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不要再說什麼啦。你只要回答我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就好了!”文朔打斷了枚付滿的話,看這個樣子根本就不像是在談判而是在直接要求給予答覆一般。
文朔這麼強勢的樣子就連躲在屏風後面的朱棣都有點看不下去了,要是這樣下去這個倭國的使臣一甩袖子走了咱們大明帝國難道真的要和倭國開戰嗎?要知道現在整個大明也是處在一個很關鍵的時刻,在南方大將朱能已經帶兵前往安南和那些住在樹林裡的土著開戰了,而在國內不但要應付來倭寇的侵擾,沿海的船廠也在大興土木的建造大船,還要計劃着在北平修建皇宮。現在帝國一下子沒有辦法再去支持一場跨越大洋的戰鬥了。
“呃?”這一下倒是把枚付滿鎮住了,這對於他來說簡直就是在逼迫自己做出明確的表示呀。
“當然了你也可以不答應,或者是說你們的將軍可以自由的做出選擇。至於以後嘛……”文朔故意沉吟着。
枚付滿心裡在激烈的盤算着,在明國的這幾天他也是在積極的收集關於明國的一切消息,他對於明國的瞭解也是相當深刻的。他很清楚現在明國沒有那個能力再去支持一場戰爭了,但是現在看這個太監的意思好像是非要和自己國家開戰一樣要是自己不答應這些條件。
他不禁回頭向自己身後望去,那裡有一個身穿僧袍的人正在打坐閉着眼睛好像是很入定一樣。
文朔一開始就注意到了這個隨着枚付滿進到大廳裡的和尚,因爲看上去這個僧人在這羣使臣中的地位不低,所有的倭人都是對於他有一種莫名的尊重。雖然很奇怪爲什麼作爲一個使臣會帶着一個僧人是什麼意思。但是當枚付滿這個時候滿眼求助的神色看向這個人的時候,那個僧人的眼睛一下子睜開了,滿眼精芒。
枚付滿也像是一下子得到了什麼啓迪似的趕忙回頭像是在思考的樣子,這個僧人擡起頭目光炯炯的看着大廳裡的人,最後把目光落在了文朔身上。好像是要把文朔看穿一樣,文朔也是主注視着整個給人感覺怪異的僧人,兩個人的四目相對,都從對方的眼睛裡讀到了什麼……
過了一會,這個僧人站起身來衝着文朔深深一揖然後嘰裡呱啦的說了一大通,文朔和大家都是搖頭表示沒有聽懂,但是枚付滿卻瞪大了燕京不敢相信的看着這個說話的僧人。可能是這個僧人也知道自己的話沒有幾個人聽懂轉頭衝着枚付滿說
了句什麼。
枚付滿趕忙收斂神情說道:
“這是我們倭國有名的法師,剛纔他說要是明國出爾反爾接剿滅海盜之際吞併我們國家怎麼辦?”
“哈哈哈……”
文朔爽朗的笑聲在整個大廳裡面迴響:
“你們倭國?帝國吞併?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文朔指着那個僧人說道
“在帝國看來你們倭國不但貧瘠而且百姓野蠻,對於帝國來說吞併你們倭國只是給帝國本身帶來無盡的煩惱。”說着,文朔一揮手:
“好啦,我看咱們已經沒有再繼續談下去的必要了,既然你們對於帝國抱持着這樣的心思那麼帝國將自己解決倭寇的事情,但是……”
說到這裡,文朔瞪着那個僧人:
“對於那些在你們倭國暗中支持倭寇的人帝國將毫不留情直到把倭寇乾淨徹底的消滅乾淨!”
枚付滿無助的看向那個僧人,眼睛裡充滿了恐懼,雖然文朔並沒有說要對於倭國開戰,但是那句‘對於暗中支持倭寇的人帝國將毫不留情’把他震懾住了,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爲是明國將要對倭國的本土發動戰爭!至於誰是暗中支持倭寇的人還不是明國人說了算,到時候要是明國人一句話說足利將軍是支持倭寇的,那豈不是……?
