最後一擊第426章 張既第18章 受降城在望第364章 曹操走雒陽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67章 劉淵第233章 呂布與李儒第229章 投降第313章 那“深情”的對視第117章 丘力居的野心第182章 大敗袁軍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177章 袁紹歸來第258章 長安的反應第48章 撤軍南歸第88章 反叛者攣鞮柘宇第41章 真正的進攻即將開始第301章 陳倉第265章 搶佔渡口第355章 關中有變第132章 建國第165章 王子漸長成第265章 搶佔渡口第350章 太行山中的較量第108章 再次北征的預兆第178章 劉夫人第135章第178章 劉夫人第105章第128章 撐犁孤塗第164章 耗時十年的“新紙”第145章 樊稠來襲第137章 早生華髮第226章 李郭起兵第392章 新太守第424章第444章 殺子?第15章 蘇雙與張世平第35章 繼位大典第242章 甄氏母女共六人第348章 聞訊而動第169章 劉備初亮相第39章 開拔出徵第293章 劉焉欲贖子第55章 變化第42章 強渡交鋒第163章 從萬年公主到劉夫人第352章 須卜赤弇入幷州第33章 稽婁淵單于第85章 凱旋第368章 陳王在南,都督在北第384章 儲位之爭方始第320章 西巡第449章 周王落幕第282章 “佳話”第274章 漢帝第115章 攻第160章 賈詡之議第219章 蔡府第168章 乞活軍第419章 陳王西征第10章 矯情的張奐第225章 餘波第250章 全是對話第42章 強渡交鋒第82章 撤軍第271章 段煨與賈詡第360章 撤?不撤!第295章 河雒第395 烏桓自此消亡第185章 反夏聯盟第202章 冀州風雲第139章 靈帝駕崩第250章 全是對話第274章 漢帝第371章 袁紹準備撤了第344章 調度準備第55章 變化第304章 郗慮第133章 劉淵建夏第353章 上遙第410章 劉紓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