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正在批閱大臣們送上來的奏疏,剛剛批紅了一份江西布政使司遞進來的奏疏想要休息一下,一撩眼看到下一份奏疏竟然是沒有署名。
他很奇怪,伸手拿起來打開一看,當時就楞了!
在殿外伺候的王景洪正閒得無聊踢着腳底下的一塊石頭玩,旁邊幾個小太監大氣不敢出。
“王景宏!”殿內一聲斷喝把王景宏嚇得一哆嗦,按說這個時間是朱棣批閱奏疏的時間,一般都不會叫人打擾的他自己也是安安靜靜的在書房裡工作從沒有過像現在這樣的事情法發生。
趕忙答應一聲急匆匆的就向殿裡面跑去:
“陛下,景宏在。不知陛下有什麼吩咐?”
“去,傳朕旨意。當天朕進南京城的時候所有首先進入到紫禁城的軍兵士卒將領統統召集起來,還有把宮中那天看到起火的人也都找來。”
“是,這就去辦。”王景洪答應一聲轉身就要走。
“還有,宣馬三……哦鄭和即可進宮,朕找他有事。”
“是。”王景宏答應着後退幾步轉身就出去了。
朱棣拿起桌子上的那份奏疏,再仔細的看了一遍然後往椅背上一靠閉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麼了。
正在準備出發前往各地尋訪的文朔再一次接到了朱棣的傳召心裡老大不痛快,但是也沒辦法只好是蔫蔫的跟着傳旨太監王景宏往宮裡去,路上王景宏把事情給文朔一說,文朔也很納悶,這個朱棣是怎麼了?好好的就要弄這麼大的陣仗還要把當初首先入紫禁城的人都召集起來,難道朱棣翻騰出建文帝的什麼事情了嗎?還是他懷疑朱允炆沒有死?文朔不敢往下想了……
文朔跪在大殿上不敢擡頭看上面的朱棣,就聽朱棣說道:
“三保啊,你再把當天紫禁城裡的事情給朕好好說說。”這一次朱棣沒有稱呼文朔鄭和,而是稱呼了三保,這說明什麼?文朔的腦子裡迅速的盤算着。
“回陛下,當天三保潛入紫禁城見到了被嚇得渾身發抖的朱允炆……”
文朔原原本本的把事情向朱棣說了,不過他隱去了那段召喚應龍噴火焚燒宮殿的事情,只是說自己在勸說朱允炆今早投降後來聽到殿外喧譁接着就看到大點起火然後他想救出朱允炆但是朱允炆堅持不肯走說是什麼天意如此的話並且把他推出殿外,結果自己和皇后
以及太子被燒死在大殿裡了。
朱棣聽完,許久沒有做聲。
文朔繼續說道:
“後來,三保聽在殿外值守的侍衛們說當時有一隻巨龍乘風而來然後向朱允炆所在的大殿噴吐火焰導致了大殿失火……”
“對,這些朕都知道,但是三保,現在有人給朕上書說朱允炆根本就沒有被燒死而是潛逃了……你看看吧。”說完從桌子上拿起那份奏疏遞給了文朔。
文朔心裡咯噔一下,他不知道奏疏是誰上的,也不知道這個人的目的是什麼,但是一旦要是傳揚開來對朱棣絕對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他恭敬的接過奏疏仔細的看了看,上面也沒說什麼特別的事,只不過就是說建文帝當初並沒有被燒死,只是找了一個身材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冒充了自己,而他本人則是通過宮中秘道潛逃出宮了,上面還列舉了當初朱元璋曾經給朱允炆留下什麼寶箱,說是裡面爲朱允炆留下了幾身僧袍,並且爲建文帝以後的日子做了詳盡的打算。當然奏疏的最後也提到說這些都是人們在傳說,具體的證據都沒有能夠提供多少。
文朔腦子裡在快速的轉動着,他在想這件事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和以後這件事會怎麼發展,難道真的像是後世所說的那樣建文帝潛逃海外了嗎?
朱棣見文朔不說話,沉聲說道:
“這件事真的是很棘手啊。”
文朔當然明白他是什麼意思,他這個皇位是靠內戰得來的,原來的皇帝燒死了,他纔在羣臣的擁戴下做了皇帝,但是一旦要是說原來的那個皇帝哪一天突然出現了宣稱自己纔是真龍天子,那天下人會怎麼看?那些大臣們會怎麼看?還有那些正在觀望的大臣的心思又會怎麼樣?
他上前一步說道:
“陛下,鑑於此三保覺得不若陛下對外就說這件事,然後再大張旗鼓的宣傳這件事,要大家盡力去找。當然了,可以有一個很好的藉口就是還政給建文帝,當然了要是真的找到了的話直接就弄掉他,可要是找不到那不也就堵住了悠悠衆生的嘴嗎?”
“你是說,叫朕要大張旗鼓的找?”朱棣看着文朔。
“是的,陛下。不管找到找不到陛下您去找了,而且還要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件事,一旦要是找到了就直接咔嚓了,當然了找不到更好。這可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啊,既可以
爲陛下接除了心腹大患,也能叫陛下的江山一勞永固!”文朔跟朱棣說道。
和聰明人打交道就是痛快,文朔只是稍稍提點了一下,朱棣就明白了:
“好,就照你說的辦,大張旗鼓的找!”
頓了一下朱棣繼續說道:
“朕不但要在大明找,還要到海外去找!三保啊,這件事就交給你去辦了。”
“是,三保一定不辜負陛下的重託。”
其實文朔心裡還有個事情沒有所出來,既然是要去海外找,那肯定要造船啊,那造船的話一個小小的龍江船廠就完全不能滿足要求了,其他的地方也要儘可能多的造船好爲朱棣的這個雄心壯志來提供條件。
這個時候外面的執事太監進來稟報說當初公衆失火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應經到了,是不是要傳召?
朱棣想了一下說道:
“去,告訴都察院把這些人統統嚴加審訊,一定要把那天的情況弄清楚!”
當然,關於建文帝到底是真的死在宮中大火還是出逃這件事多少年以來一直是個謎,不論在史書上還是在民間都是充滿了對於建文帝下落的種種猜測有一下幾種:
一、 隱居說。建文帝在燕軍圍城的時候在何祿等人的護送下先後在銀塘縣及縣城東隅的金泥灣和西鄉的碧泉隱居,改名爲何必華、字汝川。和當地四甲土著何氏長女爲妻,終年87歲。
二、 自焚說。在燕軍圍城餓時候朱允炆見大勢已去,建文帝攜皇后跳入大火中自焚,妃嬪侍從也大都隨其蹈火而死。後來朱棣在現場扒出的屍體是建文帝朱允炆的。
三、 削髮爲僧說。在燕軍圍城的時候,少監王鉞把朱元璋早先準備給朱允炆的一直鐵箱交給了建文帝,其中有三張度牒(就是和尚的身份證),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銀十錠,遺書一封。建文帝當時就剃度換上僧衣帶着九個人經鬼門出皇城被神樂觀觀主王升帶入神樂觀削髮爲僧。
四、 還有一種說法是建文帝確確實實是在皇城大火中被燒死了,但是朱棣繼承帝位以後爲了不留下‘殺侄奪位‘的臭名,故意苦心尋找建文帝的下落,留下歷史疑案是朱棣的良苦用心。
所以本書採用了最後一種說法,對於建文帝這樣一位謎一樣
的皇帝還是叫他直接死在火災之中好一些。
(本章完)