這個看起來很是周正的僧人這個時候對枚付滿點點頭就不再說話了,好像是得到了什麼指示似的,枚付滿趕緊上前一揖掃地說道:
“上國大人,請原諒我們的失禮,對於一個弱國寡民的我們來說,支持上國剿滅倭寇是我們應盡的本分。剛纔的話還希望上官不要放在心上,現在我代表足利將軍對於上國提出的條件表示全盤接受,對於上國在我國劃定租借的事情也沒有異議。”
一轉眼事情竟然是峰迴路轉,原本還在屏風後面有點擔心的朱棣禁不住是長長的出口氣,心裡感到很納悶,爲什麼這倭人在最後時刻竟然是會同意這樣的條件呢?再說要在倭國劃定什麼租借地?這不就是和直接佔領他們的土地一般嗎?這樣的條件他們也能接受嗎?
不管在後面的朱棣是怎麼想的,文朔一聽枚付滿這麼說,在通過剛纔枚付滿和那個老僧的表情,心裡對這個老僧的身份已然表示出懷疑的態度,他真的就是一個普通和尚嗎?
“好,既然你們願意接受條件協助帝國剿滅倭寇,本官明日便會奏
明我朝陛下。相信很快你們就能夠受到陛下的接見。”文朔好像是心裡早就知道他們會同意這樣的條件一樣,無所謂的說着。
感激的枚付滿半天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只是一個勁兒的向着文朔作揖說道:
“感謝上國,感謝大人。”
“哦,對啦爲了表示出帝國對於和倭國進行貿易的重視,本官將親自去你們倭國把這些事情處理好。”文朔淡淡的說完伸了一個懶腰很是疲憊的樣子。
第二天早朝
文朔在朝堂上向朱棣說明了倭國接受了帝國提出的條件表示願意協助帝國剿滅倭寇,並且詳細的把自己的計劃向朱棣以及朝堂上的衆臣闡述明白了,大家聽到自己竟然是可以在倭國駐軍,並且還可以得到很多的銀錢,有的人歡欣鼓舞認爲這是天朝上國的本分。但是也有的人認爲這樣的話有損於天朝上國的形象,尤其是那些終日苦讀聖賢書的老學究們心裡就感覺好像是有快魚骨頭卡在那裡一樣。
但是在龍椅上的朱棣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些,對於文朔能夠辦成這件事也是感到自己沒有看錯人,對文朔的信任更加增添了幾分。
其實這個結果朱棣是在昨天就已經知道了,因爲他就在現場呆着的嘛,但是那和今天的事情並不一樣,現在在朝堂上當着所有人的面說出來就等於是這已經成爲了大明的基準國策而不會改變了。
但是顯然是有人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一幕的出現,認爲這是貪圖利益而把朝廷的形象完全的丟失了。
“陛下,臣有本奏。”
大家順着聲音看去,原來是禮部侍郎。
“哦,不知道楊愛卿有什麼事情啊?”正在興頭上的朱棣這個時候也是稍有的和顏悅色。
禮部侍郎楊建指着文朔說道:
“陛下,自古以來我堂堂中華爲天朝上國,自古以來四方番邦無不仰慕我天朝聖恩前來朝貢。這是多少年的傳統了。而現在這個閹人竟然是要和異域番邦計較那些許小利而叫我朝廷顏面盡失,長此下去只能是叫我朝廷在四方番國之中留下惡劣的印象有損陛下寬厚仁德的形象。所以臣懇請陛下將這個閹人斬首以淨朝綱!”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大家沒有想到這個禮部侍郎會說出這樣的話。但是顯然抱持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等楊建把話說完緊跟着又跪倒了幾個大臣也是要求朱棣把文朔斬首淨肅朝